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职机械制造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tsua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各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一、中等职业机械制造教育目前情况
  目前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已居世界第四位,是美国的1/4,日本的1/2,与德国接近,中国也一跃成为制造大国并把2020年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定为力争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并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之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面对世界制造强国的竞争优势,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要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职业教育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培养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对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起到很大的作用,机械专业教育更是制造业也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就我国的制造业来讲,要想提高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必须加强我国中职学校的机械教育。目前,我国很到制造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相当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很中高层管理人员差不多,还有一些企业和学校合作培养机械人才,这种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对中职学校机械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等职业机械制造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到中职学校传授的知识过于陈旧、滞后,远远落后于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对新产品信息了解较少,没有能及时地把握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师资力量缺乏,高新技术的发展引起高新技术人力资源的紧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的流动日益市场化。优秀的机电一体化人才纷纷被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吸引,引起机电类师资数量的紧缺。另一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新兴的技术产业,对教育人员提出新的要求,而原有的教员面临知识更新、年龄老化等问题。培训课程体系松散,不健全,机械专业是一门应用型的边缘学科。它融合机械、电子、通讯、仪表、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不是机械与电子两种技术的单混合或叠加。因此,机电一体化必然是作为崭新的技术问世。它既不是传统的机械技术,也不是传统的电气技术,有鉴于此,培训也应建立相应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学实践、实训设备不足,原有的机械实训设备陈旧,设备数量不足。实训的项目单一,与目前的实际应用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尤其职业技术教育侧重的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实训教育内容的滞后将严重影响机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手段不灵活,不能根据课程的性质灵活选用。而且缺乏一些反映机电专业先进技术的课程。现有的课程设置也缺乏弹性,没有设置一定比例的选修课,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不同岗位的需求。课程门数较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冲击了实践教学,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需要完善中职机械制造教育的对策
  为使我国机械制造也尽快赶上先进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尽快形成有规模有效益的产业,中职机械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职业教育更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手段,对于中职教育,实验教学是相当重要的环节。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学校要在实验环节中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让他们把理论知识真正的用到实际当中去。机械教育有其对实践的要求更高,没有实际的操作是很难掌握和应用的。学校应加强对现有教师进行机械技能强化培训,同时可以有计划地从大型厂矿企业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积极为他们开展教学素质培训,帮助他们尽快过好教学关,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搞好机械教育奠定师资基础。中职学校应从企业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加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提高了机械专业的教学水平,缩小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的差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的流动日益频繁,中职学校教员的人才流动也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学校教员水平资历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教学质量。因此,为了能够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首先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可以抽调有经验、有技术的骨干教师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工作,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这样,若干年以后,职业技术院校不仅可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更可以形成一个学院的高等教学风格或专业特色。机械专业是按“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设置的一个综合性强的专业。该专业覆盖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模具制造与设计等专业方向。因此,必须在市场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为该专业确定好专业方向。根据通常的划分原则,即: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应用;机械电力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
  总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在机械制造学习中应该学到的最基础的技术知识,为将来走向社会并在实践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的一种拓展,也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其作文能力。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提倡全面开展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如何使课外阅读真正起到作用,取得实效,还离不开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如何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以收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指导;方
期刊
摘 要:在教学中,语文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科,确定了它学以致用的功能。对于三年级这一过渡时段则体现在习作的训练上。由此,习作就和识字教学、阅读能力的提高一起成了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小学作文;过度时期;指导方法;尝试运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指出:对于中年级,在习作时提倡自由表达,要求能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强调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并能尝试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有效教学是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有效学习,则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再单纯地、机械地记忆、模仿,而是动手、动脑、实践,从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积极的学习活动。前者,强调了教师的有效教学的内在机智;后者,强调了学生有效学习的突出特点,这就使教与学对立统一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教学  语文课程改
期刊
摘 要:英语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考阅读的题量增大,分值增多,题材和体裁多样,而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受词汇、句型、语法等方面的限制,在阅读理解的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现在我来阐述一下英语阅读你的整体教学方面的作法。分为Pre-reading、 While-reading 、 Post-reading.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法  英语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
期刊
民族地区缺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和渠道,利用中学思想政治课对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做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课堂教学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接
期刊
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潜在的内在学习动因,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个体最大的创造力。笔者以地理学科教学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动因,进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亘古至今的终极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教育界大力倡导的使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这种目标的具体化。  一、紧扣课标要求,精心设计教案和学案  这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初中新课程改革一大特色是原则
期刊
摘 要:随着初中物理课程的深化改革,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学生实验开出率低、探究性实验教学效果差、器材短缺、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等主要问题,这一问题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状况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初中;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物理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新
期刊
摘 要:电冰箱、空调器原理与维修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存在问题,并论述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制冷技术;教学质量;方法策略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应适应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当前,我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很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用电器产品推
期刊
摘 要: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必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既有系统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它对训练学生掌握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负责精神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生产实际中对机械制图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根据生产实际、培养目标、生源基础和教学技术,运用有效的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是摆在机械制图课程
期刊
如何提高数学课的有效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呢?在实践工作中,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三点:  一、吸引学生有意注意  大家都知道先入为主的道理,其实上课也一样。在学生课间活动的放松后,虽然人坐在位子上,但是心却还在奔跑。所以,一上课,教师就要立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目光吸引过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事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上来。要设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