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pyc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
  【摘要】对于“诗意作文”,漯河市高级中学是这样理解的:“诗意”不仅是作者的个性展现,能引读者入“有我之境”,还应妙语生辉,引读者察“境界全出”。一篇好的作文,不仅引人思考,而且以情动人。“诗意作文”既是对生活的再现、对岁月的留痕、对人性的聚焦、对心灵的解剖,又是对文字的舞动、对视觉的美化、对韵味的张扬。
  【关键词】诗意;聚材;技巧;完善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高中“诗意”作文校本教材开发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2016〕-JKGHB-0850,参与研究人员还有王海东、冯淑英、冯文权、张小乐、徐春玲等。
  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我们认为“个性”正是文章质胜的关键,而“语言”则是文章形胜的要害。
  基于对“诗意作文”的理解,我们认为“个性”和“语言”在整个诗意作文训练中“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积极改进语言形式,努力打造诗意空间,才可以不仅修饰美化文章内容,而且可以从意、味、气、韵等方面促使文章向质的飞跃大大迈进一步。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
  “诗意作文”的实施必须“进课堂、入脑入手”。首先是教学个性化。通过生动丰富、新颖活泼、发人深省的写作实例,展示“诗意作文”魅力,激发学生自主“诗意作文”的兴趣。如本人所讲的《诗意作文:你是最好的太阳》《诗意——我愿逆流而上》《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高考满分作文赏析》等都深受学生好评。其次是学生训练个性化。一是要做好同级分练。在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分别进行“个性”和“语言”的“多班双线”实验,做到重点突出,互不冲突;并根据训练重点施教不同的素材,对比展示训练效果,互相交流,求同存异,竞相提高。二是分级同练。在每一个年级大范围、大面积进行分线训练的同时,在年级重点试验班开展综合训练,在训练的基础上,推出范文,集中展示,评比交流,指导评价。三是“单班双线”训练,并进行不同班级之间的交叉融合,整体提高。
  二、一花独放不是春
  “诗意作文”必须占有尽可能多的材料,素材得乎心,应乎手,锦言绣口,满腹文章,妙笔天成。因此,要想解决“个性化语言”的问题,仅靠训练是“剜得心头肉,医得眼前疮”,很难“花好百日红”“风正一帆悬”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诗意作文”或一字华彩,或词句绝伦,都能给人醇美的享受。读之颊齿生香,字字珠玑,自让人拍案叫绝,不忍释卷。因此,我们在第一阶段主要是解决诗意作文的方向问题,第二阶段则紧紧围绕诗意作文的量化问题做文章。也就是说,我们要研究的是“个性化语言”在具体写作中的运用和体现及怎样才能保证它的“魅力不竭”。
  (一)聚材方面
  1.聚时代。“诗意作文”一方面考查学生文化素养的展现能力,另一方面则考查学生情、智、德、理的定位能力。“诗意作文”之树的根系很发达,但它没有脱离下面“沃土”的润助,所以做好这方面的储备,是推陈出新的有力保证。
  2.聚生活。具体的做法可以是,从时令语言中找出一些上口、典型、雅俗共赏的四字词语,让学生进行拆合训练,周周坚持。如“我爱我家”“飞天梦圆”“春暖花开”“修身齐家”“明礼诚信”“厚德载物”等,先以单字为题每天写200字左右的片段,再以四字词语为题写一篇文章。久而久之,学生感受自丰,文章自新。
  3.聚范例。多识记一些诗词曲名句,写作时遇到相关话题巧妙化用,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尤其是对文章的文化气息和语言文采的增强,无疑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同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疑这些不同的见解正阐释了话题语言的丰富性。又因为它带有很强的共性,日常多关注,写作多引述,自能日见日新。
  (二)技巧方面
  1.活:妙用修辞光辉生。(1)换说法。即为句子找个更巧妙的说法。它突出的是引用和仿词的修辞手法。(2)换角色。这要求一是能够把人当作物来写,二是能够把物当作人来写。或人或物,皆因表达的需要。它体现的是比拟(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3)换组合。有些句子写作时适当调换一下搭配,常可收到出奇制胜的特效。它实际上是移词修辞手法的使用。(4)换对象。即把优美语句妙切换嫁接,改头换面,但“换汤不换药”,亦可收奇效。这是一个引用的问题。
  2.哲:百感交集巧施情。(1)设境生情:在写作前,先人为地假定一个环境,让自己成为环境的主角,找到一份心灵的感动,然后再写。(2)排比诱情:即在文章中出现排比成段的句子,借助排比句的气势诱发自己的感情。(3)呼告激情:即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用第二人称去写。
  3.阔:荡起双桨希望兴。(1)时向诗词觅活力。时常记忆些诗词,它在你写作的时候就会由此及彼,由此生彼,让所写之文“诗意盎然”。(2)开阔视野多分析。其实,翻开中学语文课本,“诗意作文”层出不穷,皆可作为写作的典范。我们在广泛阅读,开阔视野的同时,潜心凝虑,分析而得佳篇名作的艺术特色,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4.炼:为文勤于删改功。(1)化繁为简。简练,实具画龙点睛之效。(2)立异标新。不落俗套,发语精警,能让人耳目为之一新。(3)波折如山。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极尽铺垫渲染,欲擒故纵之能事,艺术的感染力就会“大肆侵略”读者一把。(4)细节传神。使用细节,能用较少的语言来表现较丰的内容,又勾起人的美妙遐思。
  5.精:妙筆勾勒出境界。换句话来说,就是把文章写得思绪开阔,展之不尽,精益求精。(1)移形换位法。不同角度,善于转变,声东击西。(2)意象追加法。通过添加精美诗词名句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3)巧施借喻法。委婉含蓄,意在言外,令人回味无穷。(4)景物组合法。不同景物,同台表演,丰富多彩,妙意自现。
  三、酿得百花成蜜后
  当学生对材料占有“学富五车”,而对材料的运用“唯手熟耳”后,此时的“诗意作文”就会像涨潮的春水,急欲浩荡而东流了。因此,如何适时为学生“个性化语言”找到一个宣泄口就成为第三阶段研究实验的关键所在。只有让学生完全表达出来,己手写己心,文章才有个性,文章的“新”才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   1.一字作文常练习。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不避熟题,不避老题,不避冷题,且常常重复练习,督促和引导学生有意改造材料,從不同的角度恰当运用材料。
  2.片段作文不停息。片段作文更讲究即时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它也能在最具体的单位字句里边,集中检视学生改造材料和选用角度的情况;并且片段作文的练习还非常有助于学生对文体语言的正确把握,从而做到:议论语言丰富,记叙语言生动,散文语言抒情,说明语言简洁,描写语言细腻。
  3.整篇作文有程序。即推进系统性、专题性、扩展性、序列性作文练习,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推动,指导和带动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改造材料,从对比、引申中反复归纳材料,从而提高对材料一材多用的能力。
  4.旧题新作谋活力。挖掘教材,把握生活,选取典型,“旧瓶装新酒”,通过改编、自创、扩写等形式,从身边实例、实事入手,谋新,创新,出新,既改造了材料,又多角度使用了材料。
  四、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篇“诗意作文”,必然要经过精心的准备、广泛的积储和深入的研究。当内秀自蕴、英华聚敛的过程完成后,“个性”展露暗香浮动,“语言”吐露仪态万千,从作者“心动”——读者“动心”的变化就使作文呈现出孤芳众赏、妙意无穷、日上日妍的特点,“新”意不言而喻。
  那么当学生完成对“诗意作文”的理解、实践、提高后,如何对训练成果进行巩固便成了第四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永葆“诗意作文”青春活力的必要步骤。
  (一)组织编写《碎藻集》
  取徐志摩“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诗意,为学生从事“诗意作文”提供最直观的、非常广阔的施展舞台。设立收录佳作、评点优劣、奇文共赏、满分视窗等版块,树立诗意作文的优良风气,竞争向上,蓬勃发展。
  (二)作文讲座走出去
  我们及时总结,协助学生,让“诗意作文”作文讲座走出校园,面对全市中学,公示实验成果。
  (三)各项活动作后盾
  如作文竞赛、征文活动等,平均一学期各开展两次,从宏观上推动了“诗意作文”的发展,使“诗意作文”落到实处,扎根校园,融入教学。
  (四)组建未来作家班
  根据训练结果,我们特选出创新意识好、写作能力强的学生组建成“诗意作文未来作家班”,着力培育诗意作文的“拳头学生”,打造一支有影响、有实力、有代表性的作者队伍,保证“诗意作文”的良性、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五)完善制度作保证
  在研究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制定了严谨科学的课题制度,并引进奖励机制,做到依章办事,周密运行。
  综上所述,一篇“诗意作文”必然是经过心灵活动与语言展现等的相互适应、相互改善然后才循序渐进,愈上愈妍的。一篇“诗意作文”突出的固然是个性心灵的“智素”,但语言的“力素”也不可忽视。归根究底,它应该让读者得到最大限度的美学熏陶。胸中造化吐露开声,美学意象仪态万千,学生思绪浮想联翩,这便是笔者对一篇“诗意作文”的实践理解。
其他文献
“总有一款适合你”,每次看到这句广告语,我的神经总会一次次地被触动。  记得去年“六一”节,学校召开运动会,我担任田赛部裁判。因为工作繁琐,所以需要找几个学生来帮忙。找谁呢?我来到五年级学生活动区域,恰巧一个小男孩跑着撞向我,我一把抓住他:“你是运动员吗?”小男孩紧张地站在我面前:“我不是运动员,我……我……” “那好,你跟我去帮忙吧!”“干什么?”他有点茫然地问。我向他的班主任说明来意,不料班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凭着已有的常识、习惯和经验,去应对具有鲜活生命的学生个体,遇到种种“问题”在所难免,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成为课题研究的起点。从自己所意识到的问题里,选定具体明确、新颖独特、切实可行、有普遍(或典型)性的问题,确定研究目标、内容和措施,这样问题就被提炼成了具有“预期——过程——锚果”的研究项目,即课题。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农村学校有诸多先天性不足,农村教师如能从学校实际和工作实践
案例一:  小林是A校的一位年青教师,因为喜欢上网,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玩到深夜,因此影响到第二天早晨的起床时间。于是,小林早晨迟到的次数就多了些。A校长得知此事后很生气,想教训一下这位年青教师。某天早晨。A校长亲自站在校门口“守株待兔”。果不其然,上班时间过了将近五分钟,小林老师才急匆匆地赶来,手里还拎着刚买的热气腾腾的包子。A校长看着小林老师那慌慌张张的样子,顿时脸就青了。紧接着就是一顿“狂风暴雨
小学文言文怎么教?与中学的文言文教学有何不同?参加“国培计划”之前笔者从未思考过这类问题,一是因为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中文言文课文数量极少,且均出现在高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因为用字词串讲、从读到悟来教文言文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但在国培班专家们的指导下,在小组学员的反复研磨中,笔者对小学文言文的教学有了全新的理解。  新课标中对文言文阅读没有作具体规定,但仔细研读不难发现诵读是关键,3、4学段要求
一、 本末倒置式  在个别农村中小学学校,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不重视备课工作,甚至认为备课是一种负担,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而不得不做的一种工作。于是先拿着课本去上课,上完课之后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文字”的抄写,把教案集上的东西原原本本地或偷工减料地“搬”到学校统一发放的教案簿上,应对学校领导走马观花式的检查。而真正在课堂上用到的“备课”,是教师在课前用心去阅
前不久,笔者随“扬州大学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班”一行参观考察了台北市健康国小,听了台湾陈纯纯老师上的一节二年级国语课,感触颇多。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台湾国语课的话,那我想,用“难看”来形容,恐怕是最恰切的了。  “难看”之一:安静  在大陆观课,尤其每逢大型的公开课,那真是一场精神、文化的盛宴。上课的老师和学生被安排在高高的舞台上,老师手舞足蹈、眉飞色舞,使出浑身解数引导学生大声地说,充满激情地读,这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十多年来,邯郸市邯山区渚河路小学(以下简称渚小)一直在努力探索教师有效评价体系。渚小在校本行动纲领中明确提出: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教师有效的评价考核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
孙云晓先生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可似乎我们的社会要么崇尚“虎爸”“狼妈”,要么只提“赏识”却不提“惩罚”。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若不对学生进行任何惩罚,就等于放任学生的不良行为发展,这不符合为人师者的道德标准;若进行惩罚,又怕被扣上“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帽子,为此背负责任,因此教师只能纠结着偷偷地罚。  一、 在雷池的边缘行走  “你这是变相体罚,知道吗?你在众人面前
“基本活动经验”是课标修订稿新增的两个“基本”之一,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那么,如何有效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呢?笔者以为,不论是经验的生成,还是积累的进化,都需要以“过程性”为保障。这里所说的“过程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周期性,数学活动经验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为周期,并非一两节课或一两次活动就可以积聚;二是阶段性,数学活动经验也应像知识体系学习般螺旋上升,需要建构活动经验。笔者结合“等积变形”问题的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小说、童话、寓言和科学文艺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许多名篇佳作。儿童文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更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文化大餐。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如果不充分理解它的文化内涵,不潜心发掘它的文化意蕴,语文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就无法得到体现。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少年儿童时期的人文素质培育,主要得益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