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年级语文教学游戏化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nxj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永远生活在游戏中”,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深感游戏教学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游戏,使学生在自然而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对于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兴趣大有裨益。
  一.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性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一堂好课,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互动。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极不稳定,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变换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并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注意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
  在教《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若用谈话式的方式导入显得枯燥无味,于是我采用游戏“找妈妈”的方式进行导入:同学们,我们都有妈妈,动物们也一样,下面请大家帮个忙,给动物们找找妈妈吧?于是出示了好多动物和它们妈妈的图片,请同学们帮忙,当出示小蝌蚪的时候,图片没有啦,妈妈不见了。学生们都很喜欢小蝌蚪,看到它没有妈妈,很是着急,都想帮帮它,通过“找妈妈”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好品质,也使学生在一上课就处于兴奋状态,并完全进入了角色,有利于课堂教学。
  二.利用游戏教学丰富日常知识,开拓创新。
  教學活动与生活是紧密相关,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我们创设的内容要简单易懂,接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以丰富学生的日常知识。
  每个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小小的生字、笔画当作人来看待,让汉字“活”起来,“动”起来,走进自己编的小故事中。如区分“玩”与“完”。我就编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国王的儿子最喜欢玩了,他玩的时候从来不戴帽子,因为神仙曾告诉他,只要戴上了帽子,尤其是“宝盖帽”他就完了,他就要独立生活,不再是国王的儿子。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把“玩”叫做“玩耍”的“玩”,把“完”叫做“完了”,“完成”的“完”。
  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既识了字,又学会区分。以后学生在给汉字编故事的时候,也会去寻找汉字的特点。这样做会拓展发散性思维,激发创新意识。识字会变得生动有趣,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游戏教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能把课堂中所学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游戏教学帮助后进生转化,提高成绩。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对于游戏,他们是那么迷恋。因为孩子们需要玩,这是人的天性,也有益于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低年级的儿童,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动作能力较差,学习上容易产生障碍,而游戏教学是补偿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如进行看图识字教学时,我让学生跑到指定地点找到图片对应的生字,让两个学生进行比赛,看谁能按要求先找到,让学生动起来。这样,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看图、识字能力,另一方面训练了学生跑动的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游戏教育,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使后进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轻松学到知识。
  四.利用游戏教学培养交际能力,适应社会。
  要把儿童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就必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根据低年级语文分组教学的需要,设计了情境游戏,在模拟情景下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强化儿童的感知,促使儿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如教学口语交际“让坐”时,我设计“乘坐公共汽车”这一情景,利用班级的课桌椅拼搭成公共汽车,教师进行讲解并示范,然后请各类学生进行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知道乘车的一些常识;并要求学生对“让坐”中的故事自己进行表演,使学生知道要给老人及有困难的人让坐。这样的实践游戏使学生加深了印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游戏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经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走进社会,适应社会。运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教学,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机,提高课堂效率。
  曹书香,教师,现居山东胶州。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教材《外国小说欣赏》在谈到小说情节时说:“作家决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的,而是要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才抵达胜利的彼岸。所以,摇摆意味着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奔跑,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呈现出犹疑不定的状态。”虽然这段话只是讲小说创作的智慧和技巧,但不只小说有摇摆,诗词文曲尽皆摇摆,文因摇摆见精神。高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几乎每一篇都千折百回,摇曳生姿。  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
对于教师的身份及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都有不同的评价,有把教师比作“蜡烛”的,有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有把教师比作“一桶水”等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教师必须对自己角色的重新定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第一,要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教者的主要任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学生在课堂上是快乐还是痛苦的,是意气风发还是愁眉苦脸的,都是由我们教师亲手来设计、引领的。纵览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虽然表面上在轰轰烈烈地高扬新课标的“大旗”,但实际上仍然存在着诸如重理性分析,轻形象感知;重书本知识,轻生活体验;重一元认知,轻多元直觉感悟的弊端。这样,原本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被折腾得死气沉沉;原本鲜活可爱,极富灵性的学生被教得了无生气;原本丰富多彩,智
我们所使用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其体裁广泛是我们大家众所周知的,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在教材中的篇幅较多,古诗词亦在诗词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我们所接触到的古诗词都蕴藏着深刻的、富有启迪意义的哲学内涵,历来使人们在广泛的传诵中自觉获取了不少的性情启迪。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我们的语文教学则必须努力使得其教学姓“语”,对一首首古诗词的教学,我们教师如何驱使学生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农村中学生作文存在两大毛病:一是作文内容缺乏时代的生活气息,无鲜明的个性,老生常谈;二是不敢写真人真事,不敢写“真 我”,不说心里话,作文无真情实感。  问题的出现与以下几个方面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是作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场作文的评分有一定的细则。严格的作文评判标准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在无意中被扼杀了。其次,长期以来
在语文教学中,虽然阅读与写作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各有侧重,但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从阅读中可以学习到作文的方法,通过作文又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二者緊密结合起来。  一.以阅读为基础,积累促写作  很多学生都曾反映:作文难写,怕写作文。尤其现今高考中主要文体是议论文,而议论文特别强调议论,需要学生自己阐发观点,而学生也想尽量地符合高考的要求,但苦于没有东西可写,实在
背诵历来是一种被大家公认的好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离不开背诵。最新修订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就明文规定:3-4年级学段学生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5-6年级学段学生要“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7-9年级学段学生要“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香港大学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
教师的职业有较高的要求,虽然做不到“不可一字一词无来历”,但至少应该不断学习,充实自己,除了平时专业知识的积累,还可以在生态作文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的同时,和学生共同进步,达到提高自己专业成长的目的。  一.在生态作文教学中,创造师生生命活力  “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生态教学中教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有效性是指在合作中,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评价,相互激励,取长补短,有助于智力放大,思维共振,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益。同时,充分扩大每个学生发言、表现、交流、评价的机会,激活了每一个学生,使人人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都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那么,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要精心考
在初中阶段实施有效的古诗教学,应该重点抓住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让学生看得懂。古人读诗没有大的语言障碍,近人读诗障碍不大,而对于今天在快餐文化浸染下成长起来、缺乏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基本积累的初中生,读诗障碍就很大了。这种障碍,包括古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离当代学生太遥远,古诗语言在表达习惯、字词意义、句法结构等方面与今天大相径庭。要当代学生像古代学子那样主要通过诵读涵咏来学诗,恐怕会让人误入歧途。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