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它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教育的任务是形成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智力活动的结构。通过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拟定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维;主体性;学习动机;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反映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它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教育的任务是形成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智力活动的结构。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在小学阶段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但作为启蒙教育的小学数学,任然是抽象的、概括的,对小学生来说不易掌握,易出现两级分化,在各种通过考试进行的选拔中,数学往往是作为“筛子”来淘汰人的,这就更加重了学生害怕学习数学的心理。加之在实际数学教学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重传授结果,轻思维过程;重死记硬背,轻用于实际;重知识技能,轻个性培养……
当今我国教育战线上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教育主体哲学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高扬人的主体性,已成为现代教育的特征。国内一些有关“小学生主体发展”实验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认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优化素质结构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呢?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拟定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我”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根据学生主体性的特征,结合小学生学习实际,拟定以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1.1 能动性。
学习数学不依赖教师、家长,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能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某些数学思考方法进行学习,自觉地选择简捷算法和解法解题;主动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创新意识。
1.2 自主性。
对学好数学有信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独立思考认识和判断数学事实或数学问题;不因受别人的影响而轻易放弃自己的正确看法;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结果作适当的评价和调控。
1.3 自为性。
树立明确的数学学习目的,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数学学科本身高度抽象性的特点与儿童认识的具体形象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何通过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我们研究的关键。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应,它比感知觉的反应更高一步,不只反应个别事物或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要反应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反应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 也就是说它反映的是感觉器官所不能直接反应出的事物的本质规律。数学思维是指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思维,不仅包括初步的逻辑和直觉思维,还包括如对应、转化、假设、替代、集合、统计等数学思考方法。因此,为提高数学学科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必须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2.1 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活动是 认识发展的基础,数学的抽象乃是属于操作性质的,因此在教学一些起始概念、算理、计算法则等,应充分动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电化教学手段等,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将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让每个学生借助结构化物质材料作为中介物,通过手的动作,把数学中某些抽象的逻辑关系变为一种儿童可以感受的形式呈现,然后把物化了的动作再内化成自己的智力活动方式,并借助于语言的调节,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由动作思维、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逐步培养数学思维。
2.2 与儿童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密不可分。当前各国数学教育改革,都提倡“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在教学中,要把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创设情境,提供诱因,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力求学好的内部动因。动机总是和需要相连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创设情境,提供诱因,不断的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那些潜在的、肤浅的学习需要变为“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求,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获取数学知识。
2.4 既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
小学生数学知识领域的内部机制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下,通过主体的活动逐步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是凭借主体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改造外来的刺激,由不平衡到平衡,又由新的不平衡达到新的平衡,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儿童认知结构的功能之一是凭借已有的认知结构去解决具体问题;功能之二是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掌握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适应儿童认知结构的特点。
(1)抓住新知识的连接点,以筑起“认知桥梁”。
(2)剖析新知识的分化点,以增强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
(3)展现建构的过程,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以此来促进概念系统的掌握、思维水平的提高,使知识与能力做到同步发展。
2.5 把缺乏情感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赋予情感色彩,达到知情融合。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数学内容比较枯燥、抽象,更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把缺乏情感因素的内容,在教学中赋予情感色彩,达到如情交融。
(1)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主人,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2)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活泼的课堂气氛。
(3)通过教学活动,触动学生情感,引起他们积极的情感反映。
2.6 把班级授课与小组合作学习、个别指导相结合,探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班级授课为主,分组学习与个别指导为辅,注意个别差异,取长补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采用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维;主体性;学习动机;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反映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它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教育的任务是形成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智力活动的结构。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在小学阶段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但作为启蒙教育的小学数学,任然是抽象的、概括的,对小学生来说不易掌握,易出现两级分化,在各种通过考试进行的选拔中,数学往往是作为“筛子”来淘汰人的,这就更加重了学生害怕学习数学的心理。加之在实际数学教学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重传授结果,轻思维过程;重死记硬背,轻用于实际;重知识技能,轻个性培养……
当今我国教育战线上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教育主体哲学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高扬人的主体性,已成为现代教育的特征。国内一些有关“小学生主体发展”实验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认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优化素质结构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呢?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拟定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我”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根据学生主体性的特征,结合小学生学习实际,拟定以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1.1 能动性。
学习数学不依赖教师、家长,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能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某些数学思考方法进行学习,自觉地选择简捷算法和解法解题;主动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创新意识。
1.2 自主性。
对学好数学有信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独立思考认识和判断数学事实或数学问题;不因受别人的影响而轻易放弃自己的正确看法;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结果作适当的评价和调控。
1.3 自为性。
树立明确的数学学习目的,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数学学科本身高度抽象性的特点与儿童认识的具体形象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何通过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我们研究的关键。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应,它比感知觉的反应更高一步,不只反应个别事物或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要反应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反应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 也就是说它反映的是感觉器官所不能直接反应出的事物的本质规律。数学思维是指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思维,不仅包括初步的逻辑和直觉思维,还包括如对应、转化、假设、替代、集合、统计等数学思考方法。因此,为提高数学学科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必须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2.1 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活动是 认识发展的基础,数学的抽象乃是属于操作性质的,因此在教学一些起始概念、算理、计算法则等,应充分动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电化教学手段等,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将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让每个学生借助结构化物质材料作为中介物,通过手的动作,把数学中某些抽象的逻辑关系变为一种儿童可以感受的形式呈现,然后把物化了的动作再内化成自己的智力活动方式,并借助于语言的调节,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由动作思维、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逐步培养数学思维。
2.2 与儿童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密不可分。当前各国数学教育改革,都提倡“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在教学中,要把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创设情境,提供诱因,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力求学好的内部动因。动机总是和需要相连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创设情境,提供诱因,不断的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那些潜在的、肤浅的学习需要变为“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求,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获取数学知识。
2.4 既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
小学生数学知识领域的内部机制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下,通过主体的活动逐步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是凭借主体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改造外来的刺激,由不平衡到平衡,又由新的不平衡达到新的平衡,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儿童认知结构的功能之一是凭借已有的认知结构去解决具体问题;功能之二是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掌握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适应儿童认知结构的特点。
(1)抓住新知识的连接点,以筑起“认知桥梁”。
(2)剖析新知识的分化点,以增强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
(3)展现建构的过程,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以此来促进概念系统的掌握、思维水平的提高,使知识与能力做到同步发展。
2.5 把缺乏情感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赋予情感色彩,达到知情融合。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数学内容比较枯燥、抽象,更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把缺乏情感因素的内容,在教学中赋予情感色彩,达到如情交融。
(1)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主人,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2)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活泼的课堂气氛。
(3)通过教学活动,触动学生情感,引起他们积极的情感反映。
2.6 把班级授课与小组合作学习、个别指导相结合,探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班级授课为主,分组学习与个别指导为辅,注意个别差异,取长补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采用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