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选用熊式一和Henry Hart的《西厢记》英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四个角度探究两位译者在情感传译方面的不同,分别为:用词、传递情感的媒介、人称变化(表达视角)。研究发现:由于中外译者语言环境和用词习惯不同,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程度不同,对《西厢记》原文的理解便不同,于读者而言,其情感体验也不同。
【关键词】 《西厢记》;情感传译;用词;句子分析;表达视角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9-0106-02
元杂剧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西厢记》形成通俗流畅,质朴直率、生动活泼的特色,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文学的翻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译介,另一种则是通过文学翻译的方式,即本论文探讨的情感传译。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从用词角度,理解中外不同译者的用词方法以及情感寄托;从传递情感的媒介角度,发现译文中如何利用媒介将情感传递得更为深刻;从表达视角的角度,探索同一情感从不同人物口中描述的差别。
一、《西厢记》原文及译本简介
(一)《西厢记》原文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二)《西厢记》译本情况
目前,国内外对于《西厢记》中英文的研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本项目着力于对比研究《西厢记》熊式一以及Henry Hart的英译本,发掘其研究价值,以此为突破,拓展其研究范围。[2]熊式一翻译的《西厢记》英文名为 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于 1935 年由伦敦 Methuen 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本《西厢记》的英译本。
《西厢记》的第二本英译本是美国汉学家哈特 [1]Henry H.Hart 于 1936 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出版的 The West Chamber, a medieval dream。该译本共 15 折,即到“长亭送别”截止。
二、《西厢记》译本分析对比
本文将从3个角度探讨《西厢记》两个译本在情感传译方面的差异。
(一)用词
赵富春、范祥涛、吴鼎民(2010)指出原语文本与译语文本在翻译实践中存在两种文本之间词项空缺、词汇非完全对应现象, 给翻译用词的选择带来困难, 影响译文质量。
本文研究的是两位译者在表达同一原文意思的时候用词方面的差异。主要是指词汇感情色彩的不同、翻译内容的虚实(具体或抽象)、忠于原文或忠于理解(直译或意译)、功能对等等方面。
例1. 泪眼偷淹,酩子里搵湿香罗。
熊译:Tears imperceptibly fill his eyes, And as if beside himself…
Henry译:The tears fall from his eyes, all unaware; He dashes them away like a madman.
在熊式一译本中, “tears fills his eyes”,泪水盈满了他的眼眶,指泪水在主人公的眼睛里打转,并没有落下来,强调隐忍。而Henry Hart用“tears fall from his eyes”表示泪水从他的眼眶中落下的动态。“泪眼偷淹”,指眼泪悄悄地蓄满了主人公眼眶,而“酩子里搵湿香罗”,暗示主人公还在偷偷抹去泪水,说明主人公的泪水并不想被他人发现,是在别人感知不到的状态下出现的,由此,熊式一翻译的“Tears imperceptibly fill his eyes”在此处更为合理。而Henry在此处的翻译有点过于随意。在翻译此类文献的时候,译者通常需要参透原文表达的真正含义,这样在翻译过程中才不至于有太大偏差。
例2.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Henry译:… wipe away the fast-flowing tears of love….robe is dampened with your tears.
熊譯:My red sleeves are soaked with my tears of love… more soaked still.
原文的意思是我的眼泪沾满了我的衣裳,比张生的衣裳还要湿。“淋漓”二字表达的是流眼泪的状态。在Harry Hart的译文中,“fast-flowing tears”指快速留下的眼泪,展现出的是流泪速度之快,放在原文中指的是“我用我的红袖子抹去的流不停的眼泪”,次产强调的是一个动态,生动的展现出眼泪流之多,心情的悲痛。而在熊式一的译文中,可以看到它用的是“are soaked with”这个词组来展现“淋漓”的样子。be sacked with 的意思是淋湿,放在句中就可以理解为“我的红袖子被悲切的泪水所沾湿”。而这个词组主要传达出的是静态的沾湿,突出强调的是“袖子湿了”这样的一种状态,而不是展现泪水将袖子打湿这样一种动人又悲切的场面。故此处fast-flowing tears 较好。而后一句中的两个单词同样值得玩味。在Henry Hart译本中,它使用了“dampened”这个单词,这个单词指的是潮湿。而在熊式一的译本中,译者使用了“soaked”这个单词,指的是湿透的,浸湿的。原文的意思指的是,莺莺的泪水将自己的襟袖沾湿了,但是他知道的是,张生流的眼泪比她更多。那么,由此看来,此处的“dampened”就显得不是非常合理。莺莺的泪水已经像止不住的小溪,张生比之更甚,仅仅一个“潮湿,打湿”程度明显不够。而此时熊式一译本中的“soaked”就非常合理了。 (二)传递情感的媒介不同
传递情感的媒介通常包括在原文中出现的物品或人物。在表达的方法上,一者通常会采取两种形式:将媒介具像化、省略媒介。[3]王治国(2019)指出,媒介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被普遍接受,大约是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媒介在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及其重要性。
例3.这相思何时是可?昏邓邓黑海来深。
熊译:When will my love-sickness receive its cure? …
Henry译: What, alas, What can be done? My sorrow is deep as the murky sea.
爱情相思的痛苦成为作者传递情感的媒介。原文意为 “这折磨人的相思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我的痛苦滚滚而来,像黑海那般深不见底。”表达主人公强烈的思念之情。熊式一译本中,“my love-sickness receive its cure”作者将主人公的相思比作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以“这道伤疤”为传递情感的媒介,使得译者在传递相思之情时,更得心应手。Henry Hart译本中,作者将“相思”省略,“What can be done”指何时结束呢?作者在处理此处的情感变大,并没有选择将“相思”具体化。这样的翻译没有传达出原文的神韵。
(三)人称变化(表达视角)
有学者对译本中的人称问题探讨,对本次研究的出发点给予了帮助。[4]张艺璇(2017)指出,在翻译过程中,人称代词是一个重难点,它不仅对篇章的衔接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影响着文章的连贯性。对于译本中人称视角的变化,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其抒发出的情感的程度也截然不同。因此對不同表达视角的研究更加有助于了解不同译本中表达出的情感的对比。
熊式一与Henry在翻译同一文本时,采取了不同的人称视角。在汉语中,主语人称的使用并不频繁,大多依靠意境烘托出情感的表达,在理解情感方面较为主观。在英语中,一段完整的文字中,主语人称与谓语必不可少,对内容的理解方面较为客观。熊式一与Henry表达视角的不同源于对原文的不同理解。
例4.[甜水令]星眼朦胧,檀口嗟咨,攧窨不过,这席面儿畅好是乌合。(第二本第四折)
熊译:My eyes that…, My fragrant breath is now consumed in sighs, My sorrow seems too great to bear.
Henry译:Her starry eyes are dull and staring, Her sweet mouth is…. She is consumed with grief That….
原文中,这句话并没有标明主语,实则为女主人公崔莺莺所唱,表达了崔莺莺对爱情可望不可及的失落之情。熊式一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均以“my+noun”的形式开头;而Henry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均以“her+noun/ she”的形式开头。前者增加对崔莺莺情感叙述的真实性,亲切自然,更容易让读者体验到悲伤的氛围。后者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更自由地反映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西厢记》的两个译本在情感传译方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在于中外译者对《西厢记》原文的理解、语言环境和用词习惯、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程度不同。在用词方面,Henry较为简洁精炼,善于用较少的词表达复杂的意义;在表达视角方面,熊多用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在表达情感时更为真切自然,而Henry常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公正;在情感媒介方面,熊比Henry更能将媒介具象化,而Henry在多数情况下将媒介省略,在译文中无法利用媒介将情感传递得更为深刻。此次研究中也存在着不足,只选取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具有局限性。但也涵盖了中外译者对于《西厢记》原著的不同理解,期待后续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Henry.H.Hart. The West Chamber[M]. LONDON: HUMPHREY MIL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2]S.I.HSIUNG. 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M]. LONDON: METHUEN & CO. LTD,1935
[3]王治国.翻译媒介与媒介翻译——翻译媒介嬗变史重释[J].外语学刊,2019,(06):93-97.
[4]张艺璇.英文小说中人称代词的翻译[D].山西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龚斐然,女,汉族,江苏苏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指导教师:张继光。
【关键词】 《西厢记》;情感传译;用词;句子分析;表达视角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9-0106-02
元杂剧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西厢记》形成通俗流畅,质朴直率、生动活泼的特色,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文学的翻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译介,另一种则是通过文学翻译的方式,即本论文探讨的情感传译。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从用词角度,理解中外不同译者的用词方法以及情感寄托;从传递情感的媒介角度,发现译文中如何利用媒介将情感传递得更为深刻;从表达视角的角度,探索同一情感从不同人物口中描述的差别。
一、《西厢记》原文及译本简介
(一)《西厢记》原文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二)《西厢记》译本情况
目前,国内外对于《西厢记》中英文的研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本项目着力于对比研究《西厢记》熊式一以及Henry Hart的英译本,发掘其研究价值,以此为突破,拓展其研究范围。[2]熊式一翻译的《西厢记》英文名为 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于 1935 年由伦敦 Methuen 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本《西厢记》的英译本。
《西厢记》的第二本英译本是美国汉学家哈特 [1]Henry H.Hart 于 1936 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出版的 The West Chamber, a medieval dream。该译本共 15 折,即到“长亭送别”截止。
二、《西厢记》译本分析对比
本文将从3个角度探讨《西厢记》两个译本在情感传译方面的差异。
(一)用词
赵富春、范祥涛、吴鼎民(2010)指出原语文本与译语文本在翻译实践中存在两种文本之间词项空缺、词汇非完全对应现象, 给翻译用词的选择带来困难, 影响译文质量。
本文研究的是两位译者在表达同一原文意思的时候用词方面的差异。主要是指词汇感情色彩的不同、翻译内容的虚实(具体或抽象)、忠于原文或忠于理解(直译或意译)、功能对等等方面。
例1. 泪眼偷淹,酩子里搵湿香罗。
熊译:Tears imperceptibly fill his eyes, And as if beside himself…
Henry译:The tears fall from his eyes, all unaware; He dashes them away like a madman.
在熊式一译本中, “tears fills his eyes”,泪水盈满了他的眼眶,指泪水在主人公的眼睛里打转,并没有落下来,强调隐忍。而Henry Hart用“tears fall from his eyes”表示泪水从他的眼眶中落下的动态。“泪眼偷淹”,指眼泪悄悄地蓄满了主人公眼眶,而“酩子里搵湿香罗”,暗示主人公还在偷偷抹去泪水,说明主人公的泪水并不想被他人发现,是在别人感知不到的状态下出现的,由此,熊式一翻译的“Tears imperceptibly fill his eyes”在此处更为合理。而Henry在此处的翻译有点过于随意。在翻译此类文献的时候,译者通常需要参透原文表达的真正含义,这样在翻译过程中才不至于有太大偏差。
例2.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Henry译:… wipe away the fast-flowing tears of love….robe is dampened with your tears.
熊譯:My red sleeves are soaked with my tears of love… more soaked still.
原文的意思是我的眼泪沾满了我的衣裳,比张生的衣裳还要湿。“淋漓”二字表达的是流眼泪的状态。在Harry Hart的译文中,“fast-flowing tears”指快速留下的眼泪,展现出的是流泪速度之快,放在原文中指的是“我用我的红袖子抹去的流不停的眼泪”,次产强调的是一个动态,生动的展现出眼泪流之多,心情的悲痛。而在熊式一的译文中,可以看到它用的是“are soaked with”这个词组来展现“淋漓”的样子。be sacked with 的意思是淋湿,放在句中就可以理解为“我的红袖子被悲切的泪水所沾湿”。而这个词组主要传达出的是静态的沾湿,突出强调的是“袖子湿了”这样的一种状态,而不是展现泪水将袖子打湿这样一种动人又悲切的场面。故此处fast-flowing tears 较好。而后一句中的两个单词同样值得玩味。在Henry Hart译本中,它使用了“dampened”这个单词,这个单词指的是潮湿。而在熊式一的译本中,译者使用了“soaked”这个单词,指的是湿透的,浸湿的。原文的意思指的是,莺莺的泪水将自己的襟袖沾湿了,但是他知道的是,张生流的眼泪比她更多。那么,由此看来,此处的“dampened”就显得不是非常合理。莺莺的泪水已经像止不住的小溪,张生比之更甚,仅仅一个“潮湿,打湿”程度明显不够。而此时熊式一译本中的“soaked”就非常合理了。 (二)传递情感的媒介不同
传递情感的媒介通常包括在原文中出现的物品或人物。在表达的方法上,一者通常会采取两种形式:将媒介具像化、省略媒介。[3]王治国(2019)指出,媒介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被普遍接受,大约是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媒介在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及其重要性。
例3.这相思何时是可?昏邓邓黑海来深。
熊译:When will my love-sickness receive its cure? …
Henry译: What, alas, What can be done? My sorrow is deep as the murky sea.
爱情相思的痛苦成为作者传递情感的媒介。原文意为 “这折磨人的相思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我的痛苦滚滚而来,像黑海那般深不见底。”表达主人公强烈的思念之情。熊式一译本中,“my love-sickness receive its cure”作者将主人公的相思比作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以“这道伤疤”为传递情感的媒介,使得译者在传递相思之情时,更得心应手。Henry Hart译本中,作者将“相思”省略,“What can be done”指何时结束呢?作者在处理此处的情感变大,并没有选择将“相思”具体化。这样的翻译没有传达出原文的神韵。
(三)人称变化(表达视角)
有学者对译本中的人称问题探讨,对本次研究的出发点给予了帮助。[4]张艺璇(2017)指出,在翻译过程中,人称代词是一个重难点,它不仅对篇章的衔接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影响着文章的连贯性。对于译本中人称视角的变化,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其抒发出的情感的程度也截然不同。因此對不同表达视角的研究更加有助于了解不同译本中表达出的情感的对比。
熊式一与Henry在翻译同一文本时,采取了不同的人称视角。在汉语中,主语人称的使用并不频繁,大多依靠意境烘托出情感的表达,在理解情感方面较为主观。在英语中,一段完整的文字中,主语人称与谓语必不可少,对内容的理解方面较为客观。熊式一与Henry表达视角的不同源于对原文的不同理解。
例4.[甜水令]星眼朦胧,檀口嗟咨,攧窨不过,这席面儿畅好是乌合。(第二本第四折)
熊译:My eyes that…, My fragrant breath is now consumed in sighs, My sorrow seems too great to bear.
Henry译:Her starry eyes are dull and staring, Her sweet mouth is…. She is consumed with grief That….
原文中,这句话并没有标明主语,实则为女主人公崔莺莺所唱,表达了崔莺莺对爱情可望不可及的失落之情。熊式一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均以“my+noun”的形式开头;而Henry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均以“her+noun/ she”的形式开头。前者增加对崔莺莺情感叙述的真实性,亲切自然,更容易让读者体验到悲伤的氛围。后者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更自由地反映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西厢记》的两个译本在情感传译方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在于中外译者对《西厢记》原文的理解、语言环境和用词习惯、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程度不同。在用词方面,Henry较为简洁精炼,善于用较少的词表达复杂的意义;在表达视角方面,熊多用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在表达情感时更为真切自然,而Henry常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公正;在情感媒介方面,熊比Henry更能将媒介具象化,而Henry在多数情况下将媒介省略,在译文中无法利用媒介将情感传递得更为深刻。此次研究中也存在着不足,只选取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具有局限性。但也涵盖了中外译者对于《西厢记》原著的不同理解,期待后续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Henry.H.Hart. The West Chamber[M]. LONDON: HUMPHREY MIL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2]S.I.HSIUNG. 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M]. LONDON: METHUEN & CO. LTD,1935
[3]王治国.翻译媒介与媒介翻译——翻译媒介嬗变史重释[J].外语学刊,2019,(06):93-97.
[4]张艺璇.英文小说中人称代词的翻译[D].山西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龚斐然,女,汉族,江苏苏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指导教师:张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