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口结构的调整,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不假思索地寻求帮助,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更缺失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为了改变现状,作者结合课改精神,站在对学生一生负责的高度,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究:实践灵动课堂,树立思考意识;精心设计练习,培养思考习惯;扎实巩固练习,提升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思考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推行了二胎政策,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以前有教师说,独生子女的学生很难教,那现在可以这样说,二胎时代的学生更难教。我细细想一下,也是有原因的。现在小学生的家长正是80、90后,他们长期在独生子女的文化熏陶下,已经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比如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这个习惯的背后正反映出他们缺乏足够的思考,而这样的人再来引导祖国的下一代学会思考,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基于这样的现实,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我的学生培养成一位爱思考的学生。翻阅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
一、实践灵动课堂,树立思考意识
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课堂上,教师在上面认真地讲,学生在下面随意地听,氛围相对来说比较活跃。此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班风、学风等,可至少包含这一点:学生没有很好地树立思考意识。没有意识的引领,也就没有行动的跟进。有时下课之后,我也会找班级里成绩也不错但课堂上不举手发言的学生谈心。从中了解到这样一个信息:一部分学生不是不会,而是怕问题回答错了,同学们笑话他,这样的学生就是不够自信;另一部分学生都会,他认为回答这样简单的问题没有意义。我也跟班级里的后进生交心,得知他们是觉得问题难度太大,凭自己现在的能力还不会回答。
基于上述事实,我尝试在灵动课堂的基础上专攻问题设计,其目的是设计出一套层次分明、兼顾各方的问题体系,并以此讓学生自觉树立思考的意识。这个问题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基础问题,主要针对后进生,目的是让他们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重拾学习的自信;2.提升问题,主要针对中等生,目的是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大胆思考;3.拓展问题,主要针对优秀生,目的是让他们跳一跳感受思考的魅力。问题的设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针对不同状态的学生,这3类问题也会有交叉,形成立体的问题体系,目的是能让学生更好地树立思考意识,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这样训练,一定能正确树立学生的思考意识。
二、精心设计练习,培养思考习惯
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学们一遇到问题就放弃思考,直接向困难低头。我觉得这与我培养学生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我认为:学习数学,在很大程度上不纯粹是为了解决几个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平时的练习设计中,也遵循自己的原则。每一次练习,我都会包括三个部分:1.基础练习,这部分内容是兼顾所有学生,简单地说就是每一位学生都要会,平时我很重视学生基础练习的完成情况,如果学生有困难的话,我一定要帮他们弄懂了才能回家。2.提升练习,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要很好地完成,这是培养学生良好思考习惯的关键。因为这部分练习,只要你认真思考,细心答题,都是可以做对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很好地体验思考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刚接手一个班,我会很关注,一开始,学生可能会有点不适应,等习惯养成之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效果相当好。3.拓展练习,这部分内容是给优秀生准备的,他们不屑于平时课堂上的问题难度,为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勇攀知识高峰,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会留1道思考题。当然这个思考题的难度也不是说一下子就难到极点,学生无法解答,而是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让他们在解决思考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更好思考的习惯。每节课的学生练习,我都要求自己精心设计,力求科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当学生养成良好思考习惯的时候,会反作用于我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样态。
三、扎实巩固练习,提升思考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也在发生变化,有目共睹的一个特点是浮躁。而这种浮躁的现象也存在于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之中,最显著的表现是改作业不定心,也就是巩固练习不扎实。我所遇到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在改计算题的时候,把之前错的答案又重新写一遍就交过来给我批,而这题真正的错误是题目的数据抄错了。但是他为了快速完成订正任务,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闭”着眼睛改上来再说,这样的订正,一点都不能显示思考的痕迹,更别提思考能力了。
有的学生在做解决问题的时候,他没有真正读懂题目意思,就开始下笔答题。我把这样的学生称之为“不会审题”的一类,而这一类正是不会思考的学生,但凡他能思考一下,学习效果也还是相当乐观的,因为他们不是笨。因为我也有责任,是我要求他们不要磨叽,能一秒做完的事情不要两秒完成。有的学生我在分析练习卷的时候,他听得很认真,但等到他自己订正的时候又不会了,为了完成任务,就把答案改在上面。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是正常的——听的时候懂了,做的时候不会。这一现象恰恰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学习数学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这类学生就是在听的时候没有思考,他没有带着问题去听,等改正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
四、结语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站在理论的高度,用心去培养,科学去调动。我们只要深入研究课堂,精心设计练习,扎实巩固练习,善于观察,学会引领,用真心去教育他们。我相信:学生的思考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闽锋.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J].考试周刊,2014(40).
[2]刘昌郴.在问题解决中促进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2).
(责编 翁春梅)
关键词:小学生;思考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推行了二胎政策,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以前有教师说,独生子女的学生很难教,那现在可以这样说,二胎时代的学生更难教。我细细想一下,也是有原因的。现在小学生的家长正是80、90后,他们长期在独生子女的文化熏陶下,已经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比如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这个习惯的背后正反映出他们缺乏足够的思考,而这样的人再来引导祖国的下一代学会思考,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基于这样的现实,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我的学生培养成一位爱思考的学生。翻阅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
一、实践灵动课堂,树立思考意识
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课堂上,教师在上面认真地讲,学生在下面随意地听,氛围相对来说比较活跃。此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班风、学风等,可至少包含这一点:学生没有很好地树立思考意识。没有意识的引领,也就没有行动的跟进。有时下课之后,我也会找班级里成绩也不错但课堂上不举手发言的学生谈心。从中了解到这样一个信息:一部分学生不是不会,而是怕问题回答错了,同学们笑话他,这样的学生就是不够自信;另一部分学生都会,他认为回答这样简单的问题没有意义。我也跟班级里的后进生交心,得知他们是觉得问题难度太大,凭自己现在的能力还不会回答。
基于上述事实,我尝试在灵动课堂的基础上专攻问题设计,其目的是设计出一套层次分明、兼顾各方的问题体系,并以此讓学生自觉树立思考的意识。这个问题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基础问题,主要针对后进生,目的是让他们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重拾学习的自信;2.提升问题,主要针对中等生,目的是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大胆思考;3.拓展问题,主要针对优秀生,目的是让他们跳一跳感受思考的魅力。问题的设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针对不同状态的学生,这3类问题也会有交叉,形成立体的问题体系,目的是能让学生更好地树立思考意识,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这样训练,一定能正确树立学生的思考意识。
二、精心设计练习,培养思考习惯
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学们一遇到问题就放弃思考,直接向困难低头。我觉得这与我培养学生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我认为:学习数学,在很大程度上不纯粹是为了解决几个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平时的练习设计中,也遵循自己的原则。每一次练习,我都会包括三个部分:1.基础练习,这部分内容是兼顾所有学生,简单地说就是每一位学生都要会,平时我很重视学生基础练习的完成情况,如果学生有困难的话,我一定要帮他们弄懂了才能回家。2.提升练习,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要很好地完成,这是培养学生良好思考习惯的关键。因为这部分练习,只要你认真思考,细心答题,都是可以做对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很好地体验思考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刚接手一个班,我会很关注,一开始,学生可能会有点不适应,等习惯养成之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效果相当好。3.拓展练习,这部分内容是给优秀生准备的,他们不屑于平时课堂上的问题难度,为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勇攀知识高峰,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会留1道思考题。当然这个思考题的难度也不是说一下子就难到极点,学生无法解答,而是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让他们在解决思考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更好思考的习惯。每节课的学生练习,我都要求自己精心设计,力求科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当学生养成良好思考习惯的时候,会反作用于我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样态。
三、扎实巩固练习,提升思考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也在发生变化,有目共睹的一个特点是浮躁。而这种浮躁的现象也存在于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之中,最显著的表现是改作业不定心,也就是巩固练习不扎实。我所遇到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在改计算题的时候,把之前错的答案又重新写一遍就交过来给我批,而这题真正的错误是题目的数据抄错了。但是他为了快速完成订正任务,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闭”着眼睛改上来再说,这样的订正,一点都不能显示思考的痕迹,更别提思考能力了。
有的学生在做解决问题的时候,他没有真正读懂题目意思,就开始下笔答题。我把这样的学生称之为“不会审题”的一类,而这一类正是不会思考的学生,但凡他能思考一下,学习效果也还是相当乐观的,因为他们不是笨。因为我也有责任,是我要求他们不要磨叽,能一秒做完的事情不要两秒完成。有的学生我在分析练习卷的时候,他听得很认真,但等到他自己订正的时候又不会了,为了完成任务,就把答案改在上面。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是正常的——听的时候懂了,做的时候不会。这一现象恰恰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学习数学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这类学生就是在听的时候没有思考,他没有带着问题去听,等改正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
四、结语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站在理论的高度,用心去培养,科学去调动。我们只要深入研究课堂,精心设计练习,扎实巩固练习,善于观察,学会引领,用真心去教育他们。我相信:学生的思考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闽锋.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J].考试周刊,2014(40).
[2]刘昌郴.在问题解决中促进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2).
(责编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