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习惯培养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素养,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人的一生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说一个学习很好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也一定是从小就养成了,那么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会自觉的学习,有了自觉性各方面的成绩自然就出色了。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课堂  学习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163-01
  如果我们要想在各方面有出色的表现,最好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在数学中出现比较多的问题,上课不会回答问题、不认真听讲、不会积极思考、不会跟着老师思路思考问题、下课做出来的作业计算错误率很高,这些都不是学生太粗心导致的,也不是不认真导致的,本人从事教育教学30多年,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自己的几点体会和拙见。
  1.培養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要培养学上课认真听讲,教师也要在讲课方式方法上求创新、求突破,首先教师在语言上要学会诙谐幽默、风趣,让学生对你的课堂教学充满有兴趣。鉴于此,我通常在教学中将游戏引进教学,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让学生回答问题,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学生为了展现最好自己,就会认真听讲。
  2.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
  要学好数学,培养学生阅读熟悉教材,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在熟悉的同时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联系做各种题型、演算,在演算中熟练掌握方法和技巧,学生会读书,会做题,从书本中获取新知识,因此,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眼睛和思想去把握的东西,老师最好少说话或少干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索。
  3.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同的疑惑或困难,而这些疑惑和困难往往是我们教学的关键。鼓励学生及时主动提问,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问题,既是对主动提问学生的充分肯定,也是调动其他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寻找变革的途径,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达到提高学生提问水平的目的。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创新”的实践,通过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你还能想到什么?你有独特的见解吗? 例如:在等分问题中,教师会抛出问题:如何将一张纸进行五等分?同学们积极动脑,七嘴八舌、争先恐后的告诉老师他们找到了好多方法,老师认真听完学生的想法,再一次提问:你们谁还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法?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让学生跟着老师的问题一直去积极动脑筋,学生会说出好多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法,老师对他们的方法赞不绝口,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5.培养学生计算的习惯
  准确的计算是学生能力的体现。学生要把概念理解透彻,要熟记计算的公式,对计算的方式方法了如指掌,思路过程要清晰明了,才能出现准确性计算结果。所以我自己也考虑到了,要学好数学首先要从基础抓起,基础的东西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是搭建不起来的,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与运算有关的各种概念、性质、公式、规则、算术规律,明确它们的来源和应用,只有掌握了这些,在计算的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
  6.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大多数的学生在做题实践中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演算和解答错误,一方面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缺乏系统的掌握,对基础的数学知识没有入脑入心,没有熟记。同时也是由于不良的作业习惯造成的。因此,一是首先要求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态度端正了好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另外,注重学生平时作业的练习,随时检查督促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效率。二是教学生阅读和审题,在理解算术的基础上完成作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往往不阅读、不检查、不分析数量关系、不澄清,而是用手中的笔做作业,导致作业过程中出现机械模仿例句的现象。不仅要解决应用问题,还要做计算问题和概念问题,比如:计算问题要求学生阅读问题,看操作符号,分析计算数据,看有没有简单的方法。事实上,它还包括组织的训练和思维的灵活性。
  另外,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典范,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事先垂范。因为小学生有时候不是你说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他们毕竟年龄小,自律能力很差,思想波动大,对自己约束力不够,没有形成一定的定势和习惯。经过实践证明,每一位学生只要独立认真思考,将课外作业圆满完成,这样良好的作业习惯自然也就形成了。
  7.大胆发言的习惯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视觉;要面向全体,设计问题要注意掌握难易尺度,问题抛出要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然后让学生回答,要把内在的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语言,他们必须清楚地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这样其他在座的学生也能听懂和理解。学生有头绪去思考问题,从而才能锻炼学生的积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还是有一些学生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你为什么不让我回答问题?”我会告诉他们“如果课堂中教师没有关注到全面,没有让你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你可以下课后私下讲给我听。”所以,有些学生上课没时间回答问题,下课后会来找我说自己的想法,及时的表扬还是让他们满意的。此外,我还注意运用“同组交谈”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给学生更多表达意见的机会。学生课后讲给老师听,如果学生讲的头头是道,那就说明学生真的听懂了,假如学生结结巴巴的出现错误不会讲,只能说明学生还没有完全听懂,老师就要根据学生个别差异单独讲解,直至学生听懂了为止。老师耐心的指导会让学生茅塞顿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动脑思维的良好习惯。还有一些从来不举手,也不积极动脑的学生,想想他们的心理特征吧,他们面对问题漠不关心,从不举手,表现出消极的态度,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就有了自信,也会更加乐意在课堂上积极动脑,大胆发炎了。教师要学会委婉的提醒学生你的回答和标准答案有出入,请你坐下来认真的、仔细的听听别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在提问过程中应该学会如何处理,要做到更加谨慎。
  总之,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也就会很自觉地去学习,不需要大人经常督促,就会学会所谓的学习,教师就会达到“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文环.例谈数学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J].现代农村科技,2017(10).
  [2]杨莲芳.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导入——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与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
  [3]李兴玲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软件(电子版),2016(11).
  [4]杜亚亚,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养成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116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时代是英语学习的黄金时期,在新教育、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尽管有不少的英语教育从业者在英语教学上进行了持续的探索,然而,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如学生意识淡薄、学习参与度低、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所存在教学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当前情况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这一背景形势,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会为学生们布置大量的数学练习题,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方式去提高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就这一教学方式所取得的效果来看,其实并不理想。这篇文章结合实际生活,讲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  【中图分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已经明确了十个核心概念,而模型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如今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已经开始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意味着教师要加强课堂上的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本文主要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针对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进行分析,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把控着学习主动权。而且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信息技术教材上的知识,还能接触到更多的、更优质的学习资源,这对扩大学生认知范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就如何立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促进高中信息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  【课题】此文为
期刊
【摘要】隨着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学生的知识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也逐渐暴露出其弊端,制约了高质量信息技术课堂的形成。基于此,笔者从课堂目标的设计、课堂活动的开展,以及学习成果的展示出发,为学生的课堂形式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进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创设出完善的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精细化 合理化 活动安排 学习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教育界对于高效课堂的创建越来越重视,期望课堂教学越来越高效。本文以初中数学为课堂基础,根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分析如何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来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 高校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159-01  一、明确高效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是根据学生特点而设计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途径。综合实践课具备传统课堂教学所没有的诸多优势,与传统教学形式相结合,可以实现更优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探讨评判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模式是否合理的要素,并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课 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改革任务的不断落实,在当前的高中教学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并开始落实信息教学的相关活动。但是就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来看,教学仍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高,过于重视理论教学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心态造成影响,从而阻碍学生进行思维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上,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逻辑特点,导致小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上会有较大的学习难度。为了改善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通过情境创设方式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更好的帮助小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方式展开了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情境 创设方式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小学生大量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在小学低年级的学习中逐渐融入数学文化,让小学生可以对数学文化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同其他学科一样,数学这门学科也有着自己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背景,所以教师为了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就需要不断地在课堂中渗透一些数学文化。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阐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