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活动经验,离不开活动,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南通市第二附属小学吴冬冬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通过切土豆,帮助学生很好地建立了“面、棱、顶点”的概念,现摘录其中的教学片断,与老师们分享。
片断描述:
师:这是一个土豆,今天吴老师要请同学们切一切。请看大屏幕,先沿着竖直方向切一刀。(视频演示)
师:来,动手试一试!
师:摸一摸,你切出来的面和切之前有什么变化?
生:变平了。
师:说得真好!切之前是一个凹凸不平的面,现在是一个怎样的面?
生:平平的面。
师:接下来,将切出的平面朝下,像这样,沿着竖直方向再切一次。(视频演示)
师:你们也试一试!
师:切了第二刀,这时有什么变化?
生:两个面相交,出现了一条边。
师:真会观察!这条边在数学上叫做“棱”。(齐读)
师:现在,我们将前面朝下,像这样沿着竖直方向再切一刀,使它变成现在的样子。(视频演示)
师:同桌合作(切不动可以站起来)。
师:切了第三刀,这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又多了两条棱。
师:还多了什么?
生:多了一个平面。
师:还有呢?
生:还多了一个角。
师:这个角在哪里?你能指给大家看吗?
师:其实这是一个点,我们一起来指一指。
师:数一数,它是由几条棱相交而成的?
生:3条。
师:像这样由3条棱相交而成的点在数学上叫做顶点。(齐读)
我的思考:
张奠宙指出:“数学经验,依赖所从事的数学活动具有不同的形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直接数学活动经验、间接数学活动经验、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意境联结性数学活动经验。”吴老师巧借一个土豆,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性地认识了面、棱和顶点。
理解面、棱和顶点,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关键性作用。课堂上,如果仅仅让学生面对现成的教具或学具,学生得到的经验是肤浅的、模糊的,也是不深刻的,是一种“伪经历”或“被经历”。而让学生动手操作,效果就截然不同了,第一刀切下去,学生感受到面是平平的,而切之前土豆的面是凹凸不平的,数学上的“面”有别于生活中的“面”;第二刀切下去,增加了一个面,两个面相交形成了棱,立体图形中的棱不同于平面图形中的边;第三刀切下去,又多了一个“角”,我们知道,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形成角,而在三维空间里,相交的这个“角”叫做“顶点”。一个普普通通的土豆,在教师的引导下,面、棱、顶点逐个被神奇地创造出来。
对小学数学而言,“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上述教学过程紧紧抓住操作次序(一刀、两刀、三刀)与知识建构(面、棱、顶点)之间的联系而展开,但又不是停留在教师直接的讲解和“告诉”,而是让学生充分展开活动,在切一切中建立起长方体的“模型”。这种形象的“直观”既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面、棱和顶点”的概念,又为后面探索长方体的特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具有强大的“扩展”功能,是一种有过程的教学和有思维的操作。
片断描述:
师:这是一个土豆,今天吴老师要请同学们切一切。请看大屏幕,先沿着竖直方向切一刀。(视频演示)
师:来,动手试一试!
师:摸一摸,你切出来的面和切之前有什么变化?
生:变平了。
师:说得真好!切之前是一个凹凸不平的面,现在是一个怎样的面?
生:平平的面。
师:接下来,将切出的平面朝下,像这样,沿着竖直方向再切一次。(视频演示)
师:你们也试一试!
师:切了第二刀,这时有什么变化?
生:两个面相交,出现了一条边。
师:真会观察!这条边在数学上叫做“棱”。(齐读)
师:现在,我们将前面朝下,像这样沿着竖直方向再切一刀,使它变成现在的样子。(视频演示)
师:同桌合作(切不动可以站起来)。
师:切了第三刀,这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又多了两条棱。
师:还多了什么?
生:多了一个平面。
师:还有呢?
生:还多了一个角。
师:这个角在哪里?你能指给大家看吗?
师:其实这是一个点,我们一起来指一指。
师:数一数,它是由几条棱相交而成的?
生:3条。
师:像这样由3条棱相交而成的点在数学上叫做顶点。(齐读)
我的思考:
张奠宙指出:“数学经验,依赖所从事的数学活动具有不同的形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直接数学活动经验、间接数学活动经验、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意境联结性数学活动经验。”吴老师巧借一个土豆,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性地认识了面、棱和顶点。
理解面、棱和顶点,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关键性作用。课堂上,如果仅仅让学生面对现成的教具或学具,学生得到的经验是肤浅的、模糊的,也是不深刻的,是一种“伪经历”或“被经历”。而让学生动手操作,效果就截然不同了,第一刀切下去,学生感受到面是平平的,而切之前土豆的面是凹凸不平的,数学上的“面”有别于生活中的“面”;第二刀切下去,增加了一个面,两个面相交形成了棱,立体图形中的棱不同于平面图形中的边;第三刀切下去,又多了一个“角”,我们知道,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形成角,而在三维空间里,相交的这个“角”叫做“顶点”。一个普普通通的土豆,在教师的引导下,面、棱、顶点逐个被神奇地创造出来。
对小学数学而言,“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上述教学过程紧紧抓住操作次序(一刀、两刀、三刀)与知识建构(面、棱、顶点)之间的联系而展开,但又不是停留在教师直接的讲解和“告诉”,而是让学生充分展开活动,在切一切中建立起长方体的“模型”。这种形象的“直观”既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面、棱和顶点”的概念,又为后面探索长方体的特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具有强大的“扩展”功能,是一种有过程的教学和有思维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