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小说、童话、寓言和科学文艺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许多名篇佳作。儿童文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更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文化大餐。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如果不充分理解它的文化内涵,不潜心发掘它的文化意蕴,语文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就无法得到体现。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少年儿童时期的人文素质培育,主要得益于民族优秀文学作品的滋润与审美教育。语文教学,要努力凸显文学性,增强文本自身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换言之:语文教学,“教之无‘文’,行而不远”。因此,语文课上要十分重视对语言文学的揣摩、感悟、积累和鉴赏,努力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浓浓的文学味,与儿童结下深深的文学情。
一、 感受文学气息,鉴赏精致
要提高儿童的文学鉴赏能力,需要教师长期的、有意识的指导和培养。教师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学生对字、词、句、段那些支离破碎的理解上,而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独特的美学特质,整体感悟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让文学气息充满课堂。
1.诵读涵泳感受文学气息。作者写出的只是文本,它的丰富内涵必须依靠读者的阅读思考来感知。古人有“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的告诫,学习古诗词更是如此。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人生阅历制约着他们对诗歌的理解,但他们拥有一颗“诗心”。诵读涵泳是一个对文学素养摄取的过程,即吸收——消化——积累。在涵泳过程中,正确指导学生去诵读,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欣然进入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如教学《游园不值》一诗:(1)朱熹给我们描绘的是春意盎然的春天,那叶绍翁呢?请同学们用心读读《游园不值》,重点吟诵“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细细品味。(2)你能联系前两句诗,想想这扇紧闭的木门关住了什么呢?(3)随机指导朗读“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想象诗人寻访园子主人但主人不在的心情。(4)难道这满园的春色真的被关住了吗?关不住的又是什么呢?(导读:关不住的是浓浓的春意,关不住的是红杏出墙的勇气,关不住的是勃勃的生机,关不住的是顽强的生命力。)齐诵“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5)此时看到那一枝红杏,诗人心情又会怎样呢?指导个别朗读。(6)让我们再次走进叶绍翁的诗句,探寻别样的春天吧!配乐齐诵《游园不值》……这样“诵之如行云流水,听之如金声玉振”,让学生在诵读涵泳的过程中去获得感性上的顿悟与发现,去揣摩体会贯之于诗的情境、情调以及某一具体物象的丰厚意蕴,改变诗歌教学沉闷枯燥的局面。如果教师只侧重在诗句苍白的解释中,而忽视对陶冶学生情操、提升文学素养的文学艺术的阅读欣赏,就会失去文学的清新气息和美育的无比魅力。长此已往,学生虽然能学到一定的文学知识,但他们失去的是对文学鉴赏的能力。再如叶圣陶的散文名篇《荷花》,如果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学气息就会扑面而来,学生不仅仅体会到作者对荷花的喜爱,还能感悟到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和美好生活的热爱。学生获得了读的甜蜜,情的激荡,美的陶冶。
2.知人论世感悟文学气息。《孟子》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解读文本,既要了解作者的为人,也要明白作者生活的时代、写作的背景。教学形式要不拘一格,或要求预习时收集,或于开篇时介绍,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感悟,还可以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如教学《推敲》一文,这是一篇记叙古代诗歌创作中“炼字”的诗话。文章叙述贾岛和大诗人韩愈为一句诗中是用“僧推月下门”还是用“僧敲月下门”而反复琢磨的故事。“推”的孤冷与“敲”的搅扰,哪一种更切合作者当时的身份与心情呢?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身世及背景。贾岛是唐代诗人,初落拓为僧,后在韩愈的劝说下,蓄发还俗。可见,诗中的“僧”应指作者本人,诗所记叙的是访隐士李凝未遇一事。僧人的好友隐居在荒凉的地方,这里没有邻居,平日也极少有人造访,以至门前小径杂草丛生。在这月色皎洁的夜晚,鸟儿栖息,虫儿唧唧,老僧前来拜访,一阵“笃笃”的敲门声,声响虽不大,但由于万簌俱寂,宿鸟闻声受到惊动,有的“咕咕”不安,有的“扑愣愣”飞出一会又折回巢中,一切又重归宁静。了解了此境此情,学生恍然大悟,这响中寓静,以响衬静的效果,用“推”字是表现不出来的。另外,在夜深人静时去拜访友人,敲门代表有礼貌,怎么能用“推”这鲁莽之举呢?确如韩愈所说的“以‘敲’字佳矣”。贾岛作为一个文学家,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极端认真的创作态度深深激励着学生,“推敲”这一充满文学气息的千古佳话铭刻在学生的心里。可见,我们在阅读时应结合当时的情境,知人论世,这样才能弥补学生学识不足和体验的缺乏,深刻感悟文学作品的精致。
二、 营造文学氛围,体验精美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说:“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终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儿童文学是美的文学,它非常适合儿童的审美需求,力求以美的事物、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等让儿童来感受与体验它的精美之处,而打造优秀的课堂教学则是上述目标达成的重要保证。一个充满文学情趣和氛围的课堂,俨然是一首隽永的诗,一幅优美的画,一串美妙的音符。这样营造出的课堂一定是语言优美、灵气充溢的课堂,是哲思酣畅、活力四射的课堂。教师只要以饱满的情绪、丰富的情感投入于课堂,就能用文学艺术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在赏心悦目中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融会贯通的能力。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走入其中,沉迷其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学生在浓郁的文学氛围中浸染自己,结下文学情缘。具体生动的形象最能震撼人的情感世界,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可以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等形象思维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用灵活的提携和点拨作为课堂升温的有效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可以用审美对象自身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产生惊喜、震撼、共鸣等质的飞跃,从而收获文学美感的体验。
如教学《望月》,文章在构思上以望月为聚焦点,其静谧的月色,清新的语言,为读者创造了月下的深邃、辽远的意境,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以“景”为载体,以“美”为线索,以“情”为纽带,着力营造浓厚的氛围,让学生感受月夜的美景,引导学生体会景美的同时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师: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月,悄然成为夜空的主角,成为夜晚的天使。它将轻柔的月光倾泻在宽阔的江面上。看,(出示月夜图)皓月当空的夜晚是多么的宁静而优美,望着画中的月儿,谁不想沐浴着它的清辉,感受它的安详和皎洁?让我们一起轻读课题。(师生轻读课题)
师:平时月亮都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学生思考)
师:相同的月亮在不同的人眼中又会有别样的精美,今天我们就随赵丽宏以及他的小外甥一起来“望月”……
课上,教师播放著名乐曲《春江花月夜》,多媒体画面再现江中月夜美景,优美的旋律、迷人的画面、教师动情的语言描述把孩子们带入深远的意境,唤起他们曾经有过的对月亮的独特感受。学生在品读、感悟中体会“月光”所具有的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再通过不同的视角进行有关月的描述,在美妙的文学氛围、多元的情境组合中不断闪烁智慧的火花,触发文学的灵感。
三、 引导文学对话,演绎精彩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总体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法国作家左拉说:“摆在你面前的,不是印着字的白纸,而是字里活着的一个个的人。”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言语相互作用的一种对话形式。理解和创造,是阅读的主要目的;交往和对话,是阅读的重要形式。当然,这种文学对话,是无声的对白,是心灵的呼唤,是“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最高境界。要让学生徜徉文学殿堂,就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置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中,从而获得感悟、体验、写作借鉴和文学审美的熏陶。
在这个力求平等的对话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文本意义的解释和建构,不仅将文本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再现出来,而且要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形象,不断丰富、创新文本。教师要及时开掘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深度,拓展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广度,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梯度,努力让学生在阅读对话的过程中思考、思辨,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如教学《番茄太阳》一课,学生找到了多处描写明明笑的句子。但笑声怎么能追着人走呢?学生的疑问处正是抓住有利契机让学生展开对话的关键处,它能激起读者的遐想,启迪读者的思维。当晨练的老人走过,听到明明银铃样的笑声;当买菜的阿姨走过,听到明明银铃样的笑声;当上班的叔叔走过,听到明明银铃样的笑声;当上学的小朋友走过,听到明明银铃样的笑声……想象体会作为一名盲童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从而进一步领会这些“笑”字的背后,其实彰显了明明的美好童真、乐观开朗与自强不息的气质。学生在想象中驰骋,在自觉主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了与文中人物、作者情感的共鸣。课堂上的亮点,源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顺利地进入文本所叙述的故事情境之中。这样,学生与文本的精彩对话如旋转滚动的万花筒,绮丽无穷,并会不时升起醍醐灌顶的顿悟感,满载而归的成就感,欲罢不能的难舍感,努力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理解、积累、转化、运用的语言实践过程,创造出“物我同化,人文合一”的诗意境界,演绎语文教学的精彩。
总之,我们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语言文学的传播、赏析、感悟的组织指导者,引导学生汲取课文中的文学养分,传承课文中的文学特质,享受文学的无穷乐趣,感悟文学美的真谛,让文学之光在课堂中熠熠生辉,让文学之缘伴儿童一路远行。
一、 感受文学气息,鉴赏精致
要提高儿童的文学鉴赏能力,需要教师长期的、有意识的指导和培养。教师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学生对字、词、句、段那些支离破碎的理解上,而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独特的美学特质,整体感悟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让文学气息充满课堂。
1.诵读涵泳感受文学气息。作者写出的只是文本,它的丰富内涵必须依靠读者的阅读思考来感知。古人有“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的告诫,学习古诗词更是如此。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人生阅历制约着他们对诗歌的理解,但他们拥有一颗“诗心”。诵读涵泳是一个对文学素养摄取的过程,即吸收——消化——积累。在涵泳过程中,正确指导学生去诵读,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欣然进入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如教学《游园不值》一诗:(1)朱熹给我们描绘的是春意盎然的春天,那叶绍翁呢?请同学们用心读读《游园不值》,重点吟诵“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细细品味。(2)你能联系前两句诗,想想这扇紧闭的木门关住了什么呢?(3)随机指导朗读“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想象诗人寻访园子主人但主人不在的心情。(4)难道这满园的春色真的被关住了吗?关不住的又是什么呢?(导读:关不住的是浓浓的春意,关不住的是红杏出墙的勇气,关不住的是勃勃的生机,关不住的是顽强的生命力。)齐诵“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5)此时看到那一枝红杏,诗人心情又会怎样呢?指导个别朗读。(6)让我们再次走进叶绍翁的诗句,探寻别样的春天吧!配乐齐诵《游园不值》……这样“诵之如行云流水,听之如金声玉振”,让学生在诵读涵泳的过程中去获得感性上的顿悟与发现,去揣摩体会贯之于诗的情境、情调以及某一具体物象的丰厚意蕴,改变诗歌教学沉闷枯燥的局面。如果教师只侧重在诗句苍白的解释中,而忽视对陶冶学生情操、提升文学素养的文学艺术的阅读欣赏,就会失去文学的清新气息和美育的无比魅力。长此已往,学生虽然能学到一定的文学知识,但他们失去的是对文学鉴赏的能力。再如叶圣陶的散文名篇《荷花》,如果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学气息就会扑面而来,学生不仅仅体会到作者对荷花的喜爱,还能感悟到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和美好生活的热爱。学生获得了读的甜蜜,情的激荡,美的陶冶。
2.知人论世感悟文学气息。《孟子》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解读文本,既要了解作者的为人,也要明白作者生活的时代、写作的背景。教学形式要不拘一格,或要求预习时收集,或于开篇时介绍,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感悟,还可以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如教学《推敲》一文,这是一篇记叙古代诗歌创作中“炼字”的诗话。文章叙述贾岛和大诗人韩愈为一句诗中是用“僧推月下门”还是用“僧敲月下门”而反复琢磨的故事。“推”的孤冷与“敲”的搅扰,哪一种更切合作者当时的身份与心情呢?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身世及背景。贾岛是唐代诗人,初落拓为僧,后在韩愈的劝说下,蓄发还俗。可见,诗中的“僧”应指作者本人,诗所记叙的是访隐士李凝未遇一事。僧人的好友隐居在荒凉的地方,这里没有邻居,平日也极少有人造访,以至门前小径杂草丛生。在这月色皎洁的夜晚,鸟儿栖息,虫儿唧唧,老僧前来拜访,一阵“笃笃”的敲门声,声响虽不大,但由于万簌俱寂,宿鸟闻声受到惊动,有的“咕咕”不安,有的“扑愣愣”飞出一会又折回巢中,一切又重归宁静。了解了此境此情,学生恍然大悟,这响中寓静,以响衬静的效果,用“推”字是表现不出来的。另外,在夜深人静时去拜访友人,敲门代表有礼貌,怎么能用“推”这鲁莽之举呢?确如韩愈所说的“以‘敲’字佳矣”。贾岛作为一个文学家,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极端认真的创作态度深深激励着学生,“推敲”这一充满文学气息的千古佳话铭刻在学生的心里。可见,我们在阅读时应结合当时的情境,知人论世,这样才能弥补学生学识不足和体验的缺乏,深刻感悟文学作品的精致。
二、 营造文学氛围,体验精美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说:“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终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儿童文学是美的文学,它非常适合儿童的审美需求,力求以美的事物、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等让儿童来感受与体验它的精美之处,而打造优秀的课堂教学则是上述目标达成的重要保证。一个充满文学情趣和氛围的课堂,俨然是一首隽永的诗,一幅优美的画,一串美妙的音符。这样营造出的课堂一定是语言优美、灵气充溢的课堂,是哲思酣畅、活力四射的课堂。教师只要以饱满的情绪、丰富的情感投入于课堂,就能用文学艺术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在赏心悦目中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融会贯通的能力。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走入其中,沉迷其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学生在浓郁的文学氛围中浸染自己,结下文学情缘。具体生动的形象最能震撼人的情感世界,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可以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等形象思维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用灵活的提携和点拨作为课堂升温的有效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可以用审美对象自身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产生惊喜、震撼、共鸣等质的飞跃,从而收获文学美感的体验。
如教学《望月》,文章在构思上以望月为聚焦点,其静谧的月色,清新的语言,为读者创造了月下的深邃、辽远的意境,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以“景”为载体,以“美”为线索,以“情”为纽带,着力营造浓厚的氛围,让学生感受月夜的美景,引导学生体会景美的同时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师: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月,悄然成为夜空的主角,成为夜晚的天使。它将轻柔的月光倾泻在宽阔的江面上。看,(出示月夜图)皓月当空的夜晚是多么的宁静而优美,望着画中的月儿,谁不想沐浴着它的清辉,感受它的安详和皎洁?让我们一起轻读课题。(师生轻读课题)
师:平时月亮都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学生思考)
师:相同的月亮在不同的人眼中又会有别样的精美,今天我们就随赵丽宏以及他的小外甥一起来“望月”……
课上,教师播放著名乐曲《春江花月夜》,多媒体画面再现江中月夜美景,优美的旋律、迷人的画面、教师动情的语言描述把孩子们带入深远的意境,唤起他们曾经有过的对月亮的独特感受。学生在品读、感悟中体会“月光”所具有的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再通过不同的视角进行有关月的描述,在美妙的文学氛围、多元的情境组合中不断闪烁智慧的火花,触发文学的灵感。
三、 引导文学对话,演绎精彩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总体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法国作家左拉说:“摆在你面前的,不是印着字的白纸,而是字里活着的一个个的人。”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言语相互作用的一种对话形式。理解和创造,是阅读的主要目的;交往和对话,是阅读的重要形式。当然,这种文学对话,是无声的对白,是心灵的呼唤,是“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最高境界。要让学生徜徉文学殿堂,就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置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中,从而获得感悟、体验、写作借鉴和文学审美的熏陶。
在这个力求平等的对话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文本意义的解释和建构,不仅将文本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再现出来,而且要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形象,不断丰富、创新文本。教师要及时开掘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深度,拓展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广度,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梯度,努力让学生在阅读对话的过程中思考、思辨,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如教学《番茄太阳》一课,学生找到了多处描写明明笑的句子。但笑声怎么能追着人走呢?学生的疑问处正是抓住有利契机让学生展开对话的关键处,它能激起读者的遐想,启迪读者的思维。当晨练的老人走过,听到明明银铃样的笑声;当买菜的阿姨走过,听到明明银铃样的笑声;当上班的叔叔走过,听到明明银铃样的笑声;当上学的小朋友走过,听到明明银铃样的笑声……想象体会作为一名盲童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从而进一步领会这些“笑”字的背后,其实彰显了明明的美好童真、乐观开朗与自强不息的气质。学生在想象中驰骋,在自觉主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了与文中人物、作者情感的共鸣。课堂上的亮点,源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顺利地进入文本所叙述的故事情境之中。这样,学生与文本的精彩对话如旋转滚动的万花筒,绮丽无穷,并会不时升起醍醐灌顶的顿悟感,满载而归的成就感,欲罢不能的难舍感,努力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理解、积累、转化、运用的语言实践过程,创造出“物我同化,人文合一”的诗意境界,演绎语文教学的精彩。
总之,我们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语言文学的传播、赏析、感悟的组织指导者,引导学生汲取课文中的文学养分,传承课文中的文学特质,享受文学的无穷乐趣,感悟文学美的真谛,让文学之光在课堂中熠熠生辉,让文学之缘伴儿童一路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