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游戏中,幼儿积极的活动则离不开教师及时、恰到好处的指导,教师具有启发性的引导更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本文就幼儿游戏过程中老师的指导策略进行了一些探析。
关键词: 幼儿游戏 现场指导 游戏材料
有人说:没有游戏的幼儿园不是真正的幼儿园,不会指导游戏的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如果说为幼儿创设游戏的环境条件及做好游戏开展的组织工作及其计划的制定,是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外界帮助和支持,是一种场外指导,那么教师对幼儿游戏过程的介入和指导,就是对游戏活动本身的现场指导。因此,教师对游戏过程的现场指导,是游戏实施计划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一、观察了解—指导游戏的依据
教师可以根据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来对幼儿游戏行为加以分析:给幼儿提供游戏时间、空间是否合适,材料的投放有没有问题,幼儿近来的兴趣是什么,认知经验和社会性水平哪些方面有了进步,还存在什么问题等。通过观察分析教师再决定指导的对象和方式,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方式参与幼儿的游戏过程,哪些幼儿需要帮助,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等等。观察可以是对游戏的全面观察,也可以是对具体对象的重点观察;可以有即刻观察的分析调整,也可以是过程后的分析调整。观察可以通过站在旁边看、听或与幼儿交谈来进行,也可以通过与幼儿共同游戏进行。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判断幼儿行为的意义,确定指导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二、教师自身—指导游戏的媒介
1.游戏者
这是教师以与幼儿同样的游戏者身份,通过游戏的语言和行为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当教师投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玩得更有兴趣,因为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游戏的玩法技能相对比较缺乏,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有更多的变化和情节的深化。教师可通过模仿幼儿的游戏来对幼儿游戏施加影响,如:涵予在建构区用积木搭“大高楼”,但他把小块积木放在下面,大块积木放在上面,因此“大高楼”总也搭不高,站不稳。在这种情况下,我坐到他身边,也拿一堆积木搭“高楼”,一边搭一边说:“我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这样我的大高楼就能搭得很高,很高。”教师所采用的这种平行游戏的指导方式可以传递成人对幼儿游戏关注的态度,增进幼儿游戏的兴趣,同时成人的行为本身已成为幼儿可参照的范例或榜样,便于幼儿掌握游戏技能。
教师还可直接参与到幼儿游戏中,与幼儿一起共同游戏,扮演适宜的角色加入幼儿游戏。在和幼儿共同游戏的过程中,能了解幼儿想法,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或扩展情节,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提高幼儿游戏的能力和水平。如教师扮演的客人到娃娃家假装发现娃娃发热,并劝“爸爸妈妈”带娃娃去看病;教师扮“顾客”到“商店”买商店里没有的东西,由此可以引发幼儿自己寻求代替物,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旁观者
教师以旁观者身份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能更明确直接地向幼儿传递教育的意图,而且也便于同时影响更多的幼儿。如:孩子们偏爱哪一类游戏;哪些孩子是有领导游戏的能力;哪些玩具能引起孩子们的游戏兴趣;游戏时空是否合适;材料的投放有没有问题;幼儿认知经验和社会性水平哪些方面有了进步,还存在什么问题等。但教师须特别注意尊重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愿望,切忌以成人意志代替幼儿意志。如,当教师看见扮演妈妈的幼儿烧饭不像样时,主观地让其看老师的示范,再让该幼儿照着做一遍,这是教师对游戏进程进行的不恰当干扰,从根本上剥夺了幼儿自主自由游戏的权利。
三、游戏材料—指导游戏的助力
1.多提供有转换性的游戏材料。
开放性的、能转换的游戏材料隐含着多种玩法,幼儿通过试验物体的运动或观察物体的变化,可以了解物体和自我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获得直接经验。同时,游戏材料本身具有暗示性,能诱发幼儿主动地去使用、去接触。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同一材料用于不同的游戏中,提高其使用价值。这就需要材料具有多变性和多功能性,用于以物代物、一物多用。我在班里设立了一个材料箱,里面有教师、幼儿及家长带来的各种废旧材料,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取用。比如牙膏盒,在建构区可以把它作为围墙,广告纸可以用来包馄饨……每种材料在每个幼儿手里都有它不同的用途,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新旧玩具和材料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
有了大量的游戏玩具和材料,接着就有一个如何呈现、如何提供的问题。保持适度的新奇能引起认知的不平衡,激发幼儿良好的行为动机;相反,若一阶段或一次活动中所呈现给幼儿玩具和材料全是新的,或全是旧的,均不能促使幼儿保持良好的知识兴趣和操作动机。因此,要经常注意保持新旧玩具和材料的适当的动态性的比例。一方面,留下部分原有的玩具和材料,让幼儿带着新的想法使用以前使用过的玩具和材料,持续地发现、探索、游戏。另一方面,也可将旧的玩具和材料移至新的位置,以激发幼儿想出新的玩法。
四、交流体验—指导游戏的契机
1.启发交流,共同分享游戏中的体验。
游戏中幼儿有成功、满足的快乐或失败、不如意的情绪体验。教师应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情绪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共享。这样不仅增添了游戏的兴趣,而且提供了幼儿表现和发展的场所,同时也使幼儿间有更多的双向交流、平行学习的机会。通常的指导语可以是“把你在游戏中最快乐、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一听,好吗?”“你有什么好的经验要向大家介绍?”,等等。
2.自发交流,共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
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会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没解决。引导幼儿评论、发表各自的意见,是一个语言发展、情感表现、思维创造、社会交往与人格实现。通常可以采用“游戏中有什么困难问题需讨论吗?”、“谁能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为了使下次游戏玩得更开心,还需要做什么?”等导语共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
总之,幼儿游戏是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是教师与幼儿教与玩的互动。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指导是教师利用游戏教育幼儿,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应做一个会指导游戏的老师,不断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 幼儿游戏 现场指导 游戏材料
有人说:没有游戏的幼儿园不是真正的幼儿园,不会指导游戏的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如果说为幼儿创设游戏的环境条件及做好游戏开展的组织工作及其计划的制定,是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外界帮助和支持,是一种场外指导,那么教师对幼儿游戏过程的介入和指导,就是对游戏活动本身的现场指导。因此,教师对游戏过程的现场指导,是游戏实施计划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一、观察了解—指导游戏的依据
教师可以根据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来对幼儿游戏行为加以分析:给幼儿提供游戏时间、空间是否合适,材料的投放有没有问题,幼儿近来的兴趣是什么,认知经验和社会性水平哪些方面有了进步,还存在什么问题等。通过观察分析教师再决定指导的对象和方式,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方式参与幼儿的游戏过程,哪些幼儿需要帮助,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等等。观察可以是对游戏的全面观察,也可以是对具体对象的重点观察;可以有即刻观察的分析调整,也可以是过程后的分析调整。观察可以通过站在旁边看、听或与幼儿交谈来进行,也可以通过与幼儿共同游戏进行。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判断幼儿行为的意义,确定指导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二、教师自身—指导游戏的媒介
1.游戏者
这是教师以与幼儿同样的游戏者身份,通过游戏的语言和行为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当教师投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玩得更有兴趣,因为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游戏的玩法技能相对比较缺乏,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有更多的变化和情节的深化。教师可通过模仿幼儿的游戏来对幼儿游戏施加影响,如:涵予在建构区用积木搭“大高楼”,但他把小块积木放在下面,大块积木放在上面,因此“大高楼”总也搭不高,站不稳。在这种情况下,我坐到他身边,也拿一堆积木搭“高楼”,一边搭一边说:“我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这样我的大高楼就能搭得很高,很高。”教师所采用的这种平行游戏的指导方式可以传递成人对幼儿游戏关注的态度,增进幼儿游戏的兴趣,同时成人的行为本身已成为幼儿可参照的范例或榜样,便于幼儿掌握游戏技能。
教师还可直接参与到幼儿游戏中,与幼儿一起共同游戏,扮演适宜的角色加入幼儿游戏。在和幼儿共同游戏的过程中,能了解幼儿想法,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或扩展情节,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提高幼儿游戏的能力和水平。如教师扮演的客人到娃娃家假装发现娃娃发热,并劝“爸爸妈妈”带娃娃去看病;教师扮“顾客”到“商店”买商店里没有的东西,由此可以引发幼儿自己寻求代替物,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旁观者
教师以旁观者身份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能更明确直接地向幼儿传递教育的意图,而且也便于同时影响更多的幼儿。如:孩子们偏爱哪一类游戏;哪些孩子是有领导游戏的能力;哪些玩具能引起孩子们的游戏兴趣;游戏时空是否合适;材料的投放有没有问题;幼儿认知经验和社会性水平哪些方面有了进步,还存在什么问题等。但教师须特别注意尊重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愿望,切忌以成人意志代替幼儿意志。如,当教师看见扮演妈妈的幼儿烧饭不像样时,主观地让其看老师的示范,再让该幼儿照着做一遍,这是教师对游戏进程进行的不恰当干扰,从根本上剥夺了幼儿自主自由游戏的权利。
三、游戏材料—指导游戏的助力
1.多提供有转换性的游戏材料。
开放性的、能转换的游戏材料隐含着多种玩法,幼儿通过试验物体的运动或观察物体的变化,可以了解物体和自我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获得直接经验。同时,游戏材料本身具有暗示性,能诱发幼儿主动地去使用、去接触。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同一材料用于不同的游戏中,提高其使用价值。这就需要材料具有多变性和多功能性,用于以物代物、一物多用。我在班里设立了一个材料箱,里面有教师、幼儿及家长带来的各种废旧材料,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取用。比如牙膏盒,在建构区可以把它作为围墙,广告纸可以用来包馄饨……每种材料在每个幼儿手里都有它不同的用途,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新旧玩具和材料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
有了大量的游戏玩具和材料,接着就有一个如何呈现、如何提供的问题。保持适度的新奇能引起认知的不平衡,激发幼儿良好的行为动机;相反,若一阶段或一次活动中所呈现给幼儿玩具和材料全是新的,或全是旧的,均不能促使幼儿保持良好的知识兴趣和操作动机。因此,要经常注意保持新旧玩具和材料的适当的动态性的比例。一方面,留下部分原有的玩具和材料,让幼儿带着新的想法使用以前使用过的玩具和材料,持续地发现、探索、游戏。另一方面,也可将旧的玩具和材料移至新的位置,以激发幼儿想出新的玩法。
四、交流体验—指导游戏的契机
1.启发交流,共同分享游戏中的体验。
游戏中幼儿有成功、满足的快乐或失败、不如意的情绪体验。教师应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情绪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共享。这样不仅增添了游戏的兴趣,而且提供了幼儿表现和发展的场所,同时也使幼儿间有更多的双向交流、平行学习的机会。通常的指导语可以是“把你在游戏中最快乐、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一听,好吗?”“你有什么好的经验要向大家介绍?”,等等。
2.自发交流,共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
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会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没解决。引导幼儿评论、发表各自的意见,是一个语言发展、情感表现、思维创造、社会交往与人格实现。通常可以采用“游戏中有什么困难问题需讨论吗?”、“谁能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为了使下次游戏玩得更开心,还需要做什么?”等导语共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
总之,幼儿游戏是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是教师与幼儿教与玩的互动。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指导是教师利用游戏教育幼儿,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应做一个会指导游戏的老师,不断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