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愈加重视。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做出了进一步要求。目前合作学习已经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空间得到拓展。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仍占据主导地位,合作交流往往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小部分。这使得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课堂学习方式的改变已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探究的一个问题。本文便就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措施方面展开分析,使得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展开,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 教学应用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念首先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在八十年代被充分认可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它通过交流学习改善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小组课堂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八十年代我国陆续开始将合作学习应用到教学中,并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思维反应度、逻辑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在现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将这一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大亮点。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拓展学生的合作交流空间。
合作学习领域的重要人物约翰逊曾说:“如果学生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由此可见合作交流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高的,但相比较来说合作交流能力有所欠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合作对人们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合作往往比竞争更重要。所以将合作学习引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它使得学生可以以一种更加活泼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并以数学学习为媒介,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能力。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合作交流增多,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法”时,我们可以为学生列出这样几组数学式子:
(-1)×2= (-1)×3= 1×5= (-1)×0= (-1)×(-3)=
(-1)×7= (-1)×(-3)×5= (-2)×3×4= (-2)×(-3)×(-4)=
然后让学生几个人为一个小组展开讨论,算出它们的乘积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数学规律。这样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几个人一组进行讨论可以集中学生的智慧,弥补学生个体思考可能会造成的遗漏。通过共同探讨,每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总结,有的小组说“两数相成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有的小组总结到“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有的小组说“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数时,积为正”,等等。这样老师将各个小组所总结的规律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做最后的讲解和总结。这样学生在自己查找规律的过程中获得了数学学习思维,并掌握了一定的数学规律,在学起来也会更得心应手,有效弥补了数学学习的单调性和枯燥性。
(二)促进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师生间的课堂关系主要是以老师传授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较少。这使得学生课堂活跃度不高,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自主思考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所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开展学生之间的互动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合作学习便是以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为主导,老师的参与为依托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例如我们在讲有关方程的应用题时,可以首先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一下超市所售产品的价格等,然后将观察得到的结果以案例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让每个小组依据自己观察的结果设计一道方程应用题,例如,小英和小强相约一起去某超市购买他们看中的随身听和书包。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内容(如图一),求出他们看中的随身听和书包单价各是多少元吗?再让各个小组交换题目进行解答,通过培养学生对应用题构造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和解答应用题,基本步骤是:观察调研实际问题(抽象)—设计数学问题(具体)—列出所对应的方程式—进行解答—验证答案—老师讲解总结。通过这一问题将抽象的问题实际化,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方程应用题的相关知识,而且意识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和共同探究意识也能得到提高,数学思维得到发展。
图一
二、促进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
(一)构建适合的教学情景。
著名的数学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曾说:“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以他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的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因此数学学习给学生带来枯燥感和乏味感,认为数学仅仅是硬性的理解公式、记忆公式和套用公式的过程,将数学学习曲解化,但其实不然。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趣味性和使人获得成就感的一门学科,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可以获得主动地思考和成功解答所获得的乐趣,而老师所要做的便是利用一定的方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这种成就感和乐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合作学习便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提高学生的活跃度的一种方式,但是合作学习也需要一定的方式和情境的引导,使得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开展。现代教育理论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探究的欲望。”所以创立适宜于合作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对合作学习和数学问题的解答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这一章节时,我们首先可以给学生两个图示(图二,图三),然后给学生设立几个相应的问题:(1)先在图一、图二中分别找出以下几组角,第一组角是∠2和∠6、∠1和∠5、∠3和∠7、∠4和∠8,第二组是∠1和∠6、∠4和∠7,第三组是∠1和∠7、∠4和∠6,然后各个小组进行分析这几组角每组角之间有什么共同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归纳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含义;(2)根据所归纳的特征每个小组再找出图二中的内错角、同位角和同旁内角。这样每个小组可通过对图示的归纳总结可以找出第一组角为同位角,第二组角为同旁内角,第三组角为内错角,并通过这些角的共同点自己总结出规律,获得成就感。最后老师对其进行总结,并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表扬,令学生获得自豪感,使学生在今后学习数学时会更努力。
图二 图三
(二)注重合作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老师在教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可采用多种合作方式,通常来说合作使人在交流中共同进步,而竞争则使人在压力中成长,因此我认为将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们在学习七年级上学期的“有理数混合”便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分组,利用扑克牌,让四个人每人随机抽取一张牌,然后让该小组的成员依据所抽取的纸牌数的大小,根据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对这四张牌上的数进行运算,使其最终结果等于24。最后老师对最快计算出答案的三个小组进行奖励。这样便有效转化了数学学习中的枯燥性,使得课堂学习气氛浓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学习。
三、结语
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受到传统教学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使得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有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合作学习的开展和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开展课堂合作学习方面老师应当积极总结、反思,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解决,促进初中数学学习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高向斌.合作学习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教学与管理(太原),2000(11).
[2]张明生,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大出版社,2002.
[4]王冬凌.试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0.
[5]王坦.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析要.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3.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 教学应用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念首先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在八十年代被充分认可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它通过交流学习改善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小组课堂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八十年代我国陆续开始将合作学习应用到教学中,并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思维反应度、逻辑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在现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将这一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大亮点。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拓展学生的合作交流空间。
合作学习领域的重要人物约翰逊曾说:“如果学生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由此可见合作交流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高的,但相比较来说合作交流能力有所欠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合作对人们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合作往往比竞争更重要。所以将合作学习引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它使得学生可以以一种更加活泼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并以数学学习为媒介,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能力。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合作交流增多,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法”时,我们可以为学生列出这样几组数学式子:
(-1)×2= (-1)×3= 1×5= (-1)×0= (-1)×(-3)=
(-1)×7= (-1)×(-3)×5= (-2)×3×4= (-2)×(-3)×(-4)=
然后让学生几个人为一个小组展开讨论,算出它们的乘积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数学规律。这样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几个人一组进行讨论可以集中学生的智慧,弥补学生个体思考可能会造成的遗漏。通过共同探讨,每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总结,有的小组说“两数相成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有的小组总结到“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有的小组说“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数时,积为正”,等等。这样老师将各个小组所总结的规律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做最后的讲解和总结。这样学生在自己查找规律的过程中获得了数学学习思维,并掌握了一定的数学规律,在学起来也会更得心应手,有效弥补了数学学习的单调性和枯燥性。
(二)促进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师生间的课堂关系主要是以老师传授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较少。这使得学生课堂活跃度不高,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自主思考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所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开展学生之间的互动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合作学习便是以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为主导,老师的参与为依托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例如我们在讲有关方程的应用题时,可以首先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一下超市所售产品的价格等,然后将观察得到的结果以案例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让每个小组依据自己观察的结果设计一道方程应用题,例如,小英和小强相约一起去某超市购买他们看中的随身听和书包。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内容(如图一),求出他们看中的随身听和书包单价各是多少元吗?再让各个小组交换题目进行解答,通过培养学生对应用题构造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和解答应用题,基本步骤是:观察调研实际问题(抽象)—设计数学问题(具体)—列出所对应的方程式—进行解答—验证答案—老师讲解总结。通过这一问题将抽象的问题实际化,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方程应用题的相关知识,而且意识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和共同探究意识也能得到提高,数学思维得到发展。
图一
二、促进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
(一)构建适合的教学情景。
著名的数学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曾说:“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以他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的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因此数学学习给学生带来枯燥感和乏味感,认为数学仅仅是硬性的理解公式、记忆公式和套用公式的过程,将数学学习曲解化,但其实不然。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趣味性和使人获得成就感的一门学科,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可以获得主动地思考和成功解答所获得的乐趣,而老师所要做的便是利用一定的方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这种成就感和乐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合作学习便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提高学生的活跃度的一种方式,但是合作学习也需要一定的方式和情境的引导,使得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开展。现代教育理论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探究的欲望。”所以创立适宜于合作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对合作学习和数学问题的解答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这一章节时,我们首先可以给学生两个图示(图二,图三),然后给学生设立几个相应的问题:(1)先在图一、图二中分别找出以下几组角,第一组角是∠2和∠6、∠1和∠5、∠3和∠7、∠4和∠8,第二组是∠1和∠6、∠4和∠7,第三组是∠1和∠7、∠4和∠6,然后各个小组进行分析这几组角每组角之间有什么共同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归纳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含义;(2)根据所归纳的特征每个小组再找出图二中的内错角、同位角和同旁内角。这样每个小组可通过对图示的归纳总结可以找出第一组角为同位角,第二组角为同旁内角,第三组角为内错角,并通过这些角的共同点自己总结出规律,获得成就感。最后老师对其进行总结,并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表扬,令学生获得自豪感,使学生在今后学习数学时会更努力。
图二 图三
(二)注重合作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老师在教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可采用多种合作方式,通常来说合作使人在交流中共同进步,而竞争则使人在压力中成长,因此我认为将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们在学习七年级上学期的“有理数混合”便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分组,利用扑克牌,让四个人每人随机抽取一张牌,然后让该小组的成员依据所抽取的纸牌数的大小,根据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对这四张牌上的数进行运算,使其最终结果等于24。最后老师对最快计算出答案的三个小组进行奖励。这样便有效转化了数学学习中的枯燥性,使得课堂学习气氛浓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学习。
三、结语
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受到传统教学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使得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有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合作学习的开展和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开展课堂合作学习方面老师应当积极总结、反思,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解决,促进初中数学学习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高向斌.合作学习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教学与管理(太原),2000(11).
[2]张明生,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大出版社,2002.
[4]王冬凌.试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0.
[5]王坦.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析要.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