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公平是2010-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大重点,性别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一个方面。然而,外语教学领域中普遍存在性别不平等的刻板印象。针对此现象,提出促进外语教学领域中性别平等的建议,提高外语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外语教学;性别刻板印象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突出这十年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大重点是公平,在理念表述上坚持教育以人为本,坚持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提高教育质量等。性别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一个方面。然而,外语教学领域中普遍存在性别不平等的刻板印象。鉴于外语教学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如何消除教学领域的性别刻板印象甚至是性别歧视,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外语教育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二、“性别刻板印象”的内涵
“刻板印象”(stereotypes)是一个版画术语,“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陈规)”指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角色、人格特征方面僵固不变的看法,它直接影响到男性和女性的知觉、归因、动机、行为以及不同职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女社会角色的不合理现实,同时使这种不合理现实合理化、固定化(杜秀芳,2004)。它主要的特征是:1.简单化,不考虑人的年龄、国籍、教育背景、族群等因素,只按性别把人划分为两类;2.概括化,揭示男性或女性群体的共同特征,具有一致性;3.模糊化,多与具体事实不符,甚至有时是错误的。
三、性别刻板印象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的表现
1.学科选择层面
人们普遍认为语言学习是女性的优势领域,而男性更擅长理工科的学习,这一点直接影响家长、教师以及学生自我的期待。因此,家长和教师多鼓励女生选择文史类科目,男生学习理工类科目。于是,外语专业女生的比例远远高于男生。笔者调查了一所民办大学,该校外语专业男女生比例分别为16.1%和83.9%。同时,中小学乃至大学外语教师都是“女多男少”,呈现性别比例失衡的现象。事实上,目前并未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擅长学习外语,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往往相左,多数学者认为男女在外语学习方面可能存在生理和智力上的差异,但并不显著,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减少。
2.教科书层面
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发现大量教科书中普遍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大陆学者对教科书中的性别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0年以后,教科书的性别研究渐增(陶百强,2006a)。李云霞(2006)、陶百强(2006a)及王静渊(2007)等研究初高中英语教科书后发现英语教科书普遍存在性别刻板印象甚至是性别歧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无论在插图还是文本内容中,男性出现的频次远远多于女性;2.家庭生活方面,女性主要出现在这一场景,烹饪、修补衣服、照料家人等,而男性阅读书报、清洗轿车、油漆房子等;3.在职业角色方面,男性通常出现在科学、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重要领域如科学家、政治人物、经理等,而女性多从事教育、服务等行业如教师、护士、服务员等;4.语言方面,用表示男性的名词或代词等来通称两性如he及其变体,多数表示男性的对应词在形式上无标记如actor等,而表示女性的对应词则要标记如actress,woman lawyer等。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了解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媒介和手段,教科书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无疑复制了社会中不平等的性别观念,对学生形成消极的影响。
3.测试层面
20世纪90年代语言测试与性别研究引起国外学者普遍重视,研究集中在语言测试成绩的性别差异、测试内容或话题、题型、评分方面。我国尚无系统的语言测试与性别方面的研究。参考教科书性别问题的分析维度,陶百强(2006b)、崔春燕(2008)认为全国高考听力卷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阅读理解试题都存在性别刻板印象甚至是性别歧视。测试对教学有反拨作用,对学生、教师、教育体系和社会都存在潜在的影响力或后效作用,因而在教学中举足轻重。测试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不仅影响测试的信度与效度,而且大型测试直接影响到教育公平。
4.权力结构层面
中小学英语教师主要是“娘子军”。黄建斌的调查表明,大学外语教师中的女教师比例也非常高,90.47%的学校女教师占60%以上,最多者达90%(转引自宋辉,2009)。笔者调查了三所高校的外国语学院(外语系)的权力构成情况,A是西部某三本院校,B是南方某二本A类院校,C是西部某部属“211工程”建设大学。具体数据如下表:
百分比
由此可见,虽然一线教师中女性所占比例相当高,但男性在领导层占绝对优势,这就凸显了外语教学领域中权力结构的性别不平等的刻板印象,外语教学成了男性强权的传播媒介之一。不平等的教育环境势必制约教师的职业发展,也会强化学生所形成的不平等的性别观念,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四、促进外语教学领域中性别平等的建议
从根本上来讲,消除外语教学领域中性别刻板印象,就是要培养性别平等的意识,促进性别平等。具体说来包括两点:
1.在现有教科书编写、测试开发以及审查过程中增加性别视角。陶百强(2006b)建议把性别平等作为贯穿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等领域里的一条原则写进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标准,以体现教育民主和教育平等。教科书和测试中的性别不平等往往是隐性的,因此要提高编写人员与开发人员的性别敏感意识,有意识地避免他们内隐的性别刻板印象体现在教科书中。同时,应建立严格的审查程序,从多角度审视教科书及试题,剔除其中潜在的性别刻板印象以及其他不公平的现象。
2.实行多元平等的性别教育。随着性别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性别是社会建构的,而且性别没有优劣高下之分。所有美好的品质,应该是人类共享的,而不应有性别之分。因此,在外语教学领域中我们应该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通过教育消除性别刻板印象、促进教育公平。
性别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还应该涵盖教师、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媒体。只有教师管理人员及媒体能够建立多元平等的性别意识,克服不平等的性别刻板印象,才能形成社会普遍的平等氛围,尊重不同性别的个体,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实现教育的公平。
参考文献
[1]杜秀芳.性别刻板印象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表现、影响及矫正[J].当代教育科学,2004(23).
[2]李云霞.新课程改革前教材中性别问题的比较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陶百强.我国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碩士论文,2006.
[4]王静渊.英语中的性别歧视与英语教科书建设[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
[5]陶百强b.语言测试与性别歧视研究对我国高考英语试卷的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10).
[6]崔春燕.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与性别歧视研究[J].读与写杂志,2008(2).
[7]宋辉.大学外语教师结构现状与专业发展体系建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
作者简介:刘慧萍,硕士,讲师,西安外事学院国际合作学院教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外语教学;性别刻板印象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突出这十年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大重点是公平,在理念表述上坚持教育以人为本,坚持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提高教育质量等。性别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一个方面。然而,外语教学领域中普遍存在性别不平等的刻板印象。鉴于外语教学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如何消除教学领域的性别刻板印象甚至是性别歧视,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外语教育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二、“性别刻板印象”的内涵
“刻板印象”(stereotypes)是一个版画术语,“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陈规)”指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角色、人格特征方面僵固不变的看法,它直接影响到男性和女性的知觉、归因、动机、行为以及不同职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女社会角色的不合理现实,同时使这种不合理现实合理化、固定化(杜秀芳,2004)。它主要的特征是:1.简单化,不考虑人的年龄、国籍、教育背景、族群等因素,只按性别把人划分为两类;2.概括化,揭示男性或女性群体的共同特征,具有一致性;3.模糊化,多与具体事实不符,甚至有时是错误的。
三、性别刻板印象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的表现
1.学科选择层面
人们普遍认为语言学习是女性的优势领域,而男性更擅长理工科的学习,这一点直接影响家长、教师以及学生自我的期待。因此,家长和教师多鼓励女生选择文史类科目,男生学习理工类科目。于是,外语专业女生的比例远远高于男生。笔者调查了一所民办大学,该校外语专业男女生比例分别为16.1%和83.9%。同时,中小学乃至大学外语教师都是“女多男少”,呈现性别比例失衡的现象。事实上,目前并未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擅长学习外语,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往往相左,多数学者认为男女在外语学习方面可能存在生理和智力上的差异,但并不显著,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减少。
2.教科书层面
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发现大量教科书中普遍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大陆学者对教科书中的性别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0年以后,教科书的性别研究渐增(陶百强,2006a)。李云霞(2006)、陶百强(2006a)及王静渊(2007)等研究初高中英语教科书后发现英语教科书普遍存在性别刻板印象甚至是性别歧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无论在插图还是文本内容中,男性出现的频次远远多于女性;2.家庭生活方面,女性主要出现在这一场景,烹饪、修补衣服、照料家人等,而男性阅读书报、清洗轿车、油漆房子等;3.在职业角色方面,男性通常出现在科学、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重要领域如科学家、政治人物、经理等,而女性多从事教育、服务等行业如教师、护士、服务员等;4.语言方面,用表示男性的名词或代词等来通称两性如he及其变体,多数表示男性的对应词在形式上无标记如actor等,而表示女性的对应词则要标记如actress,woman lawyer等。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了解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媒介和手段,教科书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无疑复制了社会中不平等的性别观念,对学生形成消极的影响。
3.测试层面
20世纪90年代语言测试与性别研究引起国外学者普遍重视,研究集中在语言测试成绩的性别差异、测试内容或话题、题型、评分方面。我国尚无系统的语言测试与性别方面的研究。参考教科书性别问题的分析维度,陶百强(2006b)、崔春燕(2008)认为全国高考听力卷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阅读理解试题都存在性别刻板印象甚至是性别歧视。测试对教学有反拨作用,对学生、教师、教育体系和社会都存在潜在的影响力或后效作用,因而在教学中举足轻重。测试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不仅影响测试的信度与效度,而且大型测试直接影响到教育公平。
4.权力结构层面
中小学英语教师主要是“娘子军”。黄建斌的调查表明,大学外语教师中的女教师比例也非常高,90.47%的学校女教师占60%以上,最多者达90%(转引自宋辉,2009)。笔者调查了三所高校的外国语学院(外语系)的权力构成情况,A是西部某三本院校,B是南方某二本A类院校,C是西部某部属“211工程”建设大学。具体数据如下表:
百分比
由此可见,虽然一线教师中女性所占比例相当高,但男性在领导层占绝对优势,这就凸显了外语教学领域中权力结构的性别不平等的刻板印象,外语教学成了男性强权的传播媒介之一。不平等的教育环境势必制约教师的职业发展,也会强化学生所形成的不平等的性别观念,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四、促进外语教学领域中性别平等的建议
从根本上来讲,消除外语教学领域中性别刻板印象,就是要培养性别平等的意识,促进性别平等。具体说来包括两点:
1.在现有教科书编写、测试开发以及审查过程中增加性别视角。陶百强(2006b)建议把性别平等作为贯穿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等领域里的一条原则写进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标准,以体现教育民主和教育平等。教科书和测试中的性别不平等往往是隐性的,因此要提高编写人员与开发人员的性别敏感意识,有意识地避免他们内隐的性别刻板印象体现在教科书中。同时,应建立严格的审查程序,从多角度审视教科书及试题,剔除其中潜在的性别刻板印象以及其他不公平的现象。
2.实行多元平等的性别教育。随着性别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性别是社会建构的,而且性别没有优劣高下之分。所有美好的品质,应该是人类共享的,而不应有性别之分。因此,在外语教学领域中我们应该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通过教育消除性别刻板印象、促进教育公平。
性别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还应该涵盖教师、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媒体。只有教师管理人员及媒体能够建立多元平等的性别意识,克服不平等的性别刻板印象,才能形成社会普遍的平等氛围,尊重不同性别的个体,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实现教育的公平。
参考文献
[1]杜秀芳.性别刻板印象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表现、影响及矫正[J].当代教育科学,2004(23).
[2]李云霞.新课程改革前教材中性别问题的比较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陶百强.我国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碩士论文,2006.
[4]王静渊.英语中的性别歧视与英语教科书建设[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
[5]陶百强b.语言测试与性别歧视研究对我国高考英语试卷的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10).
[6]崔春燕.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与性别歧视研究[J].读与写杂志,2008(2).
[7]宋辉.大学外语教师结构现状与专业发展体系建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
作者简介:刘慧萍,硕士,讲师,西安外事学院国际合作学院教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