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肢体语言,也称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特点的表情神态及身体姿势,以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无声语言。课堂上肢体语言大致有眼神和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肢体接触等,合理地运用它们,具有不凡的教学意义。
我们平常的小学科学课堂中,大多只注重说话及实验器材、教学媒体的运用,似乎不太重视教学中的肢体语言。其实肢体语言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有研究资料表明,在信息的传达中,说一句话,词语只表达了百分之七的内容,声音占百分之三十八,余下的百分之五十五则来自说话者的姿态、表情和动作这些肢体语言,所以肢体语言在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一位好的科学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善于雄辩的口才,还要有美妙的体态语言,教师恰当的肢体语言能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起到补充、配合、修饰的作用,可以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如果教师能够娴熟地运用它们,一定会为科学课堂增色不少,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根据肢体语言在科学课堂中的不同作用,我把肢体语言主要分为四类。
一、启发性肢体语言——尽在不言中
科学的课堂是启发学生探索的课堂,所以在课堂中老师总是用语言在循循善诱。其实有时候用肢体语言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面容舒展,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学生的眼睛,会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师长的重视和鼓励,有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引发学生的思考;夸张惊讶的表情会让学生注意实验结果同时引起思考实验现象的产生;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卡壳”时,教师用手指一下相关实验器材或者板书,也是一种暗示性的启发。
在上《电与磁》这节课时,有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明白绕线圈来增加磁力。因为学生即使想到这一点也是想到把导线折叠在一起增加磁力,而不会想到要绕成一圈一圈的。这时我们可以用肢体语言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当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时说道用让更多的导线通过时磁力会增加时教师顺着他的思路用手拿出导线做出一圈一圈绕的手势,这样就可以顺势启发引导到绕线圈这个思路上来。
科学课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启发性肢体语言就是那就是老师要走下讲台,俯下身体,与你的学生一起去做实验,去探究。这样拉近了师生心理上的距离,老师是亲切的、是平易近人的,也可以让学生以更为宽松的心态去思考探索。
二、模拟性肢体语言——身教重于言传
科学课上经常要做演示实验或者讲解一个实验过程,这就需要模拟性肢体语言。而且在课堂上教师也经常需要通过学生的回答描述模拟学生回答的实验步骤操作细节等。特别是在讲解量杯,弹簧秤等科学仪器的使用时就更需要模拟性肢体语言了。
科学课堂模拟性肢体语言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准确,其次还需要严谨。如在上过滤面粉和水时,教师演示一遍过滤的过程,严格按照要求做到“三低一靠”。看到这些,学生在理解过滤实验的做法的同时这也是一次很好的科学严谨精神的洗礼啊。
最后,科学课上的模拟性肢体语言美观。比如上摆这节课,我用手推动摆摆动,然后握着拳头也随着摆前后摆动,计数1.2.3……课后杨老师拿起这个摆,模仿了我的刚才的动作,感觉自己的课堂上确实很笨拙。接下来,杨老师又轻轻用大拇指与食指捏住摆锤,把摆锤拉到一定的高度,轻轻放下。然后舒展手掌,随着摆锤来回摆动,计数。在描述摆锤的来回摆动时配合手做出“请”的手势,手心朝上,像是小心托着摆锤。随着摆锤协调的摆动,手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线,确实很赏心悦目。不用太多的语言,让我明白了肢体语言也是一门艺术,也讲究美。确实,上课时学生的目光集中与你,你的一举一动怎可不讲究呢。
三、评价性肢体语言——无声中的心领神会
在科学课中经常感到上课时间不够,其实我们有很多时间用在了口头表扬鼓励与批评制止上了,如果在课堂中恰当利用丰富的表情语言可以为我们节省下这些时间。这一切都不需要老师多说什么,心有灵犀的默契,一切尽在不言中。整节课教师真的不需要过多的口头表扬与鼓励,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微微点头就让学生心领神会,如沐春风了。也许这就是教学的艺术吧。如科学课上,学生对科学器材很好奇,有时会把注意力放在器材上,所以这时老师神色凝重,用严肃的眼神注视给他们适时的提醒或警告,可能会及时中止不良行为,消除影响课堂的不利因素,同时可以消除公开点名的尴尬,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可以避免中断教学进程,避免了对其它同学的影响,不致中断正常的教学秩序。当有学生上课分神或做小动作时教师边讲课边走到他身边,轻轻的摸一下他的头,学生就会明白而把注意力放在你这里。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师眉宇的暗暗舒蹙,头部的轻轻点摇,嘴唇的微微张翕,都能给学生传递许多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地把心中的真挚和诚恳、信任和鼓励、赞美和肯定用眼神和面部表情传达给學生,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与探究;同时也注意用它们调控课堂,将一些不利学习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引导课堂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用这种无声的语言节约更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
我们平常的小学科学课堂中,大多只注重说话及实验器材、教学媒体的运用,似乎不太重视教学中的肢体语言。其实肢体语言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有研究资料表明,在信息的传达中,说一句话,词语只表达了百分之七的内容,声音占百分之三十八,余下的百分之五十五则来自说话者的姿态、表情和动作这些肢体语言,所以肢体语言在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一位好的科学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善于雄辩的口才,还要有美妙的体态语言,教师恰当的肢体语言能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起到补充、配合、修饰的作用,可以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如果教师能够娴熟地运用它们,一定会为科学课堂增色不少,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根据肢体语言在科学课堂中的不同作用,我把肢体语言主要分为四类。
一、启发性肢体语言——尽在不言中
科学的课堂是启发学生探索的课堂,所以在课堂中老师总是用语言在循循善诱。其实有时候用肢体语言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面容舒展,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学生的眼睛,会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师长的重视和鼓励,有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引发学生的思考;夸张惊讶的表情会让学生注意实验结果同时引起思考实验现象的产生;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卡壳”时,教师用手指一下相关实验器材或者板书,也是一种暗示性的启发。
在上《电与磁》这节课时,有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明白绕线圈来增加磁力。因为学生即使想到这一点也是想到把导线折叠在一起增加磁力,而不会想到要绕成一圈一圈的。这时我们可以用肢体语言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当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时说道用让更多的导线通过时磁力会增加时教师顺着他的思路用手拿出导线做出一圈一圈绕的手势,这样就可以顺势启发引导到绕线圈这个思路上来。
科学课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启发性肢体语言就是那就是老师要走下讲台,俯下身体,与你的学生一起去做实验,去探究。这样拉近了师生心理上的距离,老师是亲切的、是平易近人的,也可以让学生以更为宽松的心态去思考探索。
二、模拟性肢体语言——身教重于言传
科学课上经常要做演示实验或者讲解一个实验过程,这就需要模拟性肢体语言。而且在课堂上教师也经常需要通过学生的回答描述模拟学生回答的实验步骤操作细节等。特别是在讲解量杯,弹簧秤等科学仪器的使用时就更需要模拟性肢体语言了。
科学课堂模拟性肢体语言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准确,其次还需要严谨。如在上过滤面粉和水时,教师演示一遍过滤的过程,严格按照要求做到“三低一靠”。看到这些,学生在理解过滤实验的做法的同时这也是一次很好的科学严谨精神的洗礼啊。
最后,科学课上的模拟性肢体语言美观。比如上摆这节课,我用手推动摆摆动,然后握着拳头也随着摆前后摆动,计数1.2.3……课后杨老师拿起这个摆,模仿了我的刚才的动作,感觉自己的课堂上确实很笨拙。接下来,杨老师又轻轻用大拇指与食指捏住摆锤,把摆锤拉到一定的高度,轻轻放下。然后舒展手掌,随着摆锤来回摆动,计数。在描述摆锤的来回摆动时配合手做出“请”的手势,手心朝上,像是小心托着摆锤。随着摆锤协调的摆动,手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线,确实很赏心悦目。不用太多的语言,让我明白了肢体语言也是一门艺术,也讲究美。确实,上课时学生的目光集中与你,你的一举一动怎可不讲究呢。
三、评价性肢体语言——无声中的心领神会
在科学课中经常感到上课时间不够,其实我们有很多时间用在了口头表扬鼓励与批评制止上了,如果在课堂中恰当利用丰富的表情语言可以为我们节省下这些时间。这一切都不需要老师多说什么,心有灵犀的默契,一切尽在不言中。整节课教师真的不需要过多的口头表扬与鼓励,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微微点头就让学生心领神会,如沐春风了。也许这就是教学的艺术吧。如科学课上,学生对科学器材很好奇,有时会把注意力放在器材上,所以这时老师神色凝重,用严肃的眼神注视给他们适时的提醒或警告,可能会及时中止不良行为,消除影响课堂的不利因素,同时可以消除公开点名的尴尬,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可以避免中断教学进程,避免了对其它同学的影响,不致中断正常的教学秩序。当有学生上课分神或做小动作时教师边讲课边走到他身边,轻轻的摸一下他的头,学生就会明白而把注意力放在你这里。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师眉宇的暗暗舒蹙,头部的轻轻点摇,嘴唇的微微张翕,都能给学生传递许多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地把心中的真挚和诚恳、信任和鼓励、赞美和肯定用眼神和面部表情传达给學生,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与探究;同时也注意用它们调控课堂,将一些不利学习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引导课堂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用这种无声的语言节约更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