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徒制.设计可以不正经拜师必须很正经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ong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张发财看上去“放荡不羁”,但是聊到自己的设计工作,聊到他唯一的师父陈绍华,眼神就会变得严肃起来。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事一定要“很正经”。
  
  张发财最早红起来是在牛博网,他喜欢在上面设计给杜蕾斯和伟哥的广告,虽然这种设计被称为“飞机稿”,因为不请自来又没法采用,但是作品让人拍案叫绝而且产量巨大。
  新浪微博开放一年,张发财又因为在上面写各种历史八卦而出名。比如类似“最初的唱片是每分钟78转,这个转速决定了每张唱片只能放3分钟左右,这个限制决定了当时的歌一定要短小精悍”这样的没人考究的细节。以及“1926年陈伯达跟郁达夫上街。发现郁达夫没有钱是骗人的”这样的八卦,同时还扒拉出其他和郁达夫同星座的人的骗人故事附送给读者,这等微博不胜枚举。
  尽管张发财因设计而出名。但设计并不算是张发财喜欢做的工作。商业设计要配合客户的要求,常常还是挑剔的客户,尤其是张发财的“率性”让他在和客户沟通时常觉得压抑:“有一段时间,商业广告做多了,我真的觉得自己已经被榨干了,当时就想我不要做这个了,脑子疼,自闭。”
  直到有一天张发财遇到了老师陈绍华。
  
  通透就是一瞬间的事儿
  
  张发财刚进广告公司时,在杂志上看到了陈绍华设计的作品,是一套设计的名片。
  “一般的名片样式大家都知道,上面是名字,下面是地址电话啥的。变一变无非也就是小的创意、排版,把名字放大放小,地址电话横着竖着之类的。但我的老师不是,他把电话号码给藏起来了,把电话号码打成孔,在名片上打上一个一个小圆点,那些圆点就是电话号码。”
  陈绍华的这一套作品让张发财开了窍,他开始想这个人是怎么想的。
  “设计得先有想法,才有成品,我是从成品来追溯他的想法。设计要做得和其他人不一样,但怎么不一样?我想了很长时间,别人看到一个东西是怎么做的。他会怎么做。那么我就要逆着别人的思路去想,天马行空地想,从白菜可以想到国民经济,从国民经济可以想到美国的可口可乐。把有的没的全想到,然后从中再拎出一些好玩的,按照逻辑组合起来。原来做设计做什么东西都可以有这么新颖的角度,可以从全新的角度去解读。可能有些时候人卡在瓶颈,需要的就是有人轻轻推你一下那个劲。”
  除了陈绍华的作品,他的人格魅力也令张发财折服。“他不只关心艺术,他对国家的命运、人和社会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很关注。其实我自己也是对中国、对社会会想得很多的人,不然也不会对历史那么感兴趣。我就非常想和他接触,甚至拜他为师。”
  不过,在采访中张发财不肯把自己的作品拿来和陈绍华做比较,他说:“那完全不一样,陈绍华是大师,是真正的大师,我就是个做设计的。”讲着讲着。张发财兴奋起来,拿起手机给陈绍华打电话,约晚上的饭局。
  
  海纳百川的心态
  
  在认识陈绍华以前,张发财对设计的观点比较极端。张发财的世界里常常是非黑即白,有的设计作品他喜欢得不得了,但如果是商业设计,他觉得大部分是“大便稿”。令他痛苦万分。
  这些与张发财的经历也有关系,用张发财的话说,“自己的童年被学校耽误了,有用的东西没学到。”父母小时候的打骂教育让张发财在高中叛逆情绪暴涨,打架、不进学校上课。高考前夕,张发财成功用“不堪入目”的成绩打破了父亲“要把儿子培养成科学家”的梦想。转而让儿子捡起画笔备考艺术专业,进入东北某大学的油画专业。
  因为设计的痛苦,张发财甚至一度想自杀过。“2005年、2006年那会儿,我做不出来设计了,我的思路全部被堵塞了,已经走入绝路了。当时是凌晨三点钟的时候,我实在做不出来这个东西,后来我到阳台去了。从阳台上想怎样跳的过程中想,我要走了,我往周边看一下,看到左边有楼,右边有楼,前面有楼,后面有楼,我看一下天,灰蒙蒙的,我就看底下。一帮喝醉的,说跳呀跳呀。我要结束生命,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被变成演戏的呢?我骂了一句,就转过来了。”
  张发财觉得拜师陈绍华以后,特别大的一个收获是陈绍华教他用全新的眼光看问题。“他知道我有天分和灵感,但他害怕我会太极端地思维。他让我抛弃成见,哪怕是对‘丑’的成见。他跟我说,任何一种东西,甭管多难看你一定要接受它。你要允许它存在,多接触多看。”
  这给了张发财一个新的思想方向。“我当初做设计的时候说过有些设计太难看了,而且我自己做的很多商业设计也难看。老头子说你不能这么看,你要以接受的状态、海纳百川的状态去看,才能有更大的提升和发展。你要接受各种表现形式和思路思维。”
  张发财觉得,这种海纳百川的心态不仅在设计上。还体现在哲学和做人上。“所以,我仰慕陈绍华。不光是他的作品,更多是他的修养和品格,是价值观的一种吸引。”
  
  师父拜得郑重,但教得却轻松
  
  张发财的拜师过程也很有趣,他曾经看到陈绍华的作品后就逢人宣扬:“陈绍华太厉害了,我要拜他为师。”后来通过微博见到陈绍华,就激动地去问:你就是那个陈绍华吗?两个小时后,陈绍华回复:我就是你说的陈绍华。张发财又说:我能不能去见见你啊?陈绍华说你来吧,你来我请你喝酒。那天是星期二,星期四张发财就从南宁飞到深圳来找陈绍华。那一次,陈绍华虽然也很欣赏张发财,但态度上却对收徒弟不置可否。张发财回南宁已经凌晨两点了,他想了想觉得不对:“我得去给他磕头,磕过头才算。”马上订第二天机票想再折回深圳去给陈绍华磕头,没订到深圳的机票就订去广州的机票,再坐大巴到深圳。陈绍华都不知道他来干什么。当时张发财吃完饭,把茶倒了,直接给陈绍华端茶。在地上咣咣咣磕了三个响头。正好当时还有其他一批朋友在那边,就算是见证了张发财的拜师仪式。
  这师徒二人都是率真的人。为了去掉
  做设计的匠气,调剂心态,做得更加轻松有趣,两个人也经常一起玩。“有一次,我们一起捉弄一个在物理学领域很知名的朋友,叫李淼。起因是三个人吃饭。互相调侃,他说了一句:‘中国艺术家全是扯淡。’老头就回他一句:‘中国科学家全是扯淡。’发展到后来。老头就“动手”了,回去他给李淼PS了一个头像,把物理学家给PS成秃顶的样子。李淼一看,歇菜了。说:‘不能惹艺术家!’过了不久,他又和我杠上了,我立刻也给他PS了一个头像,把他做成花花公子的造型,他更没辙了。我们大家平常就跟小孩一样互相玩。”
  
  老师陈绍华眼中的张发财
  
  Q:对于艺术设计这种需要天赋和夏感的行业,向第子传授技艺又有怎样的特别之处?
  A在艺术教育方面,作为师傅,最多只能是启蒙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天赋与灵感的发生,就是把潜藏的因子激活,这种东西教是教不出来的。
  Q:你对自己的弟子有没有什么要求?
  A技艺上的东西其实很简单,一般真有灵性的孩子看看就会了,而修养和品位需要一定的引导,还有就是个人积索,我一般会是提示学生们去想更上一层的问题,或是更宏观的角度去判断一个问题或是审视一件作品。
  Q:为什么决定招收发财为徒?
  A他来拜师是因为我的作品在他关键的年龄时影响过他,通过出版读物,应该是1997年,一个杂志介绍了我的一系列作品,恰恰被他看到,这是缘份吧。他给我的印象是真诚,很重情感,喜欢一个人喜欢得不得了,恨一个人恨得咬牙切齿,我很喜欢他的性格。时髦话说就是不装×。
  Q:从你个人的角度来说,对你的设计或人生影响最大的先生是哪位或哪几位?他们教了你什么?A我这个人骨子里很反叛,至今还这样,所以我一直没有偶像,越是大人物越是要怀疑,越是多的人说好我越是会警惕,但在怀疑、警惕中体悟到很多东西,或者说偷学到一些反面的东西,也许这个坏毛病也让我失去很多东西,这是肯定的,但我习惯了这样,没办法。
  陈绍华自画像:
  浙江生,西安长,教书六载,下海十年,非文化人亦非商人,啥都懂点儿,啥都不精。虽已知天命,仍童心未泯,爱胡思乱想,盼上苍开天,好另辟蹊径。恶陈规陋习,鄙视功利,与世无争。喜孤独,亦交挚友,做事求完美。眼睛不揉沙,见不得邪恶,好打抱不平,直肠直言,常得罪人。论学业,非天才,本属马,劳碌命,凡是做不到人前,但肯多下工夫,若算有成,那是积劳成“绩”。
其他文献
姓名    “三期”内的所有女员工(孕期、生产期和哺乳期)    病状    怀孕后没有得到公司正常的福利和待遇,反而被处处打压,一气之下采取正面对抗或者“裸辞”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病情描述    一年前,LiIy终于从化工行业顺利转行,进入到一家环保公司做公文执行,签了三年的劳动合同,工作轻松,月薪4000元。此时她的爱情也有7归宿,人生可谓顺风顺水。Lily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很快就换来了
期刊
李宁公司的办公场所看起来也是概念化的。挑高4米的办公区宽敞明亮,地毯上有跑道的图案;屋顶上方有一个横跨几栋楼的李宁新logo,霸气到在google earth上都可以看清楚。  如今的李宁更换了自己的口号与概念,更加年轻、进取,把等待的“可能”变为了主动地“makethe change”。李宁公司员工关系经理章巍峰告诉《职场》。这次改变意在告诉人们应该去主动拥抱变革的时刻。  对。一切都得主动。在
期刊
毛尧飞写了一本《忙要忙到点子上》,剖析了人人嘴上爱说的“瞎忙”的深层因素。“无效工作狂”和“救火大队长”,听上去壮烈,其实却是时间管理最无能的表现。    Q 占据上班族主要精力的“瞎忙”的事情都有哪些?应该如何从管理欲望、整理价值观等方面入手。来剔除这些“瞎忙”事务?  A 抽象地讲,做事有四种方式:即正确地做错误的事、错误地做正确的事、错误地做错误的事、正确地做正确的事。其中,“正确地做错误的
期刊
在“四大”工作,往往给人形成一种印象:工作加班多、压力大。真实情况是不是如此?在“四大”工作的人对如何管理时间可能更有发言权。    我们在做校园招聘时。有很多学生关心在“四大”加班是不是很恐怖?工作压力是不是很大?似乎在“四大”工作,加班成了黑洞一样的问题,会引起人们的恐惧。其实,“加班”可以分几个层面去看。  从工作强度来看,在德勤工作有很明显的忙季和淡季。中国上市公司的年报一般要陆续在每年的
期刊
自认为工资与个人价值不符的职场人    病情描述:  物价飞涨,只有工资原地踏步,这让刚刚生了小孩的谢文静感觉日子开始过得捉襟见肘起来。工资两年未涨,提加薪也就成了迫在眉睫而又顺理成章的事儿。而且同样是商务代表,一个业绩还没有她好的同事,工资竟然比她多了整整500元,凭什么啊?  第一次,谢文静跟着老板匆忙的身影,叩开了老板办公室的门,艰难地提出了加薪的要求,然后嗫嚅补充道:“我知道古冰的工资比我
期刊
在求职过程中, “适度”夸大职业履历真的可以为你加分吗?事实证明假的永远是假的,不但不会加分,反而会让你丧失一些机会。    我曾经遇到这么一个案例。在帮一家著名的快速消费品公司招聘品牌经理时,一眼望去,个个精彩,可是再细看候选人的工作经历时,疑点一个接一个出来了。比如有的简历上写着曾于1997年在某著名快速消费品公司担任品牌经理一职。可是经验告诉我,这家公司直到1998年才设立这一职位,而且即使
期刊
中国人又将迎来自己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春节回家,不仅是团聚的渴望,更是展现的好机会——不是为了显耀,只是为了无声地告诉亲人:请放心,我在外面挺好的!    完美状态篇    倩碧2010年升级版本晶采嫩自精华露  春节,是在外奔波了一年的职场人士与家人团聚的好时机。许多职场人在春节回家之前都会为自己买几套漂亮的新衣,美美地把自己装扮一下。其实,除了衣服之外,你的状态也很重要,家人肯定不愿意
期刊
从《圈子圈套》到《做单》的畅销,再到《杜拉拉升职记》的大卖,不知不觉中职场书籍受到白领们的持续追捧。于是,层出不穷的职场书籍迎面而来。  每本书都有其出版的理由,每本书也都有其独特的阅读价值,本书榜推荐的10本“最值得阅读的职场书籍”是通过对《职场》200位读者调查得出的榜单,或许很多好书并未能榜上有名,但相信一本真正有阅读价值的好书,即便不上榜也没人能把它的阅读价值埋没掉。    《天下没有怀才
期刊
从历史上看,只有我们这个年代的职场把“技巧”抬得这么高。入行以后,先学办法、流程、效率、标准;学做人,先学如何隐忍、讨好上司、对付办公室政治……  我们在工作上的那些美好的传统哪儿去了?曾几何时,《弟子规》是学童的必读书目,入行以后首先要拜一位师父。学工作,先学立人树德;学手艺,也是和前辈学人生道理。  现在我们太急于把自己“塞”进一个行业,做成标准件,但工作是件漫长的事。让我们回过头去看一些智慧
期刊
每到年关,对于职场中的剩男剩女们来说,最难过的一关就是爸妈那期盼自己领一个对象回家过年的唠叨。租女友、租男友回家过春节的事已经不再是新闻,而更多的人都会选择在春节前拼一把——密集相亲——就算不能迅速找到一个可以带回家的对象,起码也可以看着父母的眼睛说:“我找到一个合适的人了,正在谈呢!”  只可惜,相亲并非易事,什么缘分、什么心动感觉……都是浮云。更多的时候,一对双方基本要求匹配的男女,真正够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