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学员电路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文章围绕士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研究了任务驱动式电类专业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任务驱动;形成性考核;电类专业基础课程;考核评价
一、研究背景
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学员电路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根据士官教育自身的特殊发展规律以及特殊使命,我校电类专业基础课程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以适应部队岗位对士官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士官教育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我们培养出来的学员应該是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而不是毕业以后还需要长期培训或再教育才能胜任岗位的人。
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应以岗位任职能力为导向,重视实践考试,重视能力考核。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和工程性都很强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很多理论概念只有在实验过程中才能得到深刻的理解。士官院校根据培养目标的变化,对电类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对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
三、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方式、方法的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课程正常开展并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电类专业基础课程采取“多元化、多阶段、多角度”形成性考核评价,主要目的是对学员所建构的知识、所获得的技能、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1.多元化。与能力目标体系相对应,细化能力评价指标,设计笔试、实作、答辩、讨论、作业笔记、课堂表现、小结报告、专题小论文、实训作风等多元化考核指标,从不同方面考核学员的能力水平。
2.多阶段。在学习过程中的多个关键阶段进行规范性多元化考核,在能力形成过程中不间断地监测能力形成的程度,及时对课程设计与实施进行调整,促进能力的形成。
3.多角度。采用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员评定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以求多角度、客观地评价每个人的表现和能力。同时通过自评和互评,引导学员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四、考核评价机制实施需注意的事项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特点是将能力、素质、知识的考核评价融于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学员掌握知识的水平、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性。是指对学员的考评必须是有效的。有效性体现在课程评价计划、评价程序、评价的工具、手段的使用、评价的结果、评价中的沟通等方面。总体来说,一个学员必须具备所有能力标准中规定的技能才能通过评价。在具体的评价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评价的有效性。
2.可靠性。主要是指评价的标准是一致的,评价工具和手段等能够客观地衡量学员是否符合相应的能力标准。同一门课程的评价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针对不同的考评对象、不同的考评时间和地点,都具有一致性和适用性。同时,还应通过评价复审反思评价过程,研究和总结以往经验,完善评价办法。
3.灵活性。主要是指针对考核对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评价活动。评价活动应当灵活多样,针对不同的学员,可以采用不同的考核手段和方法,选择不同的考核时间和地点。比如,有的学员基础较差,教员可以根据其特点,专门选择能让其能力得到提高的研究课题或实训任务。有些考试的环境不利于学员的发挥,可以换个地方进行,等等。
4.公正性。是指在评价活动中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员,考虑每个学员的个性和特点。例如,教员应把评价的有关要求和信息告知每一位学员,让每一位学员有足够的时间回答所有学员所提的问题。学员如果对评价的结果有异议,可以与教员交换意见并对评价结论提出质疑,教员应及时对此作出合理解释。这些做法都是为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
五、结束语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采取形成性考核机制,考核了学员对课程所需基本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不仅可以使各层次学员通过探究、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还能够让学员进一步梳理所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使所培养的人才符合士官岗位任职的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1]黄亚妮.论高职院校学员的评价和考核[J].职业技术教育,2013(19).
[2]余向平.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0(13).
关键词:任务驱动;形成性考核;电类专业基础课程;考核评价
一、研究背景
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学员电路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根据士官教育自身的特殊发展规律以及特殊使命,我校电类专业基础课程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以适应部队岗位对士官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士官教育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我们培养出来的学员应該是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而不是毕业以后还需要长期培训或再教育才能胜任岗位的人。
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应以岗位任职能力为导向,重视实践考试,重视能力考核。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和工程性都很强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很多理论概念只有在实验过程中才能得到深刻的理解。士官院校根据培养目标的变化,对电类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对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
三、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方式、方法的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课程正常开展并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电类专业基础课程采取“多元化、多阶段、多角度”形成性考核评价,主要目的是对学员所建构的知识、所获得的技能、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1.多元化。与能力目标体系相对应,细化能力评价指标,设计笔试、实作、答辩、讨论、作业笔记、课堂表现、小结报告、专题小论文、实训作风等多元化考核指标,从不同方面考核学员的能力水平。
2.多阶段。在学习过程中的多个关键阶段进行规范性多元化考核,在能力形成过程中不间断地监测能力形成的程度,及时对课程设计与实施进行调整,促进能力的形成。
3.多角度。采用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员评定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以求多角度、客观地评价每个人的表现和能力。同时通过自评和互评,引导学员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四、考核评价机制实施需注意的事项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特点是将能力、素质、知识的考核评价融于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学员掌握知识的水平、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性。是指对学员的考评必须是有效的。有效性体现在课程评价计划、评价程序、评价的工具、手段的使用、评价的结果、评价中的沟通等方面。总体来说,一个学员必须具备所有能力标准中规定的技能才能通过评价。在具体的评价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评价的有效性。
2.可靠性。主要是指评价的标准是一致的,评价工具和手段等能够客观地衡量学员是否符合相应的能力标准。同一门课程的评价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针对不同的考评对象、不同的考评时间和地点,都具有一致性和适用性。同时,还应通过评价复审反思评价过程,研究和总结以往经验,完善评价办法。
3.灵活性。主要是指针对考核对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评价活动。评价活动应当灵活多样,针对不同的学员,可以采用不同的考核手段和方法,选择不同的考核时间和地点。比如,有的学员基础较差,教员可以根据其特点,专门选择能让其能力得到提高的研究课题或实训任务。有些考试的环境不利于学员的发挥,可以换个地方进行,等等。
4.公正性。是指在评价活动中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员,考虑每个学员的个性和特点。例如,教员应把评价的有关要求和信息告知每一位学员,让每一位学员有足够的时间回答所有学员所提的问题。学员如果对评价的结果有异议,可以与教员交换意见并对评价结论提出质疑,教员应及时对此作出合理解释。这些做法都是为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
五、结束语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采取形成性考核机制,考核了学员对课程所需基本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不仅可以使各层次学员通过探究、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还能够让学员进一步梳理所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使所培养的人才符合士官岗位任职的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1]黄亚妮.论高职院校学员的评价和考核[J].职业技术教育,2013(19).
[2]余向平.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