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教师的身份及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都有不同的评价,有把教师比作“蜡烛”的,有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有把教师比作“一桶水”等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教师必须对自己角色的重新定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第一,要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教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学會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实践能力,所谓“教是为了不教”也告诉我们,教者的功能重在引导,重在指导学生学会方法、学会思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重点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及形成健康的情感与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为了达成新标准所规定的这些要求,教者必须要树立在课堂上敢破敢立的思想,一是不能惟教参是从,教参只是教师的教学参考用书,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教参的观点唯命是从,不加取舍地全部照搬,这不仅助长了教师的懒汉思想,而且教师的一点创造性的想法也会随着对教参依赖程度的逐步加深而被消磨掉。二是教者要努力让学生掌握规律,学会方法,而不是不顾学生感受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有的教师在上课时,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要么将课文支离破碎地进行讲解,要么是婆婆妈妈地唠叨不停,其实学生最反感的就是这样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力求做到支离破碎的“分析”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不讲,学生接受起来稀里糊涂的坚决不讲。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者也要学会“偷懒”,只要把“渔”给了学生,可能比你讲一千遍、一万遍都起作用。
  第二,从单向的传授者转变为多向的合作者。语文教师既要懂得合作在教育行为中的重要意义,更要善于进行合作。在多向的合作中,教师要把自己当做一名合作者而不是课堂的领导者,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认为教师信任他们,才愿意与教师进行合作,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从这一意义来说,教师就应是智慧的化身,是文明的使者,当教师以合作的方式,以开放的精神,以民主的态度进行课堂教学,那么对学生而言,课堂就不再是一个纯接受知识的场所,而是成了一个体现学生自身生命价值和人格力量的社会环境。第二是要善于与教材进行合作,教材是最好的例子,当前一些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对教材过分倚重,恨不得要把教材里里外外倒腾三遍;一是彻底背离教材,天马行空,任意发挥。第一种做法看似细心,其实它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因为这种做法扼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创造潜能;而第二种做法看似具有创造的特征,但这种无原则的发挥也同样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与教材进行良好的合作,最根本的前提就是在吃透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课不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课堂就会失去方向。
  第三,从课堂的统治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新的历史时期的一场教育革命,这场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把教师从“神坛”赶到“人坛”,教者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成为课堂的平等交流者,就必须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或者采用以讨论为主的多向交流方式,或采用以探究、研讨的综合交流方式,这不仅能确保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活跃的状态,而且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使信息交流呈现纵横交错的立体状态,更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对教师的角色要求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一定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紧紧扣住新课程标准,切实做好自己课堂角色的转换工作。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外练笔是学生感悟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引导学生读写结合的有效方式,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我尝试指导学生从三个方面着手练笔,效果显著。  一.抄写美文打基础  学生喜欢阅读中外名著,喜欢读各种报刊杂志,喜欢读同龄人的作文。为此,指导学生从阅读的文字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按照笔者的理解,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一言以概括,就是“强调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主
文言文的阅读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不感兴趣,认为文言文离现在太远了,现代人又不说文言文,学了没有益处。如何去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呢?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要学好文言文,应从提高学习兴趣入手。特别是初一的文言文教学,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一定要在初中起始阶段引导学生认真学好文言文,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
语文教材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范本,然而,其容量和篇幅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写作能力的需要,而语文读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缺憾。这里辑录了古今中外丰富多样的各类文学作品,认真地阅读这些人文经典,有助于丰富语文素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构建精神家园。  这里有风骚流韵、诗意人生。“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让我们品味南朝民歌的缠绵柔美;“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让我们涵咏山水美景的秀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总结出了学习的三字方针:静、兴、恒。所谓“静”,就是“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学习。所谓“兴”,就是“兴趣”,在学习上培养浓厚的兴趣。所谓“恒”,就是“恒心”,学习贵在恒心。  一.静  学习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先做到“静”,即“静下心来”,这是前提,是学习的最佳精神状态。  静下心来学习,就是一心一意、心无杂念的学习。  佛教中讲的“坐禅”,讲究“六根清净”、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提作文,学生便望而生畏,谈之色变。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近几年来本人在教学中作了一些
三十多年前,女作家谌容创作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曾以其介入现实的深度和写作技法的创新引起了文坛的关注与讨论,小说中真挚感人、血肉丰满的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眼科大夫陆文婷也因此成为八十年代以来文学画廊中的经典女性形象之一。集传统文化人格与现代意识于一体的陆文婷成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标杆,她超负荷的无私奉献与完全不成比例的工作待遇也引发了一场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大讨论。小说中的陆文婷最终倒下了,经历
秋风袭来,繁霜洒满大地之时,万花纷谢,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种植物,傲然举起鲜艳的花朵,向人们展示秋天亮丽的风采,它就是菊花。菊花是多年生草本花卉,重阳节前后开花,姿态万千,迎霜挺立,清香四溢。因为以黄花为宗,故又称黄花。菊花虽说是自然界的—种植物,却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常常借助它寄托思想,表达志向,抒写情怀。  一、借菊花象征吉祥。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对重阳节的起源有一
语文是一门艺术,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们以正确的思路去理解。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首先要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并通过这些计划开展有效的教学。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意义  阅读在语文教学当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特别是就写作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础,也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
高中语文教材《外国小说欣赏》在谈到小说情节时说:“作家决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的,而是要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才抵达胜利的彼岸。所以,摇摆意味着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奔跑,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呈现出犹疑不定的状态。”虽然这段话只是讲小说创作的智慧和技巧,但不只小说有摇摆,诗词文曲尽皆摇摆,文因摇摆见精神。高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几乎每一篇都千折百回,摇曳生姿。  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