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圆的认识”作为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中的重点教学内容,笔者以该章节的教学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以此为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等基础平面图形后,就会开始学习新的图形几何知识——圆。相对于正方形与长方形而言,圆是一种更为立体的图形,它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几何图形,因此教师必须基于圆的特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重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加大课堂教学中的实例教学部分
数学这门学科因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导致小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并且由于某些数学概念的抽象化,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吸收。因此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增加数学实例部分的教学内容,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联,最终达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对“圆的认识”一章教学时,由于圆本身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运用起来,以此来引出课程。[1]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张小汽车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问:小汽车的车轮为啥会设计成圆形呢?如果把车轮换成正方形或长方形那小汽车还能行驶吗?这种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提问下就会带动学生对车轮进行观察和思考,在学生观察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引出对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相关概念的讲解。小学数学的教学,通过在课堂上增加實力教学的比例,不仅能能够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方面的知识,还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所出现的问题。又例如,在教师讲解与圆的周长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已知小明的自行车车轮直径为55cm。如果车轮每分钟能够转80周,小明如果骑行1km,那么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这样的问题能够使枯燥的圆周计算变得充满趣味性与探究性,学生会联想到自己骑自行车时的情景,从而感知到学习圆的周长对实际生活的帮助,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得到提升。
2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知识
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章节时,需要学生运用圆规、尺子等工具去自己动手绘画圆,学生在自己动手绘画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圆具有无数条半径以及直径、半径都相等的特殊性。这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归纳后所得出的结论,能够让他们产生深刻的记忆点。[2]圆周率是“圆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难点,由于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从来都没接触过圆周率这一概念,因此他们也很难理解为什么圆周率会出现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中。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先让学生对圆周率产生简单的理解。例如,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这节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先准备一段棉线,在上课时让学生画出直径为3cm的圆,接着指引用棉线测量出圆的周长,接着教师再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自己探究后就能够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相除会出现3.14这一无限不循环小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画一个直径为4cm的圆,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探究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往复多次探究中就能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所存在的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此时教师就可以将圆周率的概念引入进来。教师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对圆周率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入,同时在这种动手实践下,让数学模型变得情景化起来,抽象的数学知识也变得具体而又易于理解。
3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目前,很多教师都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教师的教学课堂不再单一、枯燥。而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数学课堂也会在视频动画和几何画板的帮助下让课堂增添趣味性。平面几何相关的内容本身就在数学中的抽象性较高,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够将这种抽象性变得更加具体化。[3]在对“圆的认识”一章教学时,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就能够为学生展示各种大小的圆,而不需要在使用传统的画图工具教学展示,这也能够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例如,在讲解与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通过以下问题导入圆的面积的学习:将一只小狗用长为1m的绳子栓在柱子上,那么小狗活动范围的面积有多大?学生在刚接触到这个问题时脑袋通常比较混乱,无法产生相应的数学模型,而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制作小狗拴在柱子上转圈的动画,让学生清楚这道题目的目的。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不仅能够让学生便于理解复杂的概念问题,还能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有趣的音频和动画下,注意力也会变得更加专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圆的认识”这一章节时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课堂预习阶段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指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运用不同的方式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起来,从而在小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对“圆”概念的深刻认识,最终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丁爱平.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力的隐形之翼——《圆的面积》深度研究课教学回顾[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6,(11):85-90.
[2]潘菁.圆之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8,(3):46-50.
[3]胡慧,张卫星.《圆的认识》听课实录及反思[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4):82,84.
作者信息: 詹雁,女,1997年5月,汉,福建厦门人,大学本科,二级教师,工作单位: 厦门市同安区柑岭小学,研究方向 小学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等基础平面图形后,就会开始学习新的图形几何知识——圆。相对于正方形与长方形而言,圆是一种更为立体的图形,它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几何图形,因此教师必须基于圆的特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重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加大课堂教学中的实例教学部分
数学这门学科因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导致小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并且由于某些数学概念的抽象化,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吸收。因此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增加数学实例部分的教学内容,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联,最终达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对“圆的认识”一章教学时,由于圆本身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运用起来,以此来引出课程。[1]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张小汽车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问:小汽车的车轮为啥会设计成圆形呢?如果把车轮换成正方形或长方形那小汽车还能行驶吗?这种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提问下就会带动学生对车轮进行观察和思考,在学生观察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引出对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相关概念的讲解。小学数学的教学,通过在课堂上增加實力教学的比例,不仅能能够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方面的知识,还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所出现的问题。又例如,在教师讲解与圆的周长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已知小明的自行车车轮直径为55cm。如果车轮每分钟能够转80周,小明如果骑行1km,那么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这样的问题能够使枯燥的圆周计算变得充满趣味性与探究性,学生会联想到自己骑自行车时的情景,从而感知到学习圆的周长对实际生活的帮助,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得到提升。
2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知识
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章节时,需要学生运用圆规、尺子等工具去自己动手绘画圆,学生在自己动手绘画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圆具有无数条半径以及直径、半径都相等的特殊性。这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归纳后所得出的结论,能够让他们产生深刻的记忆点。[2]圆周率是“圆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难点,由于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从来都没接触过圆周率这一概念,因此他们也很难理解为什么圆周率会出现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中。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先让学生对圆周率产生简单的理解。例如,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这节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先准备一段棉线,在上课时让学生画出直径为3cm的圆,接着指引用棉线测量出圆的周长,接着教师再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自己探究后就能够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相除会出现3.14这一无限不循环小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画一个直径为4cm的圆,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探究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往复多次探究中就能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所存在的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此时教师就可以将圆周率的概念引入进来。教师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对圆周率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入,同时在这种动手实践下,让数学模型变得情景化起来,抽象的数学知识也变得具体而又易于理解。
3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目前,很多教师都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教师的教学课堂不再单一、枯燥。而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数学课堂也会在视频动画和几何画板的帮助下让课堂增添趣味性。平面几何相关的内容本身就在数学中的抽象性较高,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够将这种抽象性变得更加具体化。[3]在对“圆的认识”一章教学时,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就能够为学生展示各种大小的圆,而不需要在使用传统的画图工具教学展示,这也能够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例如,在讲解与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通过以下问题导入圆的面积的学习:将一只小狗用长为1m的绳子栓在柱子上,那么小狗活动范围的面积有多大?学生在刚接触到这个问题时脑袋通常比较混乱,无法产生相应的数学模型,而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制作小狗拴在柱子上转圈的动画,让学生清楚这道题目的目的。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不仅能够让学生便于理解复杂的概念问题,还能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有趣的音频和动画下,注意力也会变得更加专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圆的认识”这一章节时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课堂预习阶段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指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运用不同的方式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起来,从而在小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对“圆”概念的深刻认识,最终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丁爱平.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力的隐形之翼——《圆的面积》深度研究课教学回顾[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6,(11):85-90.
[2]潘菁.圆之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8,(3):46-50.
[3]胡慧,张卫星.《圆的认识》听课实录及反思[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4):82,84.
作者信息: 詹雁,女,1997年5月,汉,福建厦门人,大学本科,二级教师,工作单位: 厦门市同安区柑岭小学,研究方向 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