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孔子曰: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根据资料阅读的信息,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十五;但所经验过的事,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八十。因此,历史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思考与体验,肯定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认识和感悟世界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历史课堂充满生命活力。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打造生动、高效的历史课堂呢?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体验学习、参与教学活动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兴趣 体验 主体参与 历史教学
历史是已经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进行着的历史,历史教学则是回顾往昔,联系现实,展望未来的桥梁。历史应该是丰富、生动的,我们的历史课堂也应该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以丰富有趣的历史内容和生动多样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求知欲望强烈,对历史现象的感知能力较强,容易对过去的生活发生兴趣。他们活泼好动,学习态度积极,较容易为老师所引导。但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形象记忆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更多地间接兴趣来维持动力,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历史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1.适当增加趣味性史料。
例如我在教学中国古代史“大禹治水”这个知识点时,就结合了禹州当地关于大禹的史料和禹王锁蛟井的传说,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了声、光、电、影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其直
观性、生动性更便于学生认知和理解。在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學《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川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5课)时,就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制作出多媒体课件,通过音乐、图片、地图、表格等形式展示“鉴真东渡”、“玄奘西游”,让学生体会唐朝文明开放、兼收并蓄的阔大胸襟。
3.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的开辟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历史。比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设置历史园地、办历史墙报等。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智慧苑”,其中就有一个“历史”专题,让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宣传历史知识,这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主动了解历史的意识。
二、启发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让学生在教学活动在学会参与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如何体
现?一定有多种形式和方法。但重要的是要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状态。体验学习,就是借助过去的经历,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失误,是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学习,注重学习者全过程参与,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形成自己对知识的认识。具体实施如下:
1.课前让学生学会获得和运用资料。
历史素质的培养来源于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理解、提炼与运用。但鉴于初中生的认知程度,可以先帮学生选定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向长辈了解或利用书籍、网络等途径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获得初步的体验。
2.创设情境,启发联想。
课堂上,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运用实物演示、
音乐作品、故事、小品等形式和手段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中,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唤起学习的需要。然后,教师运用图文、游戏等手段,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知识点和脑海中已有的表象联系起来,设想自己成为体验对象,从中领悟和把握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相互补充资料,交流心得也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
3.感悟内化,升华体验。
收集资料,相互交流,目的是让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梳理和再加工,把自己的体验转化为理性思考。比如,在教学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屠杀中国军民的暴行,又了解到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仍在掩盖侵华罪行,修订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等。课堂上,很多学生主动发言,积极讨论,产生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课堂讨论交流引起了学生的深刻思考,从而使学生形成了“落后就要挨打”,“应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等认识。
总之,历史并不是一门枯燥呆板的学科,她丰富的内容决定了历史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让学生主动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体验,还历史教学以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的本来面貌!
【关键词】 兴趣 体验 主体参与 历史教学
历史是已经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进行着的历史,历史教学则是回顾往昔,联系现实,展望未来的桥梁。历史应该是丰富、生动的,我们的历史课堂也应该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以丰富有趣的历史内容和生动多样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求知欲望强烈,对历史现象的感知能力较强,容易对过去的生活发生兴趣。他们活泼好动,学习态度积极,较容易为老师所引导。但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形象记忆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更多地间接兴趣来维持动力,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历史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1.适当增加趣味性史料。
例如我在教学中国古代史“大禹治水”这个知识点时,就结合了禹州当地关于大禹的史料和禹王锁蛟井的传说,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了声、光、电、影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其直
观性、生动性更便于学生认知和理解。在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學《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川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5课)时,就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制作出多媒体课件,通过音乐、图片、地图、表格等形式展示“鉴真东渡”、“玄奘西游”,让学生体会唐朝文明开放、兼收并蓄的阔大胸襟。
3.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的开辟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历史。比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设置历史园地、办历史墙报等。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智慧苑”,其中就有一个“历史”专题,让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宣传历史知识,这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主动了解历史的意识。
二、启发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让学生在教学活动在学会参与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如何体
现?一定有多种形式和方法。但重要的是要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状态。体验学习,就是借助过去的经历,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失误,是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学习,注重学习者全过程参与,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形成自己对知识的认识。具体实施如下:
1.课前让学生学会获得和运用资料。
历史素质的培养来源于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理解、提炼与运用。但鉴于初中生的认知程度,可以先帮学生选定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向长辈了解或利用书籍、网络等途径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获得初步的体验。
2.创设情境,启发联想。
课堂上,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运用实物演示、
音乐作品、故事、小品等形式和手段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中,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唤起学习的需要。然后,教师运用图文、游戏等手段,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知识点和脑海中已有的表象联系起来,设想自己成为体验对象,从中领悟和把握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相互补充资料,交流心得也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
3.感悟内化,升华体验。
收集资料,相互交流,目的是让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梳理和再加工,把自己的体验转化为理性思考。比如,在教学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屠杀中国军民的暴行,又了解到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仍在掩盖侵华罪行,修订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等。课堂上,很多学生主动发言,积极讨论,产生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课堂讨论交流引起了学生的深刻思考,从而使学生形成了“落后就要挨打”,“应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等认识。
总之,历史并不是一门枯燥呆板的学科,她丰富的内容决定了历史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让学生主动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体验,还历史教学以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的本来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