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当今,传媒在高科技技术的推动下取得了强势发展,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在广度和深度上将进一步加强。在融合环境下,多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传媒院校办学应立足传统人文基础和广阔社会视野,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实现学科融合后的高端价值体现。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是一所在新的传媒环境下诞生的新型学院。为了适应融合的大环境,学院将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作为发展目标,在教研工作当中融入了更多的融媒思维,不仅在学科建设上进行交融、互动,而且还构建了多学科渗透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学院成立以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教研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前不久,本刊记者采访了本院院长骆平教授。感悟学科融合、体会人文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近骆院长,感受一个学者学术生命的成长!
骆平,女,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电影学研究,为戏剧与影视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影学方向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作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等出版长篇小说《锐舞派对》《药道》《爱情有毒》等9部、长篇童话《老祖母的厨房》等3部、散文集1部、中短篇小说集1部,在《小说月报》《当代》等各类刊物发表《全职主妇的危机》《蓝霜狐》等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多篇。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当代文坛》《四川戏剧》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创作电影剧本及电视连续剧剧本各1部。先后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四川文学奖、四川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类奖项。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骆院长,您好,欢迎来我刊访谈栏目做客!我们了解到,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的目标是媒体传播与数字网络技术相融合,不同学科之间又有交叉、渗透与融合,可否谈谈媒体传播与数字网络技术是如何进行融合的?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对贵院的学科建设有什么促进?
骆平:您好,很高兴和《今传媒》的读者交流!媒体传播包括传统媒体传播和新媒体传播两种样式,传统媒体传播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等非数字的媒体形态传播;新媒体传播是指以网络数字技术为 核心的数字媒体传播,即当下普遍称谓的新媒体传播。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是对旧有技术的补偿,数字网络技术的出现直接催生了新媒体传播这种新型媒体传播样式,拓展和弥补了传统媒体传播的短板。当前,媒体传播的生态是新媒体在探路,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转型,可见数字化是整个媒体传播的趋势和关键,那么媒体传播和数字网络技术就不仅仅是融合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本体互涉关系。媒体传播既有的学科知识和性状的认识以及数字网络技术开发运用是本院新媒体与网络学科建设的方向。媒体传播与数字网络技术的融合方式主要是渠道的、内容的、技术的,深度融合的关键是思维观念的共识:互动和体验。
记者:受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巨大推动的影响,近几年,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发展突飞猛进,而且越发被重视,贵院在此专业教学上有什么创新及独特的地方?
骆平:学院以媒体传播与数字网络技术融合为目标,坚持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向,以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为育人方向。培养全媒体的新型人才是新媒体与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本院鉴于此,在课程上新增了几门网络技术应用方面的课程,请专业水平强的业界人士授课;联系学生在新媒体传播机构进行实习,增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操作和锻炼的平台;建立新媒体专业微信公众账号,在这个平台上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的作业。另外还经常邀请新媒体业界人士给学生讲座,传达业界前沿动态等。
记者:您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什么?贵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什么创新举措?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骆平:人才是发展的根本,培养符合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是传媒高校的责任。我们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突出“三个定位”:
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当代艺术发展愈来愈依赖于影像叙事和专业技能,愈来愈趋向于视听综合。学院依托我校文学与艺术学等优势学科和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等特色专业,旨在通过对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技能的系统训练,培养通晓视听语言、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能独立从事视听产品创意与制作的专业技术型优质人才。
二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学院旨在培养面向各类媒体及相关辐射产业的一线从业人员,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兼具哲学、文学、美学、传播学、外语等相关学科的良好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具有正确、高尚、前瞻的艺术思考观念,在数字化、网络化、移动互联的时代中造就能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要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随着数字传播手段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戏剧影视及新媒体艺术表现出巨大创造潜力,多维度立体化的新媒体环境成为传播影视文化的重要平台与全新渠道,不仅改变了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更推动着多元文化向前发展。为此,学院深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文化修养和创新能力,同时推进视听新媒体等相关领域前沿性、开拓性课题的开展。
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过硬的实践技能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记者:新媒体时代,懂业务、精技术、会管理、善营销是新时代传媒人才的标准,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人才观,依您看,这样的人才观能实现吗?
骆平:随着媒介融合与信息传播的深入发展,我国影视产业在改革驱动、技术推动、需求拉动的多重合力作用下,积聚了巨大的发展动能与潜力,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步入了“新视听与全媒体”时代,对相关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挑战。目前,我国影视与传媒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面临着“错位、狭窄、趋同”的严峻问题。为适应视听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解决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学院以“影视制作和新媒体研究”为学院特色,以“跨界教育、定制人才”为办学思路,以培养新媒体时代视听产业创意、制作与运营的应用复合型和理论研究型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加快打造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新媒体为引领、以增强全视听立体传播能力为导向的跨传播媒介、跨行业领域、跨专业学科的高等教育平台。懂业务、精技术、会管理、善营销是新时代传媒人才的标准应该成为我们培养人才的标准,并且我们也正在为之努力着。 对于人才培养,我们学院强调四个定制:
重实践强理论的工作坊培养模式,定制影视制作与新媒体研究的高级人才。
学院实行影视制作与新媒体研究的高级人才“工作坊”培养模式,是通过创作基地、实验室和具体科研项目的带动,在导师组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跨学界与业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定制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跨专业、跨学科的交叉复合式培养方案,定制高度契合全视听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
跨院校联合培养与跨国境学术交流,定制具有国际化视野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
记者:您作为国家一级作家,在文学方面造诣颇深,而文学与传媒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您认为这种联系是什么呢?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互影响和作用?
骆平:我们来看当代传媒的现状与发展,在任何传媒领域,可以说都离不开文学的参与。同时,传媒也影响着文学。文学已由纸质时代走入信息时代,现代传媒技术的出现,促使传媒和文学产生双重变奏,传媒对于文学不仅是外在的物质传输渠道,还是文学本身的重要构成维度,使文学与传媒组合成一个多维立体传媒系统。现代各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一方面在影响着它们传播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使得文学作品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传播、产生影响。传播使得文学的形式、小说的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记者:您是如何巧妙地把文学与传媒进行“联姻”并开展教研工作的?
骆平:我们对新媒体进行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学院与新媒体研究相关的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等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主持了《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中国网络电视批评研究》《新媒体视域下的宗教传播及其法治化研究》《新形势下提升舆论引导力对策研究》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等多项与新媒体研究紧密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以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学院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文化部项目为依托,成立科研团队和专业兴趣小组,致力于探索和解释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的新趋势、新现象和新问题,延伸和构建全新的理论及应用体系。
鉴于目前国内新媒体研究领域的学者所翻译的相关外文论著以及相关新理论数量少且更新慢的现状,学院正在积极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专门教材,并且根据生源专业情况和媒体形态变化形势,进行教材的及时更新和调整。
至于文学与传媒的联姻,我认为,不管哪种传媒形式,它的始、终端都离不开文学的参与。正如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改变了整个世界,媒介改变了一切。无论在文明发展史上还是在文学发展史上,媒介的产生和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都是功不可没的。”广播、电影、电视等视觉艺术的出现,曾一度冲击着文学的传播作用,但其实反而使文学更加活跃在其它艺术之中。与其它艺术形式联姻,才能更加体现文学的永恒魅力,众所周知,小到广告的配词,大到电影、电视剧改编的剧本,这些都需要由文学来完成。由此可见,文学已经渗透于一切传媒艺术之中。当今各种传媒类为扩大其表现力,正在突破原有的界限,互相借鉴和吸取,形成了一种超媒介的趋势。比如,文学可以与电视广告联姻,与影视艺术联姻,这些都是可以进行思考研究的。
骆平,女,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电影学研究,为戏剧与影视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影学方向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作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等出版长篇小说《锐舞派对》《药道》《爱情有毒》等9部、长篇童话《老祖母的厨房》等3部、散文集1部、中短篇小说集1部,在《小说月报》《当代》等各类刊物发表《全职主妇的危机》《蓝霜狐》等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多篇。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当代文坛》《四川戏剧》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创作电影剧本及电视连续剧剧本各1部。先后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四川文学奖、四川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类奖项。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骆院长,您好,欢迎来我刊访谈栏目做客!我们了解到,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的目标是媒体传播与数字网络技术相融合,不同学科之间又有交叉、渗透与融合,可否谈谈媒体传播与数字网络技术是如何进行融合的?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对贵院的学科建设有什么促进?
骆平:您好,很高兴和《今传媒》的读者交流!媒体传播包括传统媒体传播和新媒体传播两种样式,传统媒体传播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等非数字的媒体形态传播;新媒体传播是指以网络数字技术为 核心的数字媒体传播,即当下普遍称谓的新媒体传播。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是对旧有技术的补偿,数字网络技术的出现直接催生了新媒体传播这种新型媒体传播样式,拓展和弥补了传统媒体传播的短板。当前,媒体传播的生态是新媒体在探路,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转型,可见数字化是整个媒体传播的趋势和关键,那么媒体传播和数字网络技术就不仅仅是融合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本体互涉关系。媒体传播既有的学科知识和性状的认识以及数字网络技术开发运用是本院新媒体与网络学科建设的方向。媒体传播与数字网络技术的融合方式主要是渠道的、内容的、技术的,深度融合的关键是思维观念的共识:互动和体验。
记者:受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巨大推动的影响,近几年,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发展突飞猛进,而且越发被重视,贵院在此专业教学上有什么创新及独特的地方?
骆平:学院以媒体传播与数字网络技术融合为目标,坚持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向,以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为育人方向。培养全媒体的新型人才是新媒体与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本院鉴于此,在课程上新增了几门网络技术应用方面的课程,请专业水平强的业界人士授课;联系学生在新媒体传播机构进行实习,增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操作和锻炼的平台;建立新媒体专业微信公众账号,在这个平台上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的作业。另外还经常邀请新媒体业界人士给学生讲座,传达业界前沿动态等。
记者:您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什么?贵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什么创新举措?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骆平:人才是发展的根本,培养符合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是传媒高校的责任。我们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突出“三个定位”:
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当代艺术发展愈来愈依赖于影像叙事和专业技能,愈来愈趋向于视听综合。学院依托我校文学与艺术学等优势学科和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等特色专业,旨在通过对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技能的系统训练,培养通晓视听语言、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能独立从事视听产品创意与制作的专业技术型优质人才。
二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学院旨在培养面向各类媒体及相关辐射产业的一线从业人员,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兼具哲学、文学、美学、传播学、外语等相关学科的良好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具有正确、高尚、前瞻的艺术思考观念,在数字化、网络化、移动互联的时代中造就能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要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随着数字传播手段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戏剧影视及新媒体艺术表现出巨大创造潜力,多维度立体化的新媒体环境成为传播影视文化的重要平台与全新渠道,不仅改变了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更推动着多元文化向前发展。为此,学院深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文化修养和创新能力,同时推进视听新媒体等相关领域前沿性、开拓性课题的开展。
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过硬的实践技能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记者:新媒体时代,懂业务、精技术、会管理、善营销是新时代传媒人才的标准,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人才观,依您看,这样的人才观能实现吗?
骆平:随着媒介融合与信息传播的深入发展,我国影视产业在改革驱动、技术推动、需求拉动的多重合力作用下,积聚了巨大的发展动能与潜力,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步入了“新视听与全媒体”时代,对相关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挑战。目前,我国影视与传媒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面临着“错位、狭窄、趋同”的严峻问题。为适应视听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解决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学院以“影视制作和新媒体研究”为学院特色,以“跨界教育、定制人才”为办学思路,以培养新媒体时代视听产业创意、制作与运营的应用复合型和理论研究型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加快打造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新媒体为引领、以增强全视听立体传播能力为导向的跨传播媒介、跨行业领域、跨专业学科的高等教育平台。懂业务、精技术、会管理、善营销是新时代传媒人才的标准应该成为我们培养人才的标准,并且我们也正在为之努力着。 对于人才培养,我们学院强调四个定制:
重实践强理论的工作坊培养模式,定制影视制作与新媒体研究的高级人才。
学院实行影视制作与新媒体研究的高级人才“工作坊”培养模式,是通过创作基地、实验室和具体科研项目的带动,在导师组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跨学界与业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定制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跨专业、跨学科的交叉复合式培养方案,定制高度契合全视听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
跨院校联合培养与跨国境学术交流,定制具有国际化视野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
记者:您作为国家一级作家,在文学方面造诣颇深,而文学与传媒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您认为这种联系是什么呢?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互影响和作用?
骆平:我们来看当代传媒的现状与发展,在任何传媒领域,可以说都离不开文学的参与。同时,传媒也影响着文学。文学已由纸质时代走入信息时代,现代传媒技术的出现,促使传媒和文学产生双重变奏,传媒对于文学不仅是外在的物质传输渠道,还是文学本身的重要构成维度,使文学与传媒组合成一个多维立体传媒系统。现代各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一方面在影响着它们传播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使得文学作品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传播、产生影响。传播使得文学的形式、小说的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记者:您是如何巧妙地把文学与传媒进行“联姻”并开展教研工作的?
骆平:我们对新媒体进行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学院与新媒体研究相关的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等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主持了《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中国网络电视批评研究》《新媒体视域下的宗教传播及其法治化研究》《新形势下提升舆论引导力对策研究》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等多项与新媒体研究紧密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以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学院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文化部项目为依托,成立科研团队和专业兴趣小组,致力于探索和解释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的新趋势、新现象和新问题,延伸和构建全新的理论及应用体系。
鉴于目前国内新媒体研究领域的学者所翻译的相关外文论著以及相关新理论数量少且更新慢的现状,学院正在积极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专门教材,并且根据生源专业情况和媒体形态变化形势,进行教材的及时更新和调整。
至于文学与传媒的联姻,我认为,不管哪种传媒形式,它的始、终端都离不开文学的参与。正如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改变了整个世界,媒介改变了一切。无论在文明发展史上还是在文学发展史上,媒介的产生和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都是功不可没的。”广播、电影、电视等视觉艺术的出现,曾一度冲击着文学的传播作用,但其实反而使文学更加活跃在其它艺术之中。与其它艺术形式联姻,才能更加体现文学的永恒魅力,众所周知,小到广告的配词,大到电影、电视剧改编的剧本,这些都需要由文学来完成。由此可见,文学已经渗透于一切传媒艺术之中。当今各种传媒类为扩大其表现力,正在突破原有的界限,互相借鉴和吸取,形成了一种超媒介的趋势。比如,文学可以与电视广告联姻,与影视艺术联姻,这些都是可以进行思考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