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何喜欢怀旧?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n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回力鞋、铁皮青蛙重返市场,英语课本里的“李雷、韩梅梅”掀起怀旧热潮,《致青春》《变形金刚》等怀旧主题的电影屡屡刷新票房纪录,怀旧产品和卖点几乎涵盖衣食住行各方面。思想上,父母辈总在怀念那个年代“国家什么都管”,“70后”怀想自己当年意气风发,连“80后”都开始追忆“那些年追过的女孩”了。不久前,新浪网一项2493人参与的调查显示,43.7%的人有时怀旧,37.5%的人经常怀旧。不少人担忧,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已经陷入集体怀旧的情结中了呢?
  怀旧是对记忆的美化
  一般来说,怀旧是甜蜜与温馨的,甚至还有点不自觉的幻想成分。或许这也是人们喜欢怀旧的一个原因,如果怀旧总是噩梦,相信就没人喜欢怀旧了。但是,今天在我们心目中的旧日美好事物,大都经过了我们的想象力的美化。因为人的记忆是会骗人的,大多数的人总会不自觉地把记忆中的痛苦和不如意的部分过滤掉,把美好的部分更深刻地留存下来。在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理论中,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的人,都以乐观者为多。因为总是把不如意的事情夸大而把愉快经验遗忘的话,人恐怕很难活得下去,天生性格如此的人,可能大多数命短,留下后代的机会也少。因而能在今天生存的人,大都有点为自己“隐恶扬善”的基因。而且因为怀旧的都是从前的事,多数是发生在每个人年轻时的事,青春岁月大多是美好的,与自己青春年少时的经验相连的事物,自然也觉得特别可爱。
  链接1
  怀旧一词的由来
  “怀旧”这个词最早源于希腊语的nostos和algia,前者有“返回家园”之意,后者表示一种痛苦的状态,顾名思义,就是指渴望回家之痛苦;所以作为一个病理学用语,最初指的是“思乡病”,包含沮丧、抑郁甚至倾向自毁等情绪的疾病。后来,“怀旧”这个词逐渐远离医学范畴,慢慢融入社会,其内涵也有了扩展和延伸,指向个人的意识和社会文化趋势,被当作“某种人类疏离的基本状况”来谈论。如今“怀旧”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人类反应和一种社会学现象,已不局限于个体对自己过去的回忆,或是一种“年华渐逝”的印记,而是作为一种正常的情况,既带有浓烈的个人特征,也具有社会的普遍意义。
  怀旧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从更深的心理学层面分析,怀旧隐含着人的“退行”心理,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我们面临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就会通过怀旧、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来寻求心理上的安全保护。
  怀旧是寻找一种安慰。所以,尤其是在危机之下或社会动荡时代,怀旧能给人以舒适、亲切等情感,成为人内心的庇护所。因为对未来,我们总有着各种各样无法预期的焦虑,只有对过去,我们能自由而单纯地在脑海里为之加工,进行评价分析、解读重构。当下社会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疏离、工作不稳定等社会现实,让很多人通过怀旧来逃避现实。当面临矛盾和冲突时,我们会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来寻求心灵上的安慰。
  此外,懷旧还可以增加亲密感。怀旧是对过去的一种重构与思念,包括对一种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可掌控感和安全感。将这一保护或认同进一步放大,怀旧也可以唤起共同兴趣社团成员间的亲密感并获得群体性的认同。彼此一起缅怀过去,可以增添爱与亲密感。从社会学角度看,在人生经历重大转变的时刻,人们需要用怀旧来保持身份,对过去的感知可以唤醒过去的自我,清晰地认识、定义自己,因此怀旧是自我感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链接2
  为什么我们爱听老歌?
  近年来,心理学家已经证实,怀旧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由我们的神经系统下达的指令,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觉得在青少年时期听的那些歌曲比后来听到的任何歌都更优美动听:不是人们的音乐鉴赏力发生了改变,也不是后来听到的那些歌真的都不好听,而是因为年少时听的那些歌在我们的情绪之中留存着很强的力量。研究者发现,相较于成年之后听到的歌曲,我们的大脑会将青少年时期听到的歌维系得更加牢固。因为从12~22岁期间,正是我们大脑神经系统迅速发育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我们所喜欢的音乐和我们的脑叶永久性地关联到了一起,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记忆痕迹,并且这种痕迹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弱。所以,无论后来的音乐品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的大脑里始终都会回荡着年少时为之着迷过的那些歌曲。
  为什么老人更爱怀旧?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机体逐渐老化,新陈代谢及内分泌功能不断减弱,老年人的思维、记忆、理解等各种能力均有降低,但“阅历丰富”的大脑贮存的“往日信息”却根深蒂固,遇到某种刺激极易触景生情,往事在脑海中不断涌现。当人步入老年时,人们对自我能力衰退的恐惧,对外界掌控力下降的恐惧,对退休之后完全未知生活的焦虑,很容易触发“怀旧情绪”,以期能获得心理安慰和情感支持,能抓住过去的掌控感与安全感。此外意识到生命所剩无多,心里隐隐产生恐慌,于是反复回想过去的时光并加以美化,安慰自己。在这些时候,怀旧通过退行到过去替代性地满足了人的本能欲求。它所造成的时空错觉,正好能以一种象征的方式带给人安全和爱。
  链接3
  “80后”为什么也开始怀旧?
  据观察,“80后”怀旧文化的盛行在如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仅有关旧时教材中人物关系的“剧透”会引发议论、有关旧时教材人物的网络歌曲会走红,而且,“80后”怀旧文化的主题餐厅、酒吧也早已开门大吉、生意兴隆。在长春,就有红领巾主题的餐厅及以“时光倒流”为主题的酒吧。在餐厅里,餐桌是木质的课桌,就餐需要佩戴红领巾,点菜的菜单是一张考试卷,服务员被称作小队长,买单被称为“交学费”;在酒吧里,“80后”仿佛经历了一次时光的倒流,红白机、旧桌椅、老木盒钟、铁皮青蛙玩具……承载的全都是“80后”儿时的回忆。
  为什么“80后”热衷于怀旧?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先生曾对“80后”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80后”中的大多数人是“数字移民”,“90后”“00后”是“数字原住民”,而“80后”的父母辈这一代人很多已经沦为了“数字难民”。按照这种说法,“80后”在“移民”的过程中,在适应新环境的同时,在与新环境摩擦、博弈的过程中,肯定会自然而然地回忆起过去,回忆起儿时的美好。在略显迷茫的未来面前,很多“80后”选择回到过去,在儿时的记忆里企盼一些温暖和安宁。
  【责任编辑】蒲 晖
其他文献
运动能塑造我们强健的身体,增强我们抵抗疾病的能力。当然,它对促进大脑也是有益的,但运动应该适可而止,否则会使人反应迟钝。据专家介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会使脑组织兴奋性降低,会使能源物质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耗竭,对大脑机能造成损害。生活中人们觉得剧烈运动后不仅身体的反应迟钝了,而且脑子似乎也有短暂的“跟不上”的现象。这是人身体的“保护性抑制”机制作用的结果。因为过量运动时,由于人体消耗了大量的能
“树流感”的学名是“栎树猝死病”,是由一种类真菌——栎树猝死病菌引起的林木和观赏植物病害。病菌可随染病叶片、幼枝、植物苗木进行传播扩散,短时间内就能对树木造成致命伤害,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只需三四周,且植物受到感染后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栎树猝死病菌首次于1993年在德国和荷兰的杜鹃和荚蒾上被检出,全球共发现137种(属)植物可在自然条件下受到侵染,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还有100多种植物能感染而造成叶片枯
皖南塔川的秋色在国内很有名,与四川九寨沟、新疆喀纳斯和北京香山并列为中国最美的四大秋色。这次皖南采风发现,塔川确实很漂亮,用句毫不夸张的话来说,可谓“塔川秋色甲天下”。  塔川位于皖南山区的安徽省黟县,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称。村周边遍植乌桕树,每到秋季,树叶红的红,黄的黄,褐的褐,深深浅浅,色彩斑斓绚丽,粉墙黛瓦掩映其中,造就了一幅极美景致,吸引了无数摄影人。  秋天的童话  塔川村位于安徽省黟
测量温度,在现代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在西方人发明的温度计尚未传入的中国古代,中国人是如何测知温度高低的?从史料来看,中国人很早就确立了寒、冷、温、热的“温度”概念,先秦时期观察“瓶中之冰”、南朝已使用“腋下温度”,还通过“火候”“物候”来测定超高温、预测未来气温趋势等。像“春暖花开”“天寒地冻”,最早都是古人推测气温变化的词语;而 “炉火纯青”,则表明温度已达到1200℃……  “冰瓶”,中国最原始
现在,人们把优秀的学生或者得意的门生称为“高足”,这还得从“高足”一词的来源说起。  在《古诗十九首》之四中有这样一句话:“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这里的“高足”就是古代的良马骏马。古代是以马的身高决定马的高下。《周礼》就曾经说过:“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所以先人就用高足、中足和低足来评判马的优劣,“高足”就是最好的马,是骏马,这样用“高足”称呼优秀学生,就是非常容易理
最早称夫妻离婚为“仳离”,“仳”,就是别的意思。在《诗经·王风·中古》中就有这样的诗句,“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寥寥数语,道出了由于干旱饥荒,家道贫困,夫妻被迫离婚,妻子慨然长叹的凄凉景象。由于中国古代离婚的主动权主要在于丈夫,所以离婚又有“绝婚”“决”“决绝”“去”“弃”“出”等说法。早在周代,就有“七去,三不去”。春秋时期,称离婚为“绝婚”,《左传·文公十二年》有杞桓公请绝
中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邁进一大步。中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相比于原核生物基因组合成,动物、植物、真菌等真核生物具有多条线性染色体,生命形式更为复杂丰富。研究人员利用小分子核苷酸精准合成活体真核染色体,首次实现人工基因组合成序列与设计序列的完全匹配,所得到的酵母基因组具备完整的生命活性。酿酒酵母是生物
“时令是食物的挚友,但也是食物的死敌”,在过去,一到冬天,我国广阔的北方,天地间一片荒凉,寸草不生。从11月到次年4月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办法种植“应季”的蔬菜和水果。但是,面对无情的严寒,人们却也总有办法变通。  “三春不比一秋忙”,在秋天收获的季节,人们就开始忙碌地储存过冬的食物。家家户户挖地窖储存白菜、萝卜、胡萝卜、土豆等几样过冬菜,同时还要渍酸菜、做泡菜、腌咸菜来应付寒冬季节的菜肴需要。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乏这样的爱情叙事:一对男女因为机缘相识、相知,一番“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之后,常常附赠特定的物件以定终身,用以表达那份相守一生的执著与企盼。他们之间相互赠与的物件就是定情信物。因为是相恋男女二人之间的事情,定情信物也便具有了极强的个性色彩和私密属性。为了最有效地打动自己的心上人,人们在信物的选择上总是竞奇争巧、呕心沥血。因此,出现在古人爱情生活中的定情
知识折旧定律    知识折旧定律,指我们的知识每天都在折旧。白领阶层流行着“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的“知识折旧定律”。更有资料显示,以每年6%到10%的速度更新知识、更新思路,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知识折旧”一说从危机感的方面表明了知识储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个人而言,知识储备与知识折旧如一对相生相克的孪生兄弟,知识储备丰厚和不断更新就无需惧怕知识的折旧,而如果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