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沽源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坝上地区,北面与内蒙古接壤,南面与北京相邻,自古就是草原文明和农业文明的交汇处。历史上契丹、金、蒙古多个民族从这块土地崛起。关于梳妆楼的故事,就与这些少数民族的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百年来,当地百姓传说,这座古建筑是辽代萧太后的梳妆楼。
梳妆楼是沽源县现存的唯一地上古代建筑。但梳妆楼的来龙去脉一直是个谜。《口北三厅志》记载说,这是萧太后的梳妆楼,但只是俗传不是信史。
北京大学教授王北辰说,梳妆楼是蒙、元文化和西域文化结合的产物,它既有蒙古大帐的风格,也有西亚穆斯林建筑特色。这样的建筑过去仅见于史书记载,文物遗存梳妆楼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梳妆楼可能就是元代的皇家建筑“圆顶殿”,这一观点恰好与当地民间传说的另一个故事不谋而合。
沽源民间传说,梳妆楼下面有一条通往小宏城的秘道。因为站在梳妆楼里用脚跺地面时,会发出空空的响声,所以人们猜测下面可能是空的。
小宏城遗址是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于1281年修建的行宫,当时叫察罕淖儿行宫。察罕淖儿行宫遗址距梳妆楼不足5公里,有人推测梳妆楼可能是察罕淖儿行宫的前哨站,地下有秘道与察罕淖儿行宫相通。(图1)
1999年夏天,河北省文物局决定对梳妆楼周围进行试发掘,以弄清楚梳妆楼建筑群的规模和形制,并最终确以它的年代和所属关系。
任亚珊当时是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剐所长,他带领考古小组到沽源后,首先对梳妆楼进行实地勘察。考古小组在梳妆楼周围发现了零碎的琉璃残片,因为梳妆楼上没有琉璃构件,就没有把琉璃和梳妆楼联系起来考虑。
考古队勘察分析,无论是萧太后的梳妆楼,还是元代皇家的圆顶殿,都说明这个建筑非同一般。既然是皇家行宫的一部分,就绝不是一座孤零零的建筑,很可能是个建筑群。揭开梳妆楼的身世之谜。将是重大的考古发现。
梳妆楼西边有一条长30米左右的沙梁子,沙梁子的堆积物中有残砖乱瓦,白灰渣子。
考古队把沙粱予挖开后,又往下挖了30多厘米,一座完整的建筑遗址便显露出来。其中,一段残存的墙体宽窄及垒砌技术与梳妆楼墙体完全一样,铺设地面的青砖大部分还摆放在原来的位置,多年的雨水侵蚀,砖块风化严重,但仍然可以看出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类似梳妆楼的建筑。
考古队又在梳妆楼西侧8米多处,打了一条南北长11米、东西宽8米的探沟,这条探淘又打到了墙上。经过十几天发掘,考古队又发现三座类似梳妆楼的建筑遗址,同时在梳妆楼的西南角也发现了砖铺地面。这使考古队相信,这里确实存在过一个古建筑群。那么,这个古建筑群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据《口北二三厅志》记载,在梳妆楼建筑周围“有缭垣,基址尚存”。也就是说,最迟在清朝乾隆年间,梳妆楼周围还有围墙的基址。要勾画出这个古建筑群的形制和规模,首先应当找到它的城墙遗址。
考古队在距离梳妆楼墙20米左右的地方打探沟,发现有石头。这些石头成绺儿,多少不一,显然是一段原始的残存墙体。难道这就是梳妆楼建筑群的城墙吗?墙体距梳妆楼才20米,梳妆楼作为一个主体建筑不可能距离城墙这么近,那么,这段墙基充其量也只能是梳妆楼的院墙。
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制特点,一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距离城墙至少要80米左右。因此,考古队决定在梳妆楼南面80米处,再开一条长15米、宽0.8米的探沟,看是否有城墙的基址出现。
发掘,没有发现探沟里有人为扰动的迹象,深挖40多厘米仍是生土,这使考古队感到奇怪。如果梳妆楼的南城墙是东西走向,考古队所打的探沟就应该在它的横截而上,可考古队什么也没有发现,这使他们十分疑惑。
经过探查,考古队在梳妆楼的西南角又发现了十几平方米遗址,表层垒了两层砖,是方形的建筑基址,再往下挖是一层石头一层土,很像建筑的地基。
基址成正方形,跃宽4米,考古队分析,如果这片石头是一个角楼的基址,那么梳妆楼的城墙就应该与它成直角向东面和北而延伸。因此考古队决定,在这个角楼的正北,梳妆楼的正西再打一条探沟,看是否能够找到城墙的基址。
发掘令人失望,地表下依旧是生土,并没有考古队所希望找到的城墙基址。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参与发掘的村民反应了一个重要情况。他说,他有一块农田,在梳妆楼北面约200米的山包上,每年春天耕地时都会翻出很多石块,有时一天要换几副犁铧。
村民说的这块地里确有很多乱石头,在石堆旁边,考古队发现了一个用青砖铺成的人形平面,周围轮廓是竖立的青砖码出来的。考古队把敖包梁上的表土层全部揭开,发现这些石头成圆圈形,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开来,这些沉默的石头圈传出一个强烈的信息:这下面很可能是一个墓葬群。
在石头圈子里,有一块30厘米长、20厘米宽的灰土。果然在下面埋着一副人骨架。
既然敖包梁上是墓葬,距敖包梁只有200米的梳妆楼会不会电是墓葬呢?
考古队从南到北打了几条探沟,并没有找到他们想要找的城墙基址,也没有发现新的建筑遗迹,这说明什么呢?要破解梳妆楼之谜,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到梳妆楼里寻找答案。
考古队在梳妆楼里,用探铲试着打了几个洞,探铲带上来的果然是熟土,土里还夹杂着碎砖块,这显然是回填土,说明地下埋藏着东西。
难道真的像当地百姓们传说的那样,梳妆楼下面是地宫?或者是通往察罕淖儿行宫的秘道?
为慎重起见,考古队决定在梳妆楼的正中间挖一个1.5米见方的探坑。当探坑发掘到30多厘米深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建筑构件,类似红砖块,上面还有云纹图案,仔细看还挂着绿釉,这使考古队感到奇怪。
随后的发现让考古队疑云顿释,豁然开朗。两个10多厘米长的大铁钉的出现说明了一切:这是钉棺材的棺钉。因此,考古队作出结论:梳妆楼既不是萧太后的梳妆楼,也不是通往察罕淖儿行宫的秘道,而是墓葬。所谓的梳妆楼,是墓葬上面的附属建筑:享堂。
二
1999年10月26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领导得到梳妆楼考古队的报告,迅速赶到沽源县,大家无不为这一发现感到惊讶。考古队已经揭歼了梳妆楼神秘的而纱,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任亚珊说,省局领导决定把它挖掘了,看看人们传说的梳妆楼到底什么样。
发掘方案确定后,考古队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这时他们遇到了一个雅题:墓口在那儿呢?究竟是先有墓,还是先有享堂?此外,墓坑到底有多深?如果在享堂里发掘,会不会对享堂造成损坏?甚至危及到考古人员的安全?
经过认真勘察,考古队断定梳妆楼是先有墓后有楼,梳妆楼是墓地上的附属建筑。既然是以墓为基础的建筑,那么墓口就应该在楼内。因此,寻找墓口成了考古队的首要工作。
经过试探性挖掘,终于找到了墓口。 墓口长4.8米、宽3.1米。考古人员发现这个墓可能已经被盗,因为墓里的回填土夹杂了许多琉璃建筑构件和汉白玉石板。专家判断石板可能是棺盖板,墓葬被盗使这些石板断裂,盗墓人回填墓坑时,又将这些石板扔了进去。像这种盗墓的方式很少见,是明目张胆大揭盖式的,带有很太的破坏性。
墓里出现的琉璃构件让考古队感到疑惑,梳妆楼上没有琉璃构件,难道是墓里陪葬的冥房被盗墓人打碎了?但是,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些琉璃构件残块都很大,不像微缩的冥房构件,倒像大型建筑的构件。还有石板残块的出土,让考古队感到墓室就要显现了,也许打开墓室,这些疑问就有了答案。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墓坑里又出土了几块石板,其中两块完好,一块折断。i块石板从面积上看不像是棺盖板,倒像是墓志铭,可是石板上没有文字,而且三块石板均埋在墓里,石板下也不见棺材,这让考古队颇感蹊跷。
当考古队把其中的一块石板掀开后,发现墓葬的东北角有个盗洞,盗洞直径七八十厘米,盗洞的顶部有油灯或是火把熏黑的痕迹。盗洞里的填土与墓里的填土也有明显区别。考古队推测,这个墓下葬后不久,就可能被盗了。
经过十几天的发掘,墓里又出土了一些汉白玉石雕残块。遣说明,当时墓葬周围还有汉白玉石雕围栏,因此考古队判断,这个墓的规格相当高。尤其是明代青花瓷碗残片的发现,让考古队断定,起码明代时这个墓就被盗过。
从发掘的情况分析,这个墓曾经多次被盗。因此考古队也难以断定,这个明代瓷碗是墓里的随葬品,还是盗墓人带进来的?不过。它至少可以说明,这个墓的时代下限应是明代。
一枚印章的出现,着实让考古队兴奋不已,它的出现极有可能揭开墓主人的身份之谜。
印章的文字笔画曲折,是八思巴文,还是九碟篆?考古队作了印模辨认,怎么也对不出来。最后通过专家辨以,确认它就是一个押印,没有证明这个死者身份的意义。(图组2)
押印,就是印章。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以印章作为权力的象征和社会交往的凭信。到了宋元时期,押印除了汉文人印之外,还有八思巴文和图形押印。而梳妆楼出土的这枚押印,既不是汉文,也不是八思巴文,更不像图形押印,至今也没有人能够识别它。
经过近一个月的发掘,梳妆楼隐藏了几百年的秘密终于被揭开了。原来,所谓的辽代萧太后梳妆楼,竟是一个三口棺木东西向排列的合葬墓。东棺、中棺外面有砖椁和木椁,砖椁已经塌陷,木椁也被严重扰乱,术头横七竖八地搭在棺木上。中棺卜面的砖椁被揭开一半,没有棺盖。西棺从外表看保存完好,许多椁术压在上面。(图3)
考古队将椁木小心翼翼取了出来,不曾想,这些看似完好的椁木已经严重腐朽,有的甚至已经碳化,说明这个墓年代的久远。而覆盖在棺木上的青砖也腐蚀严重。
考古队先清理中室,不出所料。这个墓早已被盗,墓主人的头骨与胸骨重叠在一起,服装和遗骸被渣土覆盖,棺里的随葬品被洗劫一空。但是,独特的棺木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它是把一棵大树掏挖成人形,这是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一次发现,在我同也没有看到类似的报道,让考古队员星峰不已。(图4)
据蒙元史书记载,树棺莽,是蒙古贯族或高级别的官吏才有资格享用的一种商等级丧葬形式。多少年来,关于蒙古人树葬的风俗仅见于史书记载、这次发现树棺莽,是考古队的一个重大收获。因此,他们初步推断,梳妆楼为元代蒙古贵族蘼莽。
明朝叶子奇撰写的《草本子》也有类似记载:蒙古人死后用树棺深埋,然后万马踏平苴到来年青草再生,消除了墓葬痕迹之后,看墓人才可以离开,由于采用了这样的丧葬方式,成吉思汗的墓在何处,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令考古队不解的是,既然蒙古贵族的树棺多采用密葬的方式,为什么梳妆楼元墓要在地面建造如此恢宏的享堂,这一特殊的形式,是否与墓主人的身份有关?
虽然这个墓葬曾经被盗掘,仍然出土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文物,特别是具有蒙古民族文化特征的文物,如用桦树皮制作的弓箭袋,以及马鞍、马靴、马镫、还有一把将军剑等。尽管这些文物已经腐朽,但从工艺上仍可看出它们的精致,无不透露出主人的身份特征。(图组5-1 5-2)
随后,考古队将衣服和遗骸裹挟着清理出来,其中一件褐色蒙袍,虽然历经几百年的腐蚀,还有相当的韧性。考古队整理时,发现衣服裹着一个金光闪闪的鎏金腰带扣。
这个带扣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二龙戏珠图案,中心部分曾镶嵌着宝石,两边锁扣也各有一条盘龙,上面也曾经镶嵌着宝石。这一发现非同小可,它暗示着墓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在古代。只有皇亲国戚,或者君主,才有资格使用龙的图案。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图6)
考古队根据出土的遗骸特征判断,中窒是一位男性,死亡时的年龄约在30岁左右。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英年早逝?从出土的遗物中无法判断。但是。从随葬品看,他好像是一位武官。而从他下葬时穿的蒙袍,又看不出武将的风采。但墓主地位非常高,不是一般的贵族。
东墓室与中室是连体墓穴,用的是同一种木椁和砖椁,用铁条三横两纵打包在一起,像是同时下葬的。当考古队揭开东室的棺盖,里面填满了绸缎,刚打开棺盖时,这些绸缎色彩和图案仍然清晰可辨,但是,一接触到空气便很快退色风化了。
东墓室除出土一些绸缎之外,只出土了一对金耳环。考古队通过对尸骨鉴定,发现这是一位女性,死亡时年龄约在20岁左右。她和中室的男性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的年龄相差近10岁,为什么同时下葬呢?(图7)
最后考古人员开始清理西室。西墓室与中室和东室之间有一道砖墙,这使得它在墓葬内自成一室。西墓室的棺木保存得很完整,但是,它也同样没有躲过被洗劫的命运,这不免让考古队员们感到失望。但是,令考古队奇怪的是,西棺与另外两个棺形式完全不同,是用板材榫卯打造而成的。这与中室和东室的树棺有所区别。
考古队发现,这个棺木跟欧洲的棺木有些相似,棺底两侧有对称的四个铁提手。欧式棺和蒙古树棺在同一个墓穴中出现,这在中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考古人员分析,这是否意味着这个家族具有东西方文化的背景呢?在蒙元时期,有许多西方人在朝中为官,而这个墓葬无论是地表建筑——享堂,还是丧葬形式,都具有东西方文化的特点。特别是一件裙子的出土,着实让考古队员们惊喜,在裙子的衬里上,用朱砂密密麻麻地写了许多文字,这些文字显然不是汉语,在场的考古人员没有一个人能够认识它们。
考古队拍了片子,向有关专家请教,但好多人都不认识。有人说是契丹文,有人说是蒙文,拿到北京鉴定后,认为是梵文。
梵文,是印度的古典语言,也是佛教的经典语言。由此考古队推断,此人是一个佛教徒。
有趣的是,考古人员在清理西棺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香囊,这个香囊里有用棉花包住的几颗牙齿。考古人员在做人骨鉴定 时,发现墓主人也是一位女性,她的牙齿已经全部自然脱落。香囊里装的牙齿正是墓主人自己的。结合此人的骨骼老化程度,考古队推测死者去世时年龄比较大,应该在60岁左右。这让考古人员感到纳闷,中室男子的年龄30岁左右,东室女子的年龄20岁左右,而西室的老妇人年龄却60多岁。三个人的年龄相差如此悬殊却葬在同一个墓穴,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经分析,认为东棺与中棺墓主是夫妇关系。但西棺跟中棺的墓主人是什么关系,无法作出准确判断,只能推测西棺墓主可能是妃子,她活的岁数大,是死后续葬的。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她不是他的妃子,而是他的母亲。
虽然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但是,梳妆楼之谜非但没有解开,反而更加谜团重重。考古队清理完西棺以后,又发现棺底有一块二层夹板,夹板上有7个孔,很明显是北斗七星的形状,考古队称之为七星棺。专家们推测,这种丧葬习俗与中国的道教有关。它象征着天人合一;同时具有引导人升天之意。考古队揭开这块七星板,在棺底还发现了几枚铜钱。这几枚铜钱又给考古队出了一道难题。(图8)
通过对比确认,这些铜钱中一枚是金代的,其他均是宋代的。这给墓葬的断代带来不确定性。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一个流传了几百年的传说,终于有了合理的答案:梳妆楼是蒙古贵族的树葬樱。随着时间的流逝,语音的相近,民间便将其误传为辽代萧太后的梳妆楼了。
但是,这个墓葬到底是金代还是元代的?墓中的三位主人究竟是谁々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三
考古队根据梳妆楼墓葬的发掘情况判断,这个墓如此恢宏至少是一个王的墓葬。既然是一座王墓就应该不止一座,原来探测时发现的建筑遗址,有可能都是墓葬,很显然这是一个家族墓地。因此,考古队对梳妆楼周围进行了大面积发掘。
在梳妆楼西部,考古队发现了几处类似梳妆楼这样的墓葬。同时,也发现了石碑。但碑上的碑文被凿掉了。
被凿掉的石片上雕刻着蒙文和汉文,这些文字信息立刻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但是,每一块带字的石片只有一两个字,几乎无法拼对成句。经过细心察看发现,这些字来自于梳妆楼墓里出土的三块石碑。这是三块竖立在祭台上的墓志铭,盗墓的人把石碑上的字凿掉以后,将墓碑扔进梳妆楼墓坑里回填了。
一块比较大的石片上的碑文,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襄阔里吉恩敕撰臣为”。(图9)
“敕撰、臣为”,是说“皇帝批准,大臣所为”,这简单的四个字表明了君臣关系,也说明了梳妆楼墓葬与一个王朝有关。这一发现十分重要,立刻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那么,“阔里吉思”很可能就是一个人名。循着这一思路,任亚珊首先在元史中寻找答案。
任亚珊一共查出三个阔里吉思。这个墓主人的年龄应该在40岁左右,史书中的三个阔里吉思,只有一个与之吻合。确定碑文提到的阔里吉思,很有可能就是成宗的驸马,汪古部的首领。(图10)
阔里吉思是汪古部族的第四代首领,他继承了祖辈显赫的身世,不仅身居高位倍受恩宠,而且战功赫赫。阔里吉思不仅精通军事,对儒学也颇有研究,是元朝少有的文武兼备的帅才。因此,成宗铁木尔皇帝继位以后,封授阔里吉思为高唐王。不久新疆发生叛乱,阔里吉思奉命前往新疆平叛,并多次克敌。元大德二年,即公元1298年秋天,阔里吉思在御敌之战中,打败敌军、乘胜追击,不料深入敌后险地,因后援没有跟上被俘,叛军诱降不成将其杀害了。
任亚珊认为这个阔里吉思的事迹、他的年龄,还有他的地位,的确跟一号墓中室的这个人相似,如果这个墓主人是阔里吉思的话,就应该是死在新疆的阔里吉思。
从梳妆楼墓葬形制来看,墓主人的身份显然非常高贵,而阔里吉思,无论是在元朝的政治地位,还是赫赫战功,无疑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从阔里吉思家族的历史背景看,沽源县一带在金、元时期就是汪古部族的领地。因此,汪古部族的家族墓地建在此处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梳妆楼墓葬内的两具女性尸体到底是谁呢?为什么他们的年龄相差40多岁,却和阔里吉思合葬在一起?
任亚珊在查阅历史资料时发现,阔里吉思先后娶了两位元朝公主为妻:一位是忽达的迷失公主,另一位是爱牙失里公主。忽达的迷失公主嫁给阔里吉思没几年就去世了,死时只有二十几岁。之后,阔里吉思又娶了爱牙失里公主。任亚珊推测,第一位夫人忽达的迷失因为先于阔里吉思去世,当阔里吉思的遗体从新疆运回沽源安葬时,将忽达的迷失与他一起重新安葬。所以,中室和东室木椁相连,这就证实了考古队当初的判断。而西室的女性则可能是另一位夫人爱牙失里,因为她比阔里吉思晚去世40年多年,所以她的墓室用砖墙与之隔开加以区别,而且棺木的样式也与前两者完全不同,这可能与岁月流逝民族风俗变化有关。
这样,困扰了人们多年的梳妆楼之谜被彻底解开,所谓辽代萧太后梳妆楼,不过是元代汪古部族第四代首领阔里吉思墓葬上的一座享堂。但是,元朝贵族墓葬历来采用密葬的方式,阔里吉思为什么会在墓上建一座如此宏伟的享堂呢?
这可能跟汪古部这个族的渊源有关系。大部分学者倾向汪古部是西域突厥人。元代汪古部被称为色目人,按记载是自种人。
据法国著名的史学家雷纳·格鲁塞撰写的《蒙古帝国史》记载,阔里吉思亲王是突厥人,信奉景教。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唐朝时从叙利亚,经波斯传入中国新疆和北方草原一带。因此考古队分析,由于汪古部族来自于西域,他们不仅在生活习俗上和蒙古民族有所区别,宗教信仰也和蒙古族有所不同。
因此,梳妆楼与新疆明清时期一些宗教领袖,或地方的王墓极为相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下方上圆、穹顶无梁结构,只是在装饰细节上有差别。梳妆楼是青砖素面,新疆的麻扎则用琉璃砖瓦装饰。但是梳妆楼也曾出土了大量的琉璃砖瓦,这些琉璃砖瓦是从哪里来的呢?
经分析确认,这些琉璃残片原来都是镶嵌在梳妆楼门楣、门两侧、圆顶上的琉璃构件。由此可以想见,当初梳妆楼的华丽程度是多么引人瞩目。
考古队通过对梳妆楼墓葬的发掘和研究,确定这就是活跃于金、元时期汪古部的家族墓地,也只有像他们这样的皇亲国戚,才能营造出如此辉煌的陵园。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高贵、气派和张扬。导致了它的灭顶之灾。在梳妆楼墓葬区,像这样的墓上享堂当初还有三座。这三座墓上的享堂略小于梳妆楼,但形制完全一样。而现在,这三座享堂早已没了踪影,只剩下梳妆楼孤立地在大草原上矗立了数百年。(图11)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家族墓地的毁灭?不是一般的盗墓行为,极有可能是王朝更迭、民蕨仇恨、或是战争导致的结果。
经过两年的勘探发掘,在梳妆楼周围共发现清理墓葬30座,出土文物200多件。这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元代贵族墓葬,对研究蒙元帝国的历史,探寻蒙古贵族的丧葬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对梳妆楼墓葬群的发掘和研究,不仅纠正了几百年来的谬误,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背影。
沽源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坝上地区,北面与内蒙古接壤,南面与北京相邻,自古就是草原文明和农业文明的交汇处。历史上契丹、金、蒙古多个民族从这块土地崛起。关于梳妆楼的故事,就与这些少数民族的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百年来,当地百姓传说,这座古建筑是辽代萧太后的梳妆楼。
梳妆楼是沽源县现存的唯一地上古代建筑。但梳妆楼的来龙去脉一直是个谜。《口北三厅志》记载说,这是萧太后的梳妆楼,但只是俗传不是信史。
北京大学教授王北辰说,梳妆楼是蒙、元文化和西域文化结合的产物,它既有蒙古大帐的风格,也有西亚穆斯林建筑特色。这样的建筑过去仅见于史书记载,文物遗存梳妆楼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梳妆楼可能就是元代的皇家建筑“圆顶殿”,这一观点恰好与当地民间传说的另一个故事不谋而合。
沽源民间传说,梳妆楼下面有一条通往小宏城的秘道。因为站在梳妆楼里用脚跺地面时,会发出空空的响声,所以人们猜测下面可能是空的。
小宏城遗址是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于1281年修建的行宫,当时叫察罕淖儿行宫。察罕淖儿行宫遗址距梳妆楼不足5公里,有人推测梳妆楼可能是察罕淖儿行宫的前哨站,地下有秘道与察罕淖儿行宫相通。(图1)
1999年夏天,河北省文物局决定对梳妆楼周围进行试发掘,以弄清楚梳妆楼建筑群的规模和形制,并最终确以它的年代和所属关系。
任亚珊当时是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剐所长,他带领考古小组到沽源后,首先对梳妆楼进行实地勘察。考古小组在梳妆楼周围发现了零碎的琉璃残片,因为梳妆楼上没有琉璃构件,就没有把琉璃和梳妆楼联系起来考虑。
考古队勘察分析,无论是萧太后的梳妆楼,还是元代皇家的圆顶殿,都说明这个建筑非同一般。既然是皇家行宫的一部分,就绝不是一座孤零零的建筑,很可能是个建筑群。揭开梳妆楼的身世之谜。将是重大的考古发现。
梳妆楼西边有一条长30米左右的沙梁子,沙梁子的堆积物中有残砖乱瓦,白灰渣子。
考古队把沙粱予挖开后,又往下挖了30多厘米,一座完整的建筑遗址便显露出来。其中,一段残存的墙体宽窄及垒砌技术与梳妆楼墙体完全一样,铺设地面的青砖大部分还摆放在原来的位置,多年的雨水侵蚀,砖块风化严重,但仍然可以看出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类似梳妆楼的建筑。
考古队又在梳妆楼西侧8米多处,打了一条南北长11米、东西宽8米的探沟,这条探淘又打到了墙上。经过十几天发掘,考古队又发现三座类似梳妆楼的建筑遗址,同时在梳妆楼的西南角也发现了砖铺地面。这使考古队相信,这里确实存在过一个古建筑群。那么,这个古建筑群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据《口北二三厅志》记载,在梳妆楼建筑周围“有缭垣,基址尚存”。也就是说,最迟在清朝乾隆年间,梳妆楼周围还有围墙的基址。要勾画出这个古建筑群的形制和规模,首先应当找到它的城墙遗址。
考古队在距离梳妆楼墙20米左右的地方打探沟,发现有石头。这些石头成绺儿,多少不一,显然是一段原始的残存墙体。难道这就是梳妆楼建筑群的城墙吗?墙体距梳妆楼才20米,梳妆楼作为一个主体建筑不可能距离城墙这么近,那么,这段墙基充其量也只能是梳妆楼的院墙。
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制特点,一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距离城墙至少要80米左右。因此,考古队决定在梳妆楼南面80米处,再开一条长15米、宽0.8米的探沟,看是否有城墙的基址出现。
发掘,没有发现探沟里有人为扰动的迹象,深挖40多厘米仍是生土,这使考古队感到奇怪。如果梳妆楼的南城墙是东西走向,考古队所打的探沟就应该在它的横截而上,可考古队什么也没有发现,这使他们十分疑惑。
经过探查,考古队在梳妆楼的西南角又发现了十几平方米遗址,表层垒了两层砖,是方形的建筑基址,再往下挖是一层石头一层土,很像建筑的地基。
基址成正方形,跃宽4米,考古队分析,如果这片石头是一个角楼的基址,那么梳妆楼的城墙就应该与它成直角向东面和北而延伸。因此考古队决定,在这个角楼的正北,梳妆楼的正西再打一条探沟,看是否能够找到城墙的基址。
发掘令人失望,地表下依旧是生土,并没有考古队所希望找到的城墙基址。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参与发掘的村民反应了一个重要情况。他说,他有一块农田,在梳妆楼北面约200米的山包上,每年春天耕地时都会翻出很多石块,有时一天要换几副犁铧。
村民说的这块地里确有很多乱石头,在石堆旁边,考古队发现了一个用青砖铺成的人形平面,周围轮廓是竖立的青砖码出来的。考古队把敖包梁上的表土层全部揭开,发现这些石头成圆圈形,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开来,这些沉默的石头圈传出一个强烈的信息:这下面很可能是一个墓葬群。
在石头圈子里,有一块30厘米长、20厘米宽的灰土。果然在下面埋着一副人骨架。
既然敖包梁上是墓葬,距敖包梁只有200米的梳妆楼会不会电是墓葬呢?
考古队从南到北打了几条探沟,并没有找到他们想要找的城墙基址,也没有发现新的建筑遗迹,这说明什么呢?要破解梳妆楼之谜,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到梳妆楼里寻找答案。
考古队在梳妆楼里,用探铲试着打了几个洞,探铲带上来的果然是熟土,土里还夹杂着碎砖块,这显然是回填土,说明地下埋藏着东西。
难道真的像当地百姓们传说的那样,梳妆楼下面是地宫?或者是通往察罕淖儿行宫的秘道?
为慎重起见,考古队决定在梳妆楼的正中间挖一个1.5米见方的探坑。当探坑发掘到30多厘米深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建筑构件,类似红砖块,上面还有云纹图案,仔细看还挂着绿釉,这使考古队感到奇怪。
随后的发现让考古队疑云顿释,豁然开朗。两个10多厘米长的大铁钉的出现说明了一切:这是钉棺材的棺钉。因此,考古队作出结论:梳妆楼既不是萧太后的梳妆楼,也不是通往察罕淖儿行宫的秘道,而是墓葬。所谓的梳妆楼,是墓葬上面的附属建筑:享堂。
二
1999年10月26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领导得到梳妆楼考古队的报告,迅速赶到沽源县,大家无不为这一发现感到惊讶。考古队已经揭歼了梳妆楼神秘的而纱,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任亚珊说,省局领导决定把它挖掘了,看看人们传说的梳妆楼到底什么样。
发掘方案确定后,考古队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这时他们遇到了一个雅题:墓口在那儿呢?究竟是先有墓,还是先有享堂?此外,墓坑到底有多深?如果在享堂里发掘,会不会对享堂造成损坏?甚至危及到考古人员的安全?
经过认真勘察,考古队断定梳妆楼是先有墓后有楼,梳妆楼是墓地上的附属建筑。既然是以墓为基础的建筑,那么墓口就应该在楼内。因此,寻找墓口成了考古队的首要工作。
经过试探性挖掘,终于找到了墓口。 墓口长4.8米、宽3.1米。考古人员发现这个墓可能已经被盗,因为墓里的回填土夹杂了许多琉璃建筑构件和汉白玉石板。专家判断石板可能是棺盖板,墓葬被盗使这些石板断裂,盗墓人回填墓坑时,又将这些石板扔了进去。像这种盗墓的方式很少见,是明目张胆大揭盖式的,带有很太的破坏性。
墓里出现的琉璃构件让考古队感到疑惑,梳妆楼上没有琉璃构件,难道是墓里陪葬的冥房被盗墓人打碎了?但是,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些琉璃构件残块都很大,不像微缩的冥房构件,倒像大型建筑的构件。还有石板残块的出土,让考古队感到墓室就要显现了,也许打开墓室,这些疑问就有了答案。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墓坑里又出土了几块石板,其中两块完好,一块折断。i块石板从面积上看不像是棺盖板,倒像是墓志铭,可是石板上没有文字,而且三块石板均埋在墓里,石板下也不见棺材,这让考古队颇感蹊跷。
当考古队把其中的一块石板掀开后,发现墓葬的东北角有个盗洞,盗洞直径七八十厘米,盗洞的顶部有油灯或是火把熏黑的痕迹。盗洞里的填土与墓里的填土也有明显区别。考古队推测,这个墓下葬后不久,就可能被盗了。
经过十几天的发掘,墓里又出土了一些汉白玉石雕残块。遣说明,当时墓葬周围还有汉白玉石雕围栏,因此考古队判断,这个墓的规格相当高。尤其是明代青花瓷碗残片的发现,让考古队断定,起码明代时这个墓就被盗过。
从发掘的情况分析,这个墓曾经多次被盗。因此考古队也难以断定,这个明代瓷碗是墓里的随葬品,还是盗墓人带进来的?不过。它至少可以说明,这个墓的时代下限应是明代。
一枚印章的出现,着实让考古队兴奋不已,它的出现极有可能揭开墓主人的身份之谜。
印章的文字笔画曲折,是八思巴文,还是九碟篆?考古队作了印模辨认,怎么也对不出来。最后通过专家辨以,确认它就是一个押印,没有证明这个死者身份的意义。(图组2)
押印,就是印章。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以印章作为权力的象征和社会交往的凭信。到了宋元时期,押印除了汉文人印之外,还有八思巴文和图形押印。而梳妆楼出土的这枚押印,既不是汉文,也不是八思巴文,更不像图形押印,至今也没有人能够识别它。
经过近一个月的发掘,梳妆楼隐藏了几百年的秘密终于被揭开了。原来,所谓的辽代萧太后梳妆楼,竟是一个三口棺木东西向排列的合葬墓。东棺、中棺外面有砖椁和木椁,砖椁已经塌陷,木椁也被严重扰乱,术头横七竖八地搭在棺木上。中棺卜面的砖椁被揭开一半,没有棺盖。西棺从外表看保存完好,许多椁术压在上面。(图3)
考古队将椁木小心翼翼取了出来,不曾想,这些看似完好的椁木已经严重腐朽,有的甚至已经碳化,说明这个墓年代的久远。而覆盖在棺木上的青砖也腐蚀严重。
考古队先清理中室,不出所料。这个墓早已被盗,墓主人的头骨与胸骨重叠在一起,服装和遗骸被渣土覆盖,棺里的随葬品被洗劫一空。但是,独特的棺木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它是把一棵大树掏挖成人形,这是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一次发现,在我同也没有看到类似的报道,让考古队员星峰不已。(图4)
据蒙元史书记载,树棺莽,是蒙古贯族或高级别的官吏才有资格享用的一种商等级丧葬形式。多少年来,关于蒙古人树葬的风俗仅见于史书记载、这次发现树棺莽,是考古队的一个重大收获。因此,他们初步推断,梳妆楼为元代蒙古贵族蘼莽。
明朝叶子奇撰写的《草本子》也有类似记载:蒙古人死后用树棺深埋,然后万马踏平苴到来年青草再生,消除了墓葬痕迹之后,看墓人才可以离开,由于采用了这样的丧葬方式,成吉思汗的墓在何处,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令考古队不解的是,既然蒙古贵族的树棺多采用密葬的方式,为什么梳妆楼元墓要在地面建造如此恢宏的享堂,这一特殊的形式,是否与墓主人的身份有关?
虽然这个墓葬曾经被盗掘,仍然出土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文物,特别是具有蒙古民族文化特征的文物,如用桦树皮制作的弓箭袋,以及马鞍、马靴、马镫、还有一把将军剑等。尽管这些文物已经腐朽,但从工艺上仍可看出它们的精致,无不透露出主人的身份特征。(图组5-1 5-2)
随后,考古队将衣服和遗骸裹挟着清理出来,其中一件褐色蒙袍,虽然历经几百年的腐蚀,还有相当的韧性。考古队整理时,发现衣服裹着一个金光闪闪的鎏金腰带扣。
这个带扣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二龙戏珠图案,中心部分曾镶嵌着宝石,两边锁扣也各有一条盘龙,上面也曾经镶嵌着宝石。这一发现非同小可,它暗示着墓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在古代。只有皇亲国戚,或者君主,才有资格使用龙的图案。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图6)
考古队根据出土的遗骸特征判断,中窒是一位男性,死亡时的年龄约在30岁左右。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英年早逝?从出土的遗物中无法判断。但是。从随葬品看,他好像是一位武官。而从他下葬时穿的蒙袍,又看不出武将的风采。但墓主地位非常高,不是一般的贵族。
东墓室与中室是连体墓穴,用的是同一种木椁和砖椁,用铁条三横两纵打包在一起,像是同时下葬的。当考古队揭开东室的棺盖,里面填满了绸缎,刚打开棺盖时,这些绸缎色彩和图案仍然清晰可辨,但是,一接触到空气便很快退色风化了。
东墓室除出土一些绸缎之外,只出土了一对金耳环。考古队通过对尸骨鉴定,发现这是一位女性,死亡时年龄约在20岁左右。她和中室的男性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的年龄相差近10岁,为什么同时下葬呢?(图7)
最后考古人员开始清理西室。西墓室与中室和东室之间有一道砖墙,这使得它在墓葬内自成一室。西墓室的棺木保存得很完整,但是,它也同样没有躲过被洗劫的命运,这不免让考古队员们感到失望。但是,令考古队奇怪的是,西棺与另外两个棺形式完全不同,是用板材榫卯打造而成的。这与中室和东室的树棺有所区别。
考古队发现,这个棺木跟欧洲的棺木有些相似,棺底两侧有对称的四个铁提手。欧式棺和蒙古树棺在同一个墓穴中出现,这在中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考古人员分析,这是否意味着这个家族具有东西方文化的背景呢?在蒙元时期,有许多西方人在朝中为官,而这个墓葬无论是地表建筑——享堂,还是丧葬形式,都具有东西方文化的特点。特别是一件裙子的出土,着实让考古队员们惊喜,在裙子的衬里上,用朱砂密密麻麻地写了许多文字,这些文字显然不是汉语,在场的考古人员没有一个人能够认识它们。
考古队拍了片子,向有关专家请教,但好多人都不认识。有人说是契丹文,有人说是蒙文,拿到北京鉴定后,认为是梵文。
梵文,是印度的古典语言,也是佛教的经典语言。由此考古队推断,此人是一个佛教徒。
有趣的是,考古人员在清理西棺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香囊,这个香囊里有用棉花包住的几颗牙齿。考古人员在做人骨鉴定 时,发现墓主人也是一位女性,她的牙齿已经全部自然脱落。香囊里装的牙齿正是墓主人自己的。结合此人的骨骼老化程度,考古队推测死者去世时年龄比较大,应该在60岁左右。这让考古人员感到纳闷,中室男子的年龄30岁左右,东室女子的年龄20岁左右,而西室的老妇人年龄却60多岁。三个人的年龄相差如此悬殊却葬在同一个墓穴,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经分析,认为东棺与中棺墓主是夫妇关系。但西棺跟中棺的墓主人是什么关系,无法作出准确判断,只能推测西棺墓主可能是妃子,她活的岁数大,是死后续葬的。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她不是他的妃子,而是他的母亲。
虽然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但是,梳妆楼之谜非但没有解开,反而更加谜团重重。考古队清理完西棺以后,又发现棺底有一块二层夹板,夹板上有7个孔,很明显是北斗七星的形状,考古队称之为七星棺。专家们推测,这种丧葬习俗与中国的道教有关。它象征着天人合一;同时具有引导人升天之意。考古队揭开这块七星板,在棺底还发现了几枚铜钱。这几枚铜钱又给考古队出了一道难题。(图8)
通过对比确认,这些铜钱中一枚是金代的,其他均是宋代的。这给墓葬的断代带来不确定性。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一个流传了几百年的传说,终于有了合理的答案:梳妆楼是蒙古贵族的树葬樱。随着时间的流逝,语音的相近,民间便将其误传为辽代萧太后的梳妆楼了。
但是,这个墓葬到底是金代还是元代的?墓中的三位主人究竟是谁々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三
考古队根据梳妆楼墓葬的发掘情况判断,这个墓如此恢宏至少是一个王的墓葬。既然是一座王墓就应该不止一座,原来探测时发现的建筑遗址,有可能都是墓葬,很显然这是一个家族墓地。因此,考古队对梳妆楼周围进行了大面积发掘。
在梳妆楼西部,考古队发现了几处类似梳妆楼这样的墓葬。同时,也发现了石碑。但碑上的碑文被凿掉了。
被凿掉的石片上雕刻着蒙文和汉文,这些文字信息立刻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但是,每一块带字的石片只有一两个字,几乎无法拼对成句。经过细心察看发现,这些字来自于梳妆楼墓里出土的三块石碑。这是三块竖立在祭台上的墓志铭,盗墓的人把石碑上的字凿掉以后,将墓碑扔进梳妆楼墓坑里回填了。
一块比较大的石片上的碑文,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襄阔里吉恩敕撰臣为”。(图9)
“敕撰、臣为”,是说“皇帝批准,大臣所为”,这简单的四个字表明了君臣关系,也说明了梳妆楼墓葬与一个王朝有关。这一发现十分重要,立刻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那么,“阔里吉思”很可能就是一个人名。循着这一思路,任亚珊首先在元史中寻找答案。
任亚珊一共查出三个阔里吉思。这个墓主人的年龄应该在40岁左右,史书中的三个阔里吉思,只有一个与之吻合。确定碑文提到的阔里吉思,很有可能就是成宗的驸马,汪古部的首领。(图10)
阔里吉思是汪古部族的第四代首领,他继承了祖辈显赫的身世,不仅身居高位倍受恩宠,而且战功赫赫。阔里吉思不仅精通军事,对儒学也颇有研究,是元朝少有的文武兼备的帅才。因此,成宗铁木尔皇帝继位以后,封授阔里吉思为高唐王。不久新疆发生叛乱,阔里吉思奉命前往新疆平叛,并多次克敌。元大德二年,即公元1298年秋天,阔里吉思在御敌之战中,打败敌军、乘胜追击,不料深入敌后险地,因后援没有跟上被俘,叛军诱降不成将其杀害了。
任亚珊认为这个阔里吉思的事迹、他的年龄,还有他的地位,的确跟一号墓中室的这个人相似,如果这个墓主人是阔里吉思的话,就应该是死在新疆的阔里吉思。
从梳妆楼墓葬形制来看,墓主人的身份显然非常高贵,而阔里吉思,无论是在元朝的政治地位,还是赫赫战功,无疑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从阔里吉思家族的历史背景看,沽源县一带在金、元时期就是汪古部族的领地。因此,汪古部族的家族墓地建在此处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梳妆楼墓葬内的两具女性尸体到底是谁呢?为什么他们的年龄相差40多岁,却和阔里吉思合葬在一起?
任亚珊在查阅历史资料时发现,阔里吉思先后娶了两位元朝公主为妻:一位是忽达的迷失公主,另一位是爱牙失里公主。忽达的迷失公主嫁给阔里吉思没几年就去世了,死时只有二十几岁。之后,阔里吉思又娶了爱牙失里公主。任亚珊推测,第一位夫人忽达的迷失因为先于阔里吉思去世,当阔里吉思的遗体从新疆运回沽源安葬时,将忽达的迷失与他一起重新安葬。所以,中室和东室木椁相连,这就证实了考古队当初的判断。而西室的女性则可能是另一位夫人爱牙失里,因为她比阔里吉思晚去世40年多年,所以她的墓室用砖墙与之隔开加以区别,而且棺木的样式也与前两者完全不同,这可能与岁月流逝民族风俗变化有关。
这样,困扰了人们多年的梳妆楼之谜被彻底解开,所谓辽代萧太后梳妆楼,不过是元代汪古部族第四代首领阔里吉思墓葬上的一座享堂。但是,元朝贵族墓葬历来采用密葬的方式,阔里吉思为什么会在墓上建一座如此宏伟的享堂呢?
这可能跟汪古部这个族的渊源有关系。大部分学者倾向汪古部是西域突厥人。元代汪古部被称为色目人,按记载是自种人。
据法国著名的史学家雷纳·格鲁塞撰写的《蒙古帝国史》记载,阔里吉思亲王是突厥人,信奉景教。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唐朝时从叙利亚,经波斯传入中国新疆和北方草原一带。因此考古队分析,由于汪古部族来自于西域,他们不仅在生活习俗上和蒙古民族有所区别,宗教信仰也和蒙古族有所不同。
因此,梳妆楼与新疆明清时期一些宗教领袖,或地方的王墓极为相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下方上圆、穹顶无梁结构,只是在装饰细节上有差别。梳妆楼是青砖素面,新疆的麻扎则用琉璃砖瓦装饰。但是梳妆楼也曾出土了大量的琉璃砖瓦,这些琉璃砖瓦是从哪里来的呢?
经分析确认,这些琉璃残片原来都是镶嵌在梳妆楼门楣、门两侧、圆顶上的琉璃构件。由此可以想见,当初梳妆楼的华丽程度是多么引人瞩目。
考古队通过对梳妆楼墓葬的发掘和研究,确定这就是活跃于金、元时期汪古部的家族墓地,也只有像他们这样的皇亲国戚,才能营造出如此辉煌的陵园。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高贵、气派和张扬。导致了它的灭顶之灾。在梳妆楼墓葬区,像这样的墓上享堂当初还有三座。这三座墓上的享堂略小于梳妆楼,但形制完全一样。而现在,这三座享堂早已没了踪影,只剩下梳妆楼孤立地在大草原上矗立了数百年。(图11)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家族墓地的毁灭?不是一般的盗墓行为,极有可能是王朝更迭、民蕨仇恨、或是战争导致的结果。
经过两年的勘探发掘,在梳妆楼周围共发现清理墓葬30座,出土文物200多件。这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元代贵族墓葬,对研究蒙元帝国的历史,探寻蒙古贵族的丧葬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对梳妆楼墓葬群的发掘和研究,不仅纠正了几百年来的谬误,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