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进城

来源 :北方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el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三初次进城是为妹子乔迁贺喜的,妹夫在全城最好的酒店订了一桌。张三回来,对屋里的人说,城里有啥稀奇的,吃饭用个眼珠子大的碗,谁还敢往饱里吃?一桌一千多块,哪里值得呢!
  张三的妹子原本也是乡下人,前几年进了城,一直卖酿皮子,先前租房子住,现如今换了新房。 看到妹妹住上了高楼大厦,邻居也在集镇买了楼房,张三家的直叨叨,跟不上好鬼,吃不上好水,我们啥时才能住上楼房。张三吼道,眼红啥,赊个楼房有啥了不起。张三家的纠正道,不是赊的,是按揭的。张三冷笑道:“按揭的不是賒的吗?赊的还不一定承担利息,按揭的不就是放高利贷嘛!”张三意犹未尽,继续唠叨:“再说了,城里的屁窝子,转身都打不过,说好听些像火柴匣子,说难听了,就像棺材盒子,一个平米好几千块,跟满大路上抢人有啥两样!”
  儿子甘农大毕业了,动不动就往城里跑,死活不着家,家里的农活基本不沾边,偶尔回到家里,跌倒油瓶都不扶。张三骂道:“花钱供出个小少爷,城里有啥好,巴屎尿尿都花钱呢。”张三闲骂的呢,儿子爱理不理。当初儿子不愿上甘农大,张三硬撬住不行,张三有自己的梦想,他要让儿子当农技员,在庄稼地上指手画脚。那时儿子还算乖巧,听老子的。才过了三、四年,儿子人高了,胆大了,心野了,视老子的话为耳边风。儿子在城里谈了三个对象,张三一个都不赖护。张三对儿子说,城里的姑娘太娇气,中看不中用。私下却对屋里的人说,瞧城里的丫头,模样一个赛一个,言谈举止却都不咋的,哪里有个闺女的样。张三数着指头娓娓道来:“第一个姑娘说话用嘴尖尖努的呢,比蚊子叫唤的声音小,走起路来轻飘飘的,仿佛三级风都能吹倒,嗲舌的不是个噱微;第二个姑娘呢,和咱家的儿子黏糊糊的如胶似漆,一步也离不开,恨不得拴到裤带绳上,不像个过日子的;第三个姑娘自以为是,嘴皮子一动,就是命令的口气,霸道得跟女皇似的。这三个扫尾巴,老子一个都看不上!”
  张三在家里翻修了一院小康房,300多平方米,准备给儿子娶媳妇。张三托人给儿子在远乡找对象,张三知道,远乡的姑娘实诚,纯洁如水,没有花花肠子,过日子就要找这样的女人,这样的女人靠得住,这样的女人才能守家过日子,这样的女人才是好女人。张三的母亲就是这样的女人,在“文革”特殊年代,对丈夫张地主不离不弃,生产队长念她出身贫困,要她与张地主划清界限,她说:“我生是张家的人,死是张家的鬼。”队长说:“这个地主婆中毒太深了。”几个基干民兵会意,提起榆条就打,曰“尝尝榆条解毒丸”;张三的妻子白氏也是这样的女人,与张三同时上地干活,回家后挑水、洗衣、煨炕、喂牛羊鸡猪,饭做熟了端给张三吃;张三希望儿子也能找到这样的女人,夫唱妇随,把自己的事业发扬光大。
  张三的事业就是农田地里挖光阴,把老子失去的土地弄回来,把土地种得比别人好,把小日子过得比旁人滋润。五保户张四爷死了,土地没人继承,张三主动请缨,愿意种地承担农业税及公差,农业税取消后,地上也不摊公差了,有人提出五保户的土地全队农户人人有份,一查档案,张三早已流转到自己的名下。张二伯的儿子当兵提了干,张二伯夫妇随军去了,土地不能荒芜,张三每亩每年50元租赁过来,立了长期租赁合同。王寡妇改嫁他乡了,张三把她的土地经营权一次性买断,每亩1000元。张三的土地面积超过了土改前他老子张地主。张三又通过以地易地的方法,把土改前他老子的土地换到自己的名下。老支书有一块承包地在土改前是张地主的,以前周围都是贫下中农的地,老支书说种啥,大家就种啥,没有田间道,相互从地里过车走路也没啥影响。自从被张三以地易地,老支书的这块地被张三的地包围了。老支书种麦子,张三就在相邻上下地种玉米;老支书种玉米,张三就种小麦收割后复种豌豆,反正老支书夏收或秋收必须从张三的庄稼地里过车。张三通情达理,乐呵呵地对老支书说:“放心过,一条车路碾不坏多少庄稼,损失不了多少,我家的地多,不在乎那几个。”庄稼人最怕糟蹋庄稼,从庄稼地里过车,老支书做不到。老支书只好从地梗上人工转运麦捆子、玉米棒子、玉米杆子,张三也去帮忙,试探着对老支书说:“要不咱们把地换了吧,我家新开的那块条田地力不比这差,比这块地多两分,我以大换小,吃亏占便宜不说了。”老支书装做没听见,没吭声。村上开完党员会,老支书对新支书说起此事,新支书说:“人家想种什么,村上也管不了,你就换了吧。”年近七旬的老支书恨恨地说:“我绝不能把原车退到原辙里!”不久,老支书死了,老伴把这块地送给了侄子,侄子种了一料子,知道这块地不好种,同意换给了张三。至此,张地主当年的土地几经周折,全部回到张三名下。张三说:“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我们张家遗传着经营土地的基因。”
  言归正传。张三托人给儿子在远乡找对象,能说会道的媒婆子是个有心人,从黄草坝、榆林坝、涌泉坝等山弯子,到沙滩、前滩、关滩等滩边子游说,给张三的儿子物色了好几个姑娘。但最终都没有成,原因只有一个,城里没房子免谈。关滩老梁的丫头在镇区餐厅打工,人勤快,模样也不错,媒婆子往家里跑了几趟,丫头说可以考虑,老梁好赖不松口,老梁家溅着唾沫星子对媒婆子说:“你把黑姥娃说下树来也不行,我们老两口泥里水里下了半辈子苦,瓜秧苦了要结个甜瓜蛋,说啥也不能让女儿种地。”仿佛种地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张三叹道:“这些骚尾巴,明明是个土包子,还想住个洋房子,没有老子种地,你他妈的到城里喝西北风去!”
  感叹之后,张三有了新的认识,他认识到,农村机灵些的姑娘大多在城里,常年守在门上的寥寥无几,且基本是老实巴交蹲倒不知道起来的,远乡也不例外,张三当然不要这样的姑娘做儿媳妇。农村姑娘在城里做什么呢?张三一直没琢磨透。但他对城里的生活一点也不“感冒”。那天,他去妹子家,目睹了城里的许多怪事,至今历历在目。清晨,街上跑步转悠的人不少,有个妇女拉着狗,唤着人的名字,张三看周围没人,又不像是喊自己,觉得好奇,问:“养这玩意干啥,小不点点,能看家护院吗?”妇女瞪了她一眼,说“无聊”,张三至今没搞清,妇女是说她自己因为无聊而养狗,还是嫌他多管闲事无聊呢?几个“半壳子”老汉在夜光杯广场挥鞭打老牛,闲球得没正经,干着娃娃们都已经不干的勾当,把平展展的广场糟蹋了,张三想,如果在农村有这么好的场子,晾晒包谷攒劲得很。一个送牛奶的媳妇子口哨响了,五楼的人从窗户吊下个提篮来,送牛奶的媳妇把牛奶放在提篮里,不用上下楼,牛奶就运到了楼上。张三觉得,城里人真古怪,舍得花时间闲转,却懒得上下楼。更离谱的事还在后头呢,张三嫌酒店饭菜不实惠,借故提前离席。酒店距妹夫的家不远,张三转出来,不觉回到妹夫家门口。张三敲开对门说:“我是对门的亲戚,他家的人还没回来。”对门“嗯”了声,一名少妇探出头来问“有事吗?”张三说,也没啥事,对门“啪”的关上了,门缝里飘出三个字“神经病”。张三本想进去坐会聊会,顿时没了兴致。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城里的对门怎么这般德性!   妹夫的木地板擦得一尘不染,进门就招呼换拖鞋,张三感到很拘谨,干脆告辞到街上溜达。街上的行人比早上多出几倍,熙熙攘攘蚂蚁似地乱窜。吹拉弹唱献艺的、东南西北疯跑的、搂肩搭背跳舞的、光天化日亲嘴的、墙旮旯里掀牛的、马路边上摆摊的、人行道上乞討的,如此等等,似乎干啥的都有。一个姑娘衣着破烂,裤腿膝盖裂缝,屁股上开个窟窿,雪白的肉皮子若隐若现,上衣前胸少一块布,肚母脐子撂在外面。张三瞅了一阵,这姑娘衣服虽破虽缺却很干净,眸子明亮气质佳,娴熟地玩弄手机,没有一丝忧伤,不像沦落街头的苦命人。姑娘发现张三盯着自己,瞪眼骂道“色鬼”,白眼珠子憋了酒盅子大。张三臊得脸上被榆条抽,忙转身走开,“呸”碎了一口,自言自语地骂道:“这个骚婊子,把老子想成啥人了!”
  尽管张三对城里有成见,但为了儿子娶媳妇,张三还是妥协了,在儿子25岁那年,同意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子。在张三的心中,25已经是大龄青年了,农村有句俗话“男过二十五,裤裆烂了没人补”。儿子结婚那天,张三在农村家中待客,摆了99桌,吃席的都夸“席厚得很”。
  儿媳妇坐月子,张三家的到城里伺候。没有老婆,张三上地干活回来还要倒猪喂狗管牛羊做饭吃,感觉力不从心了。冬天,油葵制种公司要租地发展自己的基地,村里动员农户土地流转。油葵公司在村里制种好几年了,一直发展不起来。农户心不齐,他种你不种,不种的人在地埂上点上食用葵,为了保证油葵种子纯度,油葵公司只能动员农户把食用葵在开花前铲掉。铲掉食用葵是要赔钱的,有的农户狮子大张口,一颗葵花有要10元的。有的农户尝到了甜头,有意在地埂上点上食用葵等着索赔,密密麻麻的,自己都觉得滑稽可笑。油葵公司为解决这些矛盾耗资费力着不住了,这回下了大决心,要脱胎换骨,把地拿回来掌握经营权。张三的土地连片成规模,油葵公司愿意每亩每年给800元租金,100多亩,十几万元的现票子。既然种田后继无人了,租就租了吧,价格也不低了。说实在话,不会种地的人辛苦一年,一亩地不一定能收入800元呢。张三把房子也租给油葵公司,每年2万元,自己只留了1间。
  张三进城了。临走前,他去老子的坟头上烧纸辞行。他说:“爹呀,你经营过的土地儿子全弄回来了,儿子现在的土地是你当年的好几倍呀,儿子不用干活钱就来了,儿子现在不种地了,但儿子的土地还在,儿子的地多租金高,儿子才是真正的地主呀,但儿子绝不是当年的地主呀!”
  张三进城后,偶尔开车回老家住上几天,领着小孙子。小孙子嘴馋,不喝老家的枯井水,不吃枯井水做的饭,张三去村头门市部买矿泉水做饭。店老板抚摸着张三孙子的头说:“小家伙聪明得很。”张三乐呵呵地说:“这龟儿子,每天花老子50元。”店老板忙纠正道:“不是儿子和老子,应该是孙子和爷爷,都当城里人了,说话不能连毛可草。”张三拍着脑袋:“瞧我这脑子,把城里的坏毛病带来了。”店老板闲来无事,闲扯道:“城里人把自家的小孩叫龟儿子,乡下人称自己是老子,你是城乡结合,两头都占上了。”张三咧着嘴说:“你说得对对的呢,我就是两栖动物。”咧着的嘴笑得半天合不上。
  作者简介:周聪德,男,1967年生,兰州大学在职大专学历,现任肃州区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副局长。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小说、散文集《沙枣花开》。
其他文献
西部:匈奴人的河流  旷野空静  生活微凉  他在河西  背对人生  常年默对——祁连雪峰之清凉  一只只石羊缓慢转身  爱在星宿眼底睡眠  身怀几座苍凉绿阴  我的身影  孤独中和她流经同一方向  在稀疏的树林  在河西走廊  在一个人的胸膛上  一丝无法说出的漫长秋阳  在匈奴边疆  祁连磨脐山草原  流水推动祁连山中石磨  春夏秋冬四季不停  磨出清凉雪、雪白云、花香、鸟鸣  松涛、风的呼唤
期刊
立 秋  总是相信,蓝天下,有花香  纷飞,而季节已临近枯萎的边缘  我低下头来,想看见流水的青春年华  一只蝴蝶扇情的翅膀,却带来你绕道而去的信息  月光未老,秋天在昨夜莅临  梦中浸满了伤怀的水声  在往事里迷路的人  是否还有你  我把渐吹渐凉的竹笛放在寂寥的岸边  并不奢望,你折身回来,取走我爱的未竟余音  总是怀疑,你的内心还藏有闪电  有我来不及探寻的火,有我终生迷恋的光  在我想你的
期刊
大昭寺,清晨从这里开始  凌晨三点,空气是冰冷的  路上的行人很少,但我的心里热乎乎的  一点也不害怕,我摇着转经轮  走向大昭寺,开始我的一天  不知道佛醒了没有,也许他根本就没有睡  面对着这块发亮的石板,我似乎  还能感受到残余的体温,向着东方  我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头,然后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像一颗表针一样,围着大昭寺  旋转在八廓街里  一圈接着一圈,人越来越多  老朋友们都来了,还有他
期刊
墓志铭  置吾身于山野  前尘皆为旧事  后世皆虚妄  立碑  刻曰  某某之母  或曰某某之妻  后一句,可省略  此后  漫山遍野  铺上软茸茸的时光  我所说的荒凉  刮起风来,蒿草刷啦刷啦地响  下了雪,蒿草的梢上蒸腾着白烟  满院的蒿草,仿佛风雪特别大  西壁的三间碾磨坊如今用作粉房  漏粉的欢喜在晴天里,一边唱  《叹五更》,一边漏粉  拉胡琴,打梆子,歌音就像一朵红花  开在了墙头上
期刊
风是可以触摸的,在河西走廊  在茫茫戈壁滩上,当我伸出双手  风就有了骨感,有了刀子的快意  一个人如果忍着自己的疼痛不说  遍地狂躁的沙子便会立刻安静下来  但风不会静止,只会在灵魂的沟壑间加速奔跑  直到凌乱的脚步接近于莲花开放时的悄然无声  从寂寥的耳廓里掏出一座荒凉之城,连同枯萎的火  焰  放于经书的空白处,感觉灼热了,再用一场大雪把  它慢慢捂凉  而沉默寡言的祁连山脉,摆出了与风决战
期刊
十年前, 母亲不告而别,我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了。在回忆中沿着时光深处漫溯,我期望母亲穿过浩瀚的天宇魂兮归来,与我再续那段永世不变的母子情缘。  1  母親不到二十岁就嫁给了父亲,在我出生之前,上面已经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45岁的母亲,经历了痛不欲生的血色洗礼,我姗姗来迟,排行家中老幺。  由于是高龄生产,年幼体虚的我让母亲操碎了心。这大概是母亲前世欠我的旧债吧,注定今生要加倍偿还。  尽
期刊
守 夜  故乡,虽不比江南,多湖,多莲,多青苔的石桥。杏花春雨,还是有的。惊蛰初过,密密的雨丝儿,就飘起来。一斜,就落到坝上的芦苇地。  芦苇地里,似乎依然平静,只湿润了很多,漉漉的。谁知道,平静之下,数不清的苇芽儿,正攥紧拳头,使劲往上顶。试探着,试探着,终于铆足劲儿,挤出了头。刚睁开眼睛,想瞧瞧外面,一滴雨珠儿,恰巧落在睫毛。尖尖的脑袋,顶着一颗圆圆的露珠,似委屈的泪珠儿——刚刚憋了一冬,不及
期刊
说起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有民间歌舞音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器乐等。  民族音乐是音乐文化之源,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都与民族音乐息息相关。然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乐器——钢琴、小提琴、萨克斯等盛行。然而,中国有许多音乐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不少的民族音乐在国外比较受欢迎,反而在国
期刊
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是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和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为全面摸清酒泉地方戏曲剧种现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酒泉市文化馆牵头组成普查工作小组,利用一年时间在全市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取得了实效。  一、地方戏曲历史及沿革  酒泉是丝路要冲,旧时东来西往的驿卒、民夫、商贾、官吏,多在这里聚集。酒泉戏曲活动可以追溯至明代,近现代以来,也曾辉煌一时。20世纪50年代
期刊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中写道: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到天竺大雷音寺见得如来,取得真经,正在喜出望外时,再次来到当年路过的通天河,眺望河面宽阔无垠。惆怅时,那只当年驼他们过河的老龟又游到了近前。四人欣喜之余,纷纷上了龟背。老龟一路前行,将师徒四人送至河中。行到半途,老龟却问起当年曾承诺在如来面前替它询问修成正果的时间,老龟听到唐僧师徒支支吾吾,无人作答,知道是他们把这事给忘了,一怒之下,就将四人连经卷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