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精彩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8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数学课堂提问行为现状分析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几乎在每堂数学课中都有所采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粗效提问,实效不高。教师往往随意提问,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常可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回答,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在为教师的教或板书“填补空档”服务,教学实效不高。
  2.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比例严重失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为此,分析数学教学的特点,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出发,教师亟待对自身的课堂提问的原则和方法加以研究。
  二、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要点
  1.提出的问题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课堂提问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提问的目的要明确,应尽量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口提问,提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2.提出的问题应该难易适当,适度适量。提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要位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教育测量中的“难度”概念为提问提供了数量依据,难度PH=1-p/W,这里的W表示课堂内的学生总数,P是答问通过的人数。难度PH在0呈1之间,提问的难度一般应控制在0.3至0.8之间,使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答。
  3.提出问题时语言要准确,问题要有启发性。要使学生思维活动指向解决问题的方向,老师首先就要学生明确问题的范围和核心所在。提问的语言要能准确的表达出问题的意图,力求清晰简练,切忌含糊不清。
  4.提出的问题要有趣味性。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我们知道,趣味性浓厚的问题更能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更能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尽快的投入道思考当中,所以提出的问题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学习教学,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5.提出问题时要灵活多样。对于同一个问题老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善于变化提问的角度,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问的形式也要灵活多样,在讲、练、读、议诸环节中都可以回答问题或带着问题进行;也可以在学生精神涣散时用提问的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善于灵活地穿插运用转入、点题、沉默、查核、催促、提示、重述、评论、强化、延伸、更正、追问和扩展等教学手段。
  6.提出问题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老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问题的思考,而且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的方式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会死那个分别提出深浅各异的问题,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力求转变他们的观念,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7.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的给与恰当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激励评价,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达到强化学习的动机,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发展的动力之目的。
  三、如何对课堂进行提问,谈几点个人看法:
  1.激趣式的提问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而小学生对于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一点都不感兴趣,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例如:在几何里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射击运动员瞄准时,用手托住枪杆(此时枪杆、手臂、胸部恰好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看似闲言碎语三两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有趣。
  2.发散式的提问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起所学的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例如在讲授完全平方公式时,可先提问:“有一块正方形稻田边长为a米,现每边长扩大b米,求后来的面积是多少?”教师让学生先试着求出结果。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思考,利用以前学过的求面积的知识得出各种不同解法,在求解的过程中自己归纳出公式,这也正达到了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目的。
  3.启发式的提问
  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学习速度=路程/时间这个公式的应用时,老师可以举个列子,谁能从“千里江陵一日还”这句诗算出李白行走的速度是多少?大家一看这个问题很好奇,这也正是一个极为关键性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引起了学生深入的思考,教会他们用数学的角度去看语文,并为学生学习应用“速度=路程/时间”这个公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猜想式的提问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敢于大胆的猜想。如在讲“平均分”这个涵义之前,老师先救出一些平均分的例子,然后在列出相似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去猜想出其中的规律,老师再做出相应的提示,这样,学生会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悬念设疑式的提问
  教师若能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疑问,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小学数学讲到三角形稳定性的特性时,学生并不难理解,让学生提问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提出激疑性的问题。不妨问学生:“在众多多边形中,为什么书中要特别的强调三角形的这个特性呢?”通过教师的激发,学生产生了疑点,必定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真正理解三角形的这个特性以及它的应用。
  (作者单位:辽阳市太子河区新华小学 辽宁辽阳)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兴趣的形成,发展的特点,培养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当教师的
期刊
生命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过程,简单得如草木一秋,如落花飘零。生命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庄子的笔下,他是鲲鹏展翅搏击长空的自由;在杜甫的笔下,他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迈与忧思;在纳兰性德的笔下,他是戍守边关与思恋故园这层层叠叠的感伤累积而成的厚重。  《长相思》这首词出现在小学语文第九册,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身在征途,心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一、遵循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最终解决问题。这样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在数学课堂这个主阵地上做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呢?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这样说过:“我得出一条结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数学教师和语文教师在一
期刊
语言交际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必需。可是在教学中,许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甚差,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此阐述一下在加强口语交际训练中的几点做法。  一、亲近学生, 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口语交际同样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放手让学
期刊
一、美育的重要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传播美、讴歌美、追求美,从而启迪人们的心灵,鼓舞人们的斗志,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促进社会文明,推动历史前进。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我,心理、思想得升华,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
期刊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多媒体正是这样的一座桥梁。  一、兴趣诱导  1.巧设导语,预伏诱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我首先在屏幕上出示龟兔赛跑的画面,然后配合启发谈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童话故事《龟兔第二次赛跑
期刊
数学,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要掌握现代的科学技术,先要学好数学,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不能例外。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与其他学科比起来,有哪些特点?它有什么相应的思想方法?它要求我们具备什么样的主观条件和学习方法?下面就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思想以及数学学习方法作简要的阐述。  1.小学的数学学
期刊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那么, 如何加强小学的计算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新课标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的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
期刊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疑”是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地思考,去质疑,释疑。在学习中提出问题,不但能使学习者灵活地实际地掌握既有的知识,而且能使其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