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语文教学中,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本位,学生的参与兴趣受到压抑,致使教学效率低。要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尤为重要。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参与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主动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涉猎有关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百折不挠的勇气。否则,他只是表面地、被动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往往会丧失信心,裹足不前。所以说,参与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重要心理因素。
1、创设情境 激发参与兴趣
参与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情境就是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环境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要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层理解与感悟。
如教学《雷雨》一文,如果对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特点限于一般化地讲解,学生只能浅层理解课文,于是我把《雷雨》的精彩片段的录像片配上字幕,让学生给画面配音。学生兴趣倍增,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在具体情境中揣摩人物的心理,绘声绘色地配音,达到了“神入”状态,整个课堂充满创造的活力。这样的教学用具体可感的形象代替了味同嚼蜡的阐释,用深刻的体验代替了机械地接受。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设符合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使优化的环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其中,通过自身的感悟、体验、探索、发现,得到充分的主动的发展。只有在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才会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2、巧设疑问 激发参与兴趣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有疑才会有思,有思学问才会长进。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不应该只传授结论性的东西,而应引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和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引导之法贵在善问,因此教师要巧设疑问,拈弓搭箭,引而不发,让学生带着惊疑,急切地进行探索。具体做法:(1)在导语中设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就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诱发学生竞相进入。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是这样开讲的: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音乐家想把这首词谱上曲子,作为《话说长江》主题音乐会的歌曲,但嫌词太长,于是有人提议浓缩一半,诗人们听后笑道:“怎么?把东坡的《念奴娇》改短?这可是千古绝唱啊!别说减一半,谁改得动一个字?”好吧,今天咱们一起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念奴娇》,看看能改动一个字吗?这段导入语,能产生“惊疑效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2)在比较中设疑。有价值的问题,才能诱发思维,激发参与兴趣。通过相关课文的比较,可以发现疑问,设计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与孙犁的《荷花淀》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就会发现,他们都写了荷花,但朱自清为什么把荷花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明珠”、“星星”?而孙犁却把荷花比作“铜墙铁壁"、“哨兵”?通过在比较中生疑、释疑,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思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在矛盾处设疑。问题的发现本身就是对矛盾的揭示,所以,在矛盾处容易生发疑问。这种矛盾最易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如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忘却”和“记念”显然是矛盾的。既然是“记念”,为何前面冠以“忘却”?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思考,就会最终理解作者的匠心独运,从而更好地领会课文。
总之,设疑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设疑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的兴趣有无、参与程度及思维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思维能力巧设疑问。
3、体验成功 激发参与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成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而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缺少成功的体验。
老师不仅要教育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刻苦学习,还应让学生通过成功的体验,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一个学生初学语文,感到困难,他坚持学习,只是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但他对语文本身并不感兴趣。这时他主要靠意志努力来完成学习的任务。但如果他努力学习,并取得了好成绩,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他会逐渐对学习语文感兴趣。这时就不再以学习语文为苦,而以学习语文为乐,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使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操作的心理因素的机能达到最佳状态,大大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受阻时,老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激发参与的兴趣,增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以情激情 激发参与兴趣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语文课成了解题的“操练”课,情感熏陶被淡化。原本富有人文性、鲜活生命力的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大大降低。
学生是富有生命活力的人,本身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本身蕴涵的情感,用生动逼真的体态语,饱含激情的话语,启迪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如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感情激昂,气势磅礴。我带着强烈的爱憎之情朗读课文,时而义愤填膺,铿锵有力;时而悲壮肃穆,缓慢低沉。在抑扬顿挫中,一个面对特务枪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强烈地感染着学生。学生个个动了真情,不用作朗读指导,都能读得那样地投入,那样地准确。用情感激发学生,感染学生,在引起共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深层次地理解、感悟。
教材精选的古今中外佳作,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正如别林斯基所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作家的创作过程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或欢笑、或痛苦、或愤慨、或悲壮,才产生文情并茂的名篇。因此,教师要揣摩课文,领悟作者创作情感,发诸真情,感染学生,做到教师娓娓道来,学生如坐春风;教师慷慨陈词,学生悄然动容;教师悲怆凄婉,学生黯然神伤。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情不自禁参与其中。
综上所述,只有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才能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体验,重权威、轻引导,忽视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学现状,使语文课堂教学由教师走向学生、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僵化走向灵活。学生只有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过程中,才能发挥潜能、丰富知识、增长能力、发展个性、最终得到全面发展。
綦振芳,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教师。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参与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主动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涉猎有关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百折不挠的勇气。否则,他只是表面地、被动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往往会丧失信心,裹足不前。所以说,参与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重要心理因素。
1、创设情境 激发参与兴趣
参与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情境就是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环境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要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层理解与感悟。
如教学《雷雨》一文,如果对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特点限于一般化地讲解,学生只能浅层理解课文,于是我把《雷雨》的精彩片段的录像片配上字幕,让学生给画面配音。学生兴趣倍增,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在具体情境中揣摩人物的心理,绘声绘色地配音,达到了“神入”状态,整个课堂充满创造的活力。这样的教学用具体可感的形象代替了味同嚼蜡的阐释,用深刻的体验代替了机械地接受。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设符合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使优化的环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其中,通过自身的感悟、体验、探索、发现,得到充分的主动的发展。只有在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才会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2、巧设疑问 激发参与兴趣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有疑才会有思,有思学问才会长进。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不应该只传授结论性的东西,而应引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和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引导之法贵在善问,因此教师要巧设疑问,拈弓搭箭,引而不发,让学生带着惊疑,急切地进行探索。具体做法:(1)在导语中设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就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诱发学生竞相进入。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是这样开讲的: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音乐家想把这首词谱上曲子,作为《话说长江》主题音乐会的歌曲,但嫌词太长,于是有人提议浓缩一半,诗人们听后笑道:“怎么?把东坡的《念奴娇》改短?这可是千古绝唱啊!别说减一半,谁改得动一个字?”好吧,今天咱们一起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念奴娇》,看看能改动一个字吗?这段导入语,能产生“惊疑效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2)在比较中设疑。有价值的问题,才能诱发思维,激发参与兴趣。通过相关课文的比较,可以发现疑问,设计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与孙犁的《荷花淀》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就会发现,他们都写了荷花,但朱自清为什么把荷花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明珠”、“星星”?而孙犁却把荷花比作“铜墙铁壁"、“哨兵”?通过在比较中生疑、释疑,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思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在矛盾处设疑。问题的发现本身就是对矛盾的揭示,所以,在矛盾处容易生发疑问。这种矛盾最易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如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忘却”和“记念”显然是矛盾的。既然是“记念”,为何前面冠以“忘却”?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思考,就会最终理解作者的匠心独运,从而更好地领会课文。
总之,设疑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设疑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的兴趣有无、参与程度及思维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思维能力巧设疑问。
3、体验成功 激发参与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成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而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缺少成功的体验。
老师不仅要教育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刻苦学习,还应让学生通过成功的体验,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一个学生初学语文,感到困难,他坚持学习,只是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但他对语文本身并不感兴趣。这时他主要靠意志努力来完成学习的任务。但如果他努力学习,并取得了好成绩,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他会逐渐对学习语文感兴趣。这时就不再以学习语文为苦,而以学习语文为乐,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使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操作的心理因素的机能达到最佳状态,大大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受阻时,老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激发参与的兴趣,增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以情激情 激发参与兴趣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语文课成了解题的“操练”课,情感熏陶被淡化。原本富有人文性、鲜活生命力的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大大降低。
学生是富有生命活力的人,本身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本身蕴涵的情感,用生动逼真的体态语,饱含激情的话语,启迪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如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感情激昂,气势磅礴。我带着强烈的爱憎之情朗读课文,时而义愤填膺,铿锵有力;时而悲壮肃穆,缓慢低沉。在抑扬顿挫中,一个面对特务枪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强烈地感染着学生。学生个个动了真情,不用作朗读指导,都能读得那样地投入,那样地准确。用情感激发学生,感染学生,在引起共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深层次地理解、感悟。
教材精选的古今中外佳作,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正如别林斯基所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作家的创作过程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或欢笑、或痛苦、或愤慨、或悲壮,才产生文情并茂的名篇。因此,教师要揣摩课文,领悟作者创作情感,发诸真情,感染学生,做到教师娓娓道来,学生如坐春风;教师慷慨陈词,学生悄然动容;教师悲怆凄婉,学生黯然神伤。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情不自禁参与其中。
综上所述,只有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才能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体验,重权威、轻引导,忽视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学现状,使语文课堂教学由教师走向学生、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僵化走向灵活。学生只有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过程中,才能发挥潜能、丰富知识、增长能力、发展个性、最终得到全面发展。
綦振芳,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