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角度,解读学生攻击行为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caiyu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中小学生的社会成熟性不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往往会运用打架骂人的方式来解决彼此的冲突。这种打架与骂人行为几乎会发生在任何一个学生身上,即使是平时思想上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可能在极度愤怒之时向某人挥起拳头。这些打架骂人现象乃是人的情绪的正常发泄,并不算问题行为。所谓攻击行为或攻击倾向,与上述谈到的打架骂人行为有根本的不同。它专门指,出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或通过唤醒他人的恐惧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行为。据此,我们从以下角度来探求学生攻击性形成的根源。
  马斯洛把人类复杂多样的需要区分为从低到高的七大类,并把其中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称为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把较高级的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称为心理需要或生长需要。学生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有物质的,有精神的。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攻击性行为。
  由于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当外物具有较大吸引力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人就较容易受其诱惑,进而产生攻击行为。比如别的同学带有趣的物品到学校来玩,他就心痒;别的同学带了他喜欢看的书到教室来看,他也想看看。在这类情境中,他们急切的心情往往导致行为失当,发生以强迫手段把他人之物据为己有的攻击行为。
  元元是双胞胎兄弟之一。出生时母亲奶水不足,兄弟俩分别被送到外公家和爷爷家抚养。爷爷对元元呵护备至。他在家里想干嘛就干嘛,得不到满足就又哭又闹。刚上幼儿园时,他抢小朋友的玩具未果,就把小朋友摁在墙角,捶得小朋友头都肿起来了。爷爷丝毫不责怪孙子,反而说:“我的孙子能干,自己不吃亏!”
  父母意识到元元不能再呆在爷爷家,很快把元元接回到自己的小家。和哥哥文文一比较,元元就显得不那么讨喜了:不讲礼貌,很少主动和家里人打招呼;不懂得谦让,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给,就会打别人,打不过的,就摔东西,家里总是被弄得乱七八糟……
  元元的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母亲在超市打工,父亲无固定工作,家里两个男孩子上学,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能安排好两个孩子的起居,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已经很不容易了。
  爸爸妈妈使出了他们的教育方法:(1)榜样法。“你看,你哥哥多乖,多听话,你要向哥哥学习。”(2)比较法。“别人家的孩子也不调皮,就你这么淘气,烦死了。”(3)恐吓法。“你要是再犯错误,今天晚上就不要看电视了。”(4)惩罚法。“又打人,你找死啊!给我跪着去!”……显然这些方法并不奏效,反让元元觉得父母不爱他。
  他敏感、多疑,仇视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但是又渴望别人来关爱他。而其他的学生,凭什么要对他无偿地付出,还要心甘情愿地忍受他的坏脾气呢?结果就是全班同学都惧怕他,他成了孤家寡人,没有一个朋友。
  有一天,元元用抢过来的玩具枪打碎了别人的眼镜。父母生气而无奈地给别人赔礼道歉,回家后对孩子一顿臭骂。元元直接去了乡下的爷爷家,发狠说再也不住在父母家了。他每天披星戴月地坐着公交车赶到学校上课。只是,他一个字也不写,把课本撕得粉碎,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插嘴,扰乱课堂。如果老师批评他,他就和老师对吵。元元成了名副其实的问题生。(江苏南京市东山小学杨明翠)
  手段性攻击行为
  这种攻击性行为只是一种手段,以此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目标。比如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成绩差的学生,犯过错误的学生,他们受尊重的需求尤为强烈。一个经常被老师同学忽视的学生会突然爆发攻击性行为,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此时教师“投其所好”而予以注意,那么教师的注意实际上是强化了他们的行为。教师应通过积极的关注和鼓励,发现其优点,或让其担任一些社会工作,让其有实现个人价值、表现自我的机会。
  小军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其貌不扬,父母离异,学习成绩落后,体育活动也很差劲,很难在他身上发现什么过人之处。他唯一的嗜好就是欺侮别人……上课时揪一下前面女生的辫子,起立时把旁边同学的椅子拿开,别人路过身边时把脚伸出,绊倒别人,别的同学并没招惹他,也没有表示不友好。看似小军是为了伤害别人而作恶,是发自内心的“坏”,其实他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他打架所想达到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教师的“批评”。小军自视样样不如别人,十分自卑,但他在一个地方不自卑:即欺侮弱小的同学,他只有在攻击女生或弱小同学时,才觉得自己比别人强;而教师对他的批评正好使之成为同学注目的焦点,正是大家认识其力量和“价值”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的批评在常规看来是惩罚,而在他本人看来正好是强化,是希望达到的行为后果。所以,每当打架过后,教师要他站起来,他总是态度很好,立即“低头认错”。而每次低头认错之后,依然会故伎重演。(江苏苏州新区实验小学顾卫红)
  转嫁性攻击行为
  有些学生在受了老师或家长的批评后,或者遭受挫折、失败后,会把自己的脾气、怒气发泄到别的对象身上去。这种行为的源头是学生并未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失败的原因,抑或批评和挫折使学生的安全需要受到威胁,于是便产生了迁怒型的转嫁性攻击行为。
  在校就读三年级的小A,在家长、老师眼里“一直是个好孩子,学习上进、主动,成绩优秀”,可是一旦暴躁起来,就完全无法处理。一次活动课上,几个同学一起打乒乓,老师讲明规则后开始比赛,因小A自己发球失误,结果输了比赛,要换另一位同学打球。他随即暴跳如雷,将乒乓球拍扔向同学并大吼,场面甚是吓人,同学们都不知所措。老师上前劝阻,他仍然疯狂地大吼,并不断地寻找地上的小石块,想要攻击同学。老师无奈,只能抱住小A,要求同学们迅速离开。这样持续了10分钟左右,小A的情绪才稍微稳定了一些。过后他也知道自己行为很不好,表示后悔。
  就像老师们说的那样,“小A一直是个好孩子”。当被问到“你在什么时候会暴躁起来”的时候,他说“和同学玩游戏……下棋输的时候……觉得讨厌生气的时候……”很明显可以看出,小A同学在遇到不合心意的事情时,在和同学相处不愉快时,在感觉受挫时,就会暴躁起来,并产生暴力攻击性行为。(江苏苏州新区实验小学顾卫红)   取乐性攻击行为
  共感能力指的是从他人的观点感知某种现象或体验他人感情的能力,心理学上称之为“移情”。这类攻击性行为的根源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的共感能力较低。
  这种攻击行为的目的是获得自己的快乐。如:某学生看到班里有个同学走路有点瘸,就故意在这位同学面前模仿他走路的姿势,并给这位同学取“金鸡独立”的绰号。某些高年级学生以逗弄低年级学生哭为乐而施以的攻击行为。这些同学往往只顾自己开心而忽视对方的感受。如果教师让他站在同学的角度“将心比心”,他可能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程是我接手的新生班中很特别的一员——高大、帅气、好动、暴躁,入校前的军训临时分班,程就坐在我带的班的第一排,摇头晃脑,得意洋洋。第一次军训动员讲话,我就被他搅得晕头转向。两天后正式分班,走进教室宣布军训事项,让我吃惊的是程又一次被分到我的班上,还是坐第一排的位子。我知道,我和他有缘了。我的脑子里充斥着日后与程较量的场景。
  八天的军训中,程处处让我感到他的存在:队列中故意挑衅,休息时用水桶做武器攻击同学。开学上课了,程的“问题”不断,上课不带课本,喜欢招惹同学,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前面的同学不小心碰掉他的书不容别人解释道歉,拽起板凳就往人头上砸。
  课间的程更加无聊,欺负弱小同学,没事找事,趴在别人背上让人背着他走,吊在铁门的门框上晃荡,电焊的门柱接连断了三次,他连女生也不放过,嬉笑或粗语伤人,一位头发发黄的女生,被他谣言成“杂种”,还鼓动其他同学起哄取笑,课间三五分钟也能引发一场不小的战争。(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殷志清)
  模仿性攻击行为
  通过调查发现,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比较喜欢看带有暴力行为的电影、电视剧。父母行为比较粗暴的家庭,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也较多。
  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做过如下实验:让被试儿童观察成人对塑料大玩偶一边大声臭骂,一边拳打脚踢的场景,然后给孩子玩这些大玩偶。结果发现许多儿童模仿成人的攻击行为,对玩偶施行攻击。
  在校就读六年级的小C,父母是菜市场和夜间排档的小老板,因三次转学,小C比同年级孩子大两岁。在班级里,他就像是小霸王,经常动手攻击其他同学。一次因一名男生不听他指挥,小C冲上去,一手掐住了该男生的脖子,并大声呵斥:“叫你不听,信不信我掐死你,让你死得很难看!”别的同学劝也不敢劝。于是老师打电话找家长过来一起处理这件事,小C爸爸一到校,冲进教室,问也不问,劈头盖脸地打向自己的儿子,一路打骂到办公室,孩子脸上道道被打印记,令老师不知所措。
  在老师眼里,小C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发生暴力事件。我曾多次找小C交流过:“你怎么总爱嚼口香糖呢?”“这样很酷,我看电视里的厉害人物都这样。”“你将来准备做什么呢?是不是也和爸爸妈妈一样做点小生意呢?”“我才不要呢,没出息,我要开公司,当老大。”“凭什么你能开公司呢?”“你看我们班的同学见我都怕,都听我的,谁要是不听我的,我就揍他,很威风的!”因小C的暴力攻击行为给其他同学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感,学校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将小C隔离班级一周,由专门老师进行谈话交流,但效果仍然不佳。
  每天都能听到他使用一些难听粗俗不文明的语言辱骂同学。这些语言均来自父母工作的菜市场。进入四年级后,可以说每个孩子都不同程度地被他打过。进入五年级,孩子以学习为理由要求父母买手机并接通网络,从此小C将大量的时间花在网络游戏上。这阶段,小C不只欺负本班的孩子,毫不夸张地说,同年级的男生都或多或少地被他打过。进入六年级,他开始专门欺负低年级孩子,一心想做老大。(江苏苏州新区实验小学顾卫红)
  习得性攻击行为
  学生有过攻击行为的经验,此种经验如未得以有效地消除,即容易形成攻击行为的“动力定型”。在新的类似的情境中,这种“动力定型”就很可能引起攻击行为。
  去年八月,学校对新一届高三进行了重新分班。据内部消息透露,学校有名的张扬、张威双胞兄弟将分在我班。得知此消息我哭笑不得。推辞吧,分班的消息还未公开,领导将兄弟俩放在我班,显然是对我这个市德育学科带头人的信任。不推辞吧,要转变兄弟俩还真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也许,还会像我可怜的同事那样,身心俱疲。
  兄弟俩初中时就在校园内玩火,找女朋友,打架。到了高中更是肆无忌惮,发展到在校内外称王称霸。多次组织人打群架,打架时还使用钢筋、铁棍、砖头之类的东西,多次将他人打得头破血流。看到谁不顺眼就要打谁,看到漂亮的女孩就要去追,看到自己心仪的女生跟其他男生说话就要报复那男孩。兄弟俩能说会道,老师找他们谈话,主动权常常掌握在他们手里。
  我觉得兄弟俩之所以发展到在校内外称王称霸,有以下原因。
  父亲是附近乡镇的书记,母亲是一公司的销售经理,两人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爷爷奶奶在老家种田,也没空照顾孩子。两个孩子基本属于放养长大的,从小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亲脾气暴躁,孩子一惹事便大声呵斥,或拳打脚踢,或棍棒相加。有时得知孩子将人家打成重伤,回家拿起板凳就砸向兄弟俩。有几次看到自家孩子受伤了,在善于表演的儿子的煽情下,竟然不问青红皂白抓住人家孩子的头就往墙上撞,激起对方家长强烈的不满。
  母亲总认为自家孩子是最好的。孩子打架了,父亲训斥孩子,或打孩子,母亲便立即护孩子,说人家孩子怎么不对,自己孩子如何讲仁义、伸张正义。初二时两个孩子将同学打成重伤,父亲气得要打孩子,母亲在一旁大声喊:“小畜生,还不赶快跑,你爸要打死你们了!”两个孩子听到喊声果真在操场狂跑,父亲在后面狂追。哪个老师反映孩子的不对时她就不高兴。有一次,初中的老校长将收集到的俩孩子写给女孩的一叠情书交给他母亲,他母亲生气地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也搀乎在小孩里面?这么大的孩子会谈什么恋爱?”搞得老校长尴尬极了。从此学校领导和老师也懒于管教这两个孩子,也不屑于反映他们在校的不良表现了。   他们通过武力镇压住了对方,从中获得了甜头。有时,父母碍于情面,怕事情闹大,往往会息事宁人。有时会陪受伤孩子去医院看病抓药,贴医药费;有时会买衣服、营养品慰问受伤孩子。于是兄弟俩胆子越来越大。
  根据社会习得性的条件反射理论,当他们第一次使用暴力时没有人阻止或反抗时,自己又得到了发泄,那么之后他们有不满时就会不假思索地用这种方式,并在生活中不断加以强化。他们习惯了称王称霸,总认为“枪杆子里出政权”,天塌下来了,有老爸老妈撑着。看谁不爽,就要对那人施暴。(江苏石庄高级中学陆亚虹)
  特殊儿童的攻击行为
  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学校仍是所有孩子(智力正常的与非正常的、心理健康的与不健康的等)一起学习,当心理病态的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难以与正常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相区别,就使得老师可能找不到准确的应对方法。心理不健康孩子,如:“儿童多动症”患者,其行为受压抑,可能产生攻击行为;“性格孤僻”的儿童,一旦他人打破他们心灵“平静”、“孤寂”的状态,很可能会产生攻击行为;“情绪亢奋”者当亢奋的高潮来临时,可能产生攻击行为;有的弱智儿童,也常实施攻击行为。
  读四年级的小D,每当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或他有疑惑时,他就会大喊大叫,经常打断别人,不管时间与场合。然而在课后,老师一对一与其交流时,他又是一个极懂礼貌,思维反应迅速的孩子;与家长一对一交流也表现良好,基本道理都很懂。但是在班级上,每当受到挫折冲击时,他就暴躁起来。
  一次课堂上,小D的笔不见了,他就开始找笔,完全不顾老师正在上课。不仅如此,他趴在地上一边找还一边喊:“我的笔呢?我的笔不见了呀?”满教室找,满教室喊。老师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你下课再找,先上课吧!”尽管老师和善地提醒,小D却愈发不可收拾:他开始狂躁,先是抽泣,然后大哭起来并使劲用脚踹桌子,“我要找笔呀!我的笔不见了呀!”老师无奈只能将他暂时请出教室。
  就小D在课堂上插话的现象,我问他为什么要在课堂上大喊大叫?他说:“如果我等到老师叫我回答时说,我可能会忘记自己要说的话,如果努力去记住想说的话,那我就跟不上大家的讨论了。所以,有时当我喊出答案时,我的话就像有点不着边际,我自己也不清楚怎么会这样。”
  通过谈话,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小D真实的内心世界,不是他不想遵守纪律,而是他缺乏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活动记忆能力”,这是一个人处理多项工作的能力。既要思考老师的提问,又要观察周围同学的情况,还得遵守课堂上的纪律要求,这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对小D来说会使得他的思维受挫,无法运转。因此,像小D这样活动记忆欠缺的孩子并非有意抵触老师、不遵守课堂纪律,而是他根本就无法高效灵活地解决多项事件,筛选出合适的方法来应对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他还存在着另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小D从一个情景(笔丢了),转换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情景(要上课)时,出现了问题。一般孩子会很明确地告诉自己,可以先上课,下课后再找笔。实际上,从心理角度上来讲,要求孩子从一个思维状态(笔没了,需要找回来)转换到另一种思维状态(上课时必须在座位上听课),一般学生都能顺利地转换过来并且选择合理的思维方式。但小D不行,因为他存在着认知转移障碍,很难从先前的思维活动中释放出来。当面对不同选择时,就有可能问题百出,如果此时受到指责与冲击,就会引发暴躁行为。
  小D是较为典型的注意力涣散儿童。这类儿童难以保持注意力和作出持久的努力,在听别人说话时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做事无条理,说话过多,缺乏耐心,不能按照一定的次序做事,经常打断别人的谈话,或者强行插入别人的谈话等。他们以做事无条理、感情易冲动为显著特点。这些孩子对自身的情感状态知之甚少,同时他们也难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江苏苏州新区实验小学顾卫红)
其他文献
学生年级越高,学习的台阶越高,也就越吃力。小的时候,孩子们不那么好面子,受到批评容易忘,遇到困难,他们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更敏感了,遇到挫折,心里先慌了,挫折多了,很容易逃避,造成偏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盲目地让学生独立承担挫折,不及时帮助,学生束手无策,困难越来越多,最后则选择逃避。此时,老师要给他们更多的帮助,让他们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  方法1 制订计划跟上
期刊
这个学生,我的初步印象,用东北话说就是“有点二”,率性而为,头脑简单,一副“纯天然”的样子,还有点虚荣心。林老师采用的教育方法,一个是哄,一个是批,开始是一味地哄,发现不行,于是开始批,批中带哄,哄中有批,软硬兼施,像揉面团一样,揉得他逐渐有所进步。  我觉得这个孩子恐怕算不上问题生,即使算,也是轻度的行为习惯性问题生。林老师的教育有效果,方法也可以,但如果我们用高一点的标准来要求,就会发现我们对
期刊
在谈到对厌学生的转化时,苏霍姆林斯基曾谆谆教导自己的同事:“我们要像害怕火灾一样害怕学生的智力劳动一无所获!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只要有那么两三个月看不到自己智力劳动的效果,他就会失去学习的愿望。”如此,那么两年,五年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少厌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饱受学业挫折,第一次考不好可以告诉自己下次努力还有机会;第二次考不好可以归咎于这次考题太难了,可第三次、第四次……甚至第十次
期刊
个案经验  没有人生来便是做贼的。学生毕竟心智尚未成熟,他们的可塑性还很强,只要方法得当,适当引导,彻底矫正他们的偷窃行为不是没有可能。然而,学生的心灵又是纯洁脆弱的,任何过激的言辞、举措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在矫正他们的偷窃行为时,除了查找原因,对症下药,还必须因人而异,讲究策略和方法。  初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调研考试之后,班级中经常有女生的文具离奇失踪,而过两天,
期刊
成就动机最早的研究者——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将学习者的动机分为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个维度,并据此将所有学生分为四个类型:  A类学生是“过度努力者”,他们既有强烈的追求成功的愿望的行动,又特别害怕失败,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出色,追求完美;  B类学生是“力求成功者”,他们通常有旺盛的求知欲,比较自信,由于能理性地为自己设置合理的目标而经常体验到成功感,这使他们对失败的担忧很少,而对成功的期望较高;  
期刊
把学生推过去一个老师要教上百个学生甚至更多,要老师一个个地去适应学生显然很有难度。学生因性格内敛、不适应某老师的教学方式、对老师有偏见或误解之类造成的严重偏科,班主任需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沟通工作,让学生愿意亲近科任老师,并尽力消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小疙瘩”,无力改变现状的,则需要调动家庭的力量,调整学生的认知。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  要孩子主动去找任课老师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孩子总是显得腼腆。这就需要班
期刊
“老师,老师,不好了,不好了,我们班的女生和初三的男生玩恋爱,真是……”女生们聚到我周围,“我们说不出口,写了一封信给你!”  信的大致的内容是,高和初三的某个男生“玩恋爱”,在操场旁的小树林里拥抱,在楼梯下的墙角里接吻……  我找到高,她说只不过模仿电视里的镜头玩一下,并不是什么谈情说爱。我把在男生班主任那了解到的那个男生的不良表现告诉了她,她表情茫然。我和她聊了很多,分析原因,也提出要求——要
期刊
去年我接手两个班的高三化学教学,周慧是我任班主任的班级中的一名学生。我从成绩册和原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她的各科成绩都比较差,尤其是化学,经常是全班倒数。老师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育都没成效,“对老师比较冷”,平时走在路上总是躲着老师。在晚上的自习时间也从未问过老师问题。  我观察着她:上课时她习惯低头,偶尔抬头,当眼光不小心与我的眼光相遇时,她会很快地低头,把眼神躲闪开。这是学困生的特点。他们不敢面对老
期刊
《退学“礼物”》用一种纪录片的真实,向我们所有人展示了一个厌学生向下沉沦,从阳光、活泼到愤世、偏激的全过程。我们忍不住设想:如果在李小伟最初显露出厌学情绪时,教师多一些理解和引导;如果在李小伟一次次做出融入集体的努力时,教师多一点欣赏和悦纳,结局也许会完全不同。  男孩用木棍打碎学校玻璃的刺耳声音还在脑际回响,它用“震撼”的方式提醒我们,为厌学生提供一个自尊自信的学习环境有多重要。  学困生的生存
期刊
2013年04月1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某中学高二年级男孩小中,在“升旗仪式上的爱情表白”这么一件事情。起因他有一个关系要好的女孩“108”,有别的男生在网络中向“108”告白。  常识告诉我们,早恋也好,晚恋也好,总之恋爱是私人的事情,属于隐私,“高透明度”显然不是爱情的特征。那么,像小中这样大鸣大放地宣传自己“爱谁谁”,唯恐天下不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想这是个相当有趣的问题。  在尊重和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