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的瞬间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文德斯的作品,多数人是从电影开始,特别是从色彩多样的古巴、《乐士浮生录Buena Vista Social Club》。我也不例外。因为那样美妙的乐章,对文德斯的影像,也有了最深切的记忆。
  在电影流动的影像里,影像的瞬间,不像照片那样蕴藏着一些什么情境,可以绵延地想象那些故事的后续。随着时间的流动,影像成为一种片段、一则故事,那是文德斯的电影。在《一次》这部作品里,照片及文字则有另一种不一样的叙事方式,安静且静止的。
  文德斯在这本简洁优雅的摄影文集中,将文字与影像如随兴的抒情诗一般串搭。二百多帧照片、四十多段日记诗散文随笔,都是文德斯在世界各地拍摄或勘景的旅途中,记录下来的各种经历,寻常的、不寻常的。旅行散文和照片日记合二为一,真实的旅行和选景拍摄的工作随感、平常生活诸如五百年历史的阿尔卑斯山农庄小屋、街头流浪儿……书中旅途遍及世界各地:美国、澳洲、日本、巴厘岛、冰岛、俄国、南非,还有许多有趣的世界电影大师和同行故事,如黑泽明、高达、大岛渚和马丁史柯西斯,映照出他们在电影屏幕之外真实的一面。
  有一回在旅程中带上这本《一次》,在拍了一天照以后,拾起这本书,看着文德斯的每一格影像,想着白天拍照的自己,便想这大概也是一个旅人替旅程做的一种记录。即使不是流动的,但每格影像搭配他的文字,就像是跟他经历了那一次的旅程那般。
  看着既鲜艳又灰暗的莫斯科、横车穿越德州时看见的老牛仔、蒙大拿州每周烧掉一栋建筑的布特,和那些电影界中的制片、演员、导演的旅行,便会不由自主地揣想拿着相机的文德斯,从相机的另一端望出去的视野,他的姿势、他的角度,他画出的那个框框在哪里,或者他的心情是什么?
  就像有一次,文德斯拍了一张雪融之前的纽约街景,然后他要花很长的时间才找到他那被雪覆盖的车。又一次,他在下雪的时候拍了一个墓园,又在雪融之后用彩色的胶卷拍下这个墓园。那些瞬间,他是否会想着另一场雪,及那雪融的前后?
  文德斯说:“每张照片也可以是一部电影的一个开头。”就像在每一次的旅程中,替每一个下一步的旅程做的开头,都从这一小小格展开。文德斯的照片里,含有大量故事情节。仿佛下一格会继续下去,但就在那个瞬间,被收服在底片里,搭着文字,你可以在那文字间,看见他原来的想象,以及故事之后的发展,而再之后,就要凭借自己的天马行空,再替故事不断延续。
  没有色彩,也是《一次》里不同于一般人习惯的呈现。人们总觉得彩色的照片才能更真实地将所看见的记录下来。但在黑白的照片中,更多时候,不会因为色彩的强烈而失去了焦点,反倒在黑白之间,让故事和那主角、那主题,鲜明地留在照片里。
  有几次拿着数码相机,特别将色彩调到黑白,希望拍一些不一样的照片。拍快乐的场景。不适合黑白画面;拍比较悲伤、难过的场面,又惊觉黑白画面里,反倒将悲伤、难过,或者场景本身的孤寂太过强烈地表现出来。那是瞬间面对失去色彩的感受,不尽然皆是不好的记忆,但总在那时,按下快门的手,会停顿一些,比彩色的画面,更需要瞬间的思考才能决定。
  用胶卷拍照又让拍照成为一种更为瞬间的记忆。或许旅程上你遗忘了什么,要等到照片冲洗过后,才能从中忆起那些旅程的故事,有时候光线不对暗黑了一片,或者空白了一堆,反倒让那一部分的旅程,成为零散的记忆,拼拼凑凑。也就成了另一则故事。
  开始拍照以后,习惯在看电影的时候,拆解每一个画面,看那些流动的影像里,恰好停下来的画面是怎么安排的,角色在右边、场景正昏黄、风正流动着,还有更多更多的影像,停住了都是一幅幅精采的呈现。于是发现看电影也成为另一种看相本的形式,成为脑海中对影像的延续。
  一次的瞬间,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构筑了照片的场景、角色的分配,以及后来故事的延续性。文德斯用他的照片,及那些短暂的文字,说了一则又一则的故事。或许是他在旅行里的故事,或许也是我们在他的故事里,继续下去的故事。这是拍照的美好,也是照片停住瞬间,让他人走入故事的方式。就在那一瞬间,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故事!
其他文献
灵凤藏书票    1986年8月我第一次到香港参加书展,此行最重要的,还是寻找后来定居香港的叶灵凤的遗物。不过叶氏去世后,他的后人便将全部藏书捐给图书馆,所以他的藏书极少在旧书摊出现,更不要说书上贴着的藏书票。要靠淘书的管道找到,恐怕是比登天还难;所以,收藏一款叶灵凤的藏书票,始终是国内藏书票收藏界梦寐以求的。  那时我刚刚加入藏书票收藏的行列,而且在出版社的门市部工作,缺乏人脉,所以只好请当地的
期刊
蒙古人是崇拜鹰的民族,相传鹰是最长寿的鸟类。当鹰长到四十岁时,它的钢喙及利爪便已弯曲变形,毁损不堪。此时,鹰便面临抉择,一是慢慢饿死;一是奋飞到高山之巅,在一块坚石上,撞落自己的钢喙,静等利喙再生,用新喙逐一剥脱两爪的外鞘,同时,将全身羽毛,一根根拔光。其后,全身光秃的巨鹰,便默默待在山巅,静等羽翼、爪牙长全后,终能获得重生。    老实说,当我一眼见到传说中的所谓“元朝龙兴之都,蒙元文化故乡”的
期刊
刘瑞林  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识》、《我执》大陆版策划人    我个人比较喜欢梁文道的时评,所以跟他接触后就跟他谈出版时评作品,而且他在大陆被读者认识也是因为他的时事评论,因此选择以时评集作为梁文道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书。  我们出书的一个原则是自己特别喜欢才会做,尤其是重点推的书,往往是我们自己很认同的作品。我们虽然知道梁文道的书在大陆会有不错的销量,但是《常识》一年能卖二十几
期刊
迷信山风海雨,  寂静的冥契与感动,  在体制中恒常渴求似不可得的自由。  唯其不可得,  能够自在也就心满意足了。   ——凌性杰    在做采访准备的那几天,脑海里一直萦绕着一个句子:“仿佛若有光”。每天接触的文字太繁杂,已经想不起来这是谁的话,又是怎样的情节。后来随手翻开《解释学的春天》,在跋里与其相遇,当下恍然大悟,这就是凌性杰的文字给我的感觉吧:仿佛若有光。如同草原上的破晓,幽微、不刺
期刊
“数字”出版    上海书展已经被看作每年上海出版人和本地读者一起欢度的狂欢节。七天的“节日”一结束,主办方就开始大盘点,有很多好看的数字,比如总的销售额(含分会场和网上销售)是3,800万元,订货码洋1.8亿,800万元团购码洋。  依然是数字,下面这组数字值得我们回味:据报道,2009年上海书展展场销售码洋2,800万,读者有24万。  根据这组数字,我做了一个计算,上面数字说明一个进场的读者
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人大社)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她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的综合优势,秉承“出教材学术精品,育人文社科英才”的理念,大力实施精品战略,以优秀的出版物传播先进文化。自建社以来,出版了一大批具有文化积累与文化传播价值的优秀教材和学术著作,涵盖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个学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行政学、人口学、环境学、新闻学、档案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
期刊
2009年8月13日,上海书展在迁至远离市中心的世贸商城两年后,终于又重新搬回了交通便利的上海展览中心。  把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形容成“庙会”,估计没有多少人会提反对意见。《东方早报》的文化记者石剑峰总结得好,他说:上海书展说到底就是“一次持续7日的图书商品大展销,外加拉来几百号名人做促销”。每年8月的这场书的庙会,热热闹闹、拥拥挤挤,是各家出版社的一次大聚会,也是众多爱书之人的一次小团圆。  既
期刊
写给所有的石雕艺术家    (一)  十五年了  太平洋左岸的文化园区  已然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艺术共和国  在洄澜的梦土上  彼此的默契都在孕育一座不朽的图腾  文坛传言:  诗的故乡不久就能亮出另一张新的名片  头衔是:石雕之都──台湾的罗浮宫  (二)  十五年了  我要向您我共同走过的岁月致敬  向所有将不朽的基因,注入石头的体内  让艺术的纹路  流出人性流出诗的语言  流出生命光彩的伟
期刊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湖南长沙黄泥街。  这是一条狭长的街。街的两边东倒西歪地拥挤着各式各样的矮屋子:土砖墙和木板墙的,茅屋顶和瓦屋顶的,三扇窗和两扇窗的,门朝街和不朝街的,有台阶和无台阶的,带院子和不带院子的……  大概是从1978年开始,湖南长沙街头开始出现一些利用地摊销售图书的书贩,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这些书贩开始自发将销售门店集中到黄泥街。从此,黄泥街便成为爱书之人留连忘返的地方,至1
期刊
在许多人眼中博闻强识,有大学问的张大春,参加台湾综艺天后小燕姐的“百万小学堂”注2节目时,只答对了3道题,这样的成绩让很多人大跌眼镜。被淘汰后,张大春说了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他说,“我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的结果,因为大家都认为不管你有多高的学位,多好的学问,或者多大的声名,你最好是到那边去拿到十万,那我们当然都很想。可是,我觉得犯错并且被淘汰,这件事情很有效果,人家都说学而后知不足,我认为知不足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