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渊源流变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0年李少红导演翻拍的新版《红楼梦》上映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多的争议。这其中有一条是关于电视剧台词字幕中第三人称代词“他”字的用法问题。究竟台词字幕中的“他”字用法是否恰当?这里面涉及到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渊源流变情况,不能一言蔽之。本文将具体阐述这个问题,分析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渊源流变,并最终明确新版《红楼梦》中“他”字的用法是否恰当。
  关键词:第三人称代词 “它” “他” “她”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2010年下半年,李少红导演翻拍的新版《红楼梦》在各大电视台播出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普通观众到专家学者对该剧演员的选用、女主人公们的铜钱头造型、诡异的音画处理、过于忠实原著而导致的影视视觉效果的缺失等问题发表了很多意见。这其中有一条争议是新版《红楼梦》字幕中关于第三人称人称代词的用法问题。在新版《红楼梦》台词字幕里,第三人称代词在使用上不分性别,一律采用了“他”字,而没有出现“她”字。对此问题,当时的媒体大众一致认为:此种做法有误导观众尤其是中小学生之嫌,而李导给出的回答是“一切按照原著的表述照搬”。这个问题关系到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渊源流变情况,下面我们来具体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里,最常见的第三人称代词有三个:他、她和它。根据《新华字典》(第10版)的注释: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使用,“他”一般指男性,“她”一般指女性,“它”专指事物。按照这种理解,新版《红楼梦》台词字幕里的“他”字的使用确实有问题。但是,这里面涉及到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渊源流变情况,不能一言蔽之。
  在古代汉语里,严格说来,最早也就是上古时期是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的,在那个时候一般都是把指示代词“其”、“之”当作第三人称代词来理解,让“其”、“之”起第三人称代词的作用。例如: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 庄公十年》)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 卫风 氓》)
  可以肯定的是:在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和“它”三个字中,最早产生的是“它”字。
  在甲骨文、金文里存在着大量的“它”的字形。根据前人的研究,“它”在上古时代指的是蛇,是现在“蛇”这个字的初文。在甲骨文里,“它”的字形画的就是一条长着三角脑袋的蝮蛇的样子,是个象形字。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这句话里的“它”指的就是蛇。这句话说明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穴居野外,周围遍草丛生,毒蛇经常出没,因此大家见面后,便相互问一声:有它吗?如果回答“无它”,则说明没有受到毒蛇的侵害,大家相安无事。这个字也反映了远古时代的先民与毒蛇猛兽作斗争的一个侧面。在那个草深林密、蛇虫出没的年代,“它”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慢慢地,“它”就成为一种灾祸的象征,“无它”就是没有灾难,万事大吉;“有它”就是要有灾祸,需要做好防范。甲骨卜辞中有许多“有它”、“亡(无)它”字样的占卜,专门卜问殷王及大臣后妃的安危凶吉,也有关于祭祀及年成的占卜。这里的“它”的涵义已经由毒蛇之害引申扩大,泛指一切灾害不吉的事情了。
  根据北大CCL语料库检索系统,《周易》时代已经有“蛇”字了:“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周易 系辞下》)之后的《诗经》、诸子散文、《左传》等典籍中都出现了“蛇”字。可见,先秦之前就已经有“蛇”字了。当“蛇”字产生后,“它”的本义就被“蛇”取代了。慢慢地,“它”有了“别的”、“其它的”之意,作为一个表示旁指意义的指示代词出现在文献典籍里。例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小雅 鹤鸣》)
  其它如奔丧之礼。如同宫,则次於异宫。《礼记 杂记下第二十一》
  几乎在“它”字成为旁指代词的同时,产生了“他”字。“他”字的构形是在“也”字的基础上加了一个“亻”形成的。根据甲骨文材料的研究发现:在上古,“它”和“也”本是一个字。“它”字在形体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讹变的字形“也”,这两个字读音也相同,都读成tuō,可见“也”原本也是指的毒蛇,典籍里的“池”字金文都写作“沱”。只是到了秦汉以后,人们才把它们误析为两个字、区别为两个音的。因此,“他”字还有一个写法:“佗”。这是一对异体字,两个字都是旁指代词,表示“别的”、“其他的”之意。例如: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左传 隐公元年》)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诗经 国风 褰裳》
  上古汉语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多用“其”来替代第三人称代词。虽然,先秦时期,已经有了“他”字,但是“他”在产生之初,并非是作为第三人称代词来使用的。通过上面的分析和例句,我们知道,在先秦以前的典籍里,“他”字都是作为一个旁指代词来用的。在《诗经》、诸子散文、《国语》等典籍里,还有大量这样的例子: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 小雅 节南山之什 巧言》)
  民生安乐,谁知其他?(《国语 晋语四》)
  无他故焉,人主自取之。(《荀子 富国篇第十》)
  有了“他”字,过去的“无它”就慢慢演变为“无他”,这样一来,平安无事、万事大吉的“无它”之意就变成了“没有别的”的“无他”,整个词的意思发生了变化。有了“无他”之后,“无它”一词也就渐渐消亡了,因此,“它”字便也没有了实际的用处,只是在一些后起字里用作声旁,比如“蛇”、“驼”、“沱”等。直到“五四”之后,才恢复了“它”独立使用的地位,用作专指事物的第三人称代词。
  “他”字何时从上古时期的表示旁指意义的指示代词演变为第三人称代词,学者们看法并不一致。概括诸家说法,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以杨树达、吕叔湘先生为代表,他们认为,“他”字作第三人称代词使用始于六朝;另一种意见以王力先生为代表,认为始于唐代。郭锡良先生综合了以上观点后认为:“‘他’字正式作为人称代词是始于唐代,但六朝是‘他’字从指示代词转变为人称代词的一个重要的变化阶段。这时‘他’通常的用法,既不同于上古的‘他’,也不同于唐以后第三人称代词的‘他’。”   从西汉一直到东汉中期,“他”字的意义和用法仍然和先秦时期一样,都是作旁指代词用。例如:
  必以岑娶为太子,无令他人代之。(《史记 大宛列传》)
  如欲太平也,舍之而用他道,亦无由至矣。(杨雄《法言》)
  东汉后期,“他”字的用法开始发生变化。随着佛教的传入,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他”字由“别的”之意演化出“别人”的意思。到了南北朝时期,“他”字虽然仍保存着先秦的意义和用法,但用作“别人”之意已经非常普遍,在《百喻经》里这种变化尤其明显:
  昔边国人,不识于驴,闻他说言,驴乳甚美。(《百喻经》)
  昔有一人,共他相嗔,愁忧不乐。(《百喻经》)
  这两个例句里的“他”字都作“别人”解,但是这个“别人”,仍然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只能认为是无定代词,不确指的某个人。在东汉后期到唐初之前的这段时间,无论是《百喻经》等佛经,还是《搜神记》、《世说新语》里,“他”字除用作“别人”之意外,仍然保留着先秦的意义和用法。
  初唐时期,“他”逐渐向第三人称代词过渡,开始具有第三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但是用例很少,大多还是用作“别的”和“别人”之意。盛唐以后,“他”字开始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使用,但这种用法也还不多见,只是出现在一些诗作里。直到唐代的传奇小说和变文里,用例开始多了起来: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杜甫《清明》诗)
  计时应拒得,佯作不禁他。(《游仙窟》)
  他亦知有李十郎名字,非常欢惬。(《霍小玉传》)
  宋代之后,“他”才成为第三人称代词的基本形式。此后,“他”在北方话中逐渐排除了其它所有有关第三人称代词的词,成为北方话口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唯一形式,并且一直流传到今天。“他”字从成为第三人称代词开始,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之前,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口语和白话文学里,“他”字不区分性别,既可以指男性,也可以指女性,还可以指除人以外的事物。
  相较于“它”和“他”,“她”字产生的最晚。“她”字的历史迄今为止也不到一百年而已。“她”是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才出现的,是后来被公认为这个时期所发明的最迷人的汉语新词语之一。一千多年来,中国人始终生活在“他”字没有性别区分的形式之中,并没有感到什么不适。直到20世纪初,受西洋语法的影响,国人突然发现汉语中没有英语、法语以及其他欧洲语言中第三人称阴性代词的对等词。例如英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有三个,分别是he、she和it,它们分别指代男性、女性和事物。而我们的文化精英们在翻译英语作品时,面对这三个不同形式的人称代词,只能一律用“他”字来反映。有些国人认为没有这个对等词是汉语本身的一个严重缺陷,于是他们做出种种努力设计新词来弥补这一缺陷。1920年8月,刘半农在伦敦写下白话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在这首诗里,刘半农首创了“她”字。此后围绕阴性单数第三人称代词的发明展开了有趣的讨论,当时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了一系列的相关文章:《她字的研究》、《驳“她字的研究”》、《非“驳她字的研究”》、《这是刘半农的错》等等。经过几年的论争与实验,中国作家和语言学家最终认定了“她”字。鲁迅小说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便反映了这一有趣的实验阶段。在鲁迅早期的小说里交替使用通常不区分性别的“他”和吴方言的“伊”,来指称小说里的女性人物,如:
  “他(单四嫂子)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他自己和他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明天》,1920年)
  “伊(九斤老太)的曾孙女儿六斤捏着一把豆,正从对面跑来……”(《风波》,1920年)
  直到1924年发表的《祝福》,才开始使用“她”,此后一直沿用“她”。
  “那天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祝福》,1924年)
  “莫非她翻车了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伤逝》,1925年)
  “她”字在现代汉语里落地生根之后,五四时期的学人们又着手为英语里的“it”找对等词。这时候,人们在众多的汉字里找出了被弃之不用很久的“它”字,最终选择用“它”来指代除人之外的其他事物。这样一来,英语里的he、she和it在现代汉语里就分别有了自己的对等词,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系统也就正式建立起来。
  综上所述,“他”字从在口语以及白话文学中成为第三人称代词之后,在古代汉语里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古代汉语里的第三人称代词“他”有着广泛的指称含义,并无性别之区分,无论男女,一律用“他”。因此,在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年代里只有“他”,并无“她”。在《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中,所有的第三人称代词一律用“他”无可非议。但是,作为当下翻拍的一部影视作品,风格、情节设置、人物语言都可以按照原著的原汁原味来拍摄,但是台词字幕似乎已经没有必要照搬原著了,因为现代汉语已经通行了将近一百年了,现代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的性别之分也已经快有一百年的历史了,此处又何必拘泥于原著呢?而且这部电视剧据导演说是拍给80后90后看的,那么这样做既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使用规范,又有误导青少年之嫌,实属画蛇添足。如果非要讲求完全原著化的话,是不是字幕也要变成繁体字的呢?毕竟曹雪芹那个时代很多文字不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简化过的汉字呀!所以笔者认为:新版《红楼梦》台词字幕中对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使用,确实不甚恰当。为了更好地规范、使用现代汉语,新版《红楼梦》台词字幕中第三人称代词还是请按照我们现在的使用规范来应用吧。
  参考文献:
  [1] 董莲池:《说文解字考证》,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2] 郭锡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作者简介:李艳,女,1979—,山东惠民县人,河北师范大学2009级在读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汉语教学、语言研究,工作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舒愤懑”是司马迁美学观的核心和实质,在《史记》中表现为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个体与社会矛盾的激烈冲突和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司马迁美学观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的产物,继承了前人的合理因素而有所突破,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美学观 愤懑 理想 冲突 批判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司马迁作为“刑余之人”,凭借超人的意志,坚强的信念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对白居易与宋初几位白体诗人的诗歌作品进行比照,来考察一下宋初白体诗人对白居易诗歌的学习和接受以及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与白诗相一致的淡语求味、追求理性的特点。  关键词:宋初白体诗人 白居易 诗歌体裁 学习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北宋初期诗坛出现“白体”,白居易的诗歌成为宋初诗人接受的典范,无论是其诗歌的题材、体裁、语言、风格还是文人心态都成为宋初诗人创作
期刊
摘要:本文从写作动机、人格追求、创作题材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对晚唐小品文和晚明小品文作了比较。认为从写作动机来看,晚唐小品文以“文以载道”为己任,晚明小品文却主张“推崇性灵”;在人格追求上,晚唐小品文以儒家思想力倡的“完”“善”的君子人格为奋斗目标,晚明小品文却能直面人性的不完美;在创作主题上,晚唐小品文集中批判现实,是“聚焦式”主题,晚明小品文则跳出这一局限,“全方位展现”了晚明文人的生活;从艺术
期刊
摘要:刘向的《列女传》是一部宣扬妇德的训诫书。它作为文学作品自9世纪传入日本后,对日本女性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拟通过日本两大物语文学作品——《源氏物语》和《源平盛衰记》来剖析《列女传》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以及它的儒家妇德思想是如何借助文学作品的传播慢慢渗透进日本本土文化,并与之融合,从而诠释中国儒家妇德思想在日本的根基及其影响。  关键词:《列女传》 物语文学 《源氏物语》 《源平盛
期刊
摘要:三曹与四萧既是政治领袖,又是文学领袖。他们不仅凭借政治地位,而且以创作实绩和理论主张,领导建安文学和梁代文学的主要潮流和审美倾向,对当时和后世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这两个皇族与文学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不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学在建安和萧梁时期的发展状况,而且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某些规律,还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政治与文学、时代与文学的关系。  关键词:三曹
期刊
摘要:《人间词话》寄寓了王国维对生与死,宇宙与人生等生命基本问题的思索叩问,是其心灵之思、情感之动的真实轨迹的描画,也流露出在其真实生活中鲜见的快乐心境!这艺术境地,的确是他的人间乐土。王国维用一生的忧郁换来写《人间词话》的快乐,并让此快乐直达每一位用心聆听《人间词话》者的灵魂深处。  关键词:快乐 人间词话 忧郁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王国维可谓少年早慧,可称得上
期刊
摘要:汉末社会转型期,士人的心态逐渐脱离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他们开始将注意力从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转向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文人心态的转变引发了文学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他们在文学上开始从言集体之“志”转向抒发一己之“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作品的主题无论是写游子功名不就的苦闷不满,还是生命意识觉醒与相思之情的倾诉,从中都反映作者开始将文学关注的中心转移到对个体生命和个体情感体验的关注,而这种
期刊
摘要:网络文学从产生到现在,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却已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功利性、庸俗、过度追求时尚化等,这些都与文化消费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文化消费主义泛滥的时代,网络文学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坚守艺术审美自律性和社会干预的属性。  关键词:文化消费主义 网络文学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期刊
摘要:卢梭认为,共同体的构建依赖于契约和立法,自由和平等是一种以法律和道德自由代替自然自由的过程;卢梭的共和思想是对古希腊共和传统的继承和超越,是对古典共和主义的发展;将卢梭的自由观念理解为“自主”,说“人民是主权者”,是对卢梭的两大误读,自由不等于自主,“主权在民”不同于“人民是主权者”。  关键词:卢梭 共和主义 法律至上 人民主权 自由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卢梭
期刊
摘要:“作为”的语义有二:一是“做、制造、创作、设置”义,从先秦两汉到六朝,都是单一稳定的动词用法,此用法可看作是动词,也可看作是动词词组;到了唐宋时期,动词“作为”有了名词的用法,意义是“所作所为、行为”,这是现代汉语名词“作为”词汇化的萌芽期;明清时期,名词“作为”用法渐多,而动词用法渐少;直到现代汉语,这类动词“作为”彻底消失,名词“作为”用法稳定。  关键词:作为 短语 词汇化  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