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学习”在我国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学习论域研究的新成果,另一方面又对当前我国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因此,深化对它的研究,明确其内涵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是十分必要的。低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中发现,对于低年级的数学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第一,扎实数学计算基础很重要,发展学生思维是根本。
【关键词】自主学习;提兴趣;打基础;发展思维
指导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与策略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范丽华
“自主学习”从广义上讲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简单来说,自主学习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如何在给予孩子自主学习空间的基础上来指导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多次的实践研究,寻找指导低年级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数学乐园——提兴趣
想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让他们喜欢上数学。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教育的重视,发展中城市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很多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本领,一年级的老师会发现,很多孩子的起点很高,对于数学书本上的很多知识学生都在学前教育中接触过,有些甚至已经都会了,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书本上的知识事无巨细地去教学生,学生势必会失去兴趣,久而久之甚至养成不认真听课的习惯。低年级是习惯的养成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爱上数学,才会学好数学。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上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来激发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呢?
1.念儿歌
儿歌语句简短,易学易记,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欢。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收集或是编制一些接近学生生活且读来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在儿歌中愉悦身心的同时掌握知识。
(1)巧记概念。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一些相关的数学概念不能很好地加以理解和区分,从而影响到他们对概念的掌握与运用。如教学“>、<”时:儿歌“开口朝前大于号,尖嘴朝前小于号,嘴巴张开吃大数,谁大谁小我知道”。朗读时再配上动作进行,学生一下子就形象地抓住了这几个符号的特点,很快就学会运用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而且记忆时间长久,不易忘记。
(2)帮助记忆。單纯的死记硬背对小学生来说是很不乐意也是很难的一件事,而简洁的儿歌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如在教学“10的分与合”时配上歌曲《小星星》的旋律吟诵儿歌《好朋友》:“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十的朋友全记牢。”很受学生欢迎。
(3)掌握方法。如在第二册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儿歌“时针走过数字几,表示时间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学生边吟诵边练习,很快就能掌握看钟面时间的方法,学得既轻松又实在。
学生喜欢这些儿歌,老师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余或是回家吟诵,学生在这些儿歌的吟诵中,不知不觉地复习巩固了数学知识。
2.听故事
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时间不长,一般有意注意持续时间在15~20分钟之内,在新授内容结束后一般安排课间操和儿歌、游戏等教学活动。尽管如此,老师们会发现特别是到课末几分钟,一部分学生还是坐不住了,我们可以在每节课的最后2~3分钟时间作为数学乐园时间,这个时间可以安排一些内容丰富、新颖有趣,语言生动的数学活动。
(1)童话宫。有趣的故事小学生都喜欢听,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有趣且易学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回家可以复述故事给家长听,这样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完1~10的数后讲《6个猴子7个坑》:猴王点数,7只猴子数出6只,它很着急,结果是把自己漏数了,闹得虚惊一场。学生们在哈哈一笑中知道了做事不能疏忽大意。
(2)故事林。数学故事可以包括一些数学家或名人的故事,或者一些数学知识的由来。比如说《华罗庚小时候的故事》《世界上第一位女博士》等,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拓宽知识面,明白勤奋努力才能出天才的道理;或是讲一些利用数学知识来帮助解决生活问题的故事;同样可以布置学生把故事讲给家长听,学会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分享给别人。
故事刚开始的第一学期可以由老师来讲,到第二学期就可以慢慢让学生自己来讲,这些小故事可以是学生听来或是看来的。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听数学故事讲数学故事,就会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3)智慧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出一些图文并茂的趣味题或是智慧题,也可以是一些数学谜语,让学生动脑筋来猜一猜,说一说。谜语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智慧题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在学生接受挑战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如教学10以内加法的时候可以出题:“小明家住3楼,小虎家住另一幢的4楼,问:小明到小虎家共要上下几层楼?”并配以插图。学生回答:“小明先下3层楼,再上4层楼,一共上下7层。”让学生想一想对不对,并让学生明确“一楼不用上下”的同时知道了考虑问题要周到。
当然在一些新授课结束后教师也可以留下一些悬念或是疑问,促使一些数学爱好者或是好奇心强的学生自己去探索询问。智慧题最先可以是老师提供的,慢慢地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找,或者是平时校外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和接触到的,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相信长期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会对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对数学的挑战性会更高。
3.常阅读
数学学习也需要阅读,阅读同样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
(1)激发阅读需求。一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的局限,学生可能“听”得比较多,进入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多了,之前所说的不管是教学过程中的儿歌,还是课末尾2~3分钟的故事等等,学生都可以通过阅读来获得。教师设计的这些活动正是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需求,产生一种学习的动力。因为只有主动去阅读,才会知道更多的数学故事,才会认识更多的数学名人;只有主动去阅读,才能解决老师留下的疑问,比别的同学更胜一筹;只有主动去阅读,才能懂得更多知识和本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读报和看杂志。低年级学生可以经常读报,比如《时代学习报》《小学数学报》,也可以看杂志,比如《数学小博士》《数学乐园》等,当然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来阅读。课后阅读也是一项必要的非书面作业。
自主学习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课末的这2~3分钟时间是有限的,但是这有限的2~3分钟的获得在课后的时间中得到的运用和延续是无限的。而这“念儿歌、听故事、常阅读”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最轻松愉快而有效的作业。学期结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故事大王”“数学小博士”等奖项颁发给学生,激励学生在下学期一如既往地喜欢数学的学习和探索。
二、口算卡片——打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也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口算就是低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10以内的加减法、 20以内的加减、表内乘除法这三套口算卡片在口算练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卡片的制作。卡片的制作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每张卡片可以如扑克牌大小,一张卡片分正反两面,只寫算式,不写得数。
(2)卡片的运用。制作好的卡片运用于口算训练,并配以口算记录表, 每天记录孩子每分钟的答题情况。教师能根据记录表的数据给予个别辅导或是加强练习。训练两周后,教师组织进行一次口算比赛,颁发“口算大王”光荣称号。
实践证明,在这样的口算练习下,大部分学生能在2分钟内答对30题以上,甚至个别学生能在2分钟内答对60题以上。利用这三套卡片,通过这样的形式,在家长的督促,老师的激励,学生的自主练习中,学生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除法的口算训练得正确又熟练,为中高年级的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个性作业——促发展
“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设计个性化的综合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调查、操作、测量、创造等活动中调动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有效的个性化作业,可以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因此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有效的个性化作业。
1.有趣的七巧板。在认识图形后,拼七巧板是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通过用七巧板拼图,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图形。具体操作:首先让学生剪下附页中的一副七巧板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然后对拼图进行个性化的美化。这个作业可以给学生一个双休日甚至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交出自己认为最美丽的拼图作品,同样也可以让几个同学合作一起完成,大家一起评出最美的作品,颁发“最佳设计奖”。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了各种多边形的特点,体会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培养了学习兴趣,发展了空间观念,也提高了审美能力。
2.蒜叶生长情况。在学习“分米和毫米”后,安排学生进行观察并测量“蒜叶生长情况”的活动,让学生在家种一棵蒜,也可以拿到学校来。学生们在一周内,每天需测量大蒜叶的长度,并做好记录。刚开始会有学生忘记,但在老师和同学的提醒下,后面几天学生们都能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内去测量蒜叶,在测量中一人有困难,同学间会互相帮助。最后交流什么情况下蒜苗长得快,怎样记录简单又清楚。通过活动,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分米与毫米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了解葱这种植物的生长情况,也培养了学生坚持做事的恒心。
3.晒晒自己的房间。在认识方向和平面图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画自己的房间,并说一说房间的东南西北有些什么,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方向的认识,同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绘制平面图中对学生要求无需很高,只要求学生大致分清平面图的东、南、西、北即可。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鼓励学生可以求助老师、同学和家长。本次作业锻炼了学生在平面图上辨认方向,体会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丰富了学生有关方向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空间观念。
4.巧算“24点”。在乘法口诀复习阶段,可以安排巧算“24点”的活动。活动时间可以为一周或二周,在学生掌握游戏规则后,每天教师给出4个数让学生回去计算出24点,第二天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课余时间与同学、与家长玩24点游戏,一周后举行一次算24点比赛,选出最佳选手。学生通过经历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加减乘除的方法得到24,学会了灵活运用加减乘除法,同时也培养了自己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在这一周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气氛特别浓厚,学生的口算能力也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个性实践作业受到学生们的喜欢,每一次的作业都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下完成的,而且完成的效果超出老师的预料,学生们觉得数学太有意义了,非常有趣。同样,教师每学期都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受学生喜爱的个性实践作业,有效的个性化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彰显个性,更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个性化作业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策略。
打好基础,培养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2分钟的数学乐园给予的兴趣, 3套口算卡片的自觉练习,扎实了学生的基本功;一学期4次个性实践作业的尝试探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正是在这样的策略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提兴趣;打基础;发展思维
指导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与策略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范丽华
“自主学习”从广义上讲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简单来说,自主学习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如何在给予孩子自主学习空间的基础上来指导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多次的实践研究,寻找指导低年级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数学乐园——提兴趣
想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让他们喜欢上数学。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教育的重视,发展中城市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很多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本领,一年级的老师会发现,很多孩子的起点很高,对于数学书本上的很多知识学生都在学前教育中接触过,有些甚至已经都会了,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书本上的知识事无巨细地去教学生,学生势必会失去兴趣,久而久之甚至养成不认真听课的习惯。低年级是习惯的养成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爱上数学,才会学好数学。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上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来激发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呢?
1.念儿歌
儿歌语句简短,易学易记,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欢。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收集或是编制一些接近学生生活且读来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在儿歌中愉悦身心的同时掌握知识。
(1)巧记概念。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一些相关的数学概念不能很好地加以理解和区分,从而影响到他们对概念的掌握与运用。如教学“>、<”时:儿歌“开口朝前大于号,尖嘴朝前小于号,嘴巴张开吃大数,谁大谁小我知道”。朗读时再配上动作进行,学生一下子就形象地抓住了这几个符号的特点,很快就学会运用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而且记忆时间长久,不易忘记。
(2)帮助记忆。單纯的死记硬背对小学生来说是很不乐意也是很难的一件事,而简洁的儿歌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如在教学“10的分与合”时配上歌曲《小星星》的旋律吟诵儿歌《好朋友》:“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十的朋友全记牢。”很受学生欢迎。
(3)掌握方法。如在第二册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儿歌“时针走过数字几,表示时间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学生边吟诵边练习,很快就能掌握看钟面时间的方法,学得既轻松又实在。
学生喜欢这些儿歌,老师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余或是回家吟诵,学生在这些儿歌的吟诵中,不知不觉地复习巩固了数学知识。
2.听故事
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时间不长,一般有意注意持续时间在15~20分钟之内,在新授内容结束后一般安排课间操和儿歌、游戏等教学活动。尽管如此,老师们会发现特别是到课末几分钟,一部分学生还是坐不住了,我们可以在每节课的最后2~3分钟时间作为数学乐园时间,这个时间可以安排一些内容丰富、新颖有趣,语言生动的数学活动。
(1)童话宫。有趣的故事小学生都喜欢听,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有趣且易学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回家可以复述故事给家长听,这样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完1~10的数后讲《6个猴子7个坑》:猴王点数,7只猴子数出6只,它很着急,结果是把自己漏数了,闹得虚惊一场。学生们在哈哈一笑中知道了做事不能疏忽大意。
(2)故事林。数学故事可以包括一些数学家或名人的故事,或者一些数学知识的由来。比如说《华罗庚小时候的故事》《世界上第一位女博士》等,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拓宽知识面,明白勤奋努力才能出天才的道理;或是讲一些利用数学知识来帮助解决生活问题的故事;同样可以布置学生把故事讲给家长听,学会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分享给别人。
故事刚开始的第一学期可以由老师来讲,到第二学期就可以慢慢让学生自己来讲,这些小故事可以是学生听来或是看来的。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听数学故事讲数学故事,就会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3)智慧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出一些图文并茂的趣味题或是智慧题,也可以是一些数学谜语,让学生动脑筋来猜一猜,说一说。谜语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智慧题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在学生接受挑战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如教学10以内加法的时候可以出题:“小明家住3楼,小虎家住另一幢的4楼,问:小明到小虎家共要上下几层楼?”并配以插图。学生回答:“小明先下3层楼,再上4层楼,一共上下7层。”让学生想一想对不对,并让学生明确“一楼不用上下”的同时知道了考虑问题要周到。
当然在一些新授课结束后教师也可以留下一些悬念或是疑问,促使一些数学爱好者或是好奇心强的学生自己去探索询问。智慧题最先可以是老师提供的,慢慢地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找,或者是平时校外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和接触到的,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相信长期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会对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对数学的挑战性会更高。
3.常阅读
数学学习也需要阅读,阅读同样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
(1)激发阅读需求。一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的局限,学生可能“听”得比较多,进入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多了,之前所说的不管是教学过程中的儿歌,还是课末尾2~3分钟的故事等等,学生都可以通过阅读来获得。教师设计的这些活动正是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需求,产生一种学习的动力。因为只有主动去阅读,才会知道更多的数学故事,才会认识更多的数学名人;只有主动去阅读,才能解决老师留下的疑问,比别的同学更胜一筹;只有主动去阅读,才能懂得更多知识和本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读报和看杂志。低年级学生可以经常读报,比如《时代学习报》《小学数学报》,也可以看杂志,比如《数学小博士》《数学乐园》等,当然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来阅读。课后阅读也是一项必要的非书面作业。
自主学习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课末的这2~3分钟时间是有限的,但是这有限的2~3分钟的获得在课后的时间中得到的运用和延续是无限的。而这“念儿歌、听故事、常阅读”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最轻松愉快而有效的作业。学期结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故事大王”“数学小博士”等奖项颁发给学生,激励学生在下学期一如既往地喜欢数学的学习和探索。
二、口算卡片——打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也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口算就是低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10以内的加减法、 20以内的加减、表内乘除法这三套口算卡片在口算练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卡片的制作。卡片的制作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每张卡片可以如扑克牌大小,一张卡片分正反两面,只寫算式,不写得数。
(2)卡片的运用。制作好的卡片运用于口算训练,并配以口算记录表, 每天记录孩子每分钟的答题情况。教师能根据记录表的数据给予个别辅导或是加强练习。训练两周后,教师组织进行一次口算比赛,颁发“口算大王”光荣称号。
实践证明,在这样的口算练习下,大部分学生能在2分钟内答对30题以上,甚至个别学生能在2分钟内答对60题以上。利用这三套卡片,通过这样的形式,在家长的督促,老师的激励,学生的自主练习中,学生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除法的口算训练得正确又熟练,为中高年级的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个性作业——促发展
“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设计个性化的综合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调查、操作、测量、创造等活动中调动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有效的个性化作业,可以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因此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有效的个性化作业。
1.有趣的七巧板。在认识图形后,拼七巧板是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通过用七巧板拼图,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图形。具体操作:首先让学生剪下附页中的一副七巧板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然后对拼图进行个性化的美化。这个作业可以给学生一个双休日甚至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交出自己认为最美丽的拼图作品,同样也可以让几个同学合作一起完成,大家一起评出最美的作品,颁发“最佳设计奖”。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了各种多边形的特点,体会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培养了学习兴趣,发展了空间观念,也提高了审美能力。
2.蒜叶生长情况。在学习“分米和毫米”后,安排学生进行观察并测量“蒜叶生长情况”的活动,让学生在家种一棵蒜,也可以拿到学校来。学生们在一周内,每天需测量大蒜叶的长度,并做好记录。刚开始会有学生忘记,但在老师和同学的提醒下,后面几天学生们都能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内去测量蒜叶,在测量中一人有困难,同学间会互相帮助。最后交流什么情况下蒜苗长得快,怎样记录简单又清楚。通过活动,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分米与毫米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了解葱这种植物的生长情况,也培养了学生坚持做事的恒心。
3.晒晒自己的房间。在认识方向和平面图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画自己的房间,并说一说房间的东南西北有些什么,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方向的认识,同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绘制平面图中对学生要求无需很高,只要求学生大致分清平面图的东、南、西、北即可。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鼓励学生可以求助老师、同学和家长。本次作业锻炼了学生在平面图上辨认方向,体会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丰富了学生有关方向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空间观念。
4.巧算“24点”。在乘法口诀复习阶段,可以安排巧算“24点”的活动。活动时间可以为一周或二周,在学生掌握游戏规则后,每天教师给出4个数让学生回去计算出24点,第二天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课余时间与同学、与家长玩24点游戏,一周后举行一次算24点比赛,选出最佳选手。学生通过经历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加减乘除的方法得到24,学会了灵活运用加减乘除法,同时也培养了自己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在这一周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气氛特别浓厚,学生的口算能力也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个性实践作业受到学生们的喜欢,每一次的作业都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下完成的,而且完成的效果超出老师的预料,学生们觉得数学太有意义了,非常有趣。同样,教师每学期都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受学生喜爱的个性实践作业,有效的个性化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彰显个性,更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个性化作业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策略。
打好基础,培养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2分钟的数学乐园给予的兴趣, 3套口算卡片的自觉练习,扎实了学生的基本功;一学期4次个性实践作业的尝试探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正是在这样的策略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