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育界绿皮书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y2767562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对于中国教育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这一年里,教育界踏上了深度改革的征程。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从中央高层高频关注“入园难”到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中国教育不断前进、不断发展。还有很多的成功与喜悦,失败和反思,它们或记载在史册,或书写在人们的心中。
  
  2010年教育界十大新闻
  
  新中国60年来第二次人才会议召开吹响“建设人才强国”总号角
  2010年5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吹响“建设人才强国”总号角。
  
  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勾勒未来教育改革“路线图”
  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都注重整体谋划教育战略,进行超前部署,指明前进方向。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指引未来十年教育科学发展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就推进未来十年教育科学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论述。
  
  国务院高频关注学前教育破解“入园难”
  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两所幼儿园就发展学前教育问题进行调研,并与教师和家长们座谈。温总理对大家说:“办好学前教育是群众的希望,也是政府的责任。现在,相当一部分城市和农村存在着入园难问题,这说明学前教育的发展赶不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到重要位置,这不仅关系到群众的生活,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8月27日,国务院召开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部署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该次会议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会上明确了改革试点的十大任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首次明确各地须5年内清理义务教育择校费
  11月1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从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完善招生入学政策等方面向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10项要求。这是教育部首次对清理义务教育择校费问题给出明确的时间表。2011年全国各高校调整自主招生政策,各方质疑能否兼顾效率与公平在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一些重点高校在自主招生考试中的政策、措施也引发了争论和质疑,其焦点主要集中在特殊人才界定与公平录取等方面。社会上一方面希望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一方面又担心“潜规则”剥夺普通考生的公平录取权。
  高校自主招生联考上演了一出出疯狂的结盟表演。“华约”“北约”浮出水面,紧随其后同济大学与7校联盟,成立“同盟”组织。然而,原本“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又被北京交通大学等5校的联考打破。
  
  寻求突破与改革高校探索去行政化
  在高校改革的话语背景下,各高校纷纷探索去行政化的路径。华中师大宣布学术行政分离,校领导除主管副校长外均退出学术委员会。“学术良心固然重要,但更需要科学合理的配套制度,一项改革不能只靠领导重视,或推行者的个人魅力。”曾菊新直言不讳,他希望学校出台措施,“软硬配套”,让学术委员会“能说话、敢说话、不白说”。据了解,该校学术委员会新的运作机制正在酝酿之中。于此相比,南方科大去行政化教授治校的实验吸引更多的目光。一座敢闯敢试的改革城市,一所肩负“试验田”使命的大学,一个素以改革闻名教育界的校长,在中国高等教育急于寻求突破与改革的今天,这三个元素碰撞所形成的“化学反应”,让人产生了无穷的期待。而至今仍还未得到主管部门正式批复、“比想象中慢得多”的筹办进展,又充分折射出高教改革中的现实处境。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成立
  11月18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并向咨询委员颁发聘书。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是对国家重大教育改革发展政策进行调研、论证、评估的咨询机构,按照《规划纲要》第47条的要求成立。首届委员会由64位委员组成,平均年龄63岁。其中担任过大中学校长的22位,一级学会的领导6位,人大、政协的18位,国务院参事4位,民主党派12位,院士4位,担任过省市领导的8位,担任过部长、副部长的11位。委员的工作对应着教育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十大改革任务,分10个组开展工作。
  
  2010年全国高考半数省份应对新课改
  高考在去年有11个省份参加新课改后的高考的基础上,在今年又有5个省份纳入进来,分别是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和湖南。去年参加新课改后的高考的是海南、山东、广东、宁夏、江苏、辽宁、天津、安徽、福建、浙江和上海。
  新课改后的高考首先是由全国制定统一《考试大纲》,分省命题的省、区、市制定本地的“高考方案”,并根据统一的《考试大纲》编制《考试说明》。未列入分省命题的省、区、市则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考试说明》。与以往不同的是,各地新课改后的高考方案把学业水平测试或综合性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依据。
  
  2010年教育界八大预言
  
  裴钢:整齐划一的教育出不了人才
  “科学必有爱好。”裴钢说:“可是现在,音乐、绘画、舞蹈”孩子们的一切爱好都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升学。对化石有兴趣?不行,将来出路不好。对科考有兴趣?不行,将来挣不了大钱。但是考试对错只有一个标准,从小围着高考转,在这样整齐划一的教育下,到了大学,孩子身上的求知欲和个性就都被修理干净了,在幼儿园还爱问问题,小学还能问问题,中学就不愿意问问题,到大学就可能不知道怎么问问题啦。兴趣爱好、持之以恒、团队精神、永远创新———这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四个要素。
  (裴刚系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
  
  丘成桐:取消院士兼职学术水平将提高一倍
  一些年长的院士兼任几个职位甚至七八个学院的院长,一个教授兼任几个学校的教职,根本没有精力尽职,还收取高额的薪水,这种现象非常普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校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导致兼职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对高校的评审制度。评判大学好不好,首先要看这个学校有多少个院士,多少个长江学者,而不问学问做得有多好,这样的评审制度也造成高校热衷于聘请名人兼职。
  兼职太多,专家教授分身乏术,无法集中精力搞研究。心不在焉,学问只会越干越差。兼职不取消,中国的学术水平就上不去。
  人才缺乏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不光是中国,美国也缺人才。但美国绝对不允许兼职,一旦发现就炒鱿鱼。
  一个教授,兼5份职业,每份拿10万元,5个单位的工作都做不好。不如给他50万元,让他安心在一个单位工作,沉下心来搞研究,就容易出成果。要采取果断措施取消兼职,把省下来的钱给教授加薪,加薪后,教授安心本职工作,学术上就会进步,学术水平就能提高。完全取消兼职后,短时间内看,人才是少了,但干干净净。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中国的学术水平就能得到整体的提高。
  (丘成桐系世界著名数学大师)
  
  南方周末:高考报名续跌“烂”大学的末日来了
  继200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下降40万后,2010年高考报名人数继续跌落74万,只有4个省份的报名人数没有降低。但将生源下降完全归结为自然现象,并不具有全部的说服力。此前的2009年,全国84万高中毕业生弃考。相关研究认为,弃考现象暴露了“以高考的名义进行的制度化的淘汰”。
  所谓过剩,当下更多集中在学费高昂、教学质量低下的一些独立学院,这些院校,亦被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是过去十年高校大扩张中扩张出来的“劣质资源”。
  有关某些违规独立学院的种种负面认识已经显露无遗,这些过去十年被扩张出来的劣质高校资源,在生源下降的大潮中也成为首先被考生抛弃的一部分。由于各地表现并不一致,变化大多呈现于局部,因此一些声音属于预测性的,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就悲观地预测说,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的破产将不会遥远。如果不能提高办学质量,只看短期投资回报,“红牌罚下,是他们(独立学院)的必然命运。”一位教育部门的官员说。
  事实上,在生源下降的背景下,风向和压力已经波及一些相对较好的学校。二本院校、湖南吉首大学招生办老师廖金香承认,二本院校“还没到吃不饱的程度”,但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担心。二本之间的竞争已经愈演愈烈,吉首大学的新做法是:跻身湖南省教育博览会,并史上第一次在湖南省教育电视台宣传自身。高校面临的压力,在许多教育学家看来,是利好消息。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为之兴奋,“这对中国教育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以往拒绝教育改革的理由是投入不足,卖方市场,而今不同了。”
  那个契机是怎样在高等教育的现有格局中展开,而今仍不明朗。不过,它总会在生源持续下降的未来几年里的某天出现。
  
  曾湘泉:政府允许大学破产是迟早的事
  近日,人大教授曾湘泉在解读《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时说:“劳动力市场变化非常大,而大学对它的反应特别慢。”他建议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不断给大学施加压力,“要让不好的大学、不思进取的大学衰落乃至死亡”。相信“政府允许大学破产、倒闭的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不会100年不变”。
  (曾湘泉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潘懋元:教师评价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如何做强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存在许多基本的重要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在全国1092所本科院校中,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应用型高校约占90%(主要是地方本科院校),它们是本科院校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主要力量。
  当前应用型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建设一支包括专、兼职在内,有充分实践经历与能力的应用型教育队伍:既要有一定数量的高学位、高职称的教师,又要有相当数量具有充分实践经历与能力的专、兼职工程师、技术员、经理等。
  为此,必须改革现行一些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具体说来有两点:一是评聘教师不应只看发表论文的篇数和是否刊载在核心刊物,对应用型教师应根据其实践经历和实践能力做出评价;二是选派教师进修,不能只是为了获取学位,应用型教师应多到有关实训基地挂职锻炼,学校也可与有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培训应用型师资。
  (潘懋元系著名教育家、中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厦门大学教授)
  
  美国媒体:中国教育体制跟不上崛起步伐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高考既是“福音”也是一种“诅咒”。2010年中国约有950万学生参加了高考,很多学生也因为极高的考分成为“名人”。但有趣的是:这些拿高分的学生日后却几乎没人能够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或马克扎克伯格。中国媒体对1977年-2008年之间的1000多名高考成绩优异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之中“没有人在学术、经济或政治领域脱颖而出”。专家表示,这证明中国遇到了创新问题。
  中国的教育学人士“在考试的镣铐中舞蹈”,他们为只要学生成绩优异就可以进入大学。但中国学生如果想在日后的经济中发挥作用,他们还需要考试之外的一些东西。面向“人力资源”和创新者的经济促使中国政府改变对集中型教育体制的控制,同时中国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其他问题也亟待解决。
  
  今后10年我国中职学校教师缺口将达47万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12月24日表示,今后10年,我国中职教育师资缺口将达47万人。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师资处处长郭春鸣介绍,这是按目前我国高级中等教育的师生比1:16测算得出的,如果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中职教育在校生2020年达到2350万人来算,这个缺口将达50多万。
  
  新加坡媒体:超140万人报考国家公务员阻碍中国发展
  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审核工作已于26日结束,最终报名人数达到1415138人,最热的职位创下了4961∶1的纪录。对此,新加坡媒体指出,中国的“公务员热”将成为中国发展的障碍。文章认为,近年来,中国社会各阶层已出现过度求稳的心态,中国“考碗热”折射出人们的信心不足,没有人再去专心踏实发展实业、积极创业。长此以往,国家崛起所必须经历的高端工业化进程将饱受铁饭碗心态不利影响。英国媒体指出,在对“稳定”的追求之外,权力也成为青年人热衷“考碗”的重要原因。而国内专家认为,“考碗”过热的直接原因是找工作越来越难,加之职业规划不清晰。
  
  2010年教育界记忆
  最探索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称2010年为教育改革年,公众甚是认同。教育的问题举国关注,教育规划纲要第二次征求全民意见时就收到两百多万条建议,国人期待教育变革之心殷殷。随着规划纲要的逐步实施,公众开始把目光投注到教育领域具体的“探索”上。
  
  南科大“自授学位”
  12月9日,南方科技大学举行了“南方科技大学2010年教改实验班招生说明会”,宣布在未获得教育部“招生许可证”的情况下“先行先试”,尝试自发文凭与学位。12月18日,南科大在校园举行招生咨询会,并宣布50名教改实验班学生将于2011年3月1日正式入学。19日,南科大低调进行首次复试,16名经过严格遴选的考生在启动校区分别进行了学习能力测试、面试和心理健康测试。与此同时,校长朱清时通过一封公开信向公众表明了招生和教改的态度。这一系列举措,使社会各界对南科大教改的关注不断升温。
  (来源:文汇网,2010-12-19;北京日报,2010-12-21;邢世伟,新京报,2010-12-22)
  
  清华大学:首次推出针对欠发达地区考生试点方案据清华大学
  近日举行的2011年招生新政策发布会获悉,2011年清华大学在自主招生将打出“A计划”和“B计划”的“组合拳”,首次推出专门针对欠发达地区考生的试点方案。A计划就是招收某些方面具有特殊才能和发展潜力、并且综合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B计划就是申请人必须长期在欠发达地区学习和生活,他们应当是在同等条件下综合素质和学业发展最为优秀的学生。
  (来源:刘璐,中国广播网,2010-11-3)
  
  华中师大:探索学术行政分离领导退出学术委员会
  华中师大近日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23名成员中,除了1名分管学术工作的副校长,书记、校长等校领导全部退出,语言学家、普通教授邢福义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此前,学术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近1/4的成员是校领导。
  日前,华中师范大学两位原本无缘参评二级教授的教师,经过校学术委员会评议推荐,顺利通过校职称聘任委员会评审,进入公示阶段。该“破格”之举,得益于学术委员会的革新。
  (来源:张志峰,人民日报,2010-11-9)
  
  教育部:论文抽检不合格或取消博士学位授予权
  教育部为有效保障博士学位授予质量,近日表示,今后将加大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检力度:多篇论文抽检不合格者,面临取消博士学位授予权危险。相比以往,日前启动的新一轮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不再要求学位授予单位上报论文材料;而由主管部门按相应规则抽取后,直接从国家图书馆调取。对于抽检结果,除以文件形式反馈给相关学位授予单位外,还将在互联网公布。
  (来源:朱建华,长江日报,2010-11-22)
  
  五部门规范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
  近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联衔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进一步加强高考加分管理工作。据了解,此次调整主要涉及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以下简称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以及体育特长生加分两个项目。调整政策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适用。据悉,到2014年,奥赛与高考将基本脱钩,全国奥赛一、二、三等奖的获奖者今后不再具有保送资格,省级奥赛一等奖的获得者不再具有保送和加分资格,只有国际奥赛的参赛者保送生资格被保留。对体育特长的加分实行“8 2”严格控制标准。除了对加分项目的调整之外,五部门还要求各省(区、市)系统清理高考加分项目,并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加分资格或身份造假者。
  来源:中国教育报,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11月20
  
  教育部:2011年取消小语种单招全部参加高考
  在教育部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续梅指出,2011年开始,高招对小语种招生的计划全部取消单招,所有原来面向高中学校单独命题、单独招收小语种学生这种方式将会得到改变,全部转为通过高考在提前批次或者正常批次进行录取。
  
  中国科技大学:试水三学期制
  据悉,中国科技大学将传统春、秋两学期进行适当调整、压缩,增加4-6周的夏季学期,学年总教学时间维持在40-42周,与原来持平。两个长学期主要安排必修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小学期主要安排拓展、提高型课程以及集中实践教学,以选修和研究性学习为主。实行三学期制很重要的一点考虑是,引进外部优质教育资源,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利用学术假期,来校开设短期课程或暑期学校,让学生与一流科学家面对面。实现中科大“科技英才”的人才培养定位,强调“个性化、国际化”学习,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科学前沿、开展科研实践的机会,以有更多的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空间。
  来源:光明日报,7月15日
  
  2010年教育界记忆
  最给力
  
  陕西吴起实行“全民免费教育”
  陕西省吴起县从2007年至今,用了三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免费,免除的范围包括住宿费、杂费与课本费、取暖费、信息费。其中,该县的学校校舍、软硬件建设不输于任何一个大城市。中学还设有各种奖学金、贫困补助金,覆盖面超过了50%,年人均补助金额超过千元。该县每年的免费教育投入主要是:高中1555万;职教中心(职中)169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刨去省市承担,县财政承担1315万;幼儿园507万。再加上“人人技能工程”预算1000万。吴起“全民免费教育”支出是4500多万。
  
  上海:农民工同住子女年内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上海市目前共有41万余名农民工子女在上海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阶段在上海农民工子女总数的97.3%。到今年秋季开学,上海所有农民工同住子女将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从而构建起覆盖常住人口的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
  来源:仇逸,新华网,6月15日
  
  广东:拟在2015年普及15年基础教育
  广东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比较缺乏现状,提出准备把义务教育往前提3年,儿童3岁或可免费上学;往后推3年,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李学明介绍说,到2015年,全省将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的15年教育,各县(市、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85%以上;珠三角发达地区实现市域、其他地区实现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省还将打造集约化高水平职业教育基地,构建起满足区域需求、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毛入学率达到40%左右。
  来源:李强,南方日报,7月14日
  
  调查显示:2010年毕业生起薪提高
  智联招聘薪酬数据中心通过对全国4367家企业的调研分析,盘点了2010年不同城市、行业的毕业生薪酬状况,并对2011年的毕业生薪酬做出预测。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大专毕业生平均起薪为1607元/月,本科毕业生为2321元/月,硕士毕业生为3254元/月,博士毕业生为4681元/月,均比2009年的起薪略有提高。其中,毕业生起薪排名前三的行业则是金融、高科技和房地产,起薪点分别为2752元、2637元、2519元。预计2011年,大部分类型的企业起薪点仍会继续上升,但民营企业起薪点则有所回调,从今年的2388元降至2155元。
  来源:许海玉,新京报,12月27日
  
  2010年教育界记忆
  最忧虑
  
  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问题患病率超国际均值
  据悉,目前我国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呈不断上升之势。近5年的资料显示,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在13.97%至19.57%之间。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问题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国际15%-20%的平均水平。我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来源:海慧芝,北京日报,6月10日
  
  北京:中小学取消户籍限制引发本地家长担忧
  作为首善之区,北京拥有全中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却也面临着从小学就开始的最残酷的竞争,权贵与平民、穷人与富人、本地人与外地人,人人都希望通过教育维系或者改变家族下一代的命运,教育层面的冲突和斗争也才刚刚开始。
  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现在在北京的流动人口适龄入学子女有40万左右,这才是最大的威胁。一旦把所有限制都取消了,这样一大批学生将会迅速占据大量学位,老北京人在高考体制下享受了数十年的高录取率将不复存在。所以,近几年,随着北京户籍学生人数的减少,北京市教育系统宁可合并、减少中学数量,从而保证北京市高考的高入学率,也不愿意招收外地学生。可以说,就北京教育而言,不合理的高考制度是阻挠教育迈向公平最根本的原因。但改革高考显然还没有被提上日程,也许只有当它酿成重大社会危机时,才会被迫改变。
  不过,让人沮丧的不是制度进步的艰难,而是歧视与偏见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在记者接触的各类家长中,权贵歧视平民,不愿意让他们的孩子跟普通人的孩子混在一个学校,普通市民歧视外地人,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与外地人为伍,有钱的外地人歧视那些引车贩浆人的后代,害怕他们把自己孩子带坏。这样的教育会为我们的民族带来一个怎样的未来?
  来源:田磊,南风窗,6月8日
  
  我国母语教学课时比例低
  据日本文部省2004年修订的《小学国语学习指导纲要》规定,一年级国语课时比算术多158课时,国语课时数占该学年课时总数的35%。尽管此后每年国语课时数所占比例逐年减少,但到六年级时,国语课时数仍比算术多出25课时。法国初小一年级,法语每周为9-10课时,占每周学时总数的35%-38%,比数学多出4~4.5课时。而我国母语教学课时比例比上述发达国家都少。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总课时数为1905~2095,占总课时数比为20~22%,该数值比上世纪50、60年代要少。
  (来源:宋晓梦,光明日报,2010-07-01)
  
  广东中山:积分制能否为流动儿童敲开校门
  2007年,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制定广东省第一份专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积分制量表。这份量表将积分制入学与积分制入户结合起来,如果满足标准,该家庭就可以入户中山。在现有教育资源不足的前提下,小榄的积分制入学将优秀的流动人口子女作为首批受惠群体。
  实际上,实行积分制入学后,在解决优秀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同时,为小榄镇产业发展留住了不少建设人才。但是,中山市目前依然面临许多现实挑战:以目前中小学人均6000元/年的培养成本、该市每年解决1万名流动人口子女入读中小学起始年级估算,今年市财政在保持原有的教育投入基础上,需追加5000多万元。9年后,当流动人口子女覆盖整个义务教育段时,中山市在确保本地户籍人口子女入学的前提下,每年至少还得从地方财政中拿出4.5亿元,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读公办学校。而最让制度设计者们担忧的是,有着16万名流动人口子女的中山市,目前仍在以每年2万人的规模递增。“建学校的速度再快也无法赶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中山市教育局基教科负责人说,更具挑战的是,目前每年出生的中山籍婴幼儿只有1.5万人,而每年流动人口登记的出生人口为3.5万人。如何在城市承载力范围内解决流动人口的民生问题,是中山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未来发展无法绕开的一道现实难题。相关的探索也在逐步展开。
  
  浙江:高考体育乱加分,足球队板凳球员能加20分
  2009年,浙江省高考航模加分被指获加分学生多来自权势家庭,社会对取消体育加分政策中的“三模三电”等项目呼声甚高。2010年获体育加分的高考考生为1002名,其中获“三模三电”加分的考生总数约为652人,占全省高考体育加分考生总数的64.24%,较2008年增加了454人。另悉,校级足球队的候补队员高考都可获加20分。
  
  大量精英流失海外
  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移民输出国,目前约有3500万华人散居世界各地,其中不乏作为社会中坚的精英阶层,通过留学、技术移民或投资移民等方式移居海外,大多前往欧美澳加等西方发达国家。人们不禁产生疑问:这些高素质人才往往都是耗费了本地社会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的资源才培育出的精英,恰是当下稀缺的人力资本,如此轻易就流失海外,中国怎么办?其实,早在我们遇到这个问题之前,亚洲的不少后发国家和地区也都经受过类似的困扰。我们可以学习印度,强化故土与海外侨社的联系,因为海外网络就是社会资本;我们也可以学习新加坡和香港,全面打造国际都市以吸引跨国财团,透过企业入驻带来整个海外精英团队,总之,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一个成熟的社会应当思考的,是如何增强自身的吸引力,让现有居民不愿离开,令海外精英趋之若鹜;如果因为担心人才外流而限制人口流动,那就是背离世界大趋势的因噎废食之举了。
  
  “打工皇帝”唐骏被曝学历造假,其本人不以为然
  7月1日,国内知名学术打假名人方舟子在微博上称“打工皇帝”、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造假”。方舟子举多方证据,称唐骏在自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中提到的博士学位和获得专利以及部分职业经历有假。指出唐骏并未获得日本和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即使是唐骏改口所称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学位亦是“可以花钱买来的文凭”,并承认这是一所“三流、说四流也可以”的大学。自此,唐骏“造假门”之争正式拉开帷幕。方舟子再爆唐骏自传中80%也都是虚假的,跟真正的留学生活相差甚远,学历门由此“升级”,接连而来的学历门第三炮,唐骏再被质疑绿卡造假。
  唐骏引起的“学历造假门”事件让各路名人感到压力。据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的相关负责人证实,从唐骏的“学历造假门”东窗事发之后,至少上百位名人的词条都在近日有不同程度的修改更新,其中很多涉及的正是学历、履历信息,而这些名人来自娱乐圈、商界、学术机构等多个领域。此外,“团购学历”已成为一个最新的词条。但不少为唐骏辩护者认为,“英雄不问出处”、“唐骏已经证明自己的成功”。唐骏自己可能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唐骏称自己是一个“真诚”和“有勇气”的人,并表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价值观和判断”。他说:“你欺骗一个人没问题,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骗到了,就是一种能力,就是成功的标志。”
  
  2010年教育界记忆
  最数字
  
  68%
  据悉,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957万,比2009年减少了大约65万。今年平均录取率达到了68.65%,比去年增加近7个百分点。同时,招生计划继续向中西部倾斜,支援中西部地区的招生协作计划比去年扩大一倍。另外,因地震原因今年特别增加青海省的招生计划。今年在西部省区招生来源计划安排是161.4万,比去年增加了12万。高于全国来源计划平均的增幅3.3%,中部省份是184.5万,比去年是增加11.6万。
  
  7万
  在20日于西北大学举行的中国经济学、管理学博士后论坛上,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联伟介绍,中国博士后制度于1985年开始实施。25,全国已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7万余人。来源:许祖华、冯国,新华网,10月20日
  
  1/8
其他文献
【摘 要】复习课是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科学复习课中,我们应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重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根据科学复习课的学科特点,对新教学和练习模式进行创新,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进而实现科学复习课的高效性。  【关键词】科学 复习课 教学 初中    复习课是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复习,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理解得
“复习”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初中物理总复习”工作进行得充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中考物理成绩的好坏。因此,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认真搞好初中物理总复习。  1.要在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上下功夫  首先,要紧扣概念、理解概念。物理概念的引出,大致有两个特点:一是由现象入手,找出共同特征;二是由抽象到具体。在这两个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是:引出概念的物理现象必须是学生熟知的
中学体育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培养良好品质的高度备课,将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等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本论文探讨了初中生物教学中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多媒体技术进行优化组合,辅助生物教学的优势。多媒体创设了学习情景,激发了学习兴趣,化微观为宏观,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化静态
第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学、化学、外语,参加
通过对王献唐《两汉印帚》(增补篇)中所著录的一方战国韩官玺进行考释,可将玺文释作"厶(私)库冢子","私库"疑与"邦库"相对,是职掌冶铸的地方机构,"冢子"是铸器的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