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胡杨林掠影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在塔城呆了20年,早已闻说白杨河的胡杨林,但一直未曾亲眼目睹其尊容。春节过后不久,一日,好友老党打来电话,说要我陪他到白杨河去拍胡杨,大喜。转而一想,不对啊,大冬天的,能拍到什么好片?
  “人家拍胡杨都是秋天,落叶盛大,胡杨壮美,你现在去拍什么啊?”我在电话中毫不客气。
  老党一听,笑了:“咱拍就拍绝片,立马收拾东西走人!”
  白杨河 我们来了
  老党是塔城人,这么火急火燎的,估计可能有好景。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钻进在楼下已等得不耐烦的老党的车中。
  说来不巧,出发不久,小贾打来电话,说玛依塔那路段大雪封锁。“看来只能绕道了。”老党打转方向,直奔克拉玛依。
  奔驰6小时后,晚上11点到达丹木村。
  “下车,今晚我们住赛里克家,明天一早奔赴胡杨林。”铃木在一家小餐馆门前停住。主人将我们引进餐厅后的一间卧室。老党也不客气,一脱鞋,盘腿坐在炕上。“小辛,上来坐,别客气,这是我的根据地。”
  我坐炕有点别扭。老党接过主人递过来的奶茶,转给我,说:“这就是我在车上给你提起的赛里克。20年前,我第一次来他家时,他才七八岁,现在他的女儿都上小学四年级了。哈哈哈,时光如流水,岁月不饶人啊。这几年来白杨河拍照,都是赛里克提供情报。今天中午,赛里克打来电话,说白杨河昨天下了大雪,今天又起了大雾。据我多年经验,明天肯定是晴天,胡杨挂霜。你想,一尘不染的雪地,浓霜挂枝的胡杨,红球般的朝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那将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卷?”
  不一会,赛里克媳妇将一大盘手抓羊肉端上了炕桌——这是哈萨克民族待客的最高礼节。边吃边聊,老党滔滔不绝地讲着他三进罗布泊、七上昆仑、九拜慕士塔格的故事,最后讲到他的胡杨情。“我拍过许多胡杨,到过轮台、木垒、尉犁,但最让我钟情的还是白杨河,白杨河挂霜的胡杨,干净,清爽,大气。20多年的拍摄,我和赛里克一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冬拍胡杨林
  第二天早晨7点,老任的手机铃声响起。我极不情愿地从被窝中爬出来。大概驶出10公里后,从和丰出发的老戈带着他的几个朋友,开着车和我们会合了。老党在前面开道。
  车外一片漆黑,我在颠簸中睡去。
  “到了,到了,快下车!”
  我一激灵,坐起来,揉眼观看,天啊,天还没亮,这么早赶来做什么?
  老党他们已经打开后备箱,搬出摄影器材,每人肩上扛着三脚架、胸前挂着两部照相机,向胡杨林冲去。
  我从车中钻出,寒气直逼而来,不禁打了个寒战。他们几个情绪高涨,像是战士攻占阵地一般,冲向各个“据点”。我喘着粗气,好不容易爬到了老党的“据点”。
  “这么早,拍啥?”我绕着架好的相机小跑着,以此御寒。
  “等待。”老党拿着测光镜,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地摆弄着。“摄影是长时的等待,瞬间的曝光。为遇那精彩的一刻,需要耐心持久的等待。想当年,为了拍罗布泊,我在死亡之海里待了半个月。就说为拍这白杨河,几年前,大冬天的,我和老任几个,就在这里搭帐篷,住了五六天。”
  “大家注意!太阳快要出来啦!”占据另一有利地形的老任喊了一嗓子。
  远处的地平线露出一抹浅红,这红渐渐变深,扩散开来,将半边天也染成了红色。不一会,地平线有橘红跃动,想必是朝阳马上升起。眨眼之间,有一橘红的硕大的圆球跃出地面。
  老党他们惊呼大叫,纷纷按下快门。
  那圆球由橘红渐次变为火红,将红光映射在挂霜的胡杨上,远观,胡杨变成了繁花怒放的梨树。“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莫非当年岑参也是目睹这白雪胡杨林而所得佳句?
  我对摄影是门外汉。老党他们如同冲锋的战士,扛着相机不断变换“据点”,不停地按快门。
  他们还在激战,我却早没了兴致,一则为了御寒,一则为了近距离观赏胡杨,信步走进胡杨深处。
  嚯,伟大的胡杨,竟是这般千姿百态。或如老道打坐,静修千年;或如婴孩学步,蹒跚可爱;或如刀郎高歌,旷野为之动容;或如玉女独舞,众生为之鼓掌;或如猛虎,下山带有威风;或如雄鹿,越坎划出曲线;或如仙鹤之凌空高飞,瑞祥随行;或如金龟之俯地慢爬,福寿齐进;或如虬龙盘柱,生猛兮异常;或如巨兽断肢,魂飞兮魄扬……
  从胡杨林斜侧插出,连下几个坡,到了停车的地方。我感觉浑身冻透了。老党他们在外面折腾了大约两个多小时,才依依不舍地上了车。
  “干净,大气,壮美!”回来的路上,老党一边开车,一边念叨,依旧沉浸在朝阳映射的胡杨林中。
其他文献
巴仑台黄庙位于和静县巴仑台镇老巴仑台沟内,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喇嘛寺院。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宗教法名“夏尔布达尔杰楞”,意为“黄教圣地”,为1887年满汗王的父亲布彦蒙库在位时的建筑,是新疆喇嘛教四大庙宇之一。  2013年,经过国务院核定并公布1943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疆共有55处上榜,其中就有巴仑台黄庙古建筑群。  金秋时节,我们一行人驱车前往新疆最大的黄教圣地——新疆巴音郭楞蒙
期刊
小吃,往往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域的风情,生活情感,甚至历史的印记。新疆的传统小吃中愈来愈少见的当属面肺子和米肠子。  面肺子与米肠子  面肺子和米肠子是维吾尔族最传统古老的美食,维吾尔语叫“欧普盖”与“叶斯普”,指用牛羊的肺脏和大肠做出的珍馐。根据其用料和烹制特点,前者汉译为“灌面肺”,后者意为“灌米肠”。把羊肺和羊肠买回家之后,首先是用清水灌洗。直到粉红色的肺叶血净发白,油肠壁冲洗得一干二净。其次是
期刊
博物馆的起因  2014年6月23日,新疆户外运动与旅行博物馆正式开馆了,这是国内第一个以“户外运动与特种旅游”为主题的博物馆。开馆当天,我们邀请了为博物馆提供展品的近百位户外旅行界的嘉宾,共同见证这一时刻。这一天,也是新疆民间登山家杨春风牺牲一周年的纪念日,我们用这种方式,共同缅怀那些离我们而去的探险英雄!我们也期望通过博物馆中的展品,承载我们“户外人”对户外文化、精神以及理念的寄托,让更多“山
期刊
美国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曾说过:“当我没有戴上丝巾的时候,我从没有明确地感受到我是一个女人,美丽的女人。”当刻板的老板叫手下的白领女职员穿上黑色的工装时,如果脖颈上系一条色彩斑斓的丝巾,再严肃的的面孔也会变得温润起来,风吹过,一天的好心情便随那翩翩起舞的丝巾开始。  丝巾的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何时,考证起来比较困难。古文献资料表明,至少在2300多年前的秦代出现在中原地区,我国古代称之为披帛,也叫
期刊
新疆民俗专家楼望皓曾在《新疆美食》一书中这样描述新疆的饮食文化:新疆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其中沙漠和戈壁占新疆总面积的40%以上。这里干旱少雨,温差大,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在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蔬菜的品种少,数量少的现象,所以新疆形成了以牛,羊肉以及面食为主的饮食文化。  馕  新疆人的主食最经典的是新疆三剑客,馕、拌面、汤饭。馕是用吐努尔(馕坑)烤制而成,品种很多,根据加料不同,有油馕、肉馕、奶
期刊
总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被人们称作“死亡之海”,然而一种神秘而古老的荒漠鸟类却顽强地生活在大沙漠边缘,它们只要离开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会莫名其妙地死亡。于是,人们就把它们叫做塔里木神鸟。它们的命运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紧紧相连,那么,神鸟的真正面目究竟如何?  探寻塔里木神鸟  为了寻找塔里木神鸟,在沙漠里5月已经十分酷热,我们前往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始了艰难的探寻之旅。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沙
期刊
乌鲁木齐水磨沟区推出冰雪旅游大餐  2014年12月20日,在水磨沟区“水墨天山”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该区第五届徒步旅游节启动仪式暨职工徒步比赛举行。在此之后,冰雪游园、民俗社火、小年夜灯会等冰雪旅游项目将陆续启动。  今年农历小年夜和大年三十到水磨沟公园的市民,除去清泉寺进香还愿、游园赏雪,还可在公园看到雾气升腾的“小仙境”里灯火辉煌的景象,届时这里将举办灯会。在春节前后,水磨沟区各个街道也将推
期刊
三道岭人用他们默默的奉献铸就三道岭跨世纪的恢弘乐章,三道岭人用他们的坚守让“忠诚”二字显得具象,谨以此组照片和文字表达我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忠于职守接力奉献的三道岭人的仰望。  年轻的时候,我曾有机会去三道岭采访,那时交通极不方便,依稀记得坐了几乎一整天的火车抵达哈密,又换乘汽车颠簸,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一座热火朝天的煤矿,一群远离都市按部就班忙碌的人,一个略显简陋确又繁忙的小站,一列列满载煤炭的蒸汽
期刊
和田地毯与艾德莱斯绸、和田玉并称为“和田三宝”。一直以来在国内外闻名遐迩。现北京故宫博物院中仍收藏有和田手工地毯《石榴花》《卡其曼》等多幅。以至于有这样一句民间谚语:“昆仑山有多少玉石,和田的夜空有多少星辰;天上有多少云片,和田有多少花毯。”  古兰姆地毯的传说  刚到和田,迎面而来的朋友、和田市宣传部副部长魏永龙就急不可耐地告诉我关于和田地毯的故事,这使我在数次目睹和田地毯制作后一直想知道的。 
期刊
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文明以后,斯坦因接着他的脚步到达了这里,史学界、考古学界因此掀起经久不息的楼兰热,这种种并不仅仅是因为楼兰古城是在沙漠当中发掘出来的,它更引人瞩目的是它那无法解释,甚至不合情理的高度发达的文明。  在斯坦因到达楼兰城以后,他曾经惊呼,这里的人似乎人人都是语言学博士,汉文、佉卢文、波斯文、梵文……,数十种文字的出土,使得他不可置信,而且每间房子下边都有文字,甚至是马厩当中也有不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