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赏,简言之即鉴定欣赏;古诗词鉴赏,就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相关技巧,对古诗词进行感受、理解、分析和评判。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些思维活动反映在答案文字中,使得答案必将具备较强的主观色彩与个性特点。而计分总得有个标准,主观文句中总会体现出一些客观的内容,所谓关键词句就是这些客观内容的载体。譬如题目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不管答案如何表述,客观性的内容——该诗的主要的思想情感的关键词句、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的关键词句等是必须有的。
高考试卷古诗词鉴赏题的参考答案,不论是给的答案示例,还是答案要点,正式阅卷时都会确定计分点,实际就是计分关键词句。如2013年高考辽宁卷的《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8.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答全得2分,少1个关键词扣1分。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其中关键词句的重要性,这个评分参考实际上抽象化为:
8.关键词“视听结合”(给1分)+关键句“加以分析(视听结合)”(给1分)+关键词“光影变化”(给1分)+关键词“比拟”(给1分)+关键句“加以分析(比拟)”(给1分)。
9.概括形象特征的关键词A、B、C+结合诗句分析的关键句D、E、F、G。
所谓“意思答对即可”、“言之成理”,其实就是说关键词句的近义词、“近义句”具有代替关键词句的权利,享受分值。
这样来看,我们在组织答案时,最保险的做法就是确定一个原则,即用自己的话,把关键词串联起来,当然,表达应尽量生动。二轮复习,尤其要重视与加强确定关键词句的训练。
完整答案的关键词句,包括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称之为“答案组织三元件”,分别是“点”、“析”、“评”。具体试题中,有时只需其中一个或两个元件。例如,因为涉及两道小题,此小题考查的又恰巧是彼小题的“评”的内容——思想情感,那么彼小题的答案元件是可以只有“点”、“评”两个的,而略掉对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的表述。
一、点:明确、专业、精准
“点”即点题核。如果题目问什么,我们就直接回答什么;如果题目要求简析某对象,我们就要回答该对象是怎样的。回答的这些内容,事实上就是答案的题核,而“析”与“评”都是围绕这个“题核”进行的,所以称之为“点题核”。“题核”关键词句要求明确,专业,精准。
点时,不能含含糊糊,一定要明确。因为这是一个体现考生在感受,理解,分析诗歌之后,对诗歌某方面的评判究竟正确与否的时刻。一方面,如果表达含含糊糊,会给阅卷者该考生不自信,鉴赏水平与能力不够的印象,自然会影响得分。另一方面,点的内容就是阅卷者想要看的关键词句所在,是计分点所在。如果点得不明确,阅卷者凭什么给分?
点,要尽可能点得专业,即能准确运用术语或专业些的词语、短语。用语是否专业是一个人鉴赏水平的体现。想要做到专业,就要求考生们对古诗鉴赏时常用的词语、短语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积累。
点,还需点得精准,力求答中参考答案的关键词句。一轮复习如果扎实的话,我们做到这些是完全可能的。条件是,我们熟记下了古诗鉴赏知识清单,能准确深刻理解常用词语和短语的意义,不断积累了大量习题训练带来的经验,“点”时用语专业化,还有,确实读懂了诗歌。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考生点不好的原因,是整体感知诗歌环节没有过关,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大致思想情感内容。这些考生应进一步强化整体感知诗歌,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训练。
二、析:结合诗句,言之成理
“析”即析理由。点了什么“题核”,就要对自己为什么回答该题核关键词句,加以具体分析。比如题目要求简析诗歌语言特色,考生点明该诗歌语言清新自然,那么就需要具体分析语言怎样体现出清新自然的;换个角度来说,就是需要对为什么认为语言具有清新自然这个特色加以说明。
“点”既然是针对诗歌某方面的点,“析”自然必须“就诗论诗”,结合诗句来分析。不然的话,一则不能体现出考生是否对诗歌真正读懂了,影响考生在阅卷者心中的印象;二则分析不易形成关键词句,也就更谈不上切中参考答案要点的关键词句了,影响得分。所以切记,分析必须结合诗句,言之成理。
相对于“点”来说,“析”具有更强的灵活性,计分点往往不再是关键词而是关键句,而这关键句的表达就更灵活了,基本上只要对“点”的内容能言之成理即可。这样,得分应是更容易的一件事了。但是,这对表达能力的要求更高了。想要在古诗词鉴赏部分取得高分,甚至满分,我们必须得重视“析”的训练,要能归纳,积累,擅长一组“析”的技巧,以便在组织答案文句时灵活运用,析得有情有理,析得生动深刻。
1.挑字析
古诗写作重炼字,以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诗用字精炼传神,往往出现“著一某字,而境界全出”的神来之笔。解题时,确实会碰到不少这样的情况:我们对要分析的题,其实可以挑选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分析。这时,我们不妨抓住这个字词,来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就叫做“挑字析”。运用挑字析技巧的具体过程中,一般会涉及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或作用,常用的基本句式为:“写的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从什么角度,表现了什么”等。
2.捕象析
诗歌是靠形象说话的,有人说“诗歌没了形象还是诗歌吗”,可见形象在诗歌中占有主导性地位。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尤其是意象,往往本身就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身就是某些意义的象征,本身就能发挥不容置疑的作用。组织答案,分析理由时,不要忘记捕捉它们的身影,不要忘记它们对所点明的题核意韵的作用,诗人往往有意识地借助那些意象,渲染氛围的,借助这些意象丰富或深刻的内涵表情达意的。从形象,尤其是典型意象切入,来分析题核的方式,恰适合取个形象的名字——捕象析。捕象析特别适用于含有大量传统意象的诗歌。运用时的基本句式不外乎:“某意象怎么样,诗人借以表现某题核,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怀”“围绕所点的题核,诗人选用意象A、B、C,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从而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情感”等。 3.抄句析
直接引用诗歌中的某诗句,围绕其与所抓的要点的关系来展开分析,即“抄句析”。叙事性较强的诗句,如果对分析的题核有表现作用,我们就可以采用抄句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运用抄句析技巧时,不一定引用完整的诗句,根据表达需要可以精简诗句,以更好地表述理由,或让文句更通顺且语意更严谨。所引用的诗句也不一定要独立成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分析理由的句子成分出现。
4.描图析
描图析即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与联想,描摹诗句所表现出画面,从而达到分析目的的方法。一般而言,考查诗歌意境,或问“诗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之类的题目,是基本上需要用到此法的。其次,考查人物形象,思想情感,写景技巧等题目也能用到此法。
5.拆招析
当考查的是艺术手法时,当所点题核的关键词是术语时,我们需要对所点明的手法在诗歌中是如何运用的作适当分析,即“拆招析”。所谓“见招拆招”,根据艺术手法或者说是“艺术招式”的特点,结合诗句拆开来分析。譬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术语本身就直接显露出手法运用牵涉到两个方面,分析运用时,可将其进行简单拆分,再合二为一。以“借景抒情”为例,可先将其简单拆分为“景”与“情”两部分,如此分析:“诗歌哪里描写了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再这样表述:“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完成“合二为一”环节。又譬如,“对比”、“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术语字面上虽不能体现饱含了两个方面,但实际上是有两者的,对比绝对是两者间的对比,比喻绝对是两方相似才能用,拟人绝对涉及人和物两方等。分析这些艺术招数时,同样可用“拆招析”的方法。以对比为例,先拆分出形成对比的A与B,运用基本句式“A怎样,B怎样”,再合二为一,接着表述“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了什么”。
三、评:诗中作用、读者感受
“评”即评效果。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古诗词也不会例外。每一个字、词、句,每一种意象与手法的运用,都会对诗歌的表现力,诗歌的审美价值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可以说,鉴赏诗歌的任何一个方面,不管分析什么“题核”,都离不开对其效果的说明,否则,就会显得鉴赏不全面,不深入。除非另一道小题考查的就是本道小题答案中的“中心”的效果内容,或者通过审题过程,已经十分肯定“评效果”不占分值。
所谓效果,主要指在形象意境、思想内容、情感态度、结构形式或读者感受等五个方面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产生的效果。
提问的角度一般有:
(1)写出了某对象怎样的特点。
(2)烘托出了某人怎样的形象。
(3)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4)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5)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6)在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7)给读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回答的文字中,直接对应“怎样的”的形容词、形容性短语或句子往往就是关键词句,会被赋予分值。评效果时,不妨见机套用上一些常见词语,如“生动形象地”、“传神地”、“淋漓尽致地”等形容词,这些形容词不会计分,但能让表达显得更专业,更严谨。
组织答案时,“点”、“析”在前,“评”在后,有时“析”与“评”是结合一起的。一般情况下,即按照“点题核——析理由——评效果”的模式展开。这种模式颇似“论点——论证——论述效果”的模式,而“五析”中的“字”、“象”、“句”、“图”就类似论据。我们可以这么去理解,只不过须牢记,用的思维是议论文味的,而语言要适当用些散文诗味的,且在“点”、“析”、“评”时各自的关键词句中一定要体现出来。
组织答案时,字数多少,篇幅长短还是需要注意控制的。太多太长,会耽搁解答后面试题的时间,也会影响阅卷者寻找计分关键词句的效率;太少太短,不利于切中所有计分点关键词句这个目标,说不定还会让人怀疑考生的表达能力。我们最好根据分值多少,来判断字数大致多少,篇幅大致多长为宜。
如何组织答案?归根结底,就是先确定“点”、“析”、“评”各自的关键词句,然后用自己的话,结合诗句,把关键词句按“点题核——析理由——评效果”的模式串联起来。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例题实践来加深理解,熟悉方法模式的运用,巩固所学。
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忆旧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旅途中的见闻感受的?(5分)
(2)本词的情感内涵较丰富,请作简要概括。(3分)
审题点拨:
“如何”表明,(1)题考查的是艺术手法;“5分”可当成6分题来解答,即尝试分三条陈述答案,每条答案分别有“点”、“析”的关键词句,析理由时可综合运用拆招析与抄句析两种方法。结合每条分值只有2分,且(2)题考查内容为思想情感,组织(1)题答案时,可不考虑“评”的关键词句。“情感内涵较丰富”,至少三点思想情感才配得上“丰富”一词的形容,而分值刚好为3分,这些题干信息暗示了我们最好分三条陈述,且只需确定好“点”的关键词句,完全不需要“评”。组织(1)题的答案: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8分)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1)请简析下片的前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2分) (2)末句中的“无影”二字佳妙传神,请分析其效果(6分)组织(1)题的答案:组织(2)题的答案:
[自主训练]
一、阅渎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2题。(8分)
赠梁任父同年一。
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②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注]①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②侉(kuǎ)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
1.诗歌最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作简要说明。(2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8分)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①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3.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概括。(4分)
4.诗歌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渎下面的唐诗,回答5-6题。(10分)
南 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①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只能栖身戍楼,困苦不堪。②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5.词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
6.本词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6分)参考答案
1.用典。(1分)“杜鹃再拜忧天泪”一句化用了“望帝啼鹃”的典故;“精卫无穷填海心”一句化用了“精卫填海”的典故。(1分)
2.①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1分)叠音词“寸寸”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珍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1分)
②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1分)作者以望帝自况,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恳切隆重,体现作者拳拳爱国之心。(1分)
③表达了救国救民的希望与决心,(1分)诗人借精卫填海表达了自己希望以微弱力量来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决心,同时也热切希望梁氏共赴国难。(1分)
3.①先写游览锦江之喜悦:诗歌开始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
②次写离别友人之怅恨: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取景寄情,极言别去之难。
③再写与朋友之深情:离别之恨,寄托怀念,都因友情。
④对锦江之留恋:尾联回首远望,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每条各1分,分析不计分)
4.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分):颔联中借“芳草”“碍马”、“好云”“遮楼”等意象,营造出一幅情意绵绵的画面,借景抒情,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1分)
②运用了拟人手法(或答移情手法)(1分):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诗人将山与水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动作与感情,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1分)
5.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作者将众将热议功名与自己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作了鲜明对比,(1分)突出了作者耿介孤高的形象,(1分)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1分。还可以答反衬或衬托。但答了拟人、借景抒情的不给分)
6.①诸将在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②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在时光流逝的波涛中。即使是像宋武帝刘裕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表达了对人事(盛衰)无常的感慨。
③作者举杯劝酒,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作者兴致勃发,插花于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豁达乐观)。
(可先点再析,也可先析再点。每条答案中,析与点各计1分)
高考试卷古诗词鉴赏题的参考答案,不论是给的答案示例,还是答案要点,正式阅卷时都会确定计分点,实际就是计分关键词句。如2013年高考辽宁卷的《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8.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答全得2分,少1个关键词扣1分。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其中关键词句的重要性,这个评分参考实际上抽象化为:
8.关键词“视听结合”(给1分)+关键句“加以分析(视听结合)”(给1分)+关键词“光影变化”(给1分)+关键词“比拟”(给1分)+关键句“加以分析(比拟)”(给1分)。
9.概括形象特征的关键词A、B、C+结合诗句分析的关键句D、E、F、G。
所谓“意思答对即可”、“言之成理”,其实就是说关键词句的近义词、“近义句”具有代替关键词句的权利,享受分值。
这样来看,我们在组织答案时,最保险的做法就是确定一个原则,即用自己的话,把关键词串联起来,当然,表达应尽量生动。二轮复习,尤其要重视与加强确定关键词句的训练。
完整答案的关键词句,包括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称之为“答案组织三元件”,分别是“点”、“析”、“评”。具体试题中,有时只需其中一个或两个元件。例如,因为涉及两道小题,此小题考查的又恰巧是彼小题的“评”的内容——思想情感,那么彼小题的答案元件是可以只有“点”、“评”两个的,而略掉对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的表述。
一、点:明确、专业、精准
“点”即点题核。如果题目问什么,我们就直接回答什么;如果题目要求简析某对象,我们就要回答该对象是怎样的。回答的这些内容,事实上就是答案的题核,而“析”与“评”都是围绕这个“题核”进行的,所以称之为“点题核”。“题核”关键词句要求明确,专业,精准。
点时,不能含含糊糊,一定要明确。因为这是一个体现考生在感受,理解,分析诗歌之后,对诗歌某方面的评判究竟正确与否的时刻。一方面,如果表达含含糊糊,会给阅卷者该考生不自信,鉴赏水平与能力不够的印象,自然会影响得分。另一方面,点的内容就是阅卷者想要看的关键词句所在,是计分点所在。如果点得不明确,阅卷者凭什么给分?
点,要尽可能点得专业,即能准确运用术语或专业些的词语、短语。用语是否专业是一个人鉴赏水平的体现。想要做到专业,就要求考生们对古诗鉴赏时常用的词语、短语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积累。
点,还需点得精准,力求答中参考答案的关键词句。一轮复习如果扎实的话,我们做到这些是完全可能的。条件是,我们熟记下了古诗鉴赏知识清单,能准确深刻理解常用词语和短语的意义,不断积累了大量习题训练带来的经验,“点”时用语专业化,还有,确实读懂了诗歌。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考生点不好的原因,是整体感知诗歌环节没有过关,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大致思想情感内容。这些考生应进一步强化整体感知诗歌,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训练。
二、析:结合诗句,言之成理
“析”即析理由。点了什么“题核”,就要对自己为什么回答该题核关键词句,加以具体分析。比如题目要求简析诗歌语言特色,考生点明该诗歌语言清新自然,那么就需要具体分析语言怎样体现出清新自然的;换个角度来说,就是需要对为什么认为语言具有清新自然这个特色加以说明。
“点”既然是针对诗歌某方面的点,“析”自然必须“就诗论诗”,结合诗句来分析。不然的话,一则不能体现出考生是否对诗歌真正读懂了,影响考生在阅卷者心中的印象;二则分析不易形成关键词句,也就更谈不上切中参考答案要点的关键词句了,影响得分。所以切记,分析必须结合诗句,言之成理。
相对于“点”来说,“析”具有更强的灵活性,计分点往往不再是关键词而是关键句,而这关键句的表达就更灵活了,基本上只要对“点”的内容能言之成理即可。这样,得分应是更容易的一件事了。但是,这对表达能力的要求更高了。想要在古诗词鉴赏部分取得高分,甚至满分,我们必须得重视“析”的训练,要能归纳,积累,擅长一组“析”的技巧,以便在组织答案文句时灵活运用,析得有情有理,析得生动深刻。
1.挑字析
古诗写作重炼字,以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诗用字精炼传神,往往出现“著一某字,而境界全出”的神来之笔。解题时,确实会碰到不少这样的情况:我们对要分析的题,其实可以挑选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分析。这时,我们不妨抓住这个字词,来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就叫做“挑字析”。运用挑字析技巧的具体过程中,一般会涉及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或作用,常用的基本句式为:“写的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从什么角度,表现了什么”等。
2.捕象析
诗歌是靠形象说话的,有人说“诗歌没了形象还是诗歌吗”,可见形象在诗歌中占有主导性地位。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尤其是意象,往往本身就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身就是某些意义的象征,本身就能发挥不容置疑的作用。组织答案,分析理由时,不要忘记捕捉它们的身影,不要忘记它们对所点明的题核意韵的作用,诗人往往有意识地借助那些意象,渲染氛围的,借助这些意象丰富或深刻的内涵表情达意的。从形象,尤其是典型意象切入,来分析题核的方式,恰适合取个形象的名字——捕象析。捕象析特别适用于含有大量传统意象的诗歌。运用时的基本句式不外乎:“某意象怎么样,诗人借以表现某题核,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怀”“围绕所点的题核,诗人选用意象A、B、C,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从而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情感”等。 3.抄句析
直接引用诗歌中的某诗句,围绕其与所抓的要点的关系来展开分析,即“抄句析”。叙事性较强的诗句,如果对分析的题核有表现作用,我们就可以采用抄句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运用抄句析技巧时,不一定引用完整的诗句,根据表达需要可以精简诗句,以更好地表述理由,或让文句更通顺且语意更严谨。所引用的诗句也不一定要独立成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分析理由的句子成分出现。
4.描图析
描图析即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与联想,描摹诗句所表现出画面,从而达到分析目的的方法。一般而言,考查诗歌意境,或问“诗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之类的题目,是基本上需要用到此法的。其次,考查人物形象,思想情感,写景技巧等题目也能用到此法。
5.拆招析
当考查的是艺术手法时,当所点题核的关键词是术语时,我们需要对所点明的手法在诗歌中是如何运用的作适当分析,即“拆招析”。所谓“见招拆招”,根据艺术手法或者说是“艺术招式”的特点,结合诗句拆开来分析。譬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术语本身就直接显露出手法运用牵涉到两个方面,分析运用时,可将其进行简单拆分,再合二为一。以“借景抒情”为例,可先将其简单拆分为“景”与“情”两部分,如此分析:“诗歌哪里描写了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再这样表述:“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完成“合二为一”环节。又譬如,“对比”、“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术语字面上虽不能体现饱含了两个方面,但实际上是有两者的,对比绝对是两者间的对比,比喻绝对是两方相似才能用,拟人绝对涉及人和物两方等。分析这些艺术招数时,同样可用“拆招析”的方法。以对比为例,先拆分出形成对比的A与B,运用基本句式“A怎样,B怎样”,再合二为一,接着表述“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了什么”。
三、评:诗中作用、读者感受
“评”即评效果。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古诗词也不会例外。每一个字、词、句,每一种意象与手法的运用,都会对诗歌的表现力,诗歌的审美价值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可以说,鉴赏诗歌的任何一个方面,不管分析什么“题核”,都离不开对其效果的说明,否则,就会显得鉴赏不全面,不深入。除非另一道小题考查的就是本道小题答案中的“中心”的效果内容,或者通过审题过程,已经十分肯定“评效果”不占分值。
所谓效果,主要指在形象意境、思想内容、情感态度、结构形式或读者感受等五个方面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产生的效果。
提问的角度一般有:
(1)写出了某对象怎样的特点。
(2)烘托出了某人怎样的形象。
(3)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4)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5)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6)在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7)给读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回答的文字中,直接对应“怎样的”的形容词、形容性短语或句子往往就是关键词句,会被赋予分值。评效果时,不妨见机套用上一些常见词语,如“生动形象地”、“传神地”、“淋漓尽致地”等形容词,这些形容词不会计分,但能让表达显得更专业,更严谨。
组织答案时,“点”、“析”在前,“评”在后,有时“析”与“评”是结合一起的。一般情况下,即按照“点题核——析理由——评效果”的模式展开。这种模式颇似“论点——论证——论述效果”的模式,而“五析”中的“字”、“象”、“句”、“图”就类似论据。我们可以这么去理解,只不过须牢记,用的思维是议论文味的,而语言要适当用些散文诗味的,且在“点”、“析”、“评”时各自的关键词句中一定要体现出来。
组织答案时,字数多少,篇幅长短还是需要注意控制的。太多太长,会耽搁解答后面试题的时间,也会影响阅卷者寻找计分关键词句的效率;太少太短,不利于切中所有计分点关键词句这个目标,说不定还会让人怀疑考生的表达能力。我们最好根据分值多少,来判断字数大致多少,篇幅大致多长为宜。
如何组织答案?归根结底,就是先确定“点”、“析”、“评”各自的关键词句,然后用自己的话,结合诗句,把关键词句按“点题核——析理由——评效果”的模式串联起来。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例题实践来加深理解,熟悉方法模式的运用,巩固所学。
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忆旧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旅途中的见闻感受的?(5分)
(2)本词的情感内涵较丰富,请作简要概括。(3分)
审题点拨:
“如何”表明,(1)题考查的是艺术手法;“5分”可当成6分题来解答,即尝试分三条陈述答案,每条答案分别有“点”、“析”的关键词句,析理由时可综合运用拆招析与抄句析两种方法。结合每条分值只有2分,且(2)题考查内容为思想情感,组织(1)题答案时,可不考虑“评”的关键词句。“情感内涵较丰富”,至少三点思想情感才配得上“丰富”一词的形容,而分值刚好为3分,这些题干信息暗示了我们最好分三条陈述,且只需确定好“点”的关键词句,完全不需要“评”。组织(1)题的答案: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8分)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1)请简析下片的前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2分) (2)末句中的“无影”二字佳妙传神,请分析其效果(6分)组织(1)题的答案:组织(2)题的答案:
[自主训练]
一、阅渎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2题。(8分)
赠梁任父同年一。
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②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注]①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②侉(kuǎ)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
1.诗歌最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作简要说明。(2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8分)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①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3.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概括。(4分)
4.诗歌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渎下面的唐诗,回答5-6题。(10分)
南 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①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只能栖身戍楼,困苦不堪。②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5.词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
6.本词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6分)参考答案
1.用典。(1分)“杜鹃再拜忧天泪”一句化用了“望帝啼鹃”的典故;“精卫无穷填海心”一句化用了“精卫填海”的典故。(1分)
2.①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1分)叠音词“寸寸”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珍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1分)
②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1分)作者以望帝自况,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恳切隆重,体现作者拳拳爱国之心。(1分)
③表达了救国救民的希望与决心,(1分)诗人借精卫填海表达了自己希望以微弱力量来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决心,同时也热切希望梁氏共赴国难。(1分)
3.①先写游览锦江之喜悦:诗歌开始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
②次写离别友人之怅恨: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取景寄情,极言别去之难。
③再写与朋友之深情:离别之恨,寄托怀念,都因友情。
④对锦江之留恋:尾联回首远望,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每条各1分,分析不计分)
4.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分):颔联中借“芳草”“碍马”、“好云”“遮楼”等意象,营造出一幅情意绵绵的画面,借景抒情,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1分)
②运用了拟人手法(或答移情手法)(1分):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诗人将山与水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动作与感情,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1分)
5.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作者将众将热议功名与自己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作了鲜明对比,(1分)突出了作者耿介孤高的形象,(1分)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1分。还可以答反衬或衬托。但答了拟人、借景抒情的不给分)
6.①诸将在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②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在时光流逝的波涛中。即使是像宋武帝刘裕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表达了对人事(盛衰)无常的感慨。
③作者举杯劝酒,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作者兴致勃发,插花于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豁达乐观)。
(可先点再析,也可先析再点。每条答案中,析与点各计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