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文章在简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意义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具体实践模式,以及实施校企合作的经验体会,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模式;体会,问题
校企合作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对于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纵观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均构建了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职业院校与企业界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迅猛发展。但是,随着职业院校数量的增多,也有部分学校陷入困境,办学质量和效益低下,招生与就业困难。究其原因,学校教学脱离实际,校企合作缺乏深度是一个重要方面。
一、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
1,订单式。企业通常希望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像货物贸易一样,采取下订单的方式运作,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给出所需人才的订单,这种方式改变了以往企业需要的人才学校不培养,学校培养的人才企业又不需要的现象。如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轻纺系,就分别与浪潮LG、鲁计船舶和琦丽司凯服装等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订单,按企业需要招生并定向培养。
2,委培式。企业将在岗员工或新招聘的人员,送到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培训,学校为其量体裁衣,课程设置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特殊需要,使学员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岗位胜任工作。近几年,我院成人教育中心接受诸多企业的委托,对企业在岗和新上岗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包括“金蓝领”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
3,基地式。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在企业建立校外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接收在校学生实习,既能解决校内实习场地和设备不足的困难,又能满足企业用工需要,还能帮助学生和企业相互考察、双向选择,促进就业。我院先后在冰轮集团、东岳汽车、大宇造船、斗山机械等4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丰富了实习内容,缓解了校内实训教学压力,解决了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的安置问题。
4,投资式。企业以资金、设备、材料、师资、技术等形式对学校进行投资,学校则为企业输送所需人才。企业投入的多少主要看其对人才需要的数量、质量和培养时间,既可以一次性投入,也可以分期投入。最近,外资企业盖茨胜地(烟台)水泵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民营企业琦丽司凯服装集团等,分别向我院捐赠了部分教学设备。
5,集团式。多个校企联合组成职教集团,采取理事会这一形式,把办学目标向行业靠拢,向市场延伸。适合于多个学校与有长期大量人才需求的行业或大型企业合作办学,既可以联办一个专业,也可联办若干专业。近两年,由省、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建了一些省、市级职教集团,我院也在积极申请加入之中。
6,委员会式。学校从行业、企业聘请生产技术、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与学校专业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和专业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规划专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结构、实习项目。目前,我院各系普遍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发挥着作用。
7,工作室式。校企双方互在对方设立工作室,或共同设立工作室,根据各自所需到对方从事相关工作,或集中联合工作。学校可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与改造,企业可安排员工到学校研修。我院汽车系就是采取类似方式,与大成通洲汽车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8,奖助学金式。企业通过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学生和家长自然就会关注这些企业,熟悉它们的产品和技术,引导优秀学生的就业方向。对学校来说,拥有企业奖学金、助学金,意味着专业实力强、就业率高,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中美合资企业铁姆肯(烟台)轴承有限公司,就在我院设立了奖学金;浪潮LG、鲁计船舶等企业,为我院机电系提供奖学金;琦丽服装集团,为我院服装专业学生提供了助学金。
9,工学交替式。实行学分制,实施选课制和弹性学制,是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职业教育带有方向性的改革措施,同时还可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我院学生通过申请可进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允许学生修完学分提前就业或顶岗实习,各专业学生在校最后半年,全部预分配到企业顶岗实习。
10,课题研究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研究课题,课题可以是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学中的问题。通过这种横向课题的研究,能够使企业生产增强技术含量,使学校教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如我院机械系与富野机械有限公司联合攻关,在履带链轨节方槽加3151艺改进上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11,前校后厂式。即校办企业模式。我院校办实习工厂总资产达1.2亿元,设施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生产三大系列几十个种产品。我们充分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产教结合,实现全方位的校企合作。高年级学生可在校办工厂轮流顶岗实习,不出校门即可接受企业生产、管理、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12,仿真模拟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室。我院主要实训教室(车间),均按全仿真模式建立,在平日的實训教学中,完全使用企业生产设备、采用企业生产材料、制作企业生产工件、执行企业生产标准,做到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接轨,使学生毕业到胜任工作无过渡期。
二、校企合作的实践体会
1,对口招生是校企合作的起点。密切关注人才市场和生源市场的变化,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让学生进入学校后以企业准员工身份接受职业教育,将基地建成招生宣传的窗口。
2,创建基地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学校与企业的关系由松散转变为紧密,基地对学校的招生、教学、科研、就业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3,改革教学是校企合作的核心。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4,搞好科研是校企合作的支撑。校企双方促成资源共享,组织联合攻关,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学校科研与企业生产之间存在的目标脱节、人员独立、经费分离和成果不通等问题。
5,扩大就业是校企合作的硕果。校企双方共同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畅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择业、就业、创业,使学校与企业获得双赢的硕果。
三、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我国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没有具体的法规和制度,缺乏对企业的有效制约,政府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推行、监督和考核校企合作。
其次是各级政府虽然都有关于校企合作的指导文件,但并没有出台具体的、可操作的对进行校企合作企业的奖励机制,如给企业一些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等。
再次是宣传力度还不够,多数企业没有认识到培养人才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的责任。企业只是选择人才,并不参与人才的培养,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或出于对安全风险的考虑,不愿接纳学生实习。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模式;体会,问题
校企合作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对于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纵观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均构建了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职业院校与企业界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迅猛发展。但是,随着职业院校数量的增多,也有部分学校陷入困境,办学质量和效益低下,招生与就业困难。究其原因,学校教学脱离实际,校企合作缺乏深度是一个重要方面。
一、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
1,订单式。企业通常希望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像货物贸易一样,采取下订单的方式运作,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给出所需人才的订单,这种方式改变了以往企业需要的人才学校不培养,学校培养的人才企业又不需要的现象。如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轻纺系,就分别与浪潮LG、鲁计船舶和琦丽司凯服装等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订单,按企业需要招生并定向培养。
2,委培式。企业将在岗员工或新招聘的人员,送到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培训,学校为其量体裁衣,课程设置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特殊需要,使学员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岗位胜任工作。近几年,我院成人教育中心接受诸多企业的委托,对企业在岗和新上岗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包括“金蓝领”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
3,基地式。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在企业建立校外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接收在校学生实习,既能解决校内实习场地和设备不足的困难,又能满足企业用工需要,还能帮助学生和企业相互考察、双向选择,促进就业。我院先后在冰轮集团、东岳汽车、大宇造船、斗山机械等4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丰富了实习内容,缓解了校内实训教学压力,解决了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的安置问题。
4,投资式。企业以资金、设备、材料、师资、技术等形式对学校进行投资,学校则为企业输送所需人才。企业投入的多少主要看其对人才需要的数量、质量和培养时间,既可以一次性投入,也可以分期投入。最近,外资企业盖茨胜地(烟台)水泵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民营企业琦丽司凯服装集团等,分别向我院捐赠了部分教学设备。
5,集团式。多个校企联合组成职教集团,采取理事会这一形式,把办学目标向行业靠拢,向市场延伸。适合于多个学校与有长期大量人才需求的行业或大型企业合作办学,既可以联办一个专业,也可联办若干专业。近两年,由省、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建了一些省、市级职教集团,我院也在积极申请加入之中。
6,委员会式。学校从行业、企业聘请生产技术、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与学校专业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和专业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规划专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结构、实习项目。目前,我院各系普遍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发挥着作用。
7,工作室式。校企双方互在对方设立工作室,或共同设立工作室,根据各自所需到对方从事相关工作,或集中联合工作。学校可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与改造,企业可安排员工到学校研修。我院汽车系就是采取类似方式,与大成通洲汽车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8,奖助学金式。企业通过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学生和家长自然就会关注这些企业,熟悉它们的产品和技术,引导优秀学生的就业方向。对学校来说,拥有企业奖学金、助学金,意味着专业实力强、就业率高,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中美合资企业铁姆肯(烟台)轴承有限公司,就在我院设立了奖学金;浪潮LG、鲁计船舶等企业,为我院机电系提供奖学金;琦丽服装集团,为我院服装专业学生提供了助学金。
9,工学交替式。实行学分制,实施选课制和弹性学制,是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职业教育带有方向性的改革措施,同时还可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我院学生通过申请可进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允许学生修完学分提前就业或顶岗实习,各专业学生在校最后半年,全部预分配到企业顶岗实习。
10,课题研究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研究课题,课题可以是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学中的问题。通过这种横向课题的研究,能够使企业生产增强技术含量,使学校教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如我院机械系与富野机械有限公司联合攻关,在履带链轨节方槽加3151艺改进上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11,前校后厂式。即校办企业模式。我院校办实习工厂总资产达1.2亿元,设施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生产三大系列几十个种产品。我们充分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产教结合,实现全方位的校企合作。高年级学生可在校办工厂轮流顶岗实习,不出校门即可接受企业生产、管理、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12,仿真模拟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室。我院主要实训教室(车间),均按全仿真模式建立,在平日的實训教学中,完全使用企业生产设备、采用企业生产材料、制作企业生产工件、执行企业生产标准,做到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接轨,使学生毕业到胜任工作无过渡期。
二、校企合作的实践体会
1,对口招生是校企合作的起点。密切关注人才市场和生源市场的变化,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让学生进入学校后以企业准员工身份接受职业教育,将基地建成招生宣传的窗口。
2,创建基地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学校与企业的关系由松散转变为紧密,基地对学校的招生、教学、科研、就业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3,改革教学是校企合作的核心。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4,搞好科研是校企合作的支撑。校企双方促成资源共享,组织联合攻关,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学校科研与企业生产之间存在的目标脱节、人员独立、经费分离和成果不通等问题。
5,扩大就业是校企合作的硕果。校企双方共同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畅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择业、就业、创业,使学校与企业获得双赢的硕果。
三、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我国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没有具体的法规和制度,缺乏对企业的有效制约,政府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推行、监督和考核校企合作。
其次是各级政府虽然都有关于校企合作的指导文件,但并没有出台具体的、可操作的对进行校企合作企业的奖励机制,如给企业一些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等。
再次是宣传力度还不够,多数企业没有认识到培养人才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的责任。企业只是选择人才,并不参与人才的培养,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或出于对安全风险的考虑,不愿接纳学生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