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j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
  方法:将116例妇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DVT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DVT发生相关情况。
  结果:两组术后发生下肢皮肤颜色改变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及DVT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预防性的DVT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术后下肢不适以及DVT发生率。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 下肢 预防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015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lower limb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Tao Bailin He Ling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after gynecological operation.
  Methods: 116 cases of gynecological operation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8 cases in each group,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DVT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occurrence of DVT and related conditions was observed.
  Result:The incidence of skin chang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P>0.05),but the incidence of lower limb swelling pain and DV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DVT can reduce postoperative discomfort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DVT.
  Keywords:Deep vein thrombosis Lower extremity Preven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15-01
  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多数患者发生DVT后并没有明显症状,但是栓子脱落可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肺栓塞和血栓形成综合征[1],妇科手术后DVT的发生率较高,需要加以预防。本组以116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观察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DVT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16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35~62岁,平均46.1±6.2岁。其中腔镜手术54例,开腹手术50例,其他手术12例;子宫肌瘤46例,卵巢良性肿瘤32例,卵巢癌15例,宫颈癌12例,子宫内膜癌7例,其他4例。将患者按照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有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全部排除。两组年龄和手术方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措施。对照组:按照相应妇科手术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DVT护理干预措施:①DVT发生风险评估。所有患者术前采用《Wells静脉血栓栓塞症评分表》[2]进行DVT发生风险评估,参考因素主要包括血栓发生史、吸烟史、小腿水肿、下肢静脉曲张,年龄、体重指数、手术范围、预计手术时间长短,是否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基础疾病,是否为盆腔恶性肿瘤,术中是否取膀胱结石位或输血,术后是否长期卧床或使用止血剂等多个因素。将患者根据上述因素的及严重程度分为高、中、低三等。根据患者DVT风险,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方法。低风险患者给予认知干预,并督促其术后尽早活动;中风险在低风险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后运动干预,指导患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弹力袜,并在手术时穿上;高风险患者在前面的基础上提高护理干预频率并配合医生在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②认知干预。术前护士要耐心向患者说明手术相关知识,手术方案、术前及术后患者需要配合治疗以及自身应该注意的问题,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担心,赢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后DVT防治知识宣传,通过视频或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让患者明白术后DVT发生的原因、机制、主要危害以及预防措施。③术后活动干预。患者推回病房后,护理人员随即进行双下肢按摩15min,嘱家属1h后为患者做肢体被动屈伸运动和足踝运动,2h后协助患者在床上翻身以及做深呼吸。对于回病房1h后下肢仍然无感觉者,护理人员每隔1h按摩双下肢1次,每次持续15min,连续按摩2~4次。术后6h,鼓励并指导患者在床上变换体位以及做主动下肢运动,运动主要包括下肢屈伸、环转、环抱挤压、抬腿运动,左右膝外翻运动,趾屈、背屈以及踝关节旋转运动。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对患者下肢功能训练情况加以督导,并嘱患者注意保暖,防止静脉痉挛和血液淤积。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④弹力袜使用指导。弹力袜的规格型号要与患者腿部尺寸相匹配,术中、术后继续使用弹力袜,护士巡视的时候要检查弹力袜是否完好,松紧是否适度,下肢血运情况如足背动脉的搏动等是否正常,患者下肢皮肤的温度、颜色是否有改变,对于患者腿部及足部存在感染、感觉迟钝或者有动脉缺血性疾病等使用禁忌症的患者,暂时不使用弹力袜。如患者腿部肿胀较严重,可让患者在卧床的时候再穿,晚上睡觉时可脱掉。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肢皮肤改变、肿胀、疼痛情况,10d后通过静脉血管造影或者彩超检查记录两组DVT发生情况以及血栓形成部位。
  1.4 统计方法。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术后发生下肢皮肤颜色改变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两组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及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DVT高风险患者发生下肢皮肤改变、肿胀、疼痛的构成比高于中低风险的患者,两组DVT发生于小腿的构成比均高于其他部位(见表1)。
  3 讨论
  妇科术后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较多[3-5],一方面是手术本身的原因:①手术会造成患者失血、脱水、刺激血小板生成和粘附性增强,使血液趋于高凝状态;②手术会导致术后静脉扩张,一是因为手术对静脉壁造成损伤,二是麻醉药物使血管扩张引起部分血管内膜破裂,这两个因素都导致作为正常血小板凝集的生理屏障的血管内膜被破坏,释放出大量活性物质使血小板聚集、附着,使血栓容易形成。另一方面,妇科手术的自身特点容易导致DVT的发生:①妇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在腹盆部,靠近下肢,术后活动时疼痛明显,影响患者早期活动,容易造成下肢静脉血流淤滞;②妇科手术中部分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术中小腿一直下垂,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后下肢冰冷、麻木比较明显;③妇科手术采用的硬膜外麻醉使下肢肌肉松弛、周围血管扩张,术中下肢血流比较缓慢,容易导致下肢静脉中血细胞积聚;④妇科术后肠胀气以及伤口痉痛等原因影响呼吸深度,患者浅而慢的呼吸不利于盆腔静脉的回流,也容易导致血液淤滞。
  本研究对58例妇科手术患者进行DVT预防性干预,根据患者DVT发生风险的高低程度给予对应的干预措施,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疼痛率以及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未进行风险评估、未给予预防措施的患者组。
  总之,预防性DVT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术后下肢不适以及DVT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金力,沈铿,郎景和,等.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与预防[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34(8):488
  [2]游红霞.妇科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预防的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0):123
  [3]马金巧,罗劲竹.临床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2,25(8):105
  [4]杨茜,杨青,曹树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预防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9):1155
  [5]李坤,侯春霞.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J].中外医疗,20l1,10(26):14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CD147与CK20的检测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意义。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间来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93名,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CD147与CK20的表达情况。  结果:9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有88.2%的患者CD147检测为阳性,89.4%的患者CK20检测为阳性,CD147阳性可能与患者癌细胞淋巴结转移有关,而CK20检测阳性可能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的影响。  方法:在本院正常生产的初产妇162例(排除其产科严重并发症和内科综合症的发生)将2013年9月~12月的正常初产妇82例,实施常规化的护理模式视为对照组,2014年1月~4月的正常初产妇80例的初产妇实行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作为实验组,两组初产妇的年龄、孕育周期、文化程度及新生儿性别几方面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把两组初产妇
期刊
摘要:临床教学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载体,是培养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地。临床教学基地首先是医院,医院的综合实力以及医院医教研的协调发展是保障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医教研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医教研 协调发展 措施 医学人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007  Guaranteei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重症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所取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科室内曾接收的患儿112例,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儿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儿以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观察组中患儿以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进行评价,然后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在完成护理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应用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对离子色谱法测量饮用水中氯离子含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方法:分析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识别出其中影响结果的主要分量及合量。  结果:利用该检测方法引入的不确定度主要有:①标准溶液引入的;②样品稀释引入的;③工作曲线引入的;④样品重复性测定引入的。  结论:通过对该检测方法不确定度的评定,将有助于检验人员关注检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检测及影响因素。  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沐川县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2000名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釆用广州华友明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13呼气检测仪检查。  结果:体检结果与体检者性别、年龄、饮酒、吸烟与否、遗传基因相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结论:幽门螺杆菌检测及影响因素和性别、年龄、饮酒、吸烟、遗传基因等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意外伤现状并提出防护措施,以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方法:采用自制回顾性调查问卷对本组手术室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如年龄、工作年、职称等,发生锐器意外伤的次数、受伤原因、类型、锐器种类、伤后处理措施及血液学监测情况等。采用便利抽样选择8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锐器意外伤发生情况的问卷调查。  结果:本组80名护士在最近1年中100%发生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对不同民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吉木萨尔县中医医院门诊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各100名,予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口服降压,并分组进行对照。  结果:经4周治疗各组血压值均较用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100mmHg),年龄60-72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早期食道癌X线影像诊断,缓解患者病情。  方法:选取在2009年5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5例经过x线观察被确诊为是早期食道癌的患者,对他们各项的身体指标检测以及理化数据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X线检测显示的结果为,这15例患者中黏膜破坏的有6例,小溃疡3例,局限性小充盈缺损4例,管腔改变2例。并且这些病症中,糜烂型和乳头型的早期癌症的发生率要高于斑块型和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危重型支气管哮喘以机械通气加大量补液方法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患者122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分成两组,分别将其标记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综合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机械通气加大量补液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