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隧道防坍塌管理工作几点意见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加强隧道施工技术关键环节的管理
  1.1切实抓好超前地质预报
  超前地质预报是预防风险、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设计单位是高风险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主体责任单位,施工单位是一般隧道和II级风险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主体责任单位。要始终坚持有疑必探、不探不进的原则,要严格按照经审批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细则》的要求切实做好履职履责工作,按照分工各负其责,紧密配合,通过各种手段判明掌子面前方的水文、地质情况,要按照工作流程、时限要求对预报结果进行分析判释,提出施工建议;设计单位要针对预报结论对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措施进行审查和确认;监理单位要重点抓好预报旁站,对预报工作真实性、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假预报、假资料。施工单位总工要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有效开展预报工作并指导现场施工。对于在预报工作流程各个环节中,落实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制定超前预报管理奖罚办法,建立奖罚激励机制,并定期进行考核,对履职尽责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发现工作不尽责或履职不到位的人员,予以严肃处理,并给予一定罚款。
  1.2切实抓好围岩监控量测
  洞内水平收敛、拱顶沉降和洞顶地表沉降观测要按规定的断面间距、量测范围、测点数量、观测频率等编制实施细则并严格执行,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软弱围岩、浅埋地段、穿越建筑物的隧道监控量测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要按照审批的《监控量测细则》要求,严格对量测数据进行分级管理。对I级管理值实行升级管理,日沉降量大于3mm或累计下沉量达85mm要报主管领导,日沉降量达4mm或累计下沉量达95mm报分管理领导并实施停工,日沉降量在5mm以上或累计下沉量达100mm要求立即撤出作业区域的人员和设备。对未按规定开展监控量测、监控量测数据未进行分析应用、超过I级管理值未按规定上报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1.3切实把好技术方案关
  设计单位要强化设计工程措施,如溶腔、断层、软岩变形等,设计措施一定要经过论证。隧道开挖采用大拱脚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CRD,工法需变更时须经过论证和分析,确保施工方案可行,方可变更。在变更设计的现场会商中,要坚持先变更后施工的原则,对于没有把握的一定要坚持“宁强勿弱”的原则,对于擅自改变设计,降低工程措施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2.加强隧道施工作业关键环节的管理
  2.1关于超前支护
  超前支护是控制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变形,防止隧道掌子面坍塌的主要手段。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将大管棚或小导管、超前锚杆等施作到位并保证质量,要高度重视注浆质量的控制。监理人员要严格进行旁站监理,对不合格工序不得签发检验批,更不得转序施工。
  2.2关于围岩加固
  对围岩注浆、径向锚杆不但要按设计施工,还要加强效果检测,包括地表加固和防护工程,要严格先加固防护,后开挖的程序,严禁不施作设计确定的加固防护工程,擅自进洞开挖。
  2.3关于开挖工法
  对于超前地质预报和实际开挖揭示地质情况与设计相符的,施工单位要严格按设计明确的开挖工法及工艺要求进行施作,按设计要求和部新颁技术规程合理控制台阶高度、长度、台阶高度与长度的关系,各开挖分部施工组织、工序的衔接、平行作业合理展开,严禁采用长台阶施工。特别是软弱围岩地段,合理控制上台阶高度以及台阶高度与长度的比例关系,对确保施工安全极为有利。要坚决杜绝未按规定程序报批而擅自更改工艺工法、不按规定程序报检或上道工序不合格而转序施工的、未按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做到位等现象。设计单位要结合已开挖掌子面地质情况、超前地质预报分析结论,及时变更,合理确定一次变更设计长度,要确保围岩变更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确保工法选用与地质条件相匹配,要确保工法应用、工艺要求与规范验标相匹配。
  2.4关于隧道开挖和一次开挖进尺
  必须严格按照铁道部120号文执行,不能随意加大一次开挖进尺,尤其是软弱围岩和高风险隧道。Ⅳ、Ⅴ、Ⅵ级围岩地段、隧道浅埋、下穿建筑物及临近既有线地段开挖应按照《隧道爆破操作规程》采用控制爆破,或采用非爆破方法。软弱围岩隧道Ⅳ、Ⅴ、Ⅵ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Ⅴ、Ⅵ级围岩不应大于1 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 榀钢架间距,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 榀,仰拱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 米。
  2.5关于初期支护
  快速支护封闭、及时施做初支仰拱,严格执行铁道部120号文、352号文的有关要求。严格落实喷砼湿喷工艺的要求,严格开展24 小时强度检测相关规定。钢架间距不得小于设计要求,须与初喷砼紧密接触,钢架间有纵向联系构件,钢架底脚须置于牢固基础之上。
  2.6关于工序间步距控制
  Ⅳ级以上围岩施工应严格执行规定。初期支护Ⅳ级以上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仰拱距掌子面位置:Ⅳ级围岩不得大于40m,Ⅴ、Ⅵ级围岩不得大于50m;二次衬砌距离掌子面位置:Ⅳ级围岩不得大于90m,Ⅴ、Ⅵ级围岩不得大于70m;工序步距超标的,一律停止掌子面掘进,调整工序,确保安全。
  2.7关于反坡排水
  隧道反坡施工的,须采用机械抽排,排水方式应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布置管路,配备排水机的功率应大于排水量的20%以上,并有20%的备用台数,富水软弱破碎围岩、岩溶等有突涌水风险的隧道,设计单位必须进行防突涌水专项设计,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方案并组织实施。监理要加大检查力度,对不满足要求的要督促整改,并将信息及时报指挥部。对于软弱围岩隧道,要严格按照“三超前、四到位、一加强”的施工要点去做(三超前:超前预报、超前加固、超前支护;四到位:工法选择到位、支护措施到位、快速封闭到位、衬砌跟进到位;一强化:强化量测)。
   3.加强隧道施工管理上的关键环节
  3.1要切实认清严防隧道塌方管理的形势,明确任务,抓住重点,制定措施,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
  3.2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为指导,牢固树立“两不一建”和“六个不”的管理理念,从“超前预防、过程控制、检查评估”三个方面入手,纵深推进标准化,强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和施工作业标准化,全面落实“高标准起步、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达标”和“事事有流程,事事有标准,事事有责任人”的要求。
  3.3不断完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并确保有效运转,核心是落实责任制。每个隧道施工、监理单位的管理和技术责任人要明确,并挂牌作业。干部要跟班作业,每道工序必须有干部在岗,尤其是掌子面作业。
  3.4落实风险预警机制。要结合风险隧道的段落切实抓好风险预警机制的落实,对进入风险源或风险段落施工前100米时,组织对施工方案和安全控制措施进行审查,确保方案可行,提前防范风险。要根据超前地质预报以及地质勘察、水文调查、环境调查,对风险作出准确的判断,对设计的工程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分析,确保措施与地质匹配。
  3.5切实履行包保责任。针对高风险工点实行领导分级安全包保责任制度,明确高风险工点和各单位的包保责任人。包保责任人要对包保工点进行检查,确保检查质量,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分清责任,严格按规定处理;实行问题闭环管理,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和复查责任人,逐一登记销号,确保整改到位。
  3.6确保施工质量。坚决打击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弄虚作假、降低标准的行为,实行“零容忍”。
  3.7必须坚决实施架子队管理。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架子队监督、管理、考核机制;监理要严格检查,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每班作业质量安全员、技术员现场跟班,落实管理层、作业层“同吃、同住、同岗、同责、同分配、同考核”的要求,把各项管理制度、办法体现在施工现场。监理要加强对架子队的日常检查,确保架子队人员相对稳定。
  3.8按照铁道部的总体部署,围绕“保控制、强重点、重实际”的施工组织原则,对已开工的工点进行梳理,统筹安排、合理调整年度实施性施组,坚持动态管理,定期分析,妥善处理好进度、安全、效益之间的关系。
   4.结语
  要切实开展隧道施工防坍方检查工作,要将防止隧道坍方作为“三整治一提高”中安全质量专项整治活动重点认真开展现场检查,坚决推行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红线管理,对于没有开展超前地质预报、未按规定开展监控量测、监控量测数据未进行分析应用以及超过I级管理值、一次开挖进尺超过规定要求、工序间步距超标、超前支护未施作或施作不到位、初期支护未及时施作或初支背后脱空、工法应用工艺不达标、未履行变更设计手续擅自改变开挖工法、架子队组建不符合要求、资源配置不到位、现场安全质量管理人员不到位等存在安全质量隐患的,要暂停掌子面掘进,认真进行整改,切实防止隧道施工坍方的发生。
其他文献
实验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物质基础,现对当前高校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如何通过改善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以发挥仪器设备的
期刊
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策略。科学的策略可以帮助读者克服语言障碍,推断出整篇文章的主要意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总是应用各种策
期刊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学,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倡导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效
随着2001年国家开始推行教育改革制度以来,人们更加注重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为只有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提高才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则需要深入的了解影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兴趣可以滋生动力。人们对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不知不觉地心生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
【摘 要】在建筑施工项目的危机应对中,信息是应对的前提和基础,资源是应对的保障,人员是应对的实施主体。因此,信息、资源、人员三大要素对房屋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应对的成败,乃至危机管理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房屋建筑施工项目中这几点因素的管理。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房屋建筑管理     0.引言  房屋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在潜伏期是有所表现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施工项目组织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