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胶体敷料联合青敷膏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f00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水胶体透明敷料和水胶体透明敷料与青敷膏联用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470例在神经外科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分别使用水胶体透明敷料(对照组230例)和水胶体透明敷料与青敷膏联用(试验组240例)进行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比较2组敷料在预防导管病原菌定植、导管相关性感染(CRIs)、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CR-BSIs)中的应用效果。同时比较2组敷料的皮肤安全性。

结果

对照组230例留置1 419个导管留置日,试验组240例留置1 675个导管留置日。与单纯的水胶体透明敷料相比,水胶体透明敷料与青敷膏联用可以使得CRIs和CR-BSIs的发生率分别由1.8‰(3/1 675)降低到0.7‰(1/1 675),2.4‰(4/1 675)降低到0.7‰(1/1 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95%可信区间1.30~31.41,χ2=6.21,95%可信区间1.56~40.82;均P<0.05)。本次的病原菌定植,CRIs以及CR-BSIs的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以表皮葡萄球菌和真菌最为常见。同时,与单独的水胶体透明敷料相比,水胶体透明敷料与青敷膏联用,降低了皮肤病原菌定植的发生率,由41.74%(96/230)降低到28.33%(68/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P=0.00);皮肤表现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P=0.30),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结论

水胶体透明敷料与青敷膏联用可以有效预防神经外科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和细菌感染,且具有良好的皮肤安全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总结"产房外科"模式治疗新生儿腹裂的治疗经验。方法2010年12月至2015年5月,5例单胎妊娠孕妇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孕中期产前检查时发现胎儿腹裂,均剖宫产分娩。5例新生儿均应用"产房外科"模式行手术治疗,然后二期手术修复腹壁缺损。回顾并总结5例患儿的治疗经过及结局。结果5例患儿均于生后10~30 min一期应用"产房外科"模式手术治疗,即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将无菌硅胶袋与腹壁缺损边缘
期刊
目的探讨二孩政策后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3 42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二孩政策全面实施时间2016年1月1号,将纳入研究孕妇分为二孩政策前组(n=1 672)及二孩政策后组(n=1 748),比较二孩政策前后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孩政策前后剖宫产率分别为51.4%(859/1
目的探讨辅助性T(T helper,Th)22细胞及Th17细胞的相关性及其在重度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并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30例为重度子痫前期组,按1∶1比例选择同期孕周和年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相匹配的产前检查正常的健康孕妇30例为健康孕妇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2组孕妇外周血中Th22细胞和Th17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为Bell分期Ⅱ期及Ⅱ期以上的NEC患儿25例,同期非NEC新生儿25例作为对照组。取外周血提取白细胞。随机选取对照组与NEC组各5例的标本,用Illumina二代高通
目的通过能级进阶模型的建立,提高护士素质、提升整体护理品质,开拓护理事业发展,增加专业满意度,减少人员流失。方法采用文献法形成护士能级进阶要素频次表。然后邀请20名专家进行了2轮咨询,对护士能级进阶评价要素进行了筛选,编制成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因子。结果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2。因子可行性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975,构建了包括专业知识及技能、科研能力、岗位职
目的对临床常用护理技术项目的风险及难度系数实施等级设计,旨在为护理绩效考核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技术项目风险及难度系数测评调查问卷》,对5所三级甲等医院270名临床一线护士和15名来自不同领域的护理技能培训专家进行问卷调查,运用聚类分析法分析评价护理技术项目风险及难度等级。结果45项常用护理技术项目风险和难度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高风险包含15个指标(4.0~1
目的探讨在科室应用雷达图,分析不同质控方式对护理书写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所有病历分别按照"护理组"与"护士个人"方式进行病历质控分析。结果体温单在护理组质控与个人质控错误率分别为63.43%(137/216)、29.31%(68/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81,P<0.01);雷达图显示错误率综合评价值是:护理组质控2.987 1>个人质控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