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鼓励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较低、创业自我效能感较弱。文章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强调,可以从提高学生的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两个方面着手,构建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激励机制。结果期望的提高可以通过服务提供和政策设计来实现;效能期望的提高可以通过开展实战化创业培训、实施系统化的创业教育、塑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等来实现。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激励机制;自我效能感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0)02-0011-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靠人。作为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吸引和激励高职院校大学生,尤其是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能够缓解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帮助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能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文献回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大学生创业,尤其关注大学生返乡创业。目前关于大学生返乡创业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返乡创业模式研究
李丽丽、赵雪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总结和分析了五种大学生返乡创业模式,分别是产品创新模式、手段创新模式、综合模式、纯资源模式和资源创新模式[1]。?刘志阳、李斌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有两种创业模式,分别是资源驱动型和经验驱动型,其中经验驱动型具有明显的优势?[2]。
(二)返乡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志侃、唐萍萍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因素有创业教育引导机制、家乡贷款优惠程度、税收优惠程度、家庭精神支持程度、所学专业?[3]。段彩丽、焦伟、伟范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倾向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农村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态度及自我效能感[4]。?林龙飞、陈传波认为家乡情怀与故土情结是青年回乡创业的重要因素?[5]。刘灵辉、唐海君、苏扬运用logistic模型对大学生返乡创办家庭农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农业的兴趣程度、对经营农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的评价、农田基础设施状况、家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这四项指标显著影响大学生返乡创办家庭农场[6]。翁贞林、张梦玲、刘馨怡应用自我效能感理论, 研究认为:创业支持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以及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支持和创业意愿之间发挥了中介效用[7]。
(三)返乡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苏海泉、武书宁、乔松通过调研发现返乡创业大学生创业行业相对集中,对创业前景充满信心、态度积极,负荷压力较大。返乡创业大学生缺乏系统化的创业教育,没有充分利用创业资源。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政策导向、创业教育、创业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8]。林龙飞、陈传波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青年返乡创业意愿强烈,但也存在市场竞争激烈、基础设施匮乏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并从尊重青年个体差异、明确青年经营现状、强化青年返乡激励和营造青年创新氛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5]。?刘灵辉、唐海君、苏扬认为,目前鼓励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的政策存在着体系不健全、概念不明确、执行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并从政策宣传、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和农业保险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6]。陈洁认为目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存在障碍主要有国家政策不完善、农村环境复杂、个人就业创业素质低、能力不足等。并从完善国家政策、加强执行力度、改善农村环境和设备条件、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和能力等方面,提出破解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困境,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9]。
纵观学者对于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研究,大部分内容集中在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及创业意愿和影响因素方面,研究的结论有达成共识的观点,也有很多不一致的观点。在研究方法上,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以定性研究的文章为主,定量研究中用的比较多的模型是logistic模型,其次是结构方程模型。绝大部分文献的研究对象为大学生,也有部分文献将研究对象细分为农村籍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10]。?目前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文献还非常少,本文以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探索構建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激励机制。
二、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眼下,农村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诸多问题,既有来自学生方面的问题,也有来自政府和高校等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较低
通过调查安徽省某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关于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情况来看,在被调查的378名学生中,只有7%的学生选择愿意返乡创业;有82%的学生父母不支持子女返乡创业。
(二)学生对国家相关政策知晓度低
在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一题“您是否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从回答的情况来看,有78%的学生不了解。学生对于国家相关政策知晓度低一方面会使学生缺乏返乡创业意识和创业兴趣,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缺乏创业机会的识别。
(三)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较低
班杜拉把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一个人的行为被激活或被选择取决于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自己效能期望较低,具体表现在学生对自己承担和化解风险的能力、领导和管理团队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执行能力以及敏锐的商机嗅觉等方面自我评价水平都较低。较低的创业自我效能感是阻碍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要障碍。
(四)政府有关大学生返乡创业相关配套服务缺失、政策宣传不到位
政府在大学生返乡创业方面拥有充足的资源,然而大部分地区的政府还没有针对农村籍返乡创业大学生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和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安徽省为例,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返乡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在创业培训、社会保险以及金融扶持等方面虽有相关的政策,但很少有学生了解,而且申请程序繁杂,政策的执行不到位等。
(五)学校缺乏系统化创业教育,宣传引导不充分
目前,安徽省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这门课,但是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学校还与当地的人社部门合作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但是培训效果也不理想。通过调查发现,有没有参加创业培训对于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也说明了目前高职院校缺乏系统化创业教育。同时学校缺乏创业文化氛围和激励引导机制。
三、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激励机制的构建
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可以从提高学生的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两个方面着手,激发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动力。结果期望的提高可以通过服务提供和政策设计来实现;效能期望的提高可以通过开展实战化创业培训、实施系统化的创业教育、塑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等来实现(如图1所示)。
(一)提供配套服务
大学生返乡创业动力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自身缺乏相应的资源,如缺乏创业资金、缺乏相应的技术。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设置相关机构,从项目评估、企业注册登记、税收减免、融资贷款、创业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成功率。另外返乡创业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风险,如自然灾害风险、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等。当大学生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出现这些风险的时候,要有相应的保险补偿机制,政府应为其购买相应的保险提供一定的补贴,以降低大学生返乡创业成本。以砀山县为例,砀山县2018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多果农的梨树几乎绝收,但是这些果农大部分都没有购买保险,损失巨大。而一些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事先购买了保险,政府也为其购买保险提供了一定的补贴,大大降低了返乡创业大学生的损失。
(二)做好政策设计,优化创业环境
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动力不足还缺乏创业机会和创业环境方面的原因。为此,政府首先应该大力发展当地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针对返乡创业大学生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解决返乡大学生在创业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以砀山县为例,砀山县2015年以来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农民工数量迅速增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发现家乡有很多的创业机会,也有良好的创业环境。自2014年开始,砀山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砀山农民通过微信朋友圈销售当地水果,有些村庄因此发展成为“微商村”。一方面,农民自发形成的良好创业氛围激发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返乡创业,也使得政府意识到电商创业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发挥的作用,于是,为创业人员提供场地、货源、培训、融资、技术指导等服务的电商产业园、电商扶贫驿站应运而生。另一方面,良好的创业氛围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砀山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有的大学生利用已学的专业知识引进和培育果树新品种,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途径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有的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开办农产品电商服务类创业项目,如为农户提供农产品拍摄、图片美工、店铺运营和推广以及产品包装等。
(三)开展实战化的创业培训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培训多是为了完成政府规定的培训任务,不少学生都是被动参加创业培训,创业培训没有实质性的效果。调查发现,学生之所以没有强烈的意愿参加创业培训,主要原因在于创业培训脱离实际,离现实的企业有很大差距,提高不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为此,学校应该制定一些激励措施,比如将培训成绩作为奖学金评定、评优评先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此提高大学生参与创业培训的积极性。另外在创业培训中尽量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经历的创业导师進行授课,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可邀请本地一些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到校开展创业培训讲座。为了让学生尽快熟悉创业企业的运营规律,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或进行短期实习,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企业是如何运营的,以增强他们对创业的认知。
(四)实施系统化的创业教育
作为高职院校,首先应该打造优质的创业师资队伍。既可以本校培养,也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或企业负责人。无论如何,一定要确保创业教育师资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其次,创业教育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学都是采取老师课堂讲授的方式,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接受者,无法体会创业教育学习的乐趣。这种局面必须改变,可以采用参观考察、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游戏模拟等多种方式开展创业教育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创业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最后,可以将创业大赛融入到创业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建创业团队,设计创业方案,参加创业路演等,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五)塑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良好的創业文化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橱窗栏宣传历届毕业生的创业故事,尤其要重点宣传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创业故事,以此激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热情。还可以邀请历届毕业生中返乡创业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回校做讲座,与在校学生近距离接触,让学生体会到榜样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丽丽,赵雪.乡村振兴视野下河北大学生返乡创业模式调查[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9,19(02):100-104,109.
[2]刘志阳,李斌.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12):17-23.
[3]刘志侃,唐萍萍.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 10 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调研世界,2014(7):30-35.
[4]段彩丽,焦伟伟,范彬.大学生返乡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J].调研世界,2016(7): 27-32.
[5]林龙飞,陈传波.返乡创业青年的特征分析及政策支持构建:基于全国 24 省75 县区 995 名返乡创业者的实地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8(9):53-61.
[6]刘灵辉,唐海君,苏扬.农村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20.
[7]翁贞林,张梦玲,刘馨怡创业支持对农民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机理:基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9,20(01):82-88
[8]苏海泉,武书宁,乔松.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分析及社会支持构建:以辽宁省 101 个县区 862 名创业者调研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7(12):12-16,23.
[9]陈洁.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困境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6(12):17-19.
[10]梁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返乡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8(10):46-49.
收稿日期:2019-12-3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ZD2018107);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9A0912)。
作者简介:夏青松(1980-),男,安徽巢湖人,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