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较文学之“研究客体”界定的进步性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围绕佛克马对于比较文学“研究客体”做出的界定,从“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文学符码”及“文学文本”三方面具体展开,深入分析佛克马在“研究客体”界定上做出的不同于以往的看法与观点,体现其进步性。
  关键词:比较文学;研究客体;佛克马;进步性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一百多年来,虽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它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独特的危机和焦虑意识使比较文学一直保持其开放的态势,从不拒绝一切新思想、新理论的挑战,并始终保持在学术前沿的位置。而比较文学这一学科遭遇危机的原因之一便是在于其“研究客体”的不明确。
  在这樣的学术现状下,荷兰学者杜威·佛克马(D.W.Fokkema)对于研究客体的界定做出了独特的阐释。
  要了解佛克马对“范式”的界定,我们首先对“范式”一词简要介绍。“范式”一词来源于古代希腊,但是它的当代意义是由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赋予的,它是指科学家们普遍遵循的行为方式;范式的特点是不可通约性;范式可以无顺序的转变,范式是科学家们赖以进行科学实验的理论基础。佛克马将“范式”这一概念引入文学领域中,提出了一种文学研究的“新范式”,由四个因素构成,“对于文学研究客体的新观念”便是其中之一。
  佛克马将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客体分为三个方面:“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文学代码、文学文本”。本文主要通过这三个部分对佛克马关于“研究客体”界定的进步性阐述。
  1 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
  佛克马认为“将文学文本当作是唯一的研究客体这一观点已经被抛弃了,正如比较文学研究将不同文学文本之间关系的排他性作为唯一研究对象也被摈弃了。”所以文学研究的客体首先应当是文学交流情境,那么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自然应当包含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
  在我看来,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相比,佛克马对于“研究客体”的界定更胜一筹。
  (1)佛克马所谓的“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与法国学派的研究“国际间的事实联系”,两者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同时又存在差异。
  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正是历史实证方法在比较文学领域的一种应用,它涉及到了接受者、放送者与文学作品这三者以及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等问题。佛克马的文学交流情境同样也涉及到了作品、作者(放送者)与读者(接受者),从这一层面来看两者是相似的。
  其次,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与接受研究并不相同,传统的影响研究着重探讨不同文学之间的关系,而接受研究是把重点放在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产生的作用。而佛克马提出的“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涉及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与读者,他更注重研究的是对于在读者阅读作品的接受过程中所生发的种种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2)佛克马将研究客体由文学文本扩大到了“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打破了美国学派将文学文本看作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整体的观点。首先他并不反对法国学派的注重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但是法国学派机械地将比较文学局限于研究渊源和影响,把陈旧过时的方法论包袱强加于比较文学研究,并压上十九世纪事实主义、唯科学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重荷,使得比较文学降到了附属学科的地位。其次他还提出,应当重视文学作品,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关注作品的“文学性”,关注文学作品的美学与审美价值。
  总之,在“研究客体”的界定上,佛克马提出的“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突破了美国学派“文本中心论”的局限性,同时在法国学派的基础上将接受者的范围真正扩大到读者层面,更注重文学的接受研究。
  2 文学符码
  佛克马将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符号,选取“文学代码”为他描述和解释文学现象的工具。作为符号的文学作品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中得到不同读者的解读,文学研究就可以不用纠缠于寻找文学作品唯一、充分的意义,也不用执着于对文学作品进行各种不同的解读和阐释,这是佛克马从符号学的角度对“研究客体”做出的界定,
  作为比较文学学者的佛克马最为关注的是从国际观点上来讲,代码如何可以在研究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佛克马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将文学符码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当然文学代码的研究并不能取代文学交流情境的研究,两者应该互为补充。
  3 文学文本
  如果文学文本与文学交流情境相关,而且被编织为一个或多个接受者解码的产品的话,文学文本便依旧是文学研究以及比较文学研究的研究客体之一,任何的文学批评都无法脱离文本而生存。所以我们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也自然要将文学文本纳入其中。
  4 结语
  综上,佛克马对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的界定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首先他在法国学派的基础上将接收者的范围扩大到真正的读者层面,并且突破了美国学派的“文本中心论”,将“文学交流情境的国际方面”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之一,其次他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将“文学符码”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真正开始将文学批评引入语言层面,这些都为比较文学领域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荷]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M].林书武,陈圣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2] [美]勒内·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J].黄源深译.文艺理论研究,1981,(2):142-148.
  [3]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王蕾.佛克马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9.
  [5]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天香》将历史材料经过作者的经验加工呈现为文学作品,这样的写作方式无意中强调了人与历史互动关系以及历史和文学的关系。写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使得小说以上海这座城市为独特的历史背景,交融的文化环境,为读者呈现了明末清初上海日常的世俗生活状况。本篇论文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天香》的独特之处,包括王安忆在《天香》中所体现出的细腻的写作内容所构筑的广阔的视角和她对于社会历史和人的关系的关注与探索。  关键
期刊
摘 要:伊恩·麦克尤恩才华横溢,笔耕不辍。197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就大获成功,获得当年毛姆奖。此后麦克尤恩又先后四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小说《赎罪》于2001年出版,这篇关于赎罪、战争、爱情的小说,自出版就备受关注。小说中的叙事手法高超,作者熟练运用重复叙述的手法,丰富了小说的叙事纬度,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视角。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赎罪》;叙事手法;重复叙
期刊
摘 要:《蝴蝶梦》是英国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代表作。自小说问世以来,小说女主人公吕蓓卡便受到众多男权主义者的歧视,被视为放浪形骸的妖妇。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回顾小说中吕蓓卡的人物形象,对这个极具争议的女性进行重新解读,以此打破人们对吕蓓卡长期以来的误读,从而对吕蓓卡进行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女性主义;吕蓓卡;反叛;平等  《蝴蝶梦》又名《吕蓓卡》,是英国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发
期刊
摘 要:推理小说,就是运用逻辑推理进行破案的侦探小说。它是在侦探小说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推理小说属通俗小说范畴,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每一个线索都写得小心翼翼,倚重神秘气氛的烘托、精湛环境的描写。因此要翻译出推理小说的这种语言特征并不简单,可结合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来阐述。本文通过对小说Before I go to sleep中译文《別相信任何人》中的实例分析关联理论对推理小说翻译语言
期刊
摘 要:胡经之是中国大陆文艺美学学科的首倡者和建设者,他构筑了以审美活动为其出发点的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将传统美学中处在次要位置的文艺提到中心地位。从创作、文本到接受三个层面,揭示其内在的审美规律。  关键词:文艺美学;审美体验;美的规律  胡经之是中国大陆最早提倡建立文艺美学学科的著名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胡经之少年时读朱光潜的《诗论》,对美学产生了兴趣,他想进一步学习,但是发现当时的文艺评论只有政
期刊
摘 要:对于翻译公司来说,良好的项目管理可以提高翻译效率、节省成本。本文笔者将简单谈一下自己的项目管理感受,并提出一些浅薄认知。  关键词:项目管理;效率;成本  在没有进入翻译公司实习以前,笔者从未了解过项目管理这个概念,也不知道何为PM(项目经理),何为项目管理。后来自己担任了笔译项目经理,才明白这一工作的复杂性。下面笔者想简单分享一下自己对于项目管理的认识及感受。  研二笔者开始实战练习笔译
期刊
摘 要:英雄史诗《伊利亚特》,歌颂的是战争中的男性英雄,而其中的女性形象则被边缘化,在作品中出现的次数少。然而,她们却是《伊利亚特》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或成为战争之因,或沦为战争的附属品和战利品,或作为苦难的承受者,诉说着战争给她们带来的不幸、束缚和无能为力的反抗,她们身上的悲情色彩值得我们再去细读这部史诗。  关键词:《伊利亚特》;女性;束缚;苦难;悲情  《伊利亚特》以特洛伊人和阿开奥斯人的战争
期刊
摘 要:在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涌现出一大批女作家,包括苏雪林、冰心、凌叔华、陈衡哲等,她们被学者们称为“闺秀派”作家。本文所说的“闺秀派”主要指既保留了传统因素也带上了个性解放的色彩,在文学这个大舞台上开始自己“适可而止”的叛逆与自我书写的一批作家。  关键词:闺秀派;自叙传;叛逆  1 前言  “五四”是现代意义上中国女性文学的滥觞期,19、20世纪之交这一场巨大的历史
期刊
摘 要:杨家将英勇抗击外敌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其中武艺高强、英姿飒爽、与杨门男性同样保家卫国的杨门女将形象,尤其得到民间受众的欢迎。本文以杨家将故事中的杨门女将为研究对象,并就这一群体形象的产生与明代社会的关系,略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杨家将故事;民族矛盾;忠君思想  艺术形象的产生和演变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它既受到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
期刊
摘 要:塞缪尔·理查逊是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他关注婚姻道德问题,多以女仆或中产阶级女性为主人公,善于描写人物情感和心理。他所创作的《帕梅拉》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在世界文坛上具有深刻的影响。纵观国内外学界,目前对《帕梅拉》的研宄大多是从其书信体小说艺术、心理分析、女性主义、历史和宗教的角度来进行的。本文试图引起人们对于隐藏在女性美德外衣之下的男性意志的关注。本文将分析创作帕梅拉的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