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由于某些策划者和书家的推动,“展厅书法”在书法界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人完全把书法当做一项技艺性制作来看待,落笔写字犹如构思作画,需要思考很多技巧方面的东西。一时间,似乎现在我们习惯了观看书法的地点是在美术馆和展览厅,似乎书法作品就应该是适应展览的艺术样式。应当承认,在展厅书法风潮下,书法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语言都有了极大的拓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过度追求形式感和视觉效果,也使书法在很大程度上失掉了灵性和趣味,而更倾向于在技艺上做文章,甚至因此也使某些书者产生疏远文化修养的浮躁心态。有些书法培训班也是顺着这个路子走,即把“书法”学习当作一门技艺训练。笔者认为,书法终究是一种文化体现,所以,书者的“学养”与“文心”是其灵魂之所在。
那么,如何摆脱过度追求技艺性和视觉化给书法带来的负面影响,重拾书写的“灵”和“趣”,就成为书界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宋生贵先生的《悟与书》一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为我们带来一缕颇具文化意味的清风,同时也在此方面给人以诸多有益的启发。
从书名即可以看出,宋生贵先生有意强调“书写”,而不用时下习用的“书法”之谓,这正是作者面对当下书法的种种不良倾向而进行独立思考的体现。他在该书《自序》中讲:“我个人对书写的理解是,文化是其母体,或日是根性之所在,书写由此而生成,同时也成为文化的体现与表征。一部中国书写史告诉我们,古来大书法家无一不是大学问家。所以,我一直以来存有一个观点,即,若将中国历代有成就的文人移之当下,个个堪称底蕴深厚且个性鲜明的书法家,甚或令如今那些江湖气十足,帮派架势逼人,虽然只是浪得虚名,但却不惜花费心思计尺论寸、攀比售价的所谓书法‘名家’们,难以望其项背。”我们知道,中国书法在传统文化中,首先是适于应用之需的,同时兼求艺术特质,由此而形成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正如宋生贵先生所言:“仅就学习者个体而言,我认为书写的意义至少有三:表达与交流(传播)之用,此第一义,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创造与审美之趣,以体现其艺术特质,此其二;涵养心性之意,即纯粹的精神修持,此其三。这三者若能自然融通,便是书写的好境界。这点浅见,抑或并无多少新意,但的确是本人真真切切体悟到的,而且我自己正是这样对待文字书写的,所以,我更看重心灵独悟与笔墨表达的内在意脉。”(《悟与书·自序》)
中国历来有“字如其人”的说法,表明书者的人品人格、学识修养与书写之间的内在关系。宋生贵先生是一位德高望众、在文艺美学界很有影响的学者,同时还是一位以散文创作见长的知名作家,著述颇丰。他的书写作品儒雅、含蓄,于质朴中蕴藉韵味,这恰是于笔墨挥洒间对其人格与学养的自然表现。
宋生贵先生对于“法”——即书写的技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曾自撰一联日:“论技自认行外人,言趣略识个中品。”这正是作者对于书写与学养之间关系的理解。实际上,由技法人手品评书法也往往难有探本之论,所以真正的书家与观者均不满足于此。当下,不少批评家指出,太多的书写者止于“技”、循于“法”,而缺乏对古代汉语、中国历史、书法史、历代书论、文字学等必备知识的研究,这是一种舍本而逐末的路径与取向。
宋生贵先生在该书的《自序》中直言:“我虽然也相信书写有‘法’——包括某些技艺上的讲究,但绝不认同任何对此夸大其词的说法。”“学养与文心才是根本”,“书写者的造诣离不开胸中之气象”。苏东坡曾在《书唐氏六家书后》中讲:“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与苏东坡齐名的黄庭坚也认为“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致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入耳。余尝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黄庭坚:《论书》)。一部中国书法文化史告诉我们,书法需要技艺,但远比技艺更为重要的是书者的品格与修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境界和气象。宋生贵先生的书写绝不是将书法当作技术对待的,更无意于将其他视觉艺术的某种时尚表征简单移植到书写中,以期引入眼球,而是追求文心的自然表达,这与当代某些简单强调视觉效果的粗头乱服的所谓“书法”明显区别开来。
印证这一点的还有该书中的内容。《悟与书》所书写的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名日“守静悟道”。作者在这一部分的目录中,以诗化的语言表达了其书写因由:“在扰攘的世态里,/最经不住动摇的/是人心;/正因如此,/对一个人来说,/守住心灵的宁静,/便是守住了生命中的江山之基!/就我而言,/年岁愈增,/历事愈多,愈加领悟到这‘守’的/不同寻常的/意味!”针对时下种种浮风躁气,他特别强调对自然与心灵的守护。在这部分中,他所书写内容多选自《道德经》《庄子》《论语》《孟子》《周易》等中国经典文献,以及由研习经典而产生的感悟之语。第二部分名日“诗意清凉”,是作者在中国古诗词的百花园中,选取与自己产生共鸣的优秀辞章而书写的。作者说:“每当觉得周遭太躁、太热之时,我便走进那与自己灵犀相通的诗的境界,从中获得宁和与清凉……”因此,这部分作品诗与书相谐相彰,形成别有意趣审美境界。第三部分名曰“自在浅吟”,是作者读书与静心悟道之中,于回望人生、悟对心灵间的自我表达,其内容全部是原创的,以体现其“书者抒也”的旨趣。宋生贵先生在这部分的目录中写道:“守住自己的心,/言说心里的话/——包括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这,该是一种自在吧!/自在,是哲学的,是禅意的,/是诗性的,/当然,更是本真的/——自自然然、灵动净明;其指归恰在/生命之根……”如果说前面两部分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萃,可以让人于赏心悦目中获得人文滋养,那么,从第三部分中可以见出宋生贵先生的文化坚守态度,以及作为一位个性鲜明、富有优患意识与批判精神的文化人的执著精神追求。如“言有物”“行有格”两幅对称的斗方,心得自悟,笔墨流畅,颇具气象。又如“读春秋文章,品魏晋风骨”、“彻悟庄周知秋水,善解摩诘识闲云”等自撰联,书风儒雅,气息灵动,尤富书卷气。其原创诗作情真语切,境界不俗,而且多富哲理,让人读来大受启迪。如《出身自题》:“生于僻地沐山风,长逢时艰伴菜根;家世尊卑冷眼看,自行周曲近吾村。”再如《说借势》:“古今借势若风筝,竹腔纸体亦逞能;难料天变风力去,东摇西摆了无神。”若观宋生贵先生许多以毛笔题写的读书札记、书信手稿等更能注解其书写与修养的关系。
宋生贵先生的书写启示我们,书法或曰书写,只有凝聚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品格,并作用于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具有人文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呈现出其蓬勃的生命力。书而无文,即使怎样刻意于形式上的设计与修饰,终因缺乏内涵往往会显得有势而无神。
笔者在读研求学期间,曾有幸聆听宋生贵先生主讲的艺术美学课程,先生开阔而清晰的学理思路与深入浅出、缜密严谨的学术表达,常使我辈后学者在学习与思考中受到启发,以后笔者每有进步,先生得知后总给予热情的鼓励。宋生贵先生既是一位著述宏丰的真文人、真学者,也是一位和蔼却不失威严的好导师,几十年来,他不为外界形形色色的利禄之势所诱所动,安适守静,一以贯之地以读书写作涵养心性,学养与文心兼具。他刻有“守静”“持恒”两方印章,可谓是其自我心境的写照,而《悟与书》恰是此种心境的体现方式之一。
那么,如何摆脱过度追求技艺性和视觉化给书法带来的负面影响,重拾书写的“灵”和“趣”,就成为书界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宋生贵先生的《悟与书》一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为我们带来一缕颇具文化意味的清风,同时也在此方面给人以诸多有益的启发。
从书名即可以看出,宋生贵先生有意强调“书写”,而不用时下习用的“书法”之谓,这正是作者面对当下书法的种种不良倾向而进行独立思考的体现。他在该书《自序》中讲:“我个人对书写的理解是,文化是其母体,或日是根性之所在,书写由此而生成,同时也成为文化的体现与表征。一部中国书写史告诉我们,古来大书法家无一不是大学问家。所以,我一直以来存有一个观点,即,若将中国历代有成就的文人移之当下,个个堪称底蕴深厚且个性鲜明的书法家,甚或令如今那些江湖气十足,帮派架势逼人,虽然只是浪得虚名,但却不惜花费心思计尺论寸、攀比售价的所谓书法‘名家’们,难以望其项背。”我们知道,中国书法在传统文化中,首先是适于应用之需的,同时兼求艺术特质,由此而形成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正如宋生贵先生所言:“仅就学习者个体而言,我认为书写的意义至少有三:表达与交流(传播)之用,此第一义,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创造与审美之趣,以体现其艺术特质,此其二;涵养心性之意,即纯粹的精神修持,此其三。这三者若能自然融通,便是书写的好境界。这点浅见,抑或并无多少新意,但的确是本人真真切切体悟到的,而且我自己正是这样对待文字书写的,所以,我更看重心灵独悟与笔墨表达的内在意脉。”(《悟与书·自序》)
中国历来有“字如其人”的说法,表明书者的人品人格、学识修养与书写之间的内在关系。宋生贵先生是一位德高望众、在文艺美学界很有影响的学者,同时还是一位以散文创作见长的知名作家,著述颇丰。他的书写作品儒雅、含蓄,于质朴中蕴藉韵味,这恰是于笔墨挥洒间对其人格与学养的自然表现。
宋生贵先生对于“法”——即书写的技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曾自撰一联日:“论技自认行外人,言趣略识个中品。”这正是作者对于书写与学养之间关系的理解。实际上,由技法人手品评书法也往往难有探本之论,所以真正的书家与观者均不满足于此。当下,不少批评家指出,太多的书写者止于“技”、循于“法”,而缺乏对古代汉语、中国历史、书法史、历代书论、文字学等必备知识的研究,这是一种舍本而逐末的路径与取向。
宋生贵先生在该书的《自序》中直言:“我虽然也相信书写有‘法’——包括某些技艺上的讲究,但绝不认同任何对此夸大其词的说法。”“学养与文心才是根本”,“书写者的造诣离不开胸中之气象”。苏东坡曾在《书唐氏六家书后》中讲:“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与苏东坡齐名的黄庭坚也认为“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致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入耳。余尝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黄庭坚:《论书》)。一部中国书法文化史告诉我们,书法需要技艺,但远比技艺更为重要的是书者的品格与修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境界和气象。宋生贵先生的书写绝不是将书法当作技术对待的,更无意于将其他视觉艺术的某种时尚表征简单移植到书写中,以期引入眼球,而是追求文心的自然表达,这与当代某些简单强调视觉效果的粗头乱服的所谓“书法”明显区别开来。
印证这一点的还有该书中的内容。《悟与书》所书写的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名日“守静悟道”。作者在这一部分的目录中,以诗化的语言表达了其书写因由:“在扰攘的世态里,/最经不住动摇的/是人心;/正因如此,/对一个人来说,/守住心灵的宁静,/便是守住了生命中的江山之基!/就我而言,/年岁愈增,/历事愈多,愈加领悟到这‘守’的/不同寻常的/意味!”针对时下种种浮风躁气,他特别强调对自然与心灵的守护。在这部分中,他所书写内容多选自《道德经》《庄子》《论语》《孟子》《周易》等中国经典文献,以及由研习经典而产生的感悟之语。第二部分名日“诗意清凉”,是作者在中国古诗词的百花园中,选取与自己产生共鸣的优秀辞章而书写的。作者说:“每当觉得周遭太躁、太热之时,我便走进那与自己灵犀相通的诗的境界,从中获得宁和与清凉……”因此,这部分作品诗与书相谐相彰,形成别有意趣审美境界。第三部分名曰“自在浅吟”,是作者读书与静心悟道之中,于回望人生、悟对心灵间的自我表达,其内容全部是原创的,以体现其“书者抒也”的旨趣。宋生贵先生在这部分的目录中写道:“守住自己的心,/言说心里的话/——包括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这,该是一种自在吧!/自在,是哲学的,是禅意的,/是诗性的,/当然,更是本真的/——自自然然、灵动净明;其指归恰在/生命之根……”如果说前面两部分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萃,可以让人于赏心悦目中获得人文滋养,那么,从第三部分中可以见出宋生贵先生的文化坚守态度,以及作为一位个性鲜明、富有优患意识与批判精神的文化人的执著精神追求。如“言有物”“行有格”两幅对称的斗方,心得自悟,笔墨流畅,颇具气象。又如“读春秋文章,品魏晋风骨”、“彻悟庄周知秋水,善解摩诘识闲云”等自撰联,书风儒雅,气息灵动,尤富书卷气。其原创诗作情真语切,境界不俗,而且多富哲理,让人读来大受启迪。如《出身自题》:“生于僻地沐山风,长逢时艰伴菜根;家世尊卑冷眼看,自行周曲近吾村。”再如《说借势》:“古今借势若风筝,竹腔纸体亦逞能;难料天变风力去,东摇西摆了无神。”若观宋生贵先生许多以毛笔题写的读书札记、书信手稿等更能注解其书写与修养的关系。
宋生贵先生的书写启示我们,书法或曰书写,只有凝聚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品格,并作用于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具有人文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呈现出其蓬勃的生命力。书而无文,即使怎样刻意于形式上的设计与修饰,终因缺乏内涵往往会显得有势而无神。
笔者在读研求学期间,曾有幸聆听宋生贵先生主讲的艺术美学课程,先生开阔而清晰的学理思路与深入浅出、缜密严谨的学术表达,常使我辈后学者在学习与思考中受到启发,以后笔者每有进步,先生得知后总给予热情的鼓励。宋生贵先生既是一位著述宏丰的真文人、真学者,也是一位和蔼却不失威严的好导师,几十年来,他不为外界形形色色的利禄之势所诱所动,安适守静,一以贯之地以读书写作涵养心性,学养与文心兼具。他刻有“守静”“持恒”两方印章,可谓是其自我心境的写照,而《悟与书》恰是此种心境的体现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