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前沿学科,更要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教信息技术的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本文论述了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信息技术;主动学习;学习习惯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是学校开设的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尽管如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是:学生都盼着上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但他们对信息技术课不是很重视。虽然他们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他们对书本上教授的内容并不是很有兴趣,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等到信息技术课时偷偷地去玩QQ空间、QQ聊天及网络游戏等。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这种现状呢?我认为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非常必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自我控制及主动学习能力不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其各方面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在小学阶段,在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呢?下面我就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1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首先教师应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去创新。经过新旧课程理念的转变后,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知识的建构者,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创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在上《网络加油站》一课时,我先布置一个任务,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登录到“儿童园地”网站(http://www.21child.com),浏览并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童话寓言故事,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及阅读后的感想。学生通过阅读故事,提高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认识,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同时,又巩固了浏览器的使用。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本小组同学可研究解决,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相互讨论的氛围中协作学习。也可以就童话故事的内容展开讨论,教师适时介入指导, 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兴致勃勃地在网上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参与到课堂中,给出了对学的恰当的而不过分的指导,学生这个时候的“学”,是有教师背景下的学,而不是盲目的在网上冲浪。另外,在这种教学方式的主导作用下,教师给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条件,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探索,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2 兴趣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石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他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没有学习兴趣,根本就不想主动去学。针对小学生这种情况,我平时在上课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从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去探究和创新。
2.1 激情导入,带领学生进入精彩信息世界。 对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对电脑,由于他们刚接触电脑不久,对电 脑怀有一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学习积极性很高,所以我们要利用好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他们主动去学习的习惯。例如我在上《神奇的画图世界》这节课,上课开始时我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以前你们用过什么工具来画画呢?”学生可能会说:“用画笔、纸、颜料进行绘画等。”看来学生还没有用电脑画过画。我出示绘画作品,简单介绍这是用Windows“画图”软件画出来的。然后问学生:“,这些画美丽吧?你们想学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神奇的画图世界》,板书:神奇的画图世界。学习用Windows画笔来画画。”这些问题的设计以及图画的欣赏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2.2 游戏入门,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主动学习。 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 求知欲望,从而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新奠定了基础。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喜欢玩游戏引起的。那我们上课时是不是就禁止学生玩游戏呢?这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在上某些课程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把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在上键盘指法时,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里的“警察抓小偷”游戏,同桌之间互相比一比,看谁打字速度快。由于大部分同学刚接触键盘不久,对字母排列和指法都不是很熟悉,所以打字速度非常慢,而且有些同学只会用一个手指按键盘,不一会就被打字速度快的同学抓到了。这时同学们就会提出如何才能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我及时提出记住指法的重要性,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主动探究和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 境,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去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 3 激发主动学习欲望,指导主动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3.1 任务驱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某些教师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把学生带到电脑室,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玩,玩游戏、上网,教师一概不理。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根本找不到目标,有些学生甚至还养成了只喜欢上网、玩游戏的习性;或者教师整一节课,按照课本“照本宣读”,引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某些操作练习,这样也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更是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实际的操作任务,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这样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真正掌握了知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也能得到大大的提高。 例如,我在讲解Word设置环绕方式这课中,要求学生在文字中插入图片,然后设置文字的环绕方式,教师通过展示示例作品明确任务,我只提出任务,不提出要求,完全由学生自主发挥,为学生留下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到上交作品时,我发现每个学生所设置的文字环绕方式都不相同,有的用嵌入型,有的用四周型,有的用紧密型,有的用衬于文字下方……这些作品可看出小学生不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使他们在任务驱动下学习到了大量的知识。又如让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电脑小报,这种任务一般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很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教师课前可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对排版作一定的要求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创作。学生在收集资料、创作的过程中就是一个不断地主动学习的过程,这样的任务设计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独创性,使他们对信息技术课有了更大的兴趣,他们就更愿意去学习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从而培养了学习主动去学习的习惯。
3.2 建立起健全的评价和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其自身特点的原因,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因此,应该在班级中建立起健全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从而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上进心和积极性。采取考试、提问等督促方式,让学生及时温习、牢固所学知识;同时完善奖励机制,对于在考试优秀和平时表现优异的同学重点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此来带动其他同学不断向其学习和靠拢,从而达到带动整班学习水平提高的目的。而对于不认真学习的同学,则采取帮助和教育为主的方式进行督促,重点对其进行兴趣点的激发,因为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上教师精心的教育培养,使其最终跟上教学的进度和进程。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必须持之以恒,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总之我们要始终贯彻信息素质教育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形成一系列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使学生能更有效地主动去获取、处理、分析和利用信息,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迎接未来竞争更为激烈的信息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信息技术;主动学习;学习习惯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是学校开设的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尽管如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是:学生都盼着上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但他们对信息技术课不是很重视。虽然他们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他们对书本上教授的内容并不是很有兴趣,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等到信息技术课时偷偷地去玩QQ空间、QQ聊天及网络游戏等。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这种现状呢?我认为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非常必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自我控制及主动学习能力不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其各方面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在小学阶段,在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呢?下面我就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1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首先教师应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去创新。经过新旧课程理念的转变后,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知识的建构者,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创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在上《网络加油站》一课时,我先布置一个任务,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登录到“儿童园地”网站(http://www.21child.com),浏览并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童话寓言故事,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及阅读后的感想。学生通过阅读故事,提高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认识,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同时,又巩固了浏览器的使用。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本小组同学可研究解决,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相互讨论的氛围中协作学习。也可以就童话故事的内容展开讨论,教师适时介入指导, 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兴致勃勃地在网上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参与到课堂中,给出了对学的恰当的而不过分的指导,学生这个时候的“学”,是有教师背景下的学,而不是盲目的在网上冲浪。另外,在这种教学方式的主导作用下,教师给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条件,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探索,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2 兴趣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石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他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没有学习兴趣,根本就不想主动去学。针对小学生这种情况,我平时在上课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从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去探究和创新。
2.1 激情导入,带领学生进入精彩信息世界。 对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对电脑,由于他们刚接触电脑不久,对电 脑怀有一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学习积极性很高,所以我们要利用好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他们主动去学习的习惯。例如我在上《神奇的画图世界》这节课,上课开始时我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以前你们用过什么工具来画画呢?”学生可能会说:“用画笔、纸、颜料进行绘画等。”看来学生还没有用电脑画过画。我出示绘画作品,简单介绍这是用Windows“画图”软件画出来的。然后问学生:“,这些画美丽吧?你们想学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神奇的画图世界》,板书:神奇的画图世界。学习用Windows画笔来画画。”这些问题的设计以及图画的欣赏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2.2 游戏入门,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主动学习。 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 求知欲望,从而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新奠定了基础。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喜欢玩游戏引起的。那我们上课时是不是就禁止学生玩游戏呢?这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在上某些课程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把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在上键盘指法时,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里的“警察抓小偷”游戏,同桌之间互相比一比,看谁打字速度快。由于大部分同学刚接触键盘不久,对字母排列和指法都不是很熟悉,所以打字速度非常慢,而且有些同学只会用一个手指按键盘,不一会就被打字速度快的同学抓到了。这时同学们就会提出如何才能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我及时提出记住指法的重要性,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主动探究和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 境,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去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 3 激发主动学习欲望,指导主动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3.1 任务驱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某些教师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把学生带到电脑室,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玩,玩游戏、上网,教师一概不理。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根本找不到目标,有些学生甚至还养成了只喜欢上网、玩游戏的习性;或者教师整一节课,按照课本“照本宣读”,引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某些操作练习,这样也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更是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实际的操作任务,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这样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真正掌握了知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也能得到大大的提高。 例如,我在讲解Word设置环绕方式这课中,要求学生在文字中插入图片,然后设置文字的环绕方式,教师通过展示示例作品明确任务,我只提出任务,不提出要求,完全由学生自主发挥,为学生留下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到上交作品时,我发现每个学生所设置的文字环绕方式都不相同,有的用嵌入型,有的用四周型,有的用紧密型,有的用衬于文字下方……这些作品可看出小学生不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使他们在任务驱动下学习到了大量的知识。又如让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电脑小报,这种任务一般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很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教师课前可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对排版作一定的要求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创作。学生在收集资料、创作的过程中就是一个不断地主动学习的过程,这样的任务设计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独创性,使他们对信息技术课有了更大的兴趣,他们就更愿意去学习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从而培养了学习主动去学习的习惯。
3.2 建立起健全的评价和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其自身特点的原因,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因此,应该在班级中建立起健全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从而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上进心和积极性。采取考试、提问等督促方式,让学生及时温习、牢固所学知识;同时完善奖励机制,对于在考试优秀和平时表现优异的同学重点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此来带动其他同学不断向其学习和靠拢,从而达到带动整班学习水平提高的目的。而对于不认真学习的同学,则采取帮助和教育为主的方式进行督促,重点对其进行兴趣点的激发,因为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上教师精心的教育培养,使其最终跟上教学的进度和进程。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必须持之以恒,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总之我们要始终贯彻信息素质教育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形成一系列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使学生能更有效地主动去获取、处理、分析和利用信息,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迎接未来竞争更为激烈的信息社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