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对患者甲状腺激素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05月~2014年05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研究,将其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组行非典型类抗精神药物治疗,B组行典型类抗精神药物治疗,另选取30例健康无疾病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药物对甲状腺激素产生的影响。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正常健康人群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3和T4值都下降,TSH值上升,跟治疗前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精神药物的使用会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改变,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定期检测对药物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非典型类抗精神药物;典型类抗精神药物;甲状腺激素水平
目前,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方式以抗精神药物为主,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不同的抗精神药物对机体的代谢、内分泌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1]。药物治疗的疗效显著,特别是不同种类的抗精神药物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我院展开了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抗精神药物的治疗研究,其目的在于探讨抗精神药物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现进行如下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05月~2014年05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患者,另选取30例无疾病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A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0~60岁,平均(38.3±4.5)岁;病程1~7年,平均(2.8±1.6)年。B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2~65岁,平均(38.4±4.6)岁;病程2~8年,平均(3.1±1.7)年。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在18~70岁,平均(38.6±4.3)岁。所有患者中包含:偏执型22例,青春型5例,紧张型15例,单纯型5例,残留型13例。三组人员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纳入标准
根据《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制定纳入标准[2]: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②入院前2周均未采取抗精神药物的治疗,近6个月未进行任何免疫治疗;③排除肥胖、进食障碍、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
1.3治疗方法
A组患者行非典型类抗精神药物治疗,给予由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培酮片(索乐)(国药准字H20052330)治疗,2片/次,3次/d,饭后半小时温水送服。B组患者行典型类抗精神药物治疗,给予由宁波大红鹰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氟哌啶醇片(国药准字H33020537)治疗,5片/次,3次/d,早晚用温水送服。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个月的治疗。治疗期间,除行抗胆碱药物及镇静剂的小剂量配合使用外,不加用其他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于2个月后采集晨间空腹静脉血液5.0ml,离心分离后,存放于冰箱中(-30℃)待测。使用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清标本中促甲状腺激素(TSH)、T3以及T4水平的测量,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
1.4观察指标
使用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PANSS)量表进行治疗前后患者各指标的评定,并分别进行三个组间的分析比较[3]。
1.5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人员的甲状腺激素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为:T3值平均为(1.5±0.2)ug/L,T4值平均为(91.2±13.4)ug/L,TSH值平均为(2.1±1.1)mIU/L。治疗前,两组患者与对照组的各指标值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A组患者与对照组T3、T4、TSH水平比较t分别为3.0382、2.5201、2.0135,p<0.05;B组患者与对照组T3、T4、TSH水平比较t分别为3.6742、2.4482、2.3552,p<0.05,两组患者分别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指标的比较,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指标分析(χ±s;ug/L;mIU/L)
注: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前后组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治疗后,A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为(83.2±16.8)分、(41.6±14.5)分;B组患者为(83.5±16.5)分、(42.0±14.6)分;两组患者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临床综合征群。无论是外界因素还是自身因素都可能对机体内部产生生物学作用,几种作用协同对机体造成损伤,引发疾病。医学界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中神经内分泌的改变一直位居第一,尤其是下丘脑-垂体系统,大量的文献报道,其发生与甲状腺激素的失调关系密切,但是结论无统一标准[4]。
笔者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不不同类型的抗精神药物治疗的探索研究,与健康的正常人群相比较后发现,治疗前,病患与正常人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差无几,表明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同时不会对患者的代谢及内分泌造成影响[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3、T4值都有所下降,TSH值上升,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是由药物对甲状腺轴系统及性腺轴系统产生影响而引发的。抗精神药物影响多巴胺、α2受体等物质的生成,对两个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引发了机体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改变。也有可能是药物对TSH的释放起到促进作用,其上升对T3、T4产生抑制[6]。两组患者间,各指标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抗精神药物与5-HT产生拮抗作用或者是对甲状腺轴产生抑制,造成了T4水平的下降,而T3、T4与TSH之间存在负反馈作用,这样就导致了TSH的分泌增加。上述研究结果与Timashev, S.F.等学者研究证实的:不同类型的抗精神药物对患者的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相悖[7]。可能是因为研究的范围、用药的剂量以及药物的选用等因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地进行扩大研究,以证实精神分裂症和甲状腺激素间的关系。
本次研究证实无论是典型还是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都会对人体的内环境进行调控,进而改进内环境的情况,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在治疗中定期检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阿依吐逊尼牙孜,于斌.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用药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0):119-120.
[2]左文华,李言禹,陈方基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再普乐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1,06(16):11-12.
[3]刘叶红,万爱华,王丽娜等.门诊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药物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170-171.
[4]王新平.几种常见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24):101-101,103.
[5]邵莉,成孝军,刘桂霞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31):137-138.
[6]June Sic Kim,Chun Kee Chung,Hang Joon Jo et al.Regional Thinning of Cerebral Cortical Thickness in First-Episode and Chronic Schizophren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ing systems and technology,2012,22(1):73-80.
[7]Timashev, S.F.,Panischev, O.Y.,Polyakov, Y.S. et al.Analysis of cross-correlations in electroencephalogram signals as an approach to proactive diagnosis of schizophrenia[J].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2,391(4):1179-1194.
关键词:非典型类抗精神药物;典型类抗精神药物;甲状腺激素水平
目前,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方式以抗精神药物为主,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不同的抗精神药物对机体的代谢、内分泌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1]。药物治疗的疗效显著,特别是不同种类的抗精神药物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我院展开了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抗精神药物的治疗研究,其目的在于探讨抗精神药物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现进行如下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05月~2014年05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患者,另选取30例无疾病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A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0~60岁,平均(38.3±4.5)岁;病程1~7年,平均(2.8±1.6)年。B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2~65岁,平均(38.4±4.6)岁;病程2~8年,平均(3.1±1.7)年。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在18~70岁,平均(38.6±4.3)岁。所有患者中包含:偏执型22例,青春型5例,紧张型15例,单纯型5例,残留型13例。三组人员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纳入标准
根据《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制定纳入标准[2]: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②入院前2周均未采取抗精神药物的治疗,近6个月未进行任何免疫治疗;③排除肥胖、进食障碍、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
1.3治疗方法
A组患者行非典型类抗精神药物治疗,给予由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培酮片(索乐)(国药准字H20052330)治疗,2片/次,3次/d,饭后半小时温水送服。B组患者行典型类抗精神药物治疗,给予由宁波大红鹰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氟哌啶醇片(国药准字H33020537)治疗,5片/次,3次/d,早晚用温水送服。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个月的治疗。治疗期间,除行抗胆碱药物及镇静剂的小剂量配合使用外,不加用其他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于2个月后采集晨间空腹静脉血液5.0ml,离心分离后,存放于冰箱中(-30℃)待测。使用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清标本中促甲状腺激素(TSH)、T3以及T4水平的测量,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
1.4观察指标
使用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PANSS)量表进行治疗前后患者各指标的评定,并分别进行三个组间的分析比较[3]。
1.5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人员的甲状腺激素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为:T3值平均为(1.5±0.2)ug/L,T4值平均为(91.2±13.4)ug/L,TSH值平均为(2.1±1.1)mIU/L。治疗前,两组患者与对照组的各指标值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A组患者与对照组T3、T4、TSH水平比较t分别为3.0382、2.5201、2.0135,p<0.05;B组患者与对照组T3、T4、TSH水平比较t分别为3.6742、2.4482、2.3552,p<0.05,两组患者分别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指标的比较,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指标分析(χ±s;ug/L;mIU/L)
注: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前后组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治疗后,A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为(83.2±16.8)分、(41.6±14.5)分;B组患者为(83.5±16.5)分、(42.0±14.6)分;两组患者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临床综合征群。无论是外界因素还是自身因素都可能对机体内部产生生物学作用,几种作用协同对机体造成损伤,引发疾病。医学界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中神经内分泌的改变一直位居第一,尤其是下丘脑-垂体系统,大量的文献报道,其发生与甲状腺激素的失调关系密切,但是结论无统一标准[4]。
笔者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不不同类型的抗精神药物治疗的探索研究,与健康的正常人群相比较后发现,治疗前,病患与正常人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差无几,表明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同时不会对患者的代谢及内分泌造成影响[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3、T4值都有所下降,TSH值上升,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是由药物对甲状腺轴系统及性腺轴系统产生影响而引发的。抗精神药物影响多巴胺、α2受体等物质的生成,对两个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引发了机体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改变。也有可能是药物对TSH的释放起到促进作用,其上升对T3、T4产生抑制[6]。两组患者间,各指标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抗精神药物与5-HT产生拮抗作用或者是对甲状腺轴产生抑制,造成了T4水平的下降,而T3、T4与TSH之间存在负反馈作用,这样就导致了TSH的分泌增加。上述研究结果与Timashev, S.F.等学者研究证实的:不同类型的抗精神药物对患者的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相悖[7]。可能是因为研究的范围、用药的剂量以及药物的选用等因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地进行扩大研究,以证实精神分裂症和甲状腺激素间的关系。
本次研究证实无论是典型还是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都会对人体的内环境进行调控,进而改进内环境的情况,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在治疗中定期检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阿依吐逊尼牙孜,于斌.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用药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0):119-120.
[2]左文华,李言禹,陈方基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再普乐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1,06(16):11-12.
[3]刘叶红,万爱华,王丽娜等.门诊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药物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170-171.
[4]王新平.几种常见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24):101-101,103.
[5]邵莉,成孝军,刘桂霞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31):137-138.
[6]June Sic Kim,Chun Kee Chung,Hang Joon Jo et al.Regional Thinning of Cerebral Cortical Thickness in First-Episode and Chronic Schizophren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ing systems and technology,2012,22(1):73-80.
[7]Timashev, S.F.,Panischev, O.Y.,Polyakov, Y.S. et al.Analysis of cross-correlations in electroencephalogram signals as an approach to proactive diagnosis of schizophrenia[J].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2,391(4):1179-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