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兴趣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尤其突出。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对于理解力和想象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有时会难以理解,甚至会望而却步,于是逃避数学、讨厌数学、排斥数学,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一、数学教学应该是生动的、具体的、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无味的,但是,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数学同样是生动的,有价值的,以下面案例为例: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统计塑料袋个数的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以下为教学过程梗概。
师:请小A上来把全班同学统计的数据填在这张表格里(前一周已留家庭作业,每个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个数,教师也给出自己家庭的统计数据--教师自然地把自己融入到班级去)。
师:哪一位同学能根据这组数据,描述一下我们班同学的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情况?
小B:我们班同学的家庭一周内共丢弃的塑料袋总数是17+18+12+27+…+19+18+17=761。
小C:老师,可以用乘法。塑料袋的总数是18×14+17×14+27×2+19×4+12×2+16×5+10×2+9+8=761。
师:很好,他们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吗? (适时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而且不急于评价不同做法的优劣,这有利于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事实上,学生自己会给出评价,并作出自己的选择)
……
师:它和平均数相同吗?(让学生再一次感受不同统计量的差异)如果有人问我们班一个同学的家庭通常丢弃多少塑料袋,你们说答案是什么?(强调用不同统计量表示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
学生议论……
师:下面我们看一看这些塑料袋会污染多大面积的土地。(与环保相联系,实用数学与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充满责任感)
小M:这要看一个塑料袋占大约多大地方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清晰,并且具有估算的意识)
我们可以把它当作长方形,大概有30厘米长, 20厘米宽,即600厘米2。761个塑料袋共占据761×600,即456600厘米2,也就是45.66米2。真大!
师:大家想一想,照这样下去,一年我们大概会污染多少土地?如果是全校同学的家庭一年大概会污染多少土地?(将计算自然地融入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30000米,请大家算一下,按照这个速度,我们全校师生的家庭只要多少时间就会污染整个学校这么大的地方。(震撼!学生被家庭生活中小小的塑料袋带来的污染震惊了,数学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如此紧密,数学的实用价值凸显。)
这样的教学,有思考,有生活,有价值,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在对问题的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享受数学生活,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转变观念,跳出书本,透过树木看森林
数学家华罗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一不可用数学来表达。”数学无处不在,生活的边界就是数学的边界,数学如此广博,那么除了日常课堂教学,数学还应带给孩子什么呢?
一个中国高材生在美国留学,老师讲了六点,考试时,他全答对了,老师只给了他最低的等级。他不服气,找老师理论。老师解释:“你答了六点不错,可这六点全是我讲的呀。只不过你记住了,通过考试又原封不动地还给了我,你为什么不能从我讲的六点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得出新的见解呢?”多好的回应啊,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确在发生改变,小学数学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你问我答模式,课堂不再是机械的、生硬的,但是与根本性转变尚有距离,追根究底,是教师的观念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我们的数学教学,仍然是教学生一些数学的结论和数学技巧,结论和技巧不经常用,学生很快就会忘记,教师没有通过数学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就是要敢于质疑,对问题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也就是遇到问题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弄明白为什么,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每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应力求跳出数学教数学,不能把自己和学生都死死地捆绑在教科书里;每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都要通过数学,让学生充满好奇地去追根溯源,透过树木看见森林。
三、顺势而为,开发活动,举一反三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顺应孩子爱玩、乐于活动的天性,围绕有价值的数学设计开发适应孩子年龄特点的数学活动,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才有可能是最有效的。”
这样的数学活动,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学生在有价值的数学学习中更能产生学习的激情,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思維。究根追底,我们的每一次教学改革,其目的都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箐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一、数学教学应该是生动的、具体的、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无味的,但是,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数学同样是生动的,有价值的,以下面案例为例: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统计塑料袋个数的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以下为教学过程梗概。
师:请小A上来把全班同学统计的数据填在这张表格里(前一周已留家庭作业,每个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个数,教师也给出自己家庭的统计数据--教师自然地把自己融入到班级去)。
师:哪一位同学能根据这组数据,描述一下我们班同学的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情况?
小B:我们班同学的家庭一周内共丢弃的塑料袋总数是17+18+12+27+…+19+18+17=761。
小C:老师,可以用乘法。塑料袋的总数是18×14+17×14+27×2+19×4+12×2+16×5+10×2+9+8=761。
师:很好,他们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吗? (适时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而且不急于评价不同做法的优劣,这有利于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事实上,学生自己会给出评价,并作出自己的选择)
……
师:它和平均数相同吗?(让学生再一次感受不同统计量的差异)如果有人问我们班一个同学的家庭通常丢弃多少塑料袋,你们说答案是什么?(强调用不同统计量表示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
学生议论……
师:下面我们看一看这些塑料袋会污染多大面积的土地。(与环保相联系,实用数学与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充满责任感)
小M:这要看一个塑料袋占大约多大地方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清晰,并且具有估算的意识)
我们可以把它当作长方形,大概有30厘米长, 20厘米宽,即600厘米2。761个塑料袋共占据761×600,即456600厘米2,也就是45.66米2。真大!
师:大家想一想,照这样下去,一年我们大概会污染多少土地?如果是全校同学的家庭一年大概会污染多少土地?(将计算自然地融入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30000米,请大家算一下,按照这个速度,我们全校师生的家庭只要多少时间就会污染整个学校这么大的地方。(震撼!学生被家庭生活中小小的塑料袋带来的污染震惊了,数学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如此紧密,数学的实用价值凸显。)
这样的教学,有思考,有生活,有价值,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在对问题的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享受数学生活,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转变观念,跳出书本,透过树木看森林
数学家华罗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一不可用数学来表达。”数学无处不在,生活的边界就是数学的边界,数学如此广博,那么除了日常课堂教学,数学还应带给孩子什么呢?
一个中国高材生在美国留学,老师讲了六点,考试时,他全答对了,老师只给了他最低的等级。他不服气,找老师理论。老师解释:“你答了六点不错,可这六点全是我讲的呀。只不过你记住了,通过考试又原封不动地还给了我,你为什么不能从我讲的六点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得出新的见解呢?”多好的回应啊,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确在发生改变,小学数学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你问我答模式,课堂不再是机械的、生硬的,但是与根本性转变尚有距离,追根究底,是教师的观念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我们的数学教学,仍然是教学生一些数学的结论和数学技巧,结论和技巧不经常用,学生很快就会忘记,教师没有通过数学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就是要敢于质疑,对问题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也就是遇到问题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弄明白为什么,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每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应力求跳出数学教数学,不能把自己和学生都死死地捆绑在教科书里;每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都要通过数学,让学生充满好奇地去追根溯源,透过树木看见森林。
三、顺势而为,开发活动,举一反三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顺应孩子爱玩、乐于活动的天性,围绕有价值的数学设计开发适应孩子年龄特点的数学活动,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才有可能是最有效的。”
这样的数学活动,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学生在有价值的数学学习中更能产生学习的激情,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思維。究根追底,我们的每一次教学改革,其目的都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箐山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