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培计划”,一项对基础教育将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伟大工程,国家拿出大量的资金,慎重选择培训单位,认真安排培训内容,组织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培训,以期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推动教育的向前发展。源深泽远,意义非凡。
本人有幸参加了上海师大承办的中学语文培训,11月23日至12月7日,历时半个月,时间虽短,收获不菲。
上海师范大学为国培项目的承办下了很大的力气,从食宿安排到课程设置,精心组织,妥善安置,既体现了学术要求又强调了人文关怀,每个学员自走进校园就有了一份惊喜和期待。
使人印象深刻的是上师大一改传统的培训模式,采取“工作坊”的方式,分为“主题学习工坊”、“共同备课工作坊”和“课例研究工作坊”,名目引人,内容巧致,实在是独具匠心。在主题学习工作坊,学员们聆听了王荣生教授《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的科研成果;李海林教授《教师的二次成长》的理论;崔允漷教授《有效教学》的学说;张民选教授《提炼改善教师的实践知识》的学术研究等专家的讲座。在共同备课和课例研究工作坊,学员们一起备课,共同研讨课例,切实从实际教学出发,实战演练,其间有专家把关,亲临点拨,我们先后研究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绝版的周庄》《伶官传序》等篇目。除此外,还通过小组进行交流,共研共享。
这是一次很有收获的培训,自我感觉,得到了理论上的滋养,也得到了实际教学的经验。我能从这次培训再一次认识自我,从而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破除了对现状的满足感甚至一点优越感,因而能给自己重新定位,从新选择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我有了再发展的迫切需要。客观现实和自身的成长都要我进入再次发展的阶段,而再次发展要求我成为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我懂得了如何通过根据学情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对教学环节进行组织,从而达到有效教学。更为庆幸的是,在共同备课工作坊里,我得到了切实的锻炼。
我觉得,培训可以给人的,学员应该得到的,就是理论和方法。理论能给人指引,给人方向,让人能站在高处;方法能给人以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式规则和能力培养。在上师大,因为专家们安排体贴,我有幸在这两者上都有了明确的收获。
回到家乡,重新站在过去的岗位上,心里有了新的想法和计划。我是我们这个地区第一个参加国家级培训的教师,现在我回来了,我知道别人考量的目光和期待的目光,所以我可以也应该把我的学习所获呈现出来。恰好学校开始实行课改,学习外地先进的教学模式。我认真听老师的课改实验课,仔细琢磨,自己反复论证,再根据上海培训的经验,确定了一种比较切实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文本,结合学情分析,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最大程度实现对目标的达成。课堂模式,我采用研讨、呈现、检测的三步法,通过成立学习小组,实现小组内互动,组与组互動,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经过试验,感觉可行,效果不错。后来,我的教学实践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我把此经验推向全组,大大推动了语文课堂改革的有效进行。
我们校领导很有发展的眼光,力图把我校打造成辽西名校。为此在教学上舍得投入,敢于大刀阔斧的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在学校的硬件和软件的改善上做了很多的工作。学校教育改革最为艰难的是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问题,我能参加国培学习,也是学校实施教师质量提高工程的用心所在。责任所在,不敢怠慢。我利用讲座,公开课,组织集体教研等机会,尽可能的对其他同仁予以理论上的引导和思想观念上的影响。特别是对年轻人,他们有活力,肯进步,接受新的东西快,年富力强,前途光彩,更值得我去影响带动他们。其实教学方式的转变,最主要的是教育思想的转变,懂得学习和发展的意义。我们学校实行师徒帮带制度,新参加工作或新来学校工作的老师,都要安排老教师做师傅,负责帮助新成员的成长。我做为老教师,也是老师傅了,我可以利用这样的方便条件,把我接受的教育理念,得到的教育方法传给他们。我懂得教育毕竟这是关乎民族发展的大事业,我的经验不应该只成为我个人的财富,应该在有更广泛的发扬,取得更大的成绩。在这些努力工作下,我觉得我们语文组的教学形势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全组正在形成学术研讨的良好氛围,大家愿意针对教学问题,在新的理念指导下研究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琢磨出有效的办法,形成一定的模式。同事们互相学习,互相探讨,每个人都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语文教学也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
想想国培过去已经四个月了,在这四个月里,我觉得我在工作中不断汲取着国培的经验和精神,在工作中又不断的获得新的体验和启发。国培就是泓深的源,有幸的我能行千里,临源汲水,明目清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上也必能清流丰沛,使这思想与精神的甘露能久播广布。
感谢国培,感谢上师大,感谢为我们而辛勤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及所有老师。
收稿日期:2011-09-12
本人有幸参加了上海师大承办的中学语文培训,11月23日至12月7日,历时半个月,时间虽短,收获不菲。
上海师范大学为国培项目的承办下了很大的力气,从食宿安排到课程设置,精心组织,妥善安置,既体现了学术要求又强调了人文关怀,每个学员自走进校园就有了一份惊喜和期待。
使人印象深刻的是上师大一改传统的培训模式,采取“工作坊”的方式,分为“主题学习工坊”、“共同备课工作坊”和“课例研究工作坊”,名目引人,内容巧致,实在是独具匠心。在主题学习工作坊,学员们聆听了王荣生教授《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的科研成果;李海林教授《教师的二次成长》的理论;崔允漷教授《有效教学》的学说;张民选教授《提炼改善教师的实践知识》的学术研究等专家的讲座。在共同备课和课例研究工作坊,学员们一起备课,共同研讨课例,切实从实际教学出发,实战演练,其间有专家把关,亲临点拨,我们先后研究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绝版的周庄》《伶官传序》等篇目。除此外,还通过小组进行交流,共研共享。
这是一次很有收获的培训,自我感觉,得到了理论上的滋养,也得到了实际教学的经验。我能从这次培训再一次认识自我,从而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破除了对现状的满足感甚至一点优越感,因而能给自己重新定位,从新选择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我有了再发展的迫切需要。客观现实和自身的成长都要我进入再次发展的阶段,而再次发展要求我成为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我懂得了如何通过根据学情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对教学环节进行组织,从而达到有效教学。更为庆幸的是,在共同备课工作坊里,我得到了切实的锻炼。
我觉得,培训可以给人的,学员应该得到的,就是理论和方法。理论能给人指引,给人方向,让人能站在高处;方法能给人以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式规则和能力培养。在上师大,因为专家们安排体贴,我有幸在这两者上都有了明确的收获。
回到家乡,重新站在过去的岗位上,心里有了新的想法和计划。我是我们这个地区第一个参加国家级培训的教师,现在我回来了,我知道别人考量的目光和期待的目光,所以我可以也应该把我的学习所获呈现出来。恰好学校开始实行课改,学习外地先进的教学模式。我认真听老师的课改实验课,仔细琢磨,自己反复论证,再根据上海培训的经验,确定了一种比较切实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文本,结合学情分析,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最大程度实现对目标的达成。课堂模式,我采用研讨、呈现、检测的三步法,通过成立学习小组,实现小组内互动,组与组互動,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经过试验,感觉可行,效果不错。后来,我的教学实践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我把此经验推向全组,大大推动了语文课堂改革的有效进行。
我们校领导很有发展的眼光,力图把我校打造成辽西名校。为此在教学上舍得投入,敢于大刀阔斧的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在学校的硬件和软件的改善上做了很多的工作。学校教育改革最为艰难的是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问题,我能参加国培学习,也是学校实施教师质量提高工程的用心所在。责任所在,不敢怠慢。我利用讲座,公开课,组织集体教研等机会,尽可能的对其他同仁予以理论上的引导和思想观念上的影响。特别是对年轻人,他们有活力,肯进步,接受新的东西快,年富力强,前途光彩,更值得我去影响带动他们。其实教学方式的转变,最主要的是教育思想的转变,懂得学习和发展的意义。我们学校实行师徒帮带制度,新参加工作或新来学校工作的老师,都要安排老教师做师傅,负责帮助新成员的成长。我做为老教师,也是老师傅了,我可以利用这样的方便条件,把我接受的教育理念,得到的教育方法传给他们。我懂得教育毕竟这是关乎民族发展的大事业,我的经验不应该只成为我个人的财富,应该在有更广泛的发扬,取得更大的成绩。在这些努力工作下,我觉得我们语文组的教学形势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全组正在形成学术研讨的良好氛围,大家愿意针对教学问题,在新的理念指导下研究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琢磨出有效的办法,形成一定的模式。同事们互相学习,互相探讨,每个人都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语文教学也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
想想国培过去已经四个月了,在这四个月里,我觉得我在工作中不断汲取着国培的经验和精神,在工作中又不断的获得新的体验和启发。国培就是泓深的源,有幸的我能行千里,临源汲水,明目清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上也必能清流丰沛,使这思想与精神的甘露能久播广布。
感谢国培,感谢上师大,感谢为我们而辛勤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及所有老师。
收稿日期:201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