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针对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课时少、任务重、学生素质不高等现状,努力探索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思路,突显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因人施教,为学生今后发展提供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数学教学 因人施教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110140-01
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教育界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根据高职教育培养专业应用技术人才的要求,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核心,注重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高职数学的教学思路的探索已成为高职院校数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数学是高职院校的基础理论课,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专注于数学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数学与每个学生专业的联系,使学生错误地认为数学与自身专业课的学习无关,忽视了数学的学习。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缺乏兴趣,厌倦了数学的学习,数学成绩普遍偏低,使得专业课的学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现象与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极不相称,严重地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职教育中数学教学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缜密的审视与反思,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学生个体出发,因人施教。
一、教学数学知识内容体系应符合学生特点
(一)建立符合各个专业学生需求的数学内容体系
根据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规划。针对各个专业对数学基础的需要程度,参考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需求,可对理学专业学生学习数学的相关内容予以保留甚至加强;对其他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则降低要求或进行删减;对于专业课中有特殊要求的数学知识,可以在数学课中穿插或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处理。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所不同,特殊要求的内容可自编讲义教学。数学教学安排中,数学教师应了解各个专业对数学的要求,在教学中体现专业特色,这样有利于各个专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例如我系物流专业需开设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以经济数学为主线。
(二)数学知识内容深浅取决于每个学生自身素质
隨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生源素质的下降,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就业难度不断加大,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高低分落差很大方面思考,特别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表现尤为突出,原来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教学现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确定教学内容,以提高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成千上万的高素质人才。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在同一班级教学中,对毕业为升本和毕业为就业的学生同步教学的同时,因人施教,进行分层次讲解、分层次提问、分层次练习、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和考核,这种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为今后毕业之路做好准备。
(三)数学教学例题应根据各个学生的差异而定
高职数学课程对不同学生的有不同的要求,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新增内容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它具有时代感,贴近社会生活,所以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学生生活区域特点,把握内容进行教学。教师结合各学生差异,根据习题的难易程度给出适合每个学生需要的分层,注意把必做的基础题难度尽量放低,使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选择做相应的习题。例如,我们研究数列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举出不同的例子,南方的天气和北方有差异,根据差异我们可以让不同区域的学生举出具体应用的实例。通过感受实例在研究数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数列思想及其内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列的背景和思想,使学生认识到,很多事物都可以用数列来描述。
二、应用因人施教方式培养优质高职学生
(一)根据每个学生学习动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数学的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学习目出发,也就是学生学习的动机出发,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构成动机的主要心理因素:一是学习兴趣;二是对学习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即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一旦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就能自觉主动地认真学习,在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不气馁,坚持学习。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如对待想升本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能力,课后习题贴近升本;对想工作的学生应从解题技巧进行培养,课后注重讲课能力的锻炼。
(二)结合各专业学生特色,尊重学生个性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尊重学生个性,但事实上对于真正有个性的学生缺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认同和接受。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不敢坚持自己的见解,不敢轻易出格,为取得较高的数学成绩,盲目地听从教师和课本,盲目地追求标准答案,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和探索精神。进入高职以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自由时间相对较多,因此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更应该尊重学生个性,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深入探索数学问题,对数学教师的依赖性明显减弱,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求知欲,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知识。
(三)学生更应重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正因为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它,高职学生也不例外。但数学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加上高职学生基础较差,因此高职数学教育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课程中获得既有实用价值的数学知识更有广泛意义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这一策略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能联系有关的社会生活和各专业技术知识,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在各专业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分析身边的统计、储蓄等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使他们体会数学不断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针对学生专业不同、数学基础差异、学习目的不同,对学习数学的教学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应在尽量不破坏数学自身系统性的前提下,突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数学教学方式,努力做到因人施教,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数学教学 因人施教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110140-01
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教育界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根据高职教育培养专业应用技术人才的要求,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核心,注重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高职数学的教学思路的探索已成为高职院校数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数学是高职院校的基础理论课,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专注于数学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数学与每个学生专业的联系,使学生错误地认为数学与自身专业课的学习无关,忽视了数学的学习。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缺乏兴趣,厌倦了数学的学习,数学成绩普遍偏低,使得专业课的学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现象与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极不相称,严重地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职教育中数学教学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缜密的审视与反思,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学生个体出发,因人施教。
一、教学数学知识内容体系应符合学生特点
(一)建立符合各个专业学生需求的数学内容体系
根据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规划。针对各个专业对数学基础的需要程度,参考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需求,可对理学专业学生学习数学的相关内容予以保留甚至加强;对其他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则降低要求或进行删减;对于专业课中有特殊要求的数学知识,可以在数学课中穿插或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处理。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所不同,特殊要求的内容可自编讲义教学。数学教学安排中,数学教师应了解各个专业对数学的要求,在教学中体现专业特色,这样有利于各个专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例如我系物流专业需开设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以经济数学为主线。
(二)数学知识内容深浅取决于每个学生自身素质
隨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生源素质的下降,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就业难度不断加大,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高低分落差很大方面思考,特别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表现尤为突出,原来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教学现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确定教学内容,以提高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成千上万的高素质人才。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在同一班级教学中,对毕业为升本和毕业为就业的学生同步教学的同时,因人施教,进行分层次讲解、分层次提问、分层次练习、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和考核,这种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为今后毕业之路做好准备。
(三)数学教学例题应根据各个学生的差异而定
高职数学课程对不同学生的有不同的要求,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新增内容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它具有时代感,贴近社会生活,所以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学生生活区域特点,把握内容进行教学。教师结合各学生差异,根据习题的难易程度给出适合每个学生需要的分层,注意把必做的基础题难度尽量放低,使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选择做相应的习题。例如,我们研究数列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举出不同的例子,南方的天气和北方有差异,根据差异我们可以让不同区域的学生举出具体应用的实例。通过感受实例在研究数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数列思想及其内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列的背景和思想,使学生认识到,很多事物都可以用数列来描述。
二、应用因人施教方式培养优质高职学生
(一)根据每个学生学习动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数学的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学习目出发,也就是学生学习的动机出发,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构成动机的主要心理因素:一是学习兴趣;二是对学习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即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一旦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就能自觉主动地认真学习,在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不气馁,坚持学习。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如对待想升本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能力,课后习题贴近升本;对想工作的学生应从解题技巧进行培养,课后注重讲课能力的锻炼。
(二)结合各专业学生特色,尊重学生个性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尊重学生个性,但事实上对于真正有个性的学生缺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认同和接受。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不敢坚持自己的见解,不敢轻易出格,为取得较高的数学成绩,盲目地听从教师和课本,盲目地追求标准答案,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和探索精神。进入高职以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自由时间相对较多,因此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更应该尊重学生个性,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深入探索数学问题,对数学教师的依赖性明显减弱,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求知欲,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知识。
(三)学生更应重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正因为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它,高职学生也不例外。但数学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加上高职学生基础较差,因此高职数学教育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课程中获得既有实用价值的数学知识更有广泛意义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这一策略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能联系有关的社会生活和各专业技术知识,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在各专业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分析身边的统计、储蓄等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使他们体会数学不断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针对学生专业不同、数学基础差异、学习目的不同,对学习数学的教学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应在尽量不破坏数学自身系统性的前提下,突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数学教学方式,努力做到因人施教,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