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凌源市保护地、畜牧业、林果业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依托农业主导产业优势,凌源市狠抓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把党支部建在生产要素最集中、生产力最活跃、生产关系最紧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凌源市积极探索建立“党支部+合作社”的基层党组织新模式,推行“合作社里建支部,党员带着社员富”的新路子,实现了农村党建与富民的相融共进、互促双赢。
党建项目化,合作社党建全覆盖。一是立足产业优势,实施合作社党建项目。几年来,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全市共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68个,入社社员1万人,其中党员672名。二是因地因社制宜,优化合作社党组织设置。根据合作社的规模、布局、从业党员情况,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和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式,灵活设置合作社党组织。同时,合作社党组织坚持做到“三有”,即有组织机构,有活动场所,有规章制度。三是结合实际,创新合作社党建工作模式。根据不同合作社的产业特点和工作实际,探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党建工作模式,建立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农户等联合体,增强了组织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制度规范化,合作社党建有序运行。一是建立党支部与理事会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合作社党支部与理事会每月或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通报党务、社务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合作社经营管理有关问题,推行合作社党支部成员与理事会、监事会成员通过选举等程序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做到“大事同商、小事互通、难事共解”,强化党社共建,目前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人数已达到78名。二是建立党员“双重管理”制度。实行党员组织关系由一个党组织主管,参加多个组织活动的办法,使党员社员在合作社党组织与村党组织中“双向”参加活动。三是建立自我管理和服务支持制度。合作社党组织牵头制定完善合作社管理办法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合作社章程、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要求,促进合作社的规范运行。同时,组织农业、财政、工商等部门,加强对合作社的服务与支持,开通“一站式”办事服务通道,积极帮助合作社争取项目和资金,目前,已累计帮助合作社落实项目71个,争取各类扶持资金2000余万元。
功能具体化,合作社健康发展。一是抓好组织引导。引导党员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加入合作社组织,抱团闯市场,合作奔小康;引导合作社组织发挥作用,实行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有效解决政府部门“包不了”、村级组织“统不了”、社员自己“办不了”的问题。二是抓好协调服务。积极发挥党组织优势,协调理顺好党支部、合作社、党员、社员、群众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组织开展好产前、产中、产后以及资金、信息、技术、销售等各方面的服务,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实施“党建强社、合作富民”工程,积极组织创建党建示范社、党员示范棚、党员示范户、党员示范园,充分发挥合作社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带动效应。通过创建示范典型,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和党群共同致富。
载体多样化,合作社党建有活力。一是开展“双强五好”活动,建强支部班子。组织开展了以“党建强、发展强,选好书记、建好阵地、立好章程、抓好运行、创好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双强五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全市共评选出“双强五好”合作社党组织19个。二是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发挥党员作用。在合作社党组织中,设立党员管理服务、技术指导、信息宣传、质量安全、产品销售等岗位,为有特长的党员确定工作职责,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三是开展“结对帮带”活动,促进党群共富。通过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党员带社员、社员带群众的“结对帮带”机制,对社员群众进行信息帮扶、科技帮教、资金帮助、经营帮带。四是开展“三学三比”活动,提升服务能力。在合作社党员中开展“学技术、学管理、学销售,比能力、比效益、比贡献”活动,通过党员先学先试,推广新品种100多个,新技术、新工艺70多项。
通过加强合作社党建工作,凌源市目前已建立种植、养殖等经济特色村80多个,培育晟昱菜业、禾丰牧业、宏达牛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带动了5.9万户近12万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作者单位:凌源市委组织部)
党建项目化,合作社党建全覆盖。一是立足产业优势,实施合作社党建项目。几年来,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全市共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68个,入社社员1万人,其中党员672名。二是因地因社制宜,优化合作社党组织设置。根据合作社的规模、布局、从业党员情况,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和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式,灵活设置合作社党组织。同时,合作社党组织坚持做到“三有”,即有组织机构,有活动场所,有规章制度。三是结合实际,创新合作社党建工作模式。根据不同合作社的产业特点和工作实际,探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党建工作模式,建立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农户等联合体,增强了组织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制度规范化,合作社党建有序运行。一是建立党支部与理事会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合作社党支部与理事会每月或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通报党务、社务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合作社经营管理有关问题,推行合作社党支部成员与理事会、监事会成员通过选举等程序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做到“大事同商、小事互通、难事共解”,强化党社共建,目前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人数已达到78名。二是建立党员“双重管理”制度。实行党员组织关系由一个党组织主管,参加多个组织活动的办法,使党员社员在合作社党组织与村党组织中“双向”参加活动。三是建立自我管理和服务支持制度。合作社党组织牵头制定完善合作社管理办法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合作社章程、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要求,促进合作社的规范运行。同时,组织农业、财政、工商等部门,加强对合作社的服务与支持,开通“一站式”办事服务通道,积极帮助合作社争取项目和资金,目前,已累计帮助合作社落实项目71个,争取各类扶持资金2000余万元。
功能具体化,合作社健康发展。一是抓好组织引导。引导党员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加入合作社组织,抱团闯市场,合作奔小康;引导合作社组织发挥作用,实行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有效解决政府部门“包不了”、村级组织“统不了”、社员自己“办不了”的问题。二是抓好协调服务。积极发挥党组织优势,协调理顺好党支部、合作社、党员、社员、群众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组织开展好产前、产中、产后以及资金、信息、技术、销售等各方面的服务,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实施“党建强社、合作富民”工程,积极组织创建党建示范社、党员示范棚、党员示范户、党员示范园,充分发挥合作社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带动效应。通过创建示范典型,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和党群共同致富。
载体多样化,合作社党建有活力。一是开展“双强五好”活动,建强支部班子。组织开展了以“党建强、发展强,选好书记、建好阵地、立好章程、抓好运行、创好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双强五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全市共评选出“双强五好”合作社党组织19个。二是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发挥党员作用。在合作社党组织中,设立党员管理服务、技术指导、信息宣传、质量安全、产品销售等岗位,为有特长的党员确定工作职责,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三是开展“结对帮带”活动,促进党群共富。通过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党员带社员、社员带群众的“结对帮带”机制,对社员群众进行信息帮扶、科技帮教、资金帮助、经营帮带。四是开展“三学三比”活动,提升服务能力。在合作社党员中开展“学技术、学管理、学销售,比能力、比效益、比贡献”活动,通过党员先学先试,推广新品种100多个,新技术、新工艺70多项。
通过加强合作社党建工作,凌源市目前已建立种植、养殖等经济特色村80多个,培育晟昱菜业、禾丰牧业、宏达牛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带动了5.9万户近12万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作者单位:凌源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