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从东汉始传入中国,在经过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到了唐代,虽然仍未完全摆脱宗教的羁绊,但艺术上已完全进入到了成熟阶段。唐代的佛教造像艺术,延续并发展了南北朝以来的风气,开凿了大规模的造像石窟,并且修建了众多寺庙,因而出现了内容更丰富、表现范围更扩大、技巧更熟练的众多佛教形象,其中有一些具有重大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艺术上,唐代的圆雕代替了北魏平直的刻法,佛像衣纹更加流动飘逸,菩萨、弥勒、力士浑身肌肉突起,既符合解剖学上的原理,又能适当加以夸张,展示出充满雄强的气势和向外迸发的力量。雕者在借鉴外来雕刻的同时,还吸取了中原地区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
郑州博物馆收藏有唐代佛教造像文物50余件,大多数为1976年郑州荥阳大海寺出土的。通过考古发掘和整理,大海寺出土有菩萨头像11件、菩萨造像17躯,从其刻名和形象可以辨别的有:弥勒菩萨、天王菩萨、辩积菩萨、狮子吼菩萨、花严菩萨、光相菩萨、金髻菩萨、观世音菩萨、十一面观音像等。这批石刻造像形象丰富,雕刻手法精妙,其中尤以中晚唐时期的菩萨造像最为精美,成为能够代表这一时期佛教造像艺术水平的经典之作,是中国佛教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传的一尊佛。其梵文意译为“慈氏”,是我国古代民众心目中一位能“降魔除怪”、“济世安民”的佛教神祗。弥勒信仰兴起于南北朝时期,唐代尤为推崇,从初唐到中唐,诸帝都和这一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武则天。
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武则天假托弥勒下生卒践帝祚,并于证圣元年(695年)上加尊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由此可见她对弥勒的推崇程度,这一点也反映在佛教造像上,当时弥勒造像数量明显增加。到了武则天晚年及其以后,弥勒在皇家的地位就不再像以前那么高了,但一直到中唐乃至宋代,弥勒信仰在民间依然存在。
关于弥勒造像,从实物资料和研究来看,在武则天时期最多,且多善跏趺坐弥勒佛。此前的弥勒或坐或立、或交脚,呈多种姿势交叉出现。武则天之后,弥勒造像由皇家逐渐转向了民间,数量遽减,且造像已不限于善跏趺坐弥勒佛像。
大海寺遗址出土造像以菩萨像为最多,这批菩萨造像中5件刻有纪年:1件刻“更(庚)子之年”纪年(即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4件刻“长庆”纪年。无纪年菩萨造像的艺术风格与“长庆”纪年的造像非常相似,应属同一时期的作品。
菩萨,意为“觉有情”,原为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广泛用作对大乘思想实行者的称呼,一般指天国中低于佛的阶次的诸神。菩萨崇拜是中国佛教的独特现象,与菩萨崇拜相伴的又一重要现象,就是菩萨造像的女性化特征愈加突出。
菩萨早期传进中国是“善男子”形象,之后逐渐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南北朝始见女相观音菩萨。唐代受武则天崇信佛教的影响,菩萨的女性化更甚,往往直接以现实中的人为对象进行制作。《释氏要览》中说:“自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这里指美貌女子)之貌,如今人夸宫娃似菩萨也”。“宫娃”是指包括官妓或官伎在内的宫中美貌女子,“宫娃似菩萨”其实也是“菩萨似宫娃”。肌肤圆润,曲眉丰颐,体态婀娜多姿,衣饰华美艳丽,但身躯仍有大丈夫精神,显现出一种奇特的刚健与婀娜之美,一种刚柔并济之美。
唐代菩萨像多肌肤圆润、曲眉丰颐,体态婀娜多姿,衣饰华丽美艳,以慈爱温和为其特色。大海寺出土的这批菩萨造像,就造像数量和艺术成就而言,基本反映了唐代中晚期佛教造像艺术鼎盛时期的状况,全面展示了这一时期石刻艺术的成就,也标志着大海寺在唐代中期发展到了鼎盛。
大海寺出土的菩萨造像,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浪漫主义的艺术夸张,雕塑和绘画手法完美地结合运用,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刻绘了菩萨丰富多变的衣饰,既体现了风格的一致性,也表达了鲜明的个性特色。大海寺石刻造像技艺之娴熟、雕刻之精美,绝非一般民间工匠所能达到,很有可能是流入民间的皇家工匠的杰作。大海寺出土的有纪年的菩萨造像,可以作为这一时期造像风格的界标,对整个河南乃至全国的佛教雕塑都有可参考的价值,为研究唐代雕塑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唐 弥勒菩萨造像
通高232厘米,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座上,姿态端庄。头戴发箍,束高髻,髻正面饰宝珠装饰,额前发呈花瓣状。脸庞圆润丰满,慈眉善目,俯视下方。耳如云朵,唇似莲瓣,嘴角微含笑意,神情沉静安详,似在教化和普渡芸芸众生,是佛教造像中庄严美和典型美的结合。颈饰宝珠项圈。右臂下垂,左臂弯曲。身着通肩袈裟,内着僧祗衣,贴泥条式的衣纹随势波动,疏朗平缓,流畅自如,为典型的“曹衣出水”样式。在轻薄柔软的袈裟下,菩萨腹部微凸,身形隐现。莲座雕刻精细,束腰部位饰连珠装饰,莲瓣尖部微微翘起。造型比例准确、适当,是不可多得的唐代佛教造像精品。
题记:弥勒菩萨一躯更子之年十月戊午朔五日壬戌建院主僧惠海功德主马乾贞合家供养院主文锐。由此可知,造像时间是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
唐 弥勒佛造像
通高180厘米。佛高肉髻,面阔耳丰,双目微睁,眉间白毫,神态自然。外着袈裟,内着僧祗衣,善跏跌坐于方形须弥座上。脚踏莲蓬,佛头后有莲瓣形头光,头光内雕刻可分为三层:最外层饰火焰纹;中间一层雕刻一佛、二弟子、二飞天,二弟子侍立于莲台;最里层为莲花花瓣装饰。造像雕刻技法纯熟,刀法圆润,衣纹简洁,随体而成,颇具质感和表现力。
唐 光相菩萨造像
残高233厘米,身高197厘米,单体圆雕。菩萨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座上,颈饰宝珠项圈。上体袒裸,戴臂钏,披帔帛,系腰彩,下着裙。裙紧贴双腿垂至足面,尤具“曹衣出水”之风韵。身姿呈“S”形,虽然弧度较小,却给人修长清秀之美。菩萨华贵典雅,体态丰盈,腰肢扭动,显现出女性特有的柔美之态。飘动的帔帛,挽结的腰彩,衣褶疏密适度,舒缓圆润,流畅自如,显现了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
唐 花严菩萨造像
通高185厘米,身高145厘米,单体圆雕。菩萨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座上,头束丫形双髻,面相饱满丰润,颈饰项圈。上身披帔帛,下着裙,垂至足面。左手残缺,右手挽帛,均戴腕钏。衣纹简洁洗练,流畅自如。菩萨雍容的姿态更接近世俗人物形态。 题记:石花严菩萨赞文并序沙门???大唐长庆??三月十三日弟子苏清建立。
唐 辩积菩萨造像
通高230厘米,身高187厘米。辩积菩萨密号“巧辩金刚”、“大慧金刚”,为贤劫十六尊之一。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座上,莲座束腰部有突起的圆形装饰。头束宝珠形高髻,额前头发呈双层花瓣状,后部披发已残。面容饱满宽阔,弯眉细目,鼻梁挺直,双唇丰厚,面相沉静,若有所思。上体袒裸,颈饰宝珠项圈,双乳突出,腹部微凸。双臂戴臂钏、腕钏。左臂自然下垂,手施与愿印,右臂残缺。
唐 佚名菩萨造像
残高180厘米,单体圆雕。菩萨头束宝珠发髻,弯眉细目,鼻梁挺直,面露微笑,肌肤圆润。颈戴宝珠项圈,双臂饰臂钏和腕钏。帔帛自左肩斜披胸腹前,斜尖外搭。腰彩花结自然生动,衣纹流畅自如。“S”形的身姿和斜披的帔帛以及贴体的衫裙,使之更加妩媚动人。
唐 佚名菩萨造像
残高130厘米。菩萨体态饱满丰盈,胸腹凸出,袒裸上身,斜披帔帛,戴宝珠项圈、臂钏和腕钏。菩萨衣饰借助圆刀法的表现极具动感。尤其是那簇腰彩和随肌体而起伏的衣褶,令人感到锦絮般的柔软而富有韵律 。雕塑者利用“S”形的肢体曲线把石头的刚性和女性身姿体貌的柔美完美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唐代佛教艺术开朗自信的雍容气度和审美雅趣。
唐 佚名菩萨造像
残高135厘米,单体圆雕。菩萨身呈“S”形曲线,张弛有度,动感十足。菩萨头部和双臂及下肢均已残缺,却毫不影响身姿体态的完美曲线。菩萨颈戴项圈,上身帔帛,小着裙,裙衣贴体。帔帛下垂至腿部叠为两环,又于腹前绕结,简洁明快,于无形中衬托了菩萨的体态。
唐 菩萨头像
残高42厘米。菩萨头束宝珠发髻,发髻正中饰宝相花,额前发似螺形。弯月眉,细长目,直鼻梁,花瓣嘴,垂下巴,面颊丰腴,现沉思状。
唐 菩萨头像
残高40.5厘米。菩萨面广丰颐,鼻梁宽阔挺直,双唇丰厚,棱角分明。弯眉细目,眼角上挑。发髻已残,额前发正中似宝珠装饰。
唐 菩萨头像
残高34厘米。菩萨额头宽平,面颊丰满,弯眉细目,鼻梁挺直,小口紧闭,鼻梁及双唇棱角分明。双目下视,若有所思。
唐 菩萨头像
残高42厘米。菩萨头束丫形髻,宝缯束发,并饰以不同宝相花,额前发呈花瓣形展开。前额广阔,双目微微下视,鼻梁挺直,唇似花瓣,嘴角略微上挑,透露出一种超然的微笑。
在艺术上,唐代的圆雕代替了北魏平直的刻法,佛像衣纹更加流动飘逸,菩萨、弥勒、力士浑身肌肉突起,既符合解剖学上的原理,又能适当加以夸张,展示出充满雄强的气势和向外迸发的力量。雕者在借鉴外来雕刻的同时,还吸取了中原地区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
郑州博物馆收藏有唐代佛教造像文物50余件,大多数为1976年郑州荥阳大海寺出土的。通过考古发掘和整理,大海寺出土有菩萨头像11件、菩萨造像17躯,从其刻名和形象可以辨别的有:弥勒菩萨、天王菩萨、辩积菩萨、狮子吼菩萨、花严菩萨、光相菩萨、金髻菩萨、观世音菩萨、十一面观音像等。这批石刻造像形象丰富,雕刻手法精妙,其中尤以中晚唐时期的菩萨造像最为精美,成为能够代表这一时期佛教造像艺术水平的经典之作,是中国佛教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传的一尊佛。其梵文意译为“慈氏”,是我国古代民众心目中一位能“降魔除怪”、“济世安民”的佛教神祗。弥勒信仰兴起于南北朝时期,唐代尤为推崇,从初唐到中唐,诸帝都和这一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武则天。
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武则天假托弥勒下生卒践帝祚,并于证圣元年(695年)上加尊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由此可见她对弥勒的推崇程度,这一点也反映在佛教造像上,当时弥勒造像数量明显增加。到了武则天晚年及其以后,弥勒在皇家的地位就不再像以前那么高了,但一直到中唐乃至宋代,弥勒信仰在民间依然存在。
关于弥勒造像,从实物资料和研究来看,在武则天时期最多,且多善跏趺坐弥勒佛。此前的弥勒或坐或立、或交脚,呈多种姿势交叉出现。武则天之后,弥勒造像由皇家逐渐转向了民间,数量遽减,且造像已不限于善跏趺坐弥勒佛像。
大海寺遗址出土造像以菩萨像为最多,这批菩萨造像中5件刻有纪年:1件刻“更(庚)子之年”纪年(即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4件刻“长庆”纪年。无纪年菩萨造像的艺术风格与“长庆”纪年的造像非常相似,应属同一时期的作品。
菩萨,意为“觉有情”,原为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广泛用作对大乘思想实行者的称呼,一般指天国中低于佛的阶次的诸神。菩萨崇拜是中国佛教的独特现象,与菩萨崇拜相伴的又一重要现象,就是菩萨造像的女性化特征愈加突出。
菩萨早期传进中国是“善男子”形象,之后逐渐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南北朝始见女相观音菩萨。唐代受武则天崇信佛教的影响,菩萨的女性化更甚,往往直接以现实中的人为对象进行制作。《释氏要览》中说:“自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这里指美貌女子)之貌,如今人夸宫娃似菩萨也”。“宫娃”是指包括官妓或官伎在内的宫中美貌女子,“宫娃似菩萨”其实也是“菩萨似宫娃”。肌肤圆润,曲眉丰颐,体态婀娜多姿,衣饰华美艳丽,但身躯仍有大丈夫精神,显现出一种奇特的刚健与婀娜之美,一种刚柔并济之美。
唐代菩萨像多肌肤圆润、曲眉丰颐,体态婀娜多姿,衣饰华丽美艳,以慈爱温和为其特色。大海寺出土的这批菩萨造像,就造像数量和艺术成就而言,基本反映了唐代中晚期佛教造像艺术鼎盛时期的状况,全面展示了这一时期石刻艺术的成就,也标志着大海寺在唐代中期发展到了鼎盛。
大海寺出土的菩萨造像,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浪漫主义的艺术夸张,雕塑和绘画手法完美地结合运用,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刻绘了菩萨丰富多变的衣饰,既体现了风格的一致性,也表达了鲜明的个性特色。大海寺石刻造像技艺之娴熟、雕刻之精美,绝非一般民间工匠所能达到,很有可能是流入民间的皇家工匠的杰作。大海寺出土的有纪年的菩萨造像,可以作为这一时期造像风格的界标,对整个河南乃至全国的佛教雕塑都有可参考的价值,为研究唐代雕塑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唐 弥勒菩萨造像
通高232厘米,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座上,姿态端庄。头戴发箍,束高髻,髻正面饰宝珠装饰,额前发呈花瓣状。脸庞圆润丰满,慈眉善目,俯视下方。耳如云朵,唇似莲瓣,嘴角微含笑意,神情沉静安详,似在教化和普渡芸芸众生,是佛教造像中庄严美和典型美的结合。颈饰宝珠项圈。右臂下垂,左臂弯曲。身着通肩袈裟,内着僧祗衣,贴泥条式的衣纹随势波动,疏朗平缓,流畅自如,为典型的“曹衣出水”样式。在轻薄柔软的袈裟下,菩萨腹部微凸,身形隐现。莲座雕刻精细,束腰部位饰连珠装饰,莲瓣尖部微微翘起。造型比例准确、适当,是不可多得的唐代佛教造像精品。
题记:弥勒菩萨一躯更子之年十月戊午朔五日壬戌建院主僧惠海功德主马乾贞合家供养院主文锐。由此可知,造像时间是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
唐 弥勒佛造像
通高180厘米。佛高肉髻,面阔耳丰,双目微睁,眉间白毫,神态自然。外着袈裟,内着僧祗衣,善跏跌坐于方形须弥座上。脚踏莲蓬,佛头后有莲瓣形头光,头光内雕刻可分为三层:最外层饰火焰纹;中间一层雕刻一佛、二弟子、二飞天,二弟子侍立于莲台;最里层为莲花花瓣装饰。造像雕刻技法纯熟,刀法圆润,衣纹简洁,随体而成,颇具质感和表现力。
唐 光相菩萨造像
残高233厘米,身高197厘米,单体圆雕。菩萨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座上,颈饰宝珠项圈。上体袒裸,戴臂钏,披帔帛,系腰彩,下着裙。裙紧贴双腿垂至足面,尤具“曹衣出水”之风韵。身姿呈“S”形,虽然弧度较小,却给人修长清秀之美。菩萨华贵典雅,体态丰盈,腰肢扭动,显现出女性特有的柔美之态。飘动的帔帛,挽结的腰彩,衣褶疏密适度,舒缓圆润,流畅自如,显现了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
唐 花严菩萨造像
通高185厘米,身高145厘米,单体圆雕。菩萨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座上,头束丫形双髻,面相饱满丰润,颈饰项圈。上身披帔帛,下着裙,垂至足面。左手残缺,右手挽帛,均戴腕钏。衣纹简洁洗练,流畅自如。菩萨雍容的姿态更接近世俗人物形态。 题记:石花严菩萨赞文并序沙门???大唐长庆??三月十三日弟子苏清建立。
唐 辩积菩萨造像
通高230厘米,身高187厘米。辩积菩萨密号“巧辩金刚”、“大慧金刚”,为贤劫十六尊之一。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座上,莲座束腰部有突起的圆形装饰。头束宝珠形高髻,额前头发呈双层花瓣状,后部披发已残。面容饱满宽阔,弯眉细目,鼻梁挺直,双唇丰厚,面相沉静,若有所思。上体袒裸,颈饰宝珠项圈,双乳突出,腹部微凸。双臂戴臂钏、腕钏。左臂自然下垂,手施与愿印,右臂残缺。
唐 佚名菩萨造像
残高180厘米,单体圆雕。菩萨头束宝珠发髻,弯眉细目,鼻梁挺直,面露微笑,肌肤圆润。颈戴宝珠项圈,双臂饰臂钏和腕钏。帔帛自左肩斜披胸腹前,斜尖外搭。腰彩花结自然生动,衣纹流畅自如。“S”形的身姿和斜披的帔帛以及贴体的衫裙,使之更加妩媚动人。
唐 佚名菩萨造像
残高130厘米。菩萨体态饱满丰盈,胸腹凸出,袒裸上身,斜披帔帛,戴宝珠项圈、臂钏和腕钏。菩萨衣饰借助圆刀法的表现极具动感。尤其是那簇腰彩和随肌体而起伏的衣褶,令人感到锦絮般的柔软而富有韵律 。雕塑者利用“S”形的肢体曲线把石头的刚性和女性身姿体貌的柔美完美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唐代佛教艺术开朗自信的雍容气度和审美雅趣。
唐 佚名菩萨造像
残高135厘米,单体圆雕。菩萨身呈“S”形曲线,张弛有度,动感十足。菩萨头部和双臂及下肢均已残缺,却毫不影响身姿体态的完美曲线。菩萨颈戴项圈,上身帔帛,小着裙,裙衣贴体。帔帛下垂至腿部叠为两环,又于腹前绕结,简洁明快,于无形中衬托了菩萨的体态。
唐 菩萨头像
残高42厘米。菩萨头束宝珠发髻,发髻正中饰宝相花,额前发似螺形。弯月眉,细长目,直鼻梁,花瓣嘴,垂下巴,面颊丰腴,现沉思状。
唐 菩萨头像
残高40.5厘米。菩萨面广丰颐,鼻梁宽阔挺直,双唇丰厚,棱角分明。弯眉细目,眼角上挑。发髻已残,额前发正中似宝珠装饰。
唐 菩萨头像
残高34厘米。菩萨额头宽平,面颊丰满,弯眉细目,鼻梁挺直,小口紧闭,鼻梁及双唇棱角分明。双目下视,若有所思。
唐 菩萨头像
残高42厘米。菩萨头束丫形髻,宝缯束发,并饰以不同宝相花,额前发呈花瓣形展开。前额广阔,双目微微下视,鼻梁挺直,唇似花瓣,嘴角略微上挑,透露出一种超然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