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
群展:“ 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 。
发生在大年除夕的展览因其首创性本身就是中国现当代前卫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随着行为艺术家的“表演”使原本就已被搅乱的展览越发不可收拾,特别是肖鲁女士的行为艺术《对话》中的两声枪响引来了警察的调查,展览被停止。后来两次复展,留下了重要的资料和巨大的影响。王广义不是整个事件的策划者,仅仅以艺术家的身份提供了作品《毛泽东AO》等八幅作品,并被美国《时代周刊》,法国《艺术新潮》发表。事实上自较早的“北方艺术群体”(1984.9)“珠海会议(1986.8)”和 “黄山会议(1988.11)”时,王氏作品就呈现出与整体“反叛”潮流不甚相同的艺术主张。
1990
群展:“不和塞尚玩牌”,亚太艺术博物馆,美国加州。
1991
群展:“Cocart—后波普国际邀请展”比昂卡-皮莱特画廊,意大利米兰。
此次展览展出《大批判》系列,《大批判—可口可乐》登上了意大利著名杂志《Flash Art》的封面。其实当年早些时候《北京青年报》(3月22日文化版)以“王广义现象”专题版介绍《大批判》。
1992
群展:“90 年代艺术双年展” 广州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广州。
《大批判-万宝路》(布面油画,175x175cm)获得该展最高奖“文献奖”。王广义说:“是为此展专门画的,在这之前我的画尺幅都比较小,同一时期的作品基本都是一米见方的,或者是150x100cm的,这是我《大批判》系列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也是我的作品第一次参加中国本土的重要展览。”
1993
群展:“后八九中国新艺术” 巡回展,香港艺术中心,中国;台湾汉雅轩画廊,中国;牛津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牛津。
群展,“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 意大利威尼斯
此展览系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次在国际最重要的艺术盛会上亮相,栗宪庭策划其中的“东方之路”展中14位艺术家集体亮相,王广义的作品两年前就曾在意大利引起轰动,但随着国人对“威双”的迷信,王广义的“大批判”又传回了国内,“符号化”和“误读化”进一步加剧。
1994
个展:“ 王广义个展” 汉雅轩画廊,中国香港
群展: 第22届“圣·保罗双年展”,巴西圣保罗
此项展览是国际著名三大展事(另两项为卡塞尔文献展和威尼斯双年展)之一。六位中国艺术家首次被邀请参展,他们是王广义、方力钧、李山、刘玮、余友涵、张晓刚。王广义没有继续蜚声海内外的“毛系列”和“大批判系列”,而是首次以结合现场环境而创作三个部分的装置作品:《东欧风景》、《Visa》和《天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1995
群展:“艺术-斯沃基” 芝加哥建筑艺术博物馆,美国。
“从国家意识形态出走——中国新艺术展” 汉堡国际前卫文化中心,德国。
“1979年以来的中国前卫艺术” 圣地莫尼卡美术馆,西班牙巴塞罗纳。
1996
个展:“目击者-王广义个展” 克劳斯- 丽特曼文化中心,瑞士巴塞尔。
群展:“回望” 路德维希美术馆,德国科隆。
“中国!”波恩艺术博物馆,德国波恩。
“第二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 昆士兰博物馆,澳大利亚。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1996-97” 中国美术馆/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中国
1997
群展:“引号”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加坡。
群展:“ 数字与神话:20 世纪艺术回顾展” 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 德国。
这是德国重要艺术机构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举办的世界最重要的展事之一,在整个美术史维度和世界范围内精选作品。王广义作为中国唯一、亚洲少数的艺术家之一入选,展出了“大批判”系列作品,引起国内外重大反响。
1998
群展:“蜕变——中国新艺术”1998-2000 巡回展 亚洲文化中心及P.S.1当代艺术中心,美国纽约;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旧金山;卡斯蒂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墨西哥蒙特雷;塔克玛艺术博物馆,美国西雅图。
2000
群展:“社会:第二届上河美术馆学术邀请展” 上河美术馆,中国成都。
“20 世纪中国油画展” 中国美术馆。
2001
个展:“王广义个展:信仰的面孔”斯民艺苑,新加坡。
群展: “多元城市——亚洲流动艺术展” 汉堡艺术宫,德国汉堡。
2002
联展:“图像就是力量——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三人展” 何香凝美术馆,中国深圳。
本展览由黄专和皮力共同策划,邀请了三位1980年代新潮美术运动的参与者和经历者,从艺术史的意义上加以研究和展示。基于1990年代以来各种目的的批评家不断提及这些图像并进行草率归类和概括,以及他们的成功和作为成功艺术家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他们的艺术——被各种时尚杂志广泛报道,以艺术家和他们创造的图像作为当代艺术的个案,对其背后隐藏的文化能量和史学价值进行深入、客观和更具本土化特质的研究。
群展:“巴黎-北京” ESPACE CARDIN,法国巴黎。
“观念的图像-2002 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深圳美术馆,中国深圳。
“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
国内首次引进“三年展”概念,并由国际著名美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先生担任主策划,黄专、冯博一、王璜生任策划,集中了海内外137位中国艺术家十年间创作的一批最具意义的实验艺术作品共179件,旨在从不断变化的艺术、文化、社会和政治背景下对实验艺术作品进行系统性的“重新解读”。王广义的作品为雕塑《唯物主义者》,从“大批判”符号的乌托邦因素中孤立地呈现出“工农兵”形象,除掉了显而易见的文化对立,展现其带有模糊性的朴素力量,试图重新组建社会主义经验化的视觉因素所具有的力量及意义。 2003
个展:“ 王广义个展” 诺瓦拉画廊,法国巴黎。
群展:“中国,你好?” 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巴黎。
这座设计新颖、造型特异的现代化建筑1969年由总统蓬皮杜决定兴建,1972年正式动工,五年建成。越来越成为世界当代艺术的最神圣殿堂,和奥赛美术馆的近代艺术,罗浮宫的古典艺术齐名。王广义的作品在“中法文化年”的蓬皮杜大展中出现,意味着真正被官方接受,此后在国内的影响力更大了。中国当代艺术此展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红火状态。也是从2003年开始,王广义不再创作“大批判”系列,进入“冷战美学”时代。
2004
个展:“ 王广义个展” 乌斯麦勒画廊,瑞士卢塞恩。
群展:“ 身体-中国” 马塞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
2005
群展:“ 体温——纪念安徒生诞辰200 周年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 北日德兰艺术馆,丹麦奥尔堡。
“OCT 当代艺术中心开幕邀请展” 何香凝美术馆OCT 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深圳。
2006
个展:“ 王广义个展” 阿拉里奥画廊,韩国首尔。
群展:“柏拉图和他的七种精灵” 何香凝美术馆OCT 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深圳。
“展开的现实主义——1978 年以来中国大陆油画” 台北市立美术馆,中国台湾。
“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 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深圳。
“江湖” 提顿画廊,美国纽约。
提顿画廊(Jack Tilton Gallery)是几家最早介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纽约著名艺术机构之一,早期对王广义、张培力、陈箴,后来对徐冰、刘炜、刘小东等人的推介起了重大作用。2006年5月由黄专策划、提尔画廊主办的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江湖Ⅰ”期间,英国著名的萨奇(Saatchi)画廊也第一次收藏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这意味着西方人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角度正在转变。在这条轨迹上,王广义几乎是被认可的中国当代艺术第一人。
2007
个展:“王广义个展” 吕佩克画廊,法国巴黎。
为王广义举办首次个展(1994年)的香港汉雅轩画廊的实力众所周知,13年后的此次个展由王广义在国外最重要的合作者吕佩克画廊主办,对艺术圣地巴黎乃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和王广义个人而言都有重要意义。
群展:“第二届莫斯科双年展——我们主导未来” 俄罗斯莫斯科。
“后解严与后八九:两岸当代艺术对照”台湾美术馆,中国台湾。
“第二届美术文献展——观念的形态” 湖北省艺术馆,中国武汉。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尤伦斯基金会当代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2008
个展 “冷战美学:王广义” 路易斯·布罗恩基金会,英国伦敦。
个展:中国深圳。
这是王广义在国内的首次个展,没有展出国内外艺术界熟知的“极地”系列、“后古典”系列、“毛系列”和“大批判”系列等平面绘画作品,而是以“另一个王广义”为思路呈现了自1989年在珠海创作的《易燃易爆物品》以来的四个单元:危机预感(1989),体制研究(1990-2001),唯物主义神学(2000-2008)和冷战美学(2007-2008)的众多装置作品。
群展:“个案——艺术史中的艺术家” 圣之空间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去中国-墙上的笔迹——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前卫艺术” 格罗宁根艺术博物馆, 荷兰。
“今日中国” 贝尔维美术馆,比利时布鲁塞尔。
“前卫艺术——中国当代美术二十年”日本巡回展 国立新美术馆;日本国立国际美术馆;日本爱知县美术馆。
“人民·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北京。
2009
群展:“第53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特别机构邀请展——给马可波罗的礼物” 意大利威尼斯。
“碰撞——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实验的案例”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北京。
“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 曼彻斯特大学美术馆,英国曼彻斯特;何香凝美术馆OCT 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深圳。
黄专、约翰·海雅特主持、OCAT和MIRIAD共同开发的“文化视觉史研究项目”历时近两年,由巫鸿、汪晖、赵汀阳三位学者的重要论文、王广义、汪建伟、卢昊、曾力、隋建国参加的重要展览以及相关的历史图文资料构成,以一个思想史与视觉史研究文献集的形式呈现。项目的展出地曼彻斯特和深圳是两座具有特殊意味的城市,分别代表了工业革命起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发祥地和中国现代化试验地,王广义的作品《东风 金龙》正是巧妙地契合了两种文化的象征意义。
2010
群展:“改造历史——2000-2009 年的中国新艺术”国家会议中心,中国北京。
“溪山清远” 路易斯·布罗恩基金会,英国伦敦。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绘画篇(1979-2009)” 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上海。
“建构之维——2010 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 中国美术馆。
“波普之地制造” 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韩国首尔。
2011
个展:“ 实验报告-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档案:王广义·交互的镜像” 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中国重庆。
群展:“纸上美术馆:12 位华人艺术家”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溪山清远——中国新绘画” 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旧金山。
“2011成都双年展之‘溪山清远:当代艺术展’”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中国成都。
“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 何香凝美术馆OCT 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深圳。
项目包括了“全球艺术和美术馆”、《他们》、《概念商店》、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家作坊、草场地工作站、政纯办、“一次等于无”、公司、哥本哈根自由大学、小制作、第二届艺术家自由大会、“珠海会议”、51平米、双百工作室、张培力新媒体教学实践和联合国广场,但不是一次历史性的回顾也不是全球性的归纳,尽管它涉及80年代至今的文学艺术实践,也涉及了来自欧美数个案例。时隔25年再来回望王广义作为重要组织者的“珠海会议”, 这场“小运动”曾经轰动全国艺术界,催生1989现代艺术大展和西南艺术群体。
2012
群展:“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何香凝美术馆OCT 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深圳。
个展:“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
展览系今日美术馆成立十周年的重要活动。回顾部分由“文化乌托邦想象:创造的逻辑”、“从分析到波普:修正与征用”、“唯物主义神学:质料与形式”三大单元,1980年代迄今的近30件代表性作品。主题展部分将展出为这次展览创作的大型装置作品《“自在之物”》,同时还将展出大量未曾公开过的方案草图和影像、图片文献。展览开幕期间将邀请世界各国重要现代美术馆馆长和策划人、研究者到北京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在北京站结束后还将赴欧洲、美国和亚洲等地进行巡回展出。
群展:“ 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 。
发生在大年除夕的展览因其首创性本身就是中国现当代前卫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随着行为艺术家的“表演”使原本就已被搅乱的展览越发不可收拾,特别是肖鲁女士的行为艺术《对话》中的两声枪响引来了警察的调查,展览被停止。后来两次复展,留下了重要的资料和巨大的影响。王广义不是整个事件的策划者,仅仅以艺术家的身份提供了作品《毛泽东AO》等八幅作品,并被美国《时代周刊》,法国《艺术新潮》发表。事实上自较早的“北方艺术群体”(1984.9)“珠海会议(1986.8)”和 “黄山会议(1988.11)”时,王氏作品就呈现出与整体“反叛”潮流不甚相同的艺术主张。
1990
群展:“不和塞尚玩牌”,亚太艺术博物馆,美国加州。
1991
群展:“Cocart—后波普国际邀请展”比昂卡-皮莱特画廊,意大利米兰。
此次展览展出《大批判》系列,《大批判—可口可乐》登上了意大利著名杂志《Flash Art》的封面。其实当年早些时候《北京青年报》(3月22日文化版)以“王广义现象”专题版介绍《大批判》。
1992
群展:“90 年代艺术双年展” 广州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广州。
《大批判-万宝路》(布面油画,175x175cm)获得该展最高奖“文献奖”。王广义说:“是为此展专门画的,在这之前我的画尺幅都比较小,同一时期的作品基本都是一米见方的,或者是150x100cm的,这是我《大批判》系列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也是我的作品第一次参加中国本土的重要展览。”
1993
群展:“后八九中国新艺术” 巡回展,香港艺术中心,中国;台湾汉雅轩画廊,中国;牛津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牛津。
群展,“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 意大利威尼斯
此展览系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次在国际最重要的艺术盛会上亮相,栗宪庭策划其中的“东方之路”展中14位艺术家集体亮相,王广义的作品两年前就曾在意大利引起轰动,但随着国人对“威双”的迷信,王广义的“大批判”又传回了国内,“符号化”和“误读化”进一步加剧。
1994
个展:“ 王广义个展” 汉雅轩画廊,中国香港
群展: 第22届“圣·保罗双年展”,巴西圣保罗
此项展览是国际著名三大展事(另两项为卡塞尔文献展和威尼斯双年展)之一。六位中国艺术家首次被邀请参展,他们是王广义、方力钧、李山、刘玮、余友涵、张晓刚。王广义没有继续蜚声海内外的“毛系列”和“大批判系列”,而是首次以结合现场环境而创作三个部分的装置作品:《东欧风景》、《Visa》和《天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1995
群展:“艺术-斯沃基” 芝加哥建筑艺术博物馆,美国。
“从国家意识形态出走——中国新艺术展” 汉堡国际前卫文化中心,德国。
“1979年以来的中国前卫艺术” 圣地莫尼卡美术馆,西班牙巴塞罗纳。
1996
个展:“目击者-王广义个展” 克劳斯- 丽特曼文化中心,瑞士巴塞尔。
群展:“回望” 路德维希美术馆,德国科隆。
“中国!”波恩艺术博物馆,德国波恩。
“第二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 昆士兰博物馆,澳大利亚。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1996-97” 中国美术馆/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中国
1997
群展:“引号”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加坡。
群展:“ 数字与神话:20 世纪艺术回顾展” 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 德国。
这是德国重要艺术机构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举办的世界最重要的展事之一,在整个美术史维度和世界范围内精选作品。王广义作为中国唯一、亚洲少数的艺术家之一入选,展出了“大批判”系列作品,引起国内外重大反响。
1998
群展:“蜕变——中国新艺术”1998-2000 巡回展 亚洲文化中心及P.S.1当代艺术中心,美国纽约;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旧金山;卡斯蒂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墨西哥蒙特雷;塔克玛艺术博物馆,美国西雅图。
2000
群展:“社会:第二届上河美术馆学术邀请展” 上河美术馆,中国成都。
“20 世纪中国油画展” 中国美术馆。
2001
个展:“王广义个展:信仰的面孔”斯民艺苑,新加坡。
群展: “多元城市——亚洲流动艺术展” 汉堡艺术宫,德国汉堡。
2002
联展:“图像就是力量——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三人展” 何香凝美术馆,中国深圳。
本展览由黄专和皮力共同策划,邀请了三位1980年代新潮美术运动的参与者和经历者,从艺术史的意义上加以研究和展示。基于1990年代以来各种目的的批评家不断提及这些图像并进行草率归类和概括,以及他们的成功和作为成功艺术家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他们的艺术——被各种时尚杂志广泛报道,以艺术家和他们创造的图像作为当代艺术的个案,对其背后隐藏的文化能量和史学价值进行深入、客观和更具本土化特质的研究。
群展:“巴黎-北京” ESPACE CARDIN,法国巴黎。
“观念的图像-2002 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深圳美术馆,中国深圳。
“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
国内首次引进“三年展”概念,并由国际著名美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先生担任主策划,黄专、冯博一、王璜生任策划,集中了海内外137位中国艺术家十年间创作的一批最具意义的实验艺术作品共179件,旨在从不断变化的艺术、文化、社会和政治背景下对实验艺术作品进行系统性的“重新解读”。王广义的作品为雕塑《唯物主义者》,从“大批判”符号的乌托邦因素中孤立地呈现出“工农兵”形象,除掉了显而易见的文化对立,展现其带有模糊性的朴素力量,试图重新组建社会主义经验化的视觉因素所具有的力量及意义。 2003
个展:“ 王广义个展” 诺瓦拉画廊,法国巴黎。
群展:“中国,你好?” 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巴黎。
这座设计新颖、造型特异的现代化建筑1969年由总统蓬皮杜决定兴建,1972年正式动工,五年建成。越来越成为世界当代艺术的最神圣殿堂,和奥赛美术馆的近代艺术,罗浮宫的古典艺术齐名。王广义的作品在“中法文化年”的蓬皮杜大展中出现,意味着真正被官方接受,此后在国内的影响力更大了。中国当代艺术此展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红火状态。也是从2003年开始,王广义不再创作“大批判”系列,进入“冷战美学”时代。
2004
个展:“ 王广义个展” 乌斯麦勒画廊,瑞士卢塞恩。
群展:“ 身体-中国” 马塞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
2005
群展:“ 体温——纪念安徒生诞辰200 周年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 北日德兰艺术馆,丹麦奥尔堡。
“OCT 当代艺术中心开幕邀请展” 何香凝美术馆OCT 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深圳。
2006
个展:“ 王广义个展” 阿拉里奥画廊,韩国首尔。
群展:“柏拉图和他的七种精灵” 何香凝美术馆OCT 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深圳。
“展开的现实主义——1978 年以来中国大陆油画” 台北市立美术馆,中国台湾。
“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 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深圳。
“江湖” 提顿画廊,美国纽约。
提顿画廊(Jack Tilton Gallery)是几家最早介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纽约著名艺术机构之一,早期对王广义、张培力、陈箴,后来对徐冰、刘炜、刘小东等人的推介起了重大作用。2006年5月由黄专策划、提尔画廊主办的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江湖Ⅰ”期间,英国著名的萨奇(Saatchi)画廊也第一次收藏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这意味着西方人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角度正在转变。在这条轨迹上,王广义几乎是被认可的中国当代艺术第一人。
2007
个展:“王广义个展” 吕佩克画廊,法国巴黎。
为王广义举办首次个展(1994年)的香港汉雅轩画廊的实力众所周知,13年后的此次个展由王广义在国外最重要的合作者吕佩克画廊主办,对艺术圣地巴黎乃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和王广义个人而言都有重要意义。
群展:“第二届莫斯科双年展——我们主导未来” 俄罗斯莫斯科。
“后解严与后八九:两岸当代艺术对照”台湾美术馆,中国台湾。
“第二届美术文献展——观念的形态” 湖北省艺术馆,中国武汉。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尤伦斯基金会当代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2008
个展 “冷战美学:王广义” 路易斯·布罗恩基金会,英国伦敦。
个展:中国深圳。
这是王广义在国内的首次个展,没有展出国内外艺术界熟知的“极地”系列、“后古典”系列、“毛系列”和“大批判”系列等平面绘画作品,而是以“另一个王广义”为思路呈现了自1989年在珠海创作的《易燃易爆物品》以来的四个单元:危机预感(1989),体制研究(1990-2001),唯物主义神学(2000-2008)和冷战美学(2007-2008)的众多装置作品。
群展:“个案——艺术史中的艺术家” 圣之空间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去中国-墙上的笔迹——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前卫艺术” 格罗宁根艺术博物馆, 荷兰。
“今日中国” 贝尔维美术馆,比利时布鲁塞尔。
“前卫艺术——中国当代美术二十年”日本巡回展 国立新美术馆;日本国立国际美术馆;日本爱知县美术馆。
“人民·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北京。
2009
群展:“第53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特别机构邀请展——给马可波罗的礼物” 意大利威尼斯。
“碰撞——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实验的案例”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北京。
“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 曼彻斯特大学美术馆,英国曼彻斯特;何香凝美术馆OCT 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深圳。
黄专、约翰·海雅特主持、OCAT和MIRIAD共同开发的“文化视觉史研究项目”历时近两年,由巫鸿、汪晖、赵汀阳三位学者的重要论文、王广义、汪建伟、卢昊、曾力、隋建国参加的重要展览以及相关的历史图文资料构成,以一个思想史与视觉史研究文献集的形式呈现。项目的展出地曼彻斯特和深圳是两座具有特殊意味的城市,分别代表了工业革命起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发祥地和中国现代化试验地,王广义的作品《东风 金龙》正是巧妙地契合了两种文化的象征意义。
2010
群展:“改造历史——2000-2009 年的中国新艺术”国家会议中心,中国北京。
“溪山清远” 路易斯·布罗恩基金会,英国伦敦。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绘画篇(1979-2009)” 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上海。
“建构之维——2010 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 中国美术馆。
“波普之地制造” 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韩国首尔。
2011
个展:“ 实验报告-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档案:王广义·交互的镜像” 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中国重庆。
群展:“纸上美术馆:12 位华人艺术家”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溪山清远——中国新绘画” 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旧金山。
“2011成都双年展之‘溪山清远:当代艺术展’”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中国成都。
“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 何香凝美术馆OCT 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深圳。
项目包括了“全球艺术和美术馆”、《他们》、《概念商店》、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家作坊、草场地工作站、政纯办、“一次等于无”、公司、哥本哈根自由大学、小制作、第二届艺术家自由大会、“珠海会议”、51平米、双百工作室、张培力新媒体教学实践和联合国广场,但不是一次历史性的回顾也不是全球性的归纳,尽管它涉及80年代至今的文学艺术实践,也涉及了来自欧美数个案例。时隔25年再来回望王广义作为重要组织者的“珠海会议”, 这场“小运动”曾经轰动全国艺术界,催生1989现代艺术大展和西南艺术群体。
2012
群展:“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何香凝美术馆OCT 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深圳。
个展:“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
展览系今日美术馆成立十周年的重要活动。回顾部分由“文化乌托邦想象:创造的逻辑”、“从分析到波普:修正与征用”、“唯物主义神学:质料与形式”三大单元,1980年代迄今的近30件代表性作品。主题展部分将展出为这次展览创作的大型装置作品《“自在之物”》,同时还将展出大量未曾公开过的方案草图和影像、图片文献。展览开幕期间将邀请世界各国重要现代美术馆馆长和策划人、研究者到北京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在北京站结束后还将赴欧洲、美国和亚洲等地进行巡回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