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复先生是侠客,也是绅士

来源 :小说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u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光复先生是哈尔滨美术界的一位资深艺术家。人们比较熟知的,便是呼兰区萧红纪念馆院那尊萧红雕像。这尊雕像传神地表现了萧红作为旧时代的新女性向往自由的觉醒和气质。是萧红纪念馆最为令人心驰的作品之一。它表现了萧红的精神世界,来到萧红纪念馆的人都会对它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
  實际上,若从艺术之路考量,光复先生是个挺不得志的艺术家。虽然也涉猎油画、水彩、水墨,但主攻的仍是雕塑。搞雕塑的市场空间不大,一般都是政府的公益行为,要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光复先生的性情不愿在这方面下工夫,自然也就很少有订单;一些新楼盘或者开发区什么的,雕塑的东西或人家定好“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一类的主题,或雕塑的作品商业味道太浓,激发不起光复先生的创作欲望,往往挥挥手就“拜拜”了。所以,他在家中小阁楼画室,随心所欲地作画便成为生活的基本状态。与那些腰缠万贯的大亨画家比起来,光复先生就有些寒酸了。难得的是,光复先从不横着比,看谁钱多钱少,而是竖着比,看谁随心所欲。所以他的心态极好,从不眼馋嫉妒,喝酒时大多是眉飞色舞的。相反,对于那些顺溜得风生水起的画家,只要人家品行不差,画得好,有绝活儿,光复先生都是客观公正从心窝子里赞佩人家。这一点,聊起美术界一些人和作品的时候,是大家对光复先生一致的评价。
  更令我对光复先生刮目相看的,是他的思维能力和修养。我俩有微信,他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发出十来条我欣赏并产生共鸣的文章。不论是美术评论和欣赏,还是时政热点,或是文学乃至思想文化,多有涉及。转发文章的深刻和水准,至少在我看来都是上乘、精到的。判断力和好恶,特别是有争议的问题,他所选择的倾向性,让我产生很贴心的感觉。相对而言,他微信中的“价值观”,在美术界不多,也算是另一种鹤立鸡群。现在社会上思想混乱,包括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愈发多元化,能在微信中产生共鸣的快感,是在酒桌上找不到的。
  光复先生虚岁七十五,但你能看出光复先生老气横秋吗?那风风火火的劲头,那不亚于年轻人的奇装,都在表明他是血气方刚的艺术家。“身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光复先生是看透社会、看透人生、看透美术界的智者啊!他的装束,只不过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保留着自己那份对自由的向往,张扬着自己不想让别人征服的个性罢了。
  实际上,光复先生在洒脱、强悍的外表下,还是个温文尔雅的绅士。他特别喜欢花,家中养的几盆花都是亭亭玉立鲜艳无比,大可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来形容。我还曾几次看他画水墨,寥寥几笔,画就出来了,若是鱼儿便活蹦乱跳,若是鸟儿便啾啾飞舞。墨用得很氤氲,线条简洁,用彩更是惜色如金,轻轻一点或是几笔点到,画就出彩了。画得不仅秀气,还有仙气,透着光复先生的格调。
  在我眼里,光复先生真的不老,他是侠客,也是绅士。
  作者简介:曼陀罗,本名张永德。美术、摄影评论家,纪实文学作家。曾任《黑龙江画报》主编,现供职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其他文献
1  客栈南北进深,下午三四点钟,光线暗了下来。从外表看,它是德式老房子的东南拐角。一百年过去了,斜坡红瓦已经变成褪色胭脂,镂花的黑铁门锈死在半空。  里面的情况可能更糟。老橡木地板吱呀作响,王不辞把腐掉的几块补了补,看上去非常突兀,像那些命中注定的遗憾。  长窗早在四面撒风了。能体现匠艺之美的,是紫铜窗栓。明眼人一看便知,老物件。有年刮台风,长窗似要被坏天气夺去,王不辞后悔没有早点换成塑钢的。可
期刊
清明节放了三天假,梅影要回老家给先人上坟,她家的先人有:父亲、姥爷、姥姥,还有干姥爷。母亲身体不太好,不能前来上坟,让她前来全权代理。好在全在一个小村,离得都不太远。  梅影记得母亲说过,干姥爷没有亲人,只有梅影才能给上坟。所以要梅影记住一定不要忘了,宁可不给姥爷姥姥和父亲上坟,也一定要给干姥爷上坟。  梅影和母亲一起给干姥爷上过多次坟的,每年除了她们来,还真的再没有别人来给干姥爷上坟。  去年清
期刊
谁也没想到,进了城的卞银,还想再回来。  “葛针村庙小,盛不下这尊大神!”卞金气不打一处来。  当年,发了家的卞银,一心要卖老宅。他哥卞金心急火燎地赶回村时,卞银的大红手印刚刚在契约文书上摁下。兄弟俩干了一仗。唉!几十年前的事喽。  提起这,连说事人都笑了。也是当年,卞银站在村子当央,在老槐树底下放话。长篇大论,乡亲们是记不住的,但大意跑不了:他卞银在这个山峪子里住得够够的了,够够的!他卞银这辈子
期刊
早晨一上班,我接到一个老领导打来的电话。  这位老领导原来在我们单位挂职,是个作家,后来因为年龄原因,退休了。  掛职的领导也是领导,况且,我还是个文学爱好者,业余时间鼓捣一点儿豆腐块儿,常见诸报端,在本地区也算小有名气。去年县作协换届,我还谋了个副秘书长的差事,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虚荣心。  老领导在电话里说,想过来看我。我受宠若惊,连说欢迎欢迎。他特意强调不在我这里吃饭。我说这怎么可以,老领导造访
期刊
有着五千年璀璨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从盘古开天那天起,华夏每一寸山川,都写满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别是在每个朝代国难当头时,都充分体现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战无不胜的民族,也是让世界瞩目的民族。在当前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白衣战士逆行的伟大精神,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在烽烟滚滚的战争年代,冲向戰场的是手中拿枪的英勇将士。然而,此时的中国却遭受着来自于武汉新疫情的侵袭,这是一场全民皆兵抗新冠的战役。而
期刊
1  姐姐每次来电话,都让我心惊肉跳。  在我的手机通讯录里,她的名字既不是姐姐,也不是潘兰欣,而是“炸弹” 。我觉得她极配这个名字。  别人是报喜不报忧,姐姐对我向来是报忧不报喜。如果她的小日子过得优哉乐哉,她早就把我这个百里之外的妹妹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倘若有了事情,第一个电话准会打给我。我既是她的超级巨无霸垃圾桶,又是她的义务消防兵。  放下电话,我拍着胸口松了一口气。这次既不是姐夫出轨,也
期刊
一  启功先生评点历代书法家和书法作品,写了一百首七言绝句,一向温良朴厚的老先生,谈及武则天,也难免八卦了一下。且看第四十四首:  草字书碑欲擅场,  羽衣木鹤共徜徉。  缑山夜月空如水,  不见莲花似六郎。  这首诗我们从后往前来看,可能更具有戏剧意味。这里提到的“六郎”,肯定不是北宋勇冠三军杨家将的杨六郎了,要揭开此六郎真面目,就必须要考察一下武则天的私生活。武则天成为女皇之后,也像男性帝王一
期刊
一  傍晚时分,他们到了县城,就是胡喻诗每年春节都要随狄生回到的南城。只是这个男人现在应该叫做前夫了。胡喻诗站在巷口,有些犹豫,几个月前她在心里已经和这里诀别,把南城删掉了。可她还是没有摆脱狄生的纠缠,答应狄生最后再回来一次。  县城在省南,接近另一个省份,包括生活习惯有一多半随隔壁的那个省,车开进县境时就看到了很多的水,像一个水乡。狄生家的对面也有一个老湖,每次来都能看到一汪湖水,湖边停留的小船
期刊
写完这个小说,全国疫情似有缓解。自春节以来,每个人的心情大致相同:绝望、愤懑、紧张、屈辱、无奈……李文亮事件让这些情绪抵达顶点,近日又随局面趋缓而渐渐平和。一场大疫终究夺去了太多人的生命。别以为两三千是小数字,这些数字背后的家庭,个人,一切,瞬间灰飞烟灭,沦为灾难电影中才根本不值一提的齑粉。连“天地不仁”之“刍狗”都算不上啊。  太心痛,太难受。尤其,我是在武汉读的大学,足足生活了四年,武汉算是我
期刊
必有亭子,白日可以得荫避暑,  也可以作为藏身之处,躲避狂风暴雨。  ——《旧约·以赛亚书》  某一天,一个下午吧,最好是黄昏。一个疲惫的中年男人,被一场不期而遇的雨赶进了公园小山坡上的一处亭子。这亭子很漂亮,“六角尖顶,斗拱飞檐,四根朱红的大柱子,琥珀琉璃闪闪发光”。亭子里有一位四五十岁的男人正在拉小提琴,琴声悠扬,人们听得如痴如醉。此时,我们这位脸上没有半点生气的“落魄者”,像是被什么东西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