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川,小桃源中的一抹秋色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皖南塔川的秋色在国内很有名,与四川九寨沟、新疆喀纳斯和北京香山并列为中国最美的四大秋色。这次皖南采风发现,塔川确实很漂亮,用句毫不夸张的话来说,可谓“塔川秋色甲天下”。
  塔川位于皖南山区的安徽省黟县,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称。村周边遍植乌桕树,每到秋季,树叶红的红,黄的黄,褐的褐,深深浅浅,色彩斑斓绚丽,粉墙黛瓦掩映其中,造就了一幅极美景致,吸引了无数摄影人。
  秋天的童话
  塔川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又名塔上。它在有着“桃花源”美称的著名旅游景点——宏村到木坑竹海景点途中,距宏村仅2千米,是黟县众多自然村落中一个独具魅力的山间村落。
塔川云海

  塔川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1131),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村子背倚黄山余脉——黄堆山,遥对碧波荡漾的十里奇墅湖,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依山而建的塔川村,飞檐翘角的古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好像一座宝塔矗立在山谷之中,此为“塔”之来历;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潺潺流过,给小村带来无穷灵气,此为“川”之来历。二者合起来,即为“塔川”。
  塔川以秋色闻名。来之前,以为这里和国内其他地方的秋景一样,也是那种漫山遍野的红艳。站在高处的公路往下看,才知道塔川的秋色是完全不同的。田间村头,散落着一棵棵木子树,红绿间杂,缤纷烂漫。当地朋友说,木子树又叫乌桕,是比较少见的低海拔红叶树种。抬头远眺,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树木展现出不同的色彩,把村庄点缀得如花似锦,随着风的吹动和光线的转换,树木掩映下的村庄看起来好似一幅活动的油画。
  进得塔川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数棵巨大的古树,这里便是塔川第一景“五树参天”,它们也是塔川的标志。这五棵树形态各异、粗细不同,香枫居中,四周分别有两棵香樟、一棵鼠李、一棵香榧。香樟、香枫、香榧并称为“三香”,寓意为“香远益清”,村中人希望村子香气远播,美誉四方。这些古树也被视为家族神树,它们庇佑着家族人丁兴旺,世代相传。这些历经500多年岁月风霜的古木,每株都要数人才能合抱,斑驳的树身仿佛在向人们叙述着沧桑的历史。
  穿过村口的古树,依清溪沿石阶向上,即可进入村内。顺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向前,只见白墙黛瓦,青苔时痕,沿途既可以领略村民古朴的生活乐趣,又可以观赏“溪绕前屋”“竹山莺啼”“塔川洞天”等绝妙景观。
  放眼四望,周围地势不算太开阔,平坦的山坡上阡陌交织,新栽的几畦青菜青翠可人,掩映在各色树叶间的是优雅的徽派建筑。
  积余堂是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建筑,建于乾隆年间,是盐商吴某为其子所建,由南北两套楼院相连而成。两座楼风格一致,木雕数量相当。南楼至今尚存,堂上高挂镀金横匾“积余堂”;北楼已于20多年前毁于火灾。积余堂建造十分精致,红漆粉彩,雕梁画栋,斗拱、雀替等木雕图案均描以金水,虽历经百年,依然金光闪闪。其窗栏板分别雕有《岳母刺字》《唐妇乳姑》《苏武牧羊》《一诺千金》4个典故画面,以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忠、孝、节、义”。更为精彩的是,回廊上的16扇莲花门主栏板上,分别雕刻有16幅精美画面,选用唐诗、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画面空白处用蝇头小楷抄录诗文,对家中幼童进行启蒙教育。这些诗画大都描写了辛勤而又殷实自在的农家生活和如画的乡村风景,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其“诗教”形式及雕刻技艺堪称“徽州一绝”。
  塔川归来不看秋
  秋天是塔川游客最多的时候,坐在古树下,听到不止一个游客问村人:“枫叶在哪儿看?红不红?”塔川秋色以红叶著称,但这里的红叶主要指的不是枫树,而是乌桕红叶。陆游曾有诗云“乌桕赤于枫”,此外,还有“乌桕新添落叶红”之句;那句著名的“江枫渔火对愁眠”,说的也是乌桕红叶。
  塔川的秋色并非单单由斑斓的乌桕树、香樟树或枫树构成,它的美还因为躺在山坳里的村庄,因为藏于山坡上的粉墙黛瓦,因为笼罩在村庄上方的烟云,因为田间地头的农人和耕牛……
  一路走来,乌桕当中掺杂有香枫树、柿树、板栗树、银杏树、山胡椒等,其叶片色泽变化丰富,可从绿色变为红色、紫色、橙红、杏黄……呈现七彩景观,将原本萧瑟的秋渲染成多彩的画。从五彩繁叶中露出雪白的马头墙顶,袅袅升起的炊烟徐徐散开,令人如置身于童话世界。在秋色中,树木、梯田、徽派风格的小山村,处处可入画。
  粉墙黛瓦边是一簇簇火红的红叶,愈看愈有风韵。村前的山川中,层层梯田里,水牛在休憩;山脚下的清溪上,立着一个大大的水车,稻田中孩子在玩耍,小狗在奔跑,骡子在吃草……一派祥和景象。
秋日晨曦

  清晨,薄薄的霧气笼罩在树上,似有似无,农家小屋若隐若现。天蒙蒙亮,站在塔川高处远望,展现在面前的便是如中国山水画般的诗情画意。云雾弥漫在村头山际,绵延重叠的山峦如同画中的浓墨轻点;奇墅湖上云雾氤氲,由浓而淡,由深而浅,从湖面上方慢慢浮向山腰,仿佛在为画里乡村轻轻拂去沉淀了一夜的微尘。
  阳光暖暖照射过来,雾气缓缓散去,视野顿时开阔清爽起来。塔川背靠的黄堆山远远地在村落之后高耸入云,犹如一扇巨大的绿色屏风。秋天将红、黄、绿、褐各种沉稳的色彩糅合起来,自然随意地在这扇屏风上绘出悦目的图画。村落从半山腰往山脚下层叠错落,秋韵在人们眼前闪亮登场。无论男女,无论老幼,个个都在拍照,人人都在摄影。塔川的秋色在快门的赞美声中定格。   村落面对着南面的大片梯田,梯田在村落四周竹林和古树的簇拥缓缓向下延伸。走在村前的田野里,地里是一茬茬金色的收获后的秸杆和绿油油的菜地,狗尾草随风摇曳着;路边不时会看到一簇簇白色的野花贴着地面施施然开放着,鲜红色的果子喜悦地挤满了低矮的灌木丛,在那旷野中招摇着的是树梢被染成红色和黄色的乌桕树……回头一看,色彩斑斓中有高高的马头墙、四角翘起的屋檐、黑瓦白墙的徽式古宅和老宅前累累的火红柿子……
  多情翡翠谷
  看完晨曦中的塔川,在微风吹送下,迎着蒙蒙细雨,人们走进了密林中。脚下是松软的落叶,树枝上是跳跃着的小鸟,耳边是林中小鸟美妙的歌声,眼前是山谷中翠绿的田地和深黛色的树林。山风吹在身上,带来丝丝凉意。穿过山谷,一条山溪蜿蜒在路旁,清澈的山泉发出叮咚的声音,在清晨的寂静中宛如美妙的音乐。捧起清凉的山泉水,洗走脸上的灰尘,带走身上的疲倦。喝一口清泉水,甜甜的,凉凉的,沁人心脾。
  翻越东山之后,一条公路出现在眼前,那就是宏村到黄山的宏黄公路,塔川就在沿公路往下走的不远处。公路旁停满了大小车辆,都是因为这儿有金黄色银杏,还有那满山的红枫和苍翠的竹林以及绚丽多彩的风光。
  沿途的风景太美了,一树树红、一树树黄、一树树紫,轮番对人们的视觉神经发起猛烈冲击,让人目不暇接。一大片一大片黄色和白色的贡菊沿着山势铺展开来,弥漫山野。近处的菊花与远处的山峰把一片片错落有致的徽派建筑衬托得越发古朴凝重,美不胜收,真正是大美无言。
  一路美景相伴,不知不觉到达翡翠谷。山坡上大片的竹林愈发青翠欲滴。据说,电影《卧虎藏龙》有部分镜头即在此地拍摄。
  谷中之水源出炼丹峰、始信峰,游人可至的景区有6000米长,峡谷中分布着大小彩池数百个,有40余个彩池的面积超过100平方米,最大的彩池面积近1000平方米。
  1988年,上海有36位青年男女到黄山游玩,邂逅于这条峡谷中。当时,景区尚未开发,道路坎坷,他们只能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克服了许多困难才最终脱险。回到上海后,他们中有10对结成终身伴侣,其中不少是在翡翠谷内初次相识的。因此翡翠谷又被称为“情人谷”。
  既然叫情人谷,景区内的主题非常明确,那就是“爱”。一条悠长的情人大道沿着峡谷而建,一路上行,路旁有飞檐斗拱的亭台楼阁,有名人题写的诗词,更有艳丽多姿的红叶树。
  途经一座悬空山中的情人桥,两旁的索道上挂满了情人锁,有锈迹斑斑的,也有嶄新的。且不说这些冰凉的铁锁能锁住多少温暖的爱情,只一份上山挂锁的真诚就足以让人感动。翡翠谷里最吸引人的当是那一脉山泉了,泉水清澈见底,清汪汪,蓝幽幽,掬水在手,清澈莹透,让人忍不住想去啜饮。一路听泉观竹,不觉到达“爱”字石,一个大大的红色“爱”字刻于巨石之上,引得诸多游人置身爱的怀抱,留影纪念。
  【责任编辑】赵 菲
其他文献
在动物世界中,假若自己的家园突然有一个掠食者闯了进来,那会发生什么呢?为了寻找答案,荷兰莱顿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雅克·冯·艾塞尔的团队研究了一种生活在东非维多丽亚湖中的丽鱼科鱼。这种鱼色彩丰富,善于变化,是很多生物学家青睐的研究对象。  丽鱼“变形记”    丽鱼“变形记”发端于一种掠食者的到来,这种掠食者名为尼罗河鲈鱼。20世纪50年代,为了促进湖泊渔业的发展,乌干达政府引进了这种美味的鱼类。在此
最近,上百名全球垂直农业研究者和实践者集聚北京,参加首届垂直农业协会(AVF)北京峰会。城市为什么只能消耗食品,而不能生产食品?扎根在摩天大楼里的垂直农业就想解决这个问题。然而,目前垂直农业每平方米耗资近万元,成本远超传统农业。我们真的需要垂直农业吗?  所谓垂直农业,也叫垂直农耕,是科学家为了应对未来人口压力及资源匮乏所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核心是充分利用资源与空间,使单位面积产量最大化。  ——《
2016年5月23日傍晚,雨后的京城天空出现了双彩虹。霓虹相伴的美丽场景持续了约数分钟,引爆了市民的围观和晒图热情。  为何天空会出现双彩虹?据气象专家解释,5月23日京城遭遇了高空槽系统的影响,高空槽前也就是东部地区出现了降雨,槽后即西部地区则是晴朗天。此时,西边的阳光照射到东边后,被雨滴折射、反射之后就形成了彩虹。彩虹外围出现的第二道色彩比较暗淡的叫作霓,它的颜色排列顺序与虹正好相反,外紫内红
在闽南和台湾,每逢中元节——这个俗称“七月半”“鬼节”的传统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普度活动,超度那些被称为“好兄弟”的孤魂野鬼。  农历七月不办喜庆事  在闽南地区,中元节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和元宵节的一个隆重热闹的民俗节日。闽南人忌讳将中元节称作“鬼节”,不少地方习称中元节为“七月半”,这也是避说“鬼节”的例证。各乡村的中元节不尽相同,大多由上辈人择定日子,尽管过节日期不同,但统称“中元节”或“普度
在古建筑里,門钉只在门板上使用。有的专家认为:门钉源自墨子所说的“涿弋”,长二寸,见一寸,即钉入门板一寸左右。当初用来提防敌人用火攻城,所以在涿弋上涂满了泥,起防火作用。门钉一般是铜制的。紫禁城诸多朱门上都能看到金黄色的门钉,它们不仅起加固作用,更是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象征和体现。为了美观,古人将钉帽打成泡头状。这样,门钉就兼具装饰功能。从隋唐以来,就有在大门上加上门钉的习惯。紫禁城的门钉多是9行、
195个国家的代表于2015年12月12日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达成有史以来第一份全球性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协议,落实了各个国家对全球变暖采取的减排任务,随后的一个月,全球就陷入极端寒冷天气。中国有295个气象站出现气温极端低值,霸王级寒潮席卷全国24个省份,全球则进入速冻模式,北美、欧洲、东南亚等部分地区迎来强烈的寒潮。中国专家的解释  全球变暖与极寒天气看起来很矛盾,也似乎是在对全球
维京人的指南针?  在1000多年前的北欧海域,活跃着一群名为维京人的海盗。他们的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的广阔疆域,因为他们掌握了发达的航海技术。在常常乌云密布、风浪肆虐的大海上,维京人没有指南针的帮助,他们是如何寻找正确的航线呢?传说,有一种神秘的石头可以帮助他们在阴天辨别太阳的位置,从而为轮船导航。这究竟是种什么石头?  有学者认为,维京人所用的石头是具有双折射现象的冰洲石;还有人认为,这应
天文学家正在研究通过对黑洞周围的气体进行化学分析,计算出黑洞的质量和引力场情况。由于物质落入黑洞时会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因此黑洞的吸积盘会发出大量的光,把周围笼罩的气体云照亮。通过测量气体云的一些参数就可以解读黑洞的深层奥秘。要实现这个想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长时间的连续观测,科学家准备把这项工作交给机器人去完成。
运动能塑造我们强健的身体,增强我们抵抗疾病的能力。当然,它对促进大脑也是有益的,但运动应该适可而止,否则会使人反应迟钝。据专家介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会使脑组织兴奋性降低,会使能源物质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耗竭,对大脑机能造成损害。生活中人们觉得剧烈运动后不仅身体的反应迟钝了,而且脑子似乎也有短暂的“跟不上”的现象。这是人身体的“保护性抑制”机制作用的结果。因为过量运动时,由于人体消耗了大量的能
“树流感”的学名是“栎树猝死病”,是由一种类真菌——栎树猝死病菌引起的林木和观赏植物病害。病菌可随染病叶片、幼枝、植物苗木进行传播扩散,短时间内就能对树木造成致命伤害,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只需三四周,且植物受到感染后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栎树猝死病菌首次于1993年在德国和荷兰的杜鹃和荚蒾上被检出,全球共发现137种(属)植物可在自然条件下受到侵染,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还有100多种植物能感染而造成叶片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