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本理念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最终都应指向为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教学是学校的基本职能,教务管理是辅助学校更好履行教学职能的重要工作。结合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部门,立足具体教务管理实践中所接触到的现实情况,遵循人本化的科学理论和客观规律以建构服务型教务管理模式,以重新理顺内外部关系,整合各方优势资源,进一步开创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关 键 词] 高校教务管理;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198-02
步入全球化、信息化的崭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有了重大调整,以“人本”理念为指引,更注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更倾向于实现人的最大价值。基于此,高校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多轮动、多样态变革。教学是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教务管理则是辅助学校更好履行教学职能的核心工作,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1]。基于人本理念的考量,教务管理虽冠以“管理”之称谓,却应强化其“服务”之内核,以便更好地为教学工作给予支持。为促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化发展,笔者立足继续教育学院教务管理的现实情况,以点窥面、一隅探全局,遵循人本化的科学理论和客观规律建构服务型的教务管理模式,以重新理顺内外部关系,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探寻高校和谐稳定、高效发展的关键路径,为助力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提供持续助力。
一、建构“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以人为本,是强调尊重人的生存权利、个性特征,以实现人的应有权益、促进人的未来发展为宗旨的科学理念。教务管理是一个为实现教书育人目标,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特点和具体任务,遵循一定的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务工作进行科学筹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复杂系统[2]。教务管理所承担的内容杂、责任重,如编排教学计划、监控教学运行、监测教学质量等;教务管理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引导、评价、服务教学的重要功能,在凸显教书育人功能、促进师生双向互动、提升课程教学水平等方面负有重大责任和使命,是高校履行教学职能的重要辅助和支持。
与普通高校相比,笔者所处的继续教育部门,学生多为对学历及职业技能有一定要求的在职人员,在教务管理方面要更注重学生个体发展与价值实现,更迫切地需要从“管理型”教务管理转型为“服务型”教务管理。因此,要切实秉承“人本管理”理念,通过理念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等有效举措,建构一个为学校、教师、学生等多种教育主客体提供高效服务的有机系统,以期取得最优的管理效果,真正发挥教务管理在育人方面的作用。
二、建构“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
“任何事务都是在曲折中奮勇前行”,高校教务管理改革永远“在路上”。在人本理念的引导下,建议立足当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实情况,以整体、系统和关联性的观点审视高校教务管理改革,以平衡、稳定及协调为基调明确高校教务管理的建构原则,重构“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的具体框架。
(一)管理制度体现服务化
管理制度是规范现代高校教务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建构“服务型”管理模式的关键支撑。针对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的系统结构与运行机制,不断调适管理制度,以确保管理模式的持续完善:(1)优化制度理念。要始终坚持“人本理念”这一核心,从顶层即灌输这一逻辑性,确保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理顺高校教务管理中的教学运行、质量监管、学业评价等模块之间的关系,促成管理系统中各个职能部门、各项教学任务之间平衡联动,凝聚管理合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2)明晰制度细则。借细致、科学的制度条款,强化现代高校教务管理的服务定位,打造和谐、有序的管理关系,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管理环境,依据学生学习需求,促使高校内部各教务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确保教务管理高效、稳定运行,使其更好满足现阶段学生学习的现实期待。
(二)管理平台技术信息化
管理平台是教务管理具体实施的主要场域,也是整合多种资源和多样要素的重要载体。教务管理平台包括两部分:(1)硬件。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化的教务管理平台系统对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科学化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建议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引入OA 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架构起由学校门户网站、教务职能部门网上办公系统、办公电脑终端的教务管理平台,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服务效率[3]。(2)软件。即由高校教务管理层牵头,依据教务管理职能和学生对教务管理服务的期待与意愿,重新搭建教务管理服务的组织体系,确保整个管理平台上各项服务都有专人监管负责。
(三)管理队伍确保精英化
高校教务管理的主体,具体是指实施教务管理的具体职能部门及教务人员、教学人员代表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高校教务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教育教学职能部门从不同维度、不同方面切实履行服务职能,确保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周到、细致、贴心的教务服务;教学人员则是高校教务管理任务的承担者之一,要履行实施教学、管理考试等具体职能,同样应当为建构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贡献一份力量;基于继续教育的一些特殊性,在继续教育学院履行教务管理服务职能时,可以联合其他社会主体,如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及社会团体,共同维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以确保教务管理所提供更切合学生实际需求。 (四)管理评价力求科学化
评价是教务管理发挥效应的动力保障,科学评价是进一步强化教务管理服务特质的关键要素。完善的评价机制应包括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举措及奖惩措施等一系列内容。重构评价体系,应依托“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建构,以优化教务管理服务为核心目标,同时,还必须将学生对教务管理的认可等要素纳入评价内容,科学地制定和明确相关的评价标准和权重,恰当地运用评价策略、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使之更加有效地对高校教务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切实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三、建构“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高校教务人本管理已经迈出了探索性的步伐,但受多种因素限制,仍要清醒地看到,现行的高校教务管理模式仍倾向于管理式的行政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仅局限和停留在物本阶段,对管理场域中人的因素和作用关注度不足,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笔者基于继续教育学院教务管理的具体实践,建议可以采取以下几点举措,以进一步探寻建构新型教务管理模式的有效路径。
(一)转变教务管理理念——从“管理”到“服务”
理念转变是教务管理变革的先导。现实已经充分证明,“服务”才是最为有效的管理方式。继续教育学院所服务的学生多数已经步入职场,与全日制学习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教学服务需求更为迫切、服务要求更高。教务管理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持之以恒地将“人本理念”贯彻到持续的教务管理改革之中,改变原有的管理式、命令式、权威式的教务管理理念,建构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
(二)创新教务管理方式——从“命令”到“参与”
管理方式创新是教务管理变革的关键。原有的命令式教务管理方式,采用生硬、条款性的任务指令,弱化了教务管理的服務属性,并不适应当前的发展环境。建议从“人本理念”的视角出发,充分唤醒学生参与管理的内在热情,甚至从参与“管理”转向提供“服务”,确保其服务诉求得到更好的满足:(1)建立学生意见反馈机制。可以尝试通过组织学生座谈、选任班级信息员等举措,定期搜集、汇总并反馈学生的意见,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教务管理之中。(2)选聘教务助理人员。依据专业需要、班级学生数等实际情况,选聘并组建一支教务助理队伍,定期参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协助教学管理人员完成相关管理任务,如制定培养方案和重大教学决策、反馈教学信息、分析教学矛盾、开展教学评价等,对工作突出的助理要给予相应奖励。
(三)锻造教务管理队伍——从“执行”到“创新”
锻造管理队伍是教务管理变革的支撑。针对当前高校教务管理模式创新的迫切需要,锻造一支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较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务管理队伍,为教务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宗旨,也要贯彻人本理念。只有始终坚持人本理念,坚持从教务管理人员自身职业发展和切身利益出发,才能真正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他们以最佳的状态履行服务职能:(1)组织专业培训。定期组织教务人员参与教育管理理论学习,提高其基础理论水平和处理教务事务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持续提高的良好习惯。(2)奖惩机制。奖惩机制应包括评价机制和奖惩举措,既要明确科学的评价标准,又要采用有效的奖惩策略,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肯定教务人员的贡献,激励教务人员相互学习、公平竞争。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贯彻人本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务管理是一项较为综合、复杂的工作,是高等院校各项管理事务的核心,可将教务管理看作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重构与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相适应的、有利于整合与活化教学资源、协调教务管理关系的服务型教务管理体制和机制,已经成为高校教务管理创新的重要切入点。现实已经充分证明,这一新型的、秉承人本理念的管理模式更符合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充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焕发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笔者立足于自身工作实际,针对如何切实贯彻人本理念推进高校教务管理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有益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艳.高校教学教务管理流程与优化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8):85-86.
[2]贺娟.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创新高校教务管理模式[J].文教资料,2018(5):129-130.
[3]邹艳丽.高职院校信息化办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5):299-300.
◎编辑 鲁翠红
[关 键 词] 高校教务管理;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198-02
步入全球化、信息化的崭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有了重大调整,以“人本”理念为指引,更注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更倾向于实现人的最大价值。基于此,高校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多轮动、多样态变革。教学是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教务管理则是辅助学校更好履行教学职能的核心工作,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1]。基于人本理念的考量,教务管理虽冠以“管理”之称谓,却应强化其“服务”之内核,以便更好地为教学工作给予支持。为促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化发展,笔者立足继续教育学院教务管理的现实情况,以点窥面、一隅探全局,遵循人本化的科学理论和客观规律建构服务型的教务管理模式,以重新理顺内外部关系,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探寻高校和谐稳定、高效发展的关键路径,为助力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提供持续助力。
一、建构“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以人为本,是强调尊重人的生存权利、个性特征,以实现人的应有权益、促进人的未来发展为宗旨的科学理念。教务管理是一个为实现教书育人目标,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特点和具体任务,遵循一定的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务工作进行科学筹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复杂系统[2]。教务管理所承担的内容杂、责任重,如编排教学计划、监控教学运行、监测教学质量等;教务管理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引导、评价、服务教学的重要功能,在凸显教书育人功能、促进师生双向互动、提升课程教学水平等方面负有重大责任和使命,是高校履行教学职能的重要辅助和支持。
与普通高校相比,笔者所处的继续教育部门,学生多为对学历及职业技能有一定要求的在职人员,在教务管理方面要更注重学生个体发展与价值实现,更迫切地需要从“管理型”教务管理转型为“服务型”教务管理。因此,要切实秉承“人本管理”理念,通过理念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等有效举措,建构一个为学校、教师、学生等多种教育主客体提供高效服务的有机系统,以期取得最优的管理效果,真正发挥教务管理在育人方面的作用。
二、建构“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
“任何事务都是在曲折中奮勇前行”,高校教务管理改革永远“在路上”。在人本理念的引导下,建议立足当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实情况,以整体、系统和关联性的观点审视高校教务管理改革,以平衡、稳定及协调为基调明确高校教务管理的建构原则,重构“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的具体框架。
(一)管理制度体现服务化
管理制度是规范现代高校教务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建构“服务型”管理模式的关键支撑。针对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的系统结构与运行机制,不断调适管理制度,以确保管理模式的持续完善:(1)优化制度理念。要始终坚持“人本理念”这一核心,从顶层即灌输这一逻辑性,确保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理顺高校教务管理中的教学运行、质量监管、学业评价等模块之间的关系,促成管理系统中各个职能部门、各项教学任务之间平衡联动,凝聚管理合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2)明晰制度细则。借细致、科学的制度条款,强化现代高校教务管理的服务定位,打造和谐、有序的管理关系,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管理环境,依据学生学习需求,促使高校内部各教务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确保教务管理高效、稳定运行,使其更好满足现阶段学生学习的现实期待。
(二)管理平台技术信息化
管理平台是教务管理具体实施的主要场域,也是整合多种资源和多样要素的重要载体。教务管理平台包括两部分:(1)硬件。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化的教务管理平台系统对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科学化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建议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引入OA 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架构起由学校门户网站、教务职能部门网上办公系统、办公电脑终端的教务管理平台,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服务效率[3]。(2)软件。即由高校教务管理层牵头,依据教务管理职能和学生对教务管理服务的期待与意愿,重新搭建教务管理服务的组织体系,确保整个管理平台上各项服务都有专人监管负责。
(三)管理队伍确保精英化
高校教务管理的主体,具体是指实施教务管理的具体职能部门及教务人员、教学人员代表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高校教务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教育教学职能部门从不同维度、不同方面切实履行服务职能,确保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周到、细致、贴心的教务服务;教学人员则是高校教务管理任务的承担者之一,要履行实施教学、管理考试等具体职能,同样应当为建构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贡献一份力量;基于继续教育的一些特殊性,在继续教育学院履行教务管理服务职能时,可以联合其他社会主体,如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及社会团体,共同维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以确保教务管理所提供更切合学生实际需求。 (四)管理评价力求科学化
评价是教务管理发挥效应的动力保障,科学评价是进一步强化教务管理服务特质的关键要素。完善的评价机制应包括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举措及奖惩措施等一系列内容。重构评价体系,应依托“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建构,以优化教务管理服务为核心目标,同时,还必须将学生对教务管理的认可等要素纳入评价内容,科学地制定和明确相关的评价标准和权重,恰当地运用评价策略、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使之更加有效地对高校教务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切实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三、建构“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高校教务人本管理已经迈出了探索性的步伐,但受多种因素限制,仍要清醒地看到,现行的高校教务管理模式仍倾向于管理式的行政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仅局限和停留在物本阶段,对管理场域中人的因素和作用关注度不足,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笔者基于继续教育学院教务管理的具体实践,建议可以采取以下几点举措,以进一步探寻建构新型教务管理模式的有效路径。
(一)转变教务管理理念——从“管理”到“服务”
理念转变是教务管理变革的先导。现实已经充分证明,“服务”才是最为有效的管理方式。继续教育学院所服务的学生多数已经步入职场,与全日制学习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教学服务需求更为迫切、服务要求更高。教务管理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持之以恒地将“人本理念”贯彻到持续的教务管理改革之中,改变原有的管理式、命令式、权威式的教务管理理念,建构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
(二)创新教务管理方式——从“命令”到“参与”
管理方式创新是教务管理变革的关键。原有的命令式教务管理方式,采用生硬、条款性的任务指令,弱化了教务管理的服務属性,并不适应当前的发展环境。建议从“人本理念”的视角出发,充分唤醒学生参与管理的内在热情,甚至从参与“管理”转向提供“服务”,确保其服务诉求得到更好的满足:(1)建立学生意见反馈机制。可以尝试通过组织学生座谈、选任班级信息员等举措,定期搜集、汇总并反馈学生的意见,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教务管理之中。(2)选聘教务助理人员。依据专业需要、班级学生数等实际情况,选聘并组建一支教务助理队伍,定期参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协助教学管理人员完成相关管理任务,如制定培养方案和重大教学决策、反馈教学信息、分析教学矛盾、开展教学评价等,对工作突出的助理要给予相应奖励。
(三)锻造教务管理队伍——从“执行”到“创新”
锻造管理队伍是教务管理变革的支撑。针对当前高校教务管理模式创新的迫切需要,锻造一支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较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务管理队伍,为教务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宗旨,也要贯彻人本理念。只有始终坚持人本理念,坚持从教务管理人员自身职业发展和切身利益出发,才能真正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他们以最佳的状态履行服务职能:(1)组织专业培训。定期组织教务人员参与教育管理理论学习,提高其基础理论水平和处理教务事务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持续提高的良好习惯。(2)奖惩机制。奖惩机制应包括评价机制和奖惩举措,既要明确科学的评价标准,又要采用有效的奖惩策略,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肯定教务人员的贡献,激励教务人员相互学习、公平竞争。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贯彻人本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务管理是一项较为综合、复杂的工作,是高等院校各项管理事务的核心,可将教务管理看作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重构与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相适应的、有利于整合与活化教学资源、协调教务管理关系的服务型教务管理体制和机制,已经成为高校教务管理创新的重要切入点。现实已经充分证明,这一新型的、秉承人本理念的管理模式更符合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充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焕发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笔者立足于自身工作实际,针对如何切实贯彻人本理念推进高校教务管理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有益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艳.高校教学教务管理流程与优化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8):85-86.
[2]贺娟.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创新高校教务管理模式[J].文教资料,2018(5):129-130.
[3]邹艳丽.高职院校信息化办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5):299-300.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