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萨提亚沟通模式是一种心灵体验的过程,注重提高人的自尊心,稳步改善沟通渠道,帮助我们“身心整合内外一致”,每个人都得到温暖而有力的心理支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萨提亚沟通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展示自我,而且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不断提高核心素养,教学效果美不胜收。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践行萨提亚沟通模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趣味导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把握新课导入环节,善于运用如下导入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选择感性化的话题导入
初中生的理性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只有化无形为有形,才能达到化理性为感性的效果。譬如,我在执教《一双手》时,先在课前要求学生回家仔细观察父母、爷爷奶奶的手,然后在新课导入时让他们结合自己亲人的手与文中张迎善的手作比较,初步了解劳动者的手与非劳动者手的区别,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择趣味化的话题导入
鉴于初中生比较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执教《出师表》一课导入时,就开门见山地讲述了“白帝托孤”的故事,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
3.选择多媒体技术导入
现代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形象生动,深受学生们喜爱。我在执教《我的老师》时,采取音乐导入的方法,打开多媒体课件播放了龚玥演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从而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
当然,新课导入的方法丰富多彩,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因材施教,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每天要经历至少7个45分钟,对一些“学困生”甚至“中等生”而言,是一种不同程度的煎熬,而提高课堂效率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作为奋斗于农村学校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理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对部分学生适当降低学习难度,以使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
1.尝试因材施“问”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由于学生的基础层次不齐,因而比较适合分层次提问,针对基础好的学生提出难度大一点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难度一般的问题,把相对简单的问题留给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解决,从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小试牛刀后的快感。
2.尝试因材施“作”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教师务必对学生加强习题训练,在设置课堂作业或者课后家庭作业时,一定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次布置作业,尤其针对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下游的学生布置恰如其分的作业,从而让他们紧跟大家的学习步伐,积极独立完成相应的作业,逐步提升自身的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最终摆脱“学困生”的帽子。
三、创设情境,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堂的生命力源自于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兴趣、启迪、争辩和认同。不同观点相互碰撞后点燃了生生互动的创新性火花,从而顺利实现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全面对话。
譬如,我在执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孔乙己》的内容属于悲剧性的,但全文始终没有出现一个“悲”字,那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如此布局有何创意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学习小组立即进入热烈的讨论之中,他们各抒己见,气氛活跃,很快找到了“笑”字贯穿全文:邻居小孩的笑天真无邪,是“听得笑声”后跟着大人的笑;小伙计的笑,是漫不经心、附和着客人的笑;短衣帮的笑,是为孔乙己迂腐虚荣心、说话故弄玄虚、不伦不类的样子而笑。这些“笑”料都是黑暗社会所致,都是麻木不仁的笑;而穿长衫人和掌柜的笑,则是以玩弄、欺凌为心态的卑劣的笑。总之,“笑”是鲁迅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段,全文以“笑”衬“悲”,更令人欲哭无泪,其主旨是揭示封建社会的反动本质,孔乙己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新知识,课堂教学效率显著。
四、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当下的学生一般是独生子女,他们长在甜水里,生在红旗下,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是,他们的思想觉悟不太纯洁,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譬如,我在執教《背影》时,要求学生反复琢磨“父亲”在特定环境中送别儿子时,那种艰难翻越栅栏去买橘子的背影值得读者深思。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求学生写一篇反映父母亲情的习作,不少学生感同身受,写出了自己的父亲是最可爱的人,并流露了要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情感。
教无定法,贵在有效。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萨提亚沟通模式,既是新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趋势,但愿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226200)
一、趣味导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把握新课导入环节,善于运用如下导入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选择感性化的话题导入
初中生的理性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只有化无形为有形,才能达到化理性为感性的效果。譬如,我在执教《一双手》时,先在课前要求学生回家仔细观察父母、爷爷奶奶的手,然后在新课导入时让他们结合自己亲人的手与文中张迎善的手作比较,初步了解劳动者的手与非劳动者手的区别,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择趣味化的话题导入
鉴于初中生比较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执教《出师表》一课导入时,就开门见山地讲述了“白帝托孤”的故事,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
3.选择多媒体技术导入
现代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形象生动,深受学生们喜爱。我在执教《我的老师》时,采取音乐导入的方法,打开多媒体课件播放了龚玥演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从而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
当然,新课导入的方法丰富多彩,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因材施教,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每天要经历至少7个45分钟,对一些“学困生”甚至“中等生”而言,是一种不同程度的煎熬,而提高课堂效率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作为奋斗于农村学校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理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对部分学生适当降低学习难度,以使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
1.尝试因材施“问”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由于学生的基础层次不齐,因而比较适合分层次提问,针对基础好的学生提出难度大一点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难度一般的问题,把相对简单的问题留给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解决,从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小试牛刀后的快感。
2.尝试因材施“作”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教师务必对学生加强习题训练,在设置课堂作业或者课后家庭作业时,一定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次布置作业,尤其针对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下游的学生布置恰如其分的作业,从而让他们紧跟大家的学习步伐,积极独立完成相应的作业,逐步提升自身的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最终摆脱“学困生”的帽子。
三、创设情境,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堂的生命力源自于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兴趣、启迪、争辩和认同。不同观点相互碰撞后点燃了生生互动的创新性火花,从而顺利实现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全面对话。
譬如,我在执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孔乙己》的内容属于悲剧性的,但全文始终没有出现一个“悲”字,那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如此布局有何创意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学习小组立即进入热烈的讨论之中,他们各抒己见,气氛活跃,很快找到了“笑”字贯穿全文:邻居小孩的笑天真无邪,是“听得笑声”后跟着大人的笑;小伙计的笑,是漫不经心、附和着客人的笑;短衣帮的笑,是为孔乙己迂腐虚荣心、说话故弄玄虚、不伦不类的样子而笑。这些“笑”料都是黑暗社会所致,都是麻木不仁的笑;而穿长衫人和掌柜的笑,则是以玩弄、欺凌为心态的卑劣的笑。总之,“笑”是鲁迅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段,全文以“笑”衬“悲”,更令人欲哭无泪,其主旨是揭示封建社会的反动本质,孔乙己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新知识,课堂教学效率显著。
四、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当下的学生一般是独生子女,他们长在甜水里,生在红旗下,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是,他们的思想觉悟不太纯洁,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譬如,我在執教《背影》时,要求学生反复琢磨“父亲”在特定环境中送别儿子时,那种艰难翻越栅栏去买橘子的背影值得读者深思。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求学生写一篇反映父母亲情的习作,不少学生感同身受,写出了自己的父亲是最可爱的人,并流露了要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情感。
教无定法,贵在有效。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萨提亚沟通模式,既是新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趋势,但愿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2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