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教师的身份及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都有不同的评价,有把教师比作“蜡烛”的,有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有把教师比作“一桶水”等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教师必须对自己角色的重新定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第一,要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教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学會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实践能力,所谓“教是为了不教”也告诉我们,教者的功能重在引导,重在指导学生学会方法、学会思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重点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及形成健康的情感与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为了达成新标准所规定的这些要求,教者必须要树立在课堂上敢破敢立的思想,一是不能惟教参是从,教参只是教师的教学参考用书,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教参的观点唯命是从,不加取舍地全部照搬,这不仅助长了教师的懒汉思想,而且教师的一点创造性的想法也会随着对教参依赖程度的逐步加深而被消磨掉。二是教者要努力让学生掌握规律,学会方法,而不是不顾学生感受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有的教师在上课时,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要么将课文支离破碎地进行讲解,要么是婆婆妈妈地唠叨不停,其实学生最反感的就是这样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力求做到支离破碎的“分析”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不讲,学生接受起来稀里糊涂的坚决不讲。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者也要学会“偷懒”,只要把“渔”给了学生,可能比你讲一千遍、一万遍都起作用。
第二,从单向的传授者转变为多向的合作者。语文教师既要懂得合作在教育行为中的重要意义,更要善于进行合作。在多向的合作中,教师要把自己当做一名合作者而不是课堂的领导者,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认为教师信任他们,才愿意与教师进行合作,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从这一意义来说,教师就应是智慧的化身,是文明的使者,当教师以合作的方式,以开放的精神,以民主的态度进行课堂教学,那么对学生而言,课堂就不再是一个纯接受知识的场所,而是成了一个体现学生自身生命价值和人格力量的社会环境。第二是要善于与教材进行合作,教材是最好的例子,当前一些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对教材过分倚重,恨不得要把教材里里外外倒腾三遍;一是彻底背离教材,天马行空,任意发挥。第一种做法看似细心,其实它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因为这种做法扼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创造潜能;而第二种做法看似具有创造的特征,但这种无原则的发挥也同样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与教材进行良好的合作,最根本的前提就是在吃透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课不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课堂就会失去方向。
第三,从课堂的统治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新的历史时期的一场教育革命,这场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把教师从“神坛”赶到“人坛”,教者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成为课堂的平等交流者,就必须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或者采用以讨论为主的多向交流方式,或采用以探究、研讨的综合交流方式,这不仅能确保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活跃的状态,而且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使信息交流呈现纵横交错的立体状态,更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对教师的角色要求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一定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紧紧扣住新课程标准,切实做好自己课堂角色的转换工作。
第一,要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教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学會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实践能力,所谓“教是为了不教”也告诉我们,教者的功能重在引导,重在指导学生学会方法、学会思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重点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及形成健康的情感与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为了达成新标准所规定的这些要求,教者必须要树立在课堂上敢破敢立的思想,一是不能惟教参是从,教参只是教师的教学参考用书,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教参的观点唯命是从,不加取舍地全部照搬,这不仅助长了教师的懒汉思想,而且教师的一点创造性的想法也会随着对教参依赖程度的逐步加深而被消磨掉。二是教者要努力让学生掌握规律,学会方法,而不是不顾学生感受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有的教师在上课时,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要么将课文支离破碎地进行讲解,要么是婆婆妈妈地唠叨不停,其实学生最反感的就是这样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力求做到支离破碎的“分析”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不讲,学生接受起来稀里糊涂的坚决不讲。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者也要学会“偷懒”,只要把“渔”给了学生,可能比你讲一千遍、一万遍都起作用。
第二,从单向的传授者转变为多向的合作者。语文教师既要懂得合作在教育行为中的重要意义,更要善于进行合作。在多向的合作中,教师要把自己当做一名合作者而不是课堂的领导者,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认为教师信任他们,才愿意与教师进行合作,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从这一意义来说,教师就应是智慧的化身,是文明的使者,当教师以合作的方式,以开放的精神,以民主的态度进行课堂教学,那么对学生而言,课堂就不再是一个纯接受知识的场所,而是成了一个体现学生自身生命价值和人格力量的社会环境。第二是要善于与教材进行合作,教材是最好的例子,当前一些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对教材过分倚重,恨不得要把教材里里外外倒腾三遍;一是彻底背离教材,天马行空,任意发挥。第一种做法看似细心,其实它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因为这种做法扼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创造潜能;而第二种做法看似具有创造的特征,但这种无原则的发挥也同样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与教材进行良好的合作,最根本的前提就是在吃透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课不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课堂就会失去方向。
第三,从课堂的统治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新的历史时期的一场教育革命,这场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把教师从“神坛”赶到“人坛”,教者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成为课堂的平等交流者,就必须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或者采用以讨论为主的多向交流方式,或采用以探究、研讨的综合交流方式,这不仅能确保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活跃的状态,而且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使信息交流呈现纵横交错的立体状态,更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对教师的角色要求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一定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紧紧扣住新课程标准,切实做好自己课堂角色的转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