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文德斯的作品,多数人是从电影开始,特别是从色彩多样的古巴、《乐士浮生录Buena Vista Social Club》。我也不例外。因为那样美妙的乐章,对文德斯的影像,也有了最深切的记忆。
在电影流动的影像里,影像的瞬间,不像照片那样蕴藏着一些什么情境,可以绵延地想象那些故事的后续。随着时间的流动,影像成为一种片段、一则故事,那是文德斯的电影。在《一次》这部作品里,照片及文字则有另一种不一样的叙事方式,安静且静止的。
文德斯在这本简洁优雅的摄影文集中,将文字与影像如随兴的抒情诗一般串搭。二百多帧照片、四十多段日记诗散文随笔,都是文德斯在世界各地拍摄或勘景的旅途中,记录下来的各种经历,寻常的、不寻常的。旅行散文和照片日记合二为一,真实的旅行和选景拍摄的工作随感、平常生活诸如五百年历史的阿尔卑斯山农庄小屋、街头流浪儿……书中旅途遍及世界各地:美国、澳洲、日本、巴厘岛、冰岛、俄国、南非,还有许多有趣的世界电影大师和同行故事,如黑泽明、高达、大岛渚和马丁史柯西斯,映照出他们在电影屏幕之外真实的一面。
有一回在旅程中带上这本《一次》,在拍了一天照以后,拾起这本书,看着文德斯的每一格影像,想着白天拍照的自己,便想这大概也是一个旅人替旅程做的一种记录。即使不是流动的,但每格影像搭配他的文字,就像是跟他经历了那一次的旅程那般。
看着既鲜艳又灰暗的莫斯科、横车穿越德州时看见的老牛仔、蒙大拿州每周烧掉一栋建筑的布特,和那些电影界中的制片、演员、导演的旅行,便会不由自主地揣想拿着相机的文德斯,从相机的另一端望出去的视野,他的姿势、他的角度,他画出的那个框框在哪里,或者他的心情是什么?
就像有一次,文德斯拍了一张雪融之前的纽约街景,然后他要花很长的时间才找到他那被雪覆盖的车。又一次,他在下雪的时候拍了一个墓园,又在雪融之后用彩色的胶卷拍下这个墓园。那些瞬间,他是否会想着另一场雪,及那雪融的前后?
文德斯说:“每张照片也可以是一部电影的一个开头。”就像在每一次的旅程中,替每一个下一步的旅程做的开头,都从这一小小格展开。文德斯的照片里,含有大量故事情节。仿佛下一格会继续下去,但就在那个瞬间,被收服在底片里,搭着文字,你可以在那文字间,看见他原来的想象,以及故事之后的发展,而再之后,就要凭借自己的天马行空,再替故事不断延续。
没有色彩,也是《一次》里不同于一般人习惯的呈现。人们总觉得彩色的照片才能更真实地将所看见的记录下来。但在黑白的照片中,更多时候,不会因为色彩的强烈而失去了焦点,反倒在黑白之间,让故事和那主角、那主题,鲜明地留在照片里。
有几次拿着数码相机,特别将色彩调到黑白,希望拍一些不一样的照片。拍快乐的场景。不适合黑白画面;拍比较悲伤、难过的场面,又惊觉黑白画面里,反倒将悲伤、难过,或者场景本身的孤寂太过强烈地表现出来。那是瞬间面对失去色彩的感受,不尽然皆是不好的记忆,但总在那时,按下快门的手,会停顿一些,比彩色的画面,更需要瞬间的思考才能决定。
用胶卷拍照又让拍照成为一种更为瞬间的记忆。或许旅程上你遗忘了什么,要等到照片冲洗过后,才能从中忆起那些旅程的故事,有时候光线不对暗黑了一片,或者空白了一堆,反倒让那一部分的旅程,成为零散的记忆,拼拼凑凑。也就成了另一则故事。
开始拍照以后,习惯在看电影的时候,拆解每一个画面,看那些流动的影像里,恰好停下来的画面是怎么安排的,角色在右边、场景正昏黄、风正流动着,还有更多更多的影像,停住了都是一幅幅精采的呈现。于是发现看电影也成为另一种看相本的形式,成为脑海中对影像的延续。
一次的瞬间,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构筑了照片的场景、角色的分配,以及后来故事的延续性。文德斯用他的照片,及那些短暂的文字,说了一则又一则的故事。或许是他在旅行里的故事,或许也是我们在他的故事里,继续下去的故事。这是拍照的美好,也是照片停住瞬间,让他人走入故事的方式。就在那一瞬间,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故事!
在电影流动的影像里,影像的瞬间,不像照片那样蕴藏着一些什么情境,可以绵延地想象那些故事的后续。随着时间的流动,影像成为一种片段、一则故事,那是文德斯的电影。在《一次》这部作品里,照片及文字则有另一种不一样的叙事方式,安静且静止的。
文德斯在这本简洁优雅的摄影文集中,将文字与影像如随兴的抒情诗一般串搭。二百多帧照片、四十多段日记诗散文随笔,都是文德斯在世界各地拍摄或勘景的旅途中,记录下来的各种经历,寻常的、不寻常的。旅行散文和照片日记合二为一,真实的旅行和选景拍摄的工作随感、平常生活诸如五百年历史的阿尔卑斯山农庄小屋、街头流浪儿……书中旅途遍及世界各地:美国、澳洲、日本、巴厘岛、冰岛、俄国、南非,还有许多有趣的世界电影大师和同行故事,如黑泽明、高达、大岛渚和马丁史柯西斯,映照出他们在电影屏幕之外真实的一面。
有一回在旅程中带上这本《一次》,在拍了一天照以后,拾起这本书,看着文德斯的每一格影像,想着白天拍照的自己,便想这大概也是一个旅人替旅程做的一种记录。即使不是流动的,但每格影像搭配他的文字,就像是跟他经历了那一次的旅程那般。
看着既鲜艳又灰暗的莫斯科、横车穿越德州时看见的老牛仔、蒙大拿州每周烧掉一栋建筑的布特,和那些电影界中的制片、演员、导演的旅行,便会不由自主地揣想拿着相机的文德斯,从相机的另一端望出去的视野,他的姿势、他的角度,他画出的那个框框在哪里,或者他的心情是什么?
就像有一次,文德斯拍了一张雪融之前的纽约街景,然后他要花很长的时间才找到他那被雪覆盖的车。又一次,他在下雪的时候拍了一个墓园,又在雪融之后用彩色的胶卷拍下这个墓园。那些瞬间,他是否会想着另一场雪,及那雪融的前后?
文德斯说:“每张照片也可以是一部电影的一个开头。”就像在每一次的旅程中,替每一个下一步的旅程做的开头,都从这一小小格展开。文德斯的照片里,含有大量故事情节。仿佛下一格会继续下去,但就在那个瞬间,被收服在底片里,搭着文字,你可以在那文字间,看见他原来的想象,以及故事之后的发展,而再之后,就要凭借自己的天马行空,再替故事不断延续。
没有色彩,也是《一次》里不同于一般人习惯的呈现。人们总觉得彩色的照片才能更真实地将所看见的记录下来。但在黑白的照片中,更多时候,不会因为色彩的强烈而失去了焦点,反倒在黑白之间,让故事和那主角、那主题,鲜明地留在照片里。
有几次拿着数码相机,特别将色彩调到黑白,希望拍一些不一样的照片。拍快乐的场景。不适合黑白画面;拍比较悲伤、难过的场面,又惊觉黑白画面里,反倒将悲伤、难过,或者场景本身的孤寂太过强烈地表现出来。那是瞬间面对失去色彩的感受,不尽然皆是不好的记忆,但总在那时,按下快门的手,会停顿一些,比彩色的画面,更需要瞬间的思考才能决定。
用胶卷拍照又让拍照成为一种更为瞬间的记忆。或许旅程上你遗忘了什么,要等到照片冲洗过后,才能从中忆起那些旅程的故事,有时候光线不对暗黑了一片,或者空白了一堆,反倒让那一部分的旅程,成为零散的记忆,拼拼凑凑。也就成了另一则故事。
开始拍照以后,习惯在看电影的时候,拆解每一个画面,看那些流动的影像里,恰好停下来的画面是怎么安排的,角色在右边、场景正昏黄、风正流动着,还有更多更多的影像,停住了都是一幅幅精采的呈现。于是发现看电影也成为另一种看相本的形式,成为脑海中对影像的延续。
一次的瞬间,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构筑了照片的场景、角色的分配,以及后来故事的延续性。文德斯用他的照片,及那些短暂的文字,说了一则又一则的故事。或许是他在旅行里的故事,或许也是我们在他的故事里,继续下去的故事。这是拍照的美好,也是照片停住瞬间,让他人走入故事的方式。就在那一瞬间,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